APP下载

心理学视域下 《郑伯克段于鄢》母子关系探究

2024-02-02刘虹范学新

今古文创 2024年1期
关键词:庄公母爱

刘虹 范学新

【摘要】《郑伯克段于鄢》是母子失和的典型篇目。姜氏自私偏狭,对庄公只做到了生,未做到养育和关心,促使庄公产生自卑感;对共叔段的养未采用合理的方式,促使共叔段产生虚假的优越感。两个儿子受姜氏的影响,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偏差。本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切入,深入剖析姜氏偏私之因以及对两个儿子分別产生的影响。探求姜氏与庄公、姜氏与共叔段的母子关系形成的心理原因,对现代社会形成健全的母子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姜氏;庄公;共叔段;母爱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1-00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1.002

《左传》的第一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是历史上母子关系失衡的典型,庄公和共叔段打响了春秋的第一战,国家内乱的背后实则是由家庭关系不和引起的,由于一位母亲——姜氏,区别对待自己的两个儿子,最终导致内乱的发生。姜氏生庄公时还没有进入到一个母亲的角色当中,难产使她慌乱失落,她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对庄公只是一味地厌恶,造就了紧张的母子关系。生共叔段后,为了补偿生庄公时的失落感,她把共叔段当作满足自己私欲的延续,不传输其为人处世的合理的孝悌观念,反倒教他以下犯上,与哥哥争夺王位。共叔段与姜氏看似和谐的母子关系下,实则隐藏着双方心理的扭曲与变形。

一、姜氏的偏狭与自私:创造者角色的认同

通常情况下母爱是平等无私的,孩子被爱仅仅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孩子的存在即是被爱的理由。庄公和共叔段同样是姜氏的孩子,姜氏对待两者的态度却大为不同。姜氏讨厌庄公,偏爱共叔段,她厚此薄彼的态度归因于创造者角色的认同,认同失败导致厌恶,认同成功致使偏爱。

姜氏极度厌恶庄公,与庄公关系紧张,其原因在于“庄公寤生”而导致的创造者角色认同失败。弗洛姆指出:“人们不能接受自己像是从杯子里抛出的骰子似的任人摆布这一事实,人们需要感到自己是创造者,是一个超出了被创造者的被动角色的人。”[1]姜氏怀胎十月期间,是由妻子身份逐步转向母亲身份的过渡时期,孩子出生那一刻,意味着母子关系的形成。孩子在母体孕育长大的过程中,母亲逐步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者身份,并为自己能创造出新的生命而感到自豪。姜氏成为母亲的第一步便遭遇到巨大的难关,“庄公寤生”,姜氏不仅受到难产的惊吓,并且当时还存在“寤生子妨父母”理念。寤生是不详的象征,姜氏辛辛苦苦怀胎十月孕育出一个不祥子,又进一步加重了姜氏的心理负担。姜氏处于男权社会体系中,生儿子本来会提高她的地位,但是由于难产的刺激,对产妇心理造成了损伤,加之逆生与忤逆不孝的联结,对她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导致姜氏创造者身份的失落。“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姜氏给庄公取名寤生,《左传》记载古人取名原则“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可选择的取名方式多样,姜氏偏要给庄公起一个难听的“寤生”之名,这不仅是姜氏在提醒自己的失败,更是在强调庄公的不祥,恶字也体现出姜氏强烈的主观情感。姜氏对母亲这一创造者身份产生了怀疑,认为这是她人生中一次巨大的失败,进而把这种失败感投射到庄公身上,对他产生超乎寻常的厌恶之情。

姜氏十分宠爱自己的小儿子共叔段,源于她对自己创造者身份认同的成功。“段生易,夫人爱之”,生共叔段时姜氏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成为创造者,共叔段是她身体的一部分,她有能力做到主宰生死。共叔段的出生弥补了第一次生育带给她的惊吓与挫败感,这个时候她才体会到母亲这一身份带给她的优越感。庄公的出生给姜氏带来失败感,共叔段的出生给姜氏带来优越感,两相对比,姜氏对二者的态度愈渐极端,而且共叔段作为次子,年小力弱,更能引发姜氏的关注与保护欲。姜氏对共叔段的宠爱实则是在追求创造者角色的带给她的优越感。姜氏看似爱共叔段,母子关系融洽,在这融洽的背后实则是姜氏扭曲的自我满足,而不是真正的爱共叔段。

