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项目化教学设计

2024-01-27孙艺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任务驱动核心素养

[摘 要]初中物理項目化学习是跨学科实践的重要方式,是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手段之一。“设计汽车的车灯电路”是依据课程目标,整合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的一个整体性项目。以学生为主体,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项目探究,设计制作出成品。在项目化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项目化学习;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9-0044-03

项目化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最早是美国教育界提出来的。项目化学习立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杜威“做中学”教育思想的发展。具体指学生围绕某一个项目任务,分工合作设计项目方案,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项目研究,在实际操作和真实体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知识技能,培养各方面能力,从而学会迁移应用。物理项目化学习要基于单元学习目标,立足课堂实践。本文以苏科版“电路初探”章末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依据课程目标,重新整合了教材中的实践活动,设计了一个整体性项目:设计汽车的车灯电路。

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汽车日益普及,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汽车的灯光语言。而行车安全必须会看汽车的灯光语言: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危险警报闪光灯(双闪灯)……本节课依据课程目标,对教材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和创新,从现实生活中汽车转弯或变道时不打转向灯的危害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项目——设计汽车的车灯电路,并且分解为四个实践性任务:(1)设计汽车大灯电路;(2)设计车尾转向灯电路;(3)增加车头转向灯;(4)给转向灯增加闪光功能。四个任务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一系列实践性任务中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项目设计

(一)项目目标设计

本项目是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在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章末。以生活中汽车的车灯电路为切入点,通过四个探究性任务,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并连接汽车的车灯电路,这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并能应用串并联电路,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既是实践性探究活动,也是学完“电路初探”这一章之后的一个表现性评价任务。让学生置身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一个整体性的实践项目,并制作出汽车车灯模型的成品。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跨学科实践的相关内容,设计了本节课的项目目标(见表1)。

(二)项目实施过程

项目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本项目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采用“主体参与”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进行电路模型的设计、制作和评价,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性。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对简单电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活动所需材料]

每组实验器材:小汽车纸板模型一个、额定电压为6 V的白色LED小灯泡及灯座2个、额定电压为6 V的白炽灯小灯泡及灯座4个、电压为6 V的电池组1个、单刀单掷开关1个、单刀双掷开关1个、闪光继电器1个、长导线14根、双面胶若干。

说明:选择2个白光LED小灯泡用于连接大灯,4个黄光普通实验白炽灯泡用于连接前后转向灯。

[项目引入]

图片展示各种汽车灯。提问:同学们平时观察过小汽车有哪些灯光吗?(除照明外,还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信号语言)

学生回忆,有的回答:近光灯、远光灯、左转向灯、右转向灯、双闪灯。

多媒体播放新闻:一起因没有正确使用灯光语言而引起的追尾事故。

教师:这一新闻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正确使用灯光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说明: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给小汽车设计车灯电路。

任务驱动1.设计汽车大灯电路

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白色LED灯泡两个、开关、导线,应用上述器材设计汽车的大灯电路并画出电路图。要求:闭合开关,车头两个大灯同时发光。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串、并联电路图,如图2所示。

教师:是否都符合设计要求,哪一种更好?

学生回答“并联更好”并说明原因。

学生分组实验:连接汽车大灯电路,并把元件粘贴在汽车模型上。

说明: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的实验情况,适当点拨引导。经过观察,发现学生画的电路图有两灯串联和两灯并联两种。

任务驱动2.设计车尾转向灯电路

为了提示后车小汽车即将行驶的方向,需要给小汽车车尾设计出转向灯。

要求:单刀双掷开关向左拨,车尾左灯亮。单刀双掷开关向右拨,车尾右灯亮。(介绍单刀双掷开关的使用方法和元件符号)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

让学生按照电路图给小汽车连接车尾转向灯电路。

说明:观察发现学生画出的电路图形态不同,但基本正确。教师巡视各小组,了解实验情况,适当点拨引导。

任务驱动3.增加车头转向灯

为了安全起见,行车时也需要给旁边的车辆提示小汽车接下来的行车方向。这就需要在车头也装上两个转向灯。要求:单刀双掷开关向左拨,车尾和车头左灯亮。单刀双掷开关向右拨,车尾和车头右灯亮。(在任务2的电路图上进行修改)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

教师:是否都符合设计要求,哪一种更好?

让学生按照电路图给小汽车连接车头转向灯。

说明:观察发现学生画出的电路图有两种,分别是在原来车尾转向灯的基础上串联一个灯泡和并联一个灯泡。

任务驱动4.给转向灯增加闪光功能

实际观察发现路上的汽车的转向灯都是在闪烁发光。

教师:汽车转向灯闪烁发光有什么好处?

展示使转向灯闪光的配件:闪光继电器及说明书上的接线图(如图5)。

教师:闪光继电器接在电路的哪个位置可以使4个转向灯都闪烁发光?两个接线柱B和L怎样接入电路?

让学生按照电路图给转向灯接入闪光继电器。

说明:提出让转向灯闪光这个新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说明书的过程中收集信息,并结合学过的电路知识解决闪光继电器的接线问题。

[交流与展示]

请两个小组学生上台展示成果,按照多媒体播放的不同路况模拟驾驶,使用小汽车的灯光(如图6)。小组代表展示汽车灯光模型成品,演示灯光的使用。

播放短片:转向灯的由来。

说明:让学生了解汽车刚出现时是没有转向灯的,转向灯出现的历史不过一百年,刚开始,汽车转向时,需要驾驶员用手势提示后车,再后来,有了机械手臂……正是人类对科学的不断探索才使社会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拓展与延伸]

想一想:在汽车需要紧急停车时,需要使用双闪灯,闭合危险警报开关,四个转向灯同时闪烁,怎样在任务4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双刀双掷开关实现这一功能?

说明:这给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能力强的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三)项目评价

本项目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在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章末。以生活中汽车车灯电路为切入点,通过四个探究性任务,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学生在课堂内完整地经历了给小汽车设计电路、连接电路、展示、评价交流的环节。学生在完成四个任务的过程中都非常严谨认真,更令人惊喜的是学生在课上完成了超出预期的学习任务,效果良好。学生间相互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很高,在评价环节组织学生使用评价量表进行自评、互评。利用多元评价主体,引导学生对整个项目过程进行反思复盘。

在设计本节活动课时也遇到了一些小小的困难,如实验室导线不够长(只有50 cm),于是在网上定制了50根1 m的长导线;小灯泡灯座、开关等元件的固定存在问题,于是在元件反面粘贴好泡沫双面胶,学生粘贴时只要揭开表面的贴纸就可以又快又牢地粘上去。教师统一准备好主要材料,让学生能高效地完成制作,体验成功。真实的汽车车灯电路比我们课上连接的电路更为复杂,对此可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接下来的电路知识,大胆创新。

三、收获与反思

项目化学习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学生设计汽车的车灯电路的过程中,教师由浅入深地设置驱动任务,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不断解决问题,完成思维进阶。在这个整体性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讨论—实践—再讨论—再实践”,最后制作出小汽车成品。整个任务完成过程就是一个表现性评价过程,将学生的能力发展显化。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应基于课程目标和单元