阿德勒指出:“母亲可以强迫子女来达成她自己的优越感目标,并把子女是她身体一部分的认知无限度地扩大。”姜氏违背社会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制,武公在位时多次请求立共叔段为储君,庄公即位后仍不死心,撺掇共叔段谋权篡位。共叔段夺权行为受到姜氏的挑唆,姜氏想要培养出一个符合她的意志,受她支配的对象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共叔段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由姜氏创造,姜氏想要看到被自己创造出的个体拥有优秀的能力,而国君之位成为证明这种能力的外在媒介,因而姜氏执着于帮助共叔段登上国君之位。姜氏妄为偏私,丝毫不考虑兄弟争夺王位会导致的后果,离她最近的历史就是西周国君废长立幼导致的灭国事件。周幽王宠幸褒姒,妄图废掉申后与太子宜臼,欲立伯服为太子,结果申后的父亲申侯联合西夷犬戎杀掉幽王,西周从此灭亡。这样惨痛的教训摆在姜氏面前,她不以此为戒,甚至还助长兄弟相残,一味地追求创造者角色给她带来的快感,仅凭主观意愿办事。姜氏一系列的行为也隐隐透漏出她的自恋特征。姜氏对共叔段的爱与迷恋表现出母亲的占有欲与权力欲,这种渴望占有的专横被称作自恋。姜氏对共叔段的爱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其实她真正爱的只有她自己。姜氏一心为共叔段谋求利益,希望帮助他登上王位,为他扫除障碍,表面看似无私,实际上她并不爱共叔段,这些举动是为了满足她的占有欲与权力欲。

二、庄公的隐忍与反击:自卑感的心理补偿

“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一个人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被称为自卑情结。”[3]“寤生”这一问题,庄公自身也控制不了,这变成了他失去母爱的根源,同时,武公对姜氏厌恶大儿子的错误行为也没有加以制止,更加重了庄公的无力感,这或多或少使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无条件的母爱,也离不开有条件的父爱,孩子走向成熟就是要平衡这两种爱。庄公的成长历程中,他得到的亲情无疑是不够的,由此导致了他的自卑感。

由于母子关系的疏离,母爱的缺失,庄公自然而然地会去寻求心理补偿,建立生活的意义。自发地寻求弥补缺失感的方法,积极的社会参与,出人头地则成为获得认同感的途径。庄公作为嫡长子,他生命的目标在于如何成为下一代君主,如何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这不仅受嫡长子继承制观念影响,同时也符合心理补偿的需要。武公死后,家庭当中更是沒有了温暖,庄公只有牢牢地攥住君主之位,来弥补他的心理缺失。

从共叔段成为京城太叔到最后袭郑之间间隔了二十二年,大臣们多次劝诫庄公早点儿斩草除根,庄公却不愿与武姜发生正面冲突,“姜氏欲之,焉辟害”,庄公采取隐忍的态度,除了忌惮姜氏的势力和她母亲的身份,还因为缺乏母爱而产生的自卑心理作祟。大臣看着共叔段逐步扩张,愈发不可收拾,对庄公的劝诫也愈发急迫,但庄公不为所动,只是淡然地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无庸,将自及”“不义不昵,厚将崩”,把真实的计划藏于心中只字不提,因而庄公助长共叔段之恶一直以来都受到儒家孝悌观念的诟病。实际上庄公隐忍沉默的态度反映的不是他阴险的城府,而是一个被忽视孩子强烈的安全感缺失而导致的自卑感。在孩子诞生初期,孩子与母亲关系更为紧密,他在母体中感受到温暖,母亲是孩子的安全屋。姜氏没有给予庄公合理的关心,在姜氏这里他变成了不被爱者,一个被抛弃者。一个被忽视的儿童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他会低估自己借助他人的力量来面对困难的能力,因此,不管大臣如何劝诫,他都隐忍不发。庄公在爱这一命题上受到了阻碍,在表达爱、表达关心这一方面产生了困难,尤其是在面对姜氏和共叔段这两个家庭成员的时候,因而在对待姜氏和共叔段时他并没有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庄公作为一国之君有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作为兄长,有教导幼弟、维护家庭和睦之责,但由于童年母爱的缺失,面对的又是对他充满敌意的亲人,他很难做到平心静气地劝说,遵循“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的方式。以姜氏偏狭的态度看,庄公如果劝诫,姜氏很可能置之不理,甚至打草惊蛇,令他们转变夺权策略,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君主之位是庄公安全感的来源,是他的底线,不允许他人触碰。健全的人格是综合父性和母性特征的,姜氏冷酷又专横,缺乏母性特征,把庄公引向父性特征,模仿父亲形象,使他更加注重秩序与法则。所以庄公养成共叔段之恶给人不近情理的冷酷感。

庄公打破共叔段和姜氏的计划后,一怒之下把姜氏置于城颖,说出了“不及黄泉,勿相见也”的不孝之语,庄公把几十年来没得到母爱的怨恨展露出来,把自己遭遇不公平待遇的不满情绪宣泄出来。但他不久以后又后悔了,孝为德之本,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圣明的国君以孝道观移风易俗,促使百姓和睦,庄公身为一国之君,如果连最基本的孝也做不到,很可能为百姓诟病,损害自己的政治形象,郑国内部的安定和统一也会受到威胁。庄公要稳坐国君之位就要顺应民心,在郑国庄公地位无疑是最高的,但他不是郑国唯一的成员,他必须和周围人发生联结,如果不孝,和周围人的联结将会弱化甚至断裂,最终就只能自取灭亡。所以庄公最后在颖考叔的建议下与姜氏“隧而相见,母子和好如初”,值得注意的是母子最初的关系是武姜厌恶庄公,母子两人关系十分微妙,但又碍于社会现实,不得不和好如初。

三、共叔段的愚昧与妄为:虚构的优越感目标

共叔段虚构的优越感目标源于姜氏的溺爱。一方面,姜氏的溺爱助长了他的自我中心主义;另一方面,由于庄公这个潜在的威胁,他害怕不能长久地得到姜氏的宠爱,由此确立了争夺王位的虚构的优越感目标。共叔段从出生起就得到姜氏的宠爱,他无须努力就得到母亲全然的关怀,被宠爱的孩子会认为这种突出是来源于天赋的权利,这就助长了他的自我中心主义,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是别人关注的焦点,从而产生出前所未有的优越感。姜氏一直主张废长立幼,共叔段便产生了这个位置应该属于自己的想法。

庄公继位后,共叔段意识到自己不再处于中心位置,别人也不以考虑他的感受为主要目标时,他产生了失落感。他要重新回到优越的地位,使别人认为他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他理所当然地应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加之姜氏给予他夺权的心理暗示,所以他虚构的优越感目标就是得到王位。姜氏一直以来表现出对共叔段“无私”的关爱,令他承担起不让母亲失望的义务,为母亲达成目的,实现她的愿望。共叔段从出生起,他的前面就一直有一个领跑者,一个在年龄和心智都领先于他的哥哥,即使这个哥哥并不被母亲所爱,但是社会推崇的嫡长子继承制一直压制着小儿子共叔段,庄公的存在对共叔段来说是一个长久存在的无可避免的灾患,这就刺激他想要取代哥哥,他害怕母亲的关爱转向哥哥,他想永远成为母亲乃至世人的关注中心。

共叔段被封到京地后便开始了他的经营活动,“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自认为时机成熟,与姜氏里应外合,发动袭击。共叔段筹备了二十二年的夺权计划,都在庄公掌握之中,一夕之间全部被瓦解,输得极其狼狈,这么多年的努力像是笑话一般,最终以“京叛大叔段”结束了这场闹剧。共叔段看似苦心经营,实则愚昧不堪,肆意妄为,做出违礼的僭越之事。由于姜氏的过分宠爱,共叔段实际很难做到独立,被溺爱的孩子会依赖于溺爱者,他本能的会寻求母亲的帮助,按母亲的意愿行事,同时也缺乏判断力。在共叔段的成长过程中,许多困难和障碍都被姜氏扫除干净,他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机会承担责任,仅仅像个提线木偶,按照姜氏的意愿行走,他树立起虚假的优越感目标,但并没有做好准备,也不具备与野心相匹配的能力。他很难学会与他人合作,他给自己的生活赋予的意义就是成为父母的焦点,众人的焦点,要得到所有的宠爱与关。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王位成为他达到目的的手段,但由于他的自我中心主义,这种虚构的优越感目标注定了失败。

幼子总是野心勃勃,他想在各个方面都超越别人,希望独一无二,但却是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在优渥和溺爱的氛围下成长,他所受到的训练是期待而不是给予,在这样理想而简单的思维模式下,他不会主动学习面对困难和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只是把自己放入理想的一隅,等待着好事的来临。共叔段受到姜氏的保护,造成他独立性的缺失,他很少有机会亲自去克服困难。与庄公的王位争夺战,算是他为数不多的亲自直面困难的机会,离开温室直面残酷的现实,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不堪一击。一旦离开了原有的温室,他再也找不到能帮他解决困难的人了。一个没有政治远见的愚昧之人,仅仅凭借母亲的宠爱又能做得了什么?所以他计划了如此之久的反叛活动,失败得极为迅速。

共叔段违背当时社会的普遍价值认同,想要违背宗法制取兄代之,多年的筹划既没有得到百姓的认同,邻国的相助,也没得到本国大夫集团的拥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冷兵器时代军事实力靠人口数量取胜,百姓拥护,民心向背十分重要,民心如果不齐,虽有千军万马亦无所用。卿大夫集团的支持也同样重要,取得卿大夫集团的信任,可以增加继承王位的可能性,但共叔段在这方面并没有做出过任何努力,他的政治谋略与才能不及庄公,还妄图以下犯上,他对王位的觊觎只是一厢情愿。共叔段出奔后杳无声息,成为弃子,就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与庄公一战过后全然丧失了勇气,一败涂地,再没有翻身之日。以溺爱联结起来的母子关系,致使被宠坏的孩子经不起挫败,很容易丧失勇气。共叔段经历失败后,害怕困难的到来,采取逃避的消极态度,不敢面对生活带来的棘手问题。

一个合格的母亲应该对孩子给予关心与呵护,让孩子意识到活着是美好的,他们是被爱的,世界是充满温暖的。但母亲在给予爱的同时也不能过分,需要把握一个度。真正慈爱的母亲不会利用孩子来满足个人私欲,在把孩子推向更广阔的天地之后,对待孩子仍然能够做到慈爱,这才是一个有爱的能力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才能做到平等地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姜氏对庄公没有爱,对共叔段过度宠溺,这样形成的母子关系“过犹不及”,都是畸形的、不健全的。姜氏的偏私造成庄公极大的痛苦,一个没有得到过母爱的孩子,又如何要求他爱自己的母亲。姜氏的溺爱使共叔段目中无人,沉溺于自我中心,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甚至违背尊卑伦常,发动叛乱,造成国家的混乱。在家庭当中,母亲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能有失偏颇;孩子要尊亲敬长,但也不能愚孝,长辈有过要谏诤,使父母不至于陷入不义的境况。家庭人伦关系和谐,移風易俗,推广至国家,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维护国家的安定与统一。

参考文献:

[1]艾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M].刘福堂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54-55.

[2]阿德勒.阿德勒心理学[M].康源,盛宁译.北京:台海出版社,2018:66.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李隆基注,刑昺疏.孝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白国红.《春秋》“郑伯克段于鄢”史事新论——以共叔段为中心的考察[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20,(02):34-38.

猜你喜欢

庄公母爱
秘诀胜齐国
母爱大于天
母爱
郑庄公形象讨论
母爱的另一面
掘地见母
我感受到了母爱
掘地见母
特殊的母爱
来一斤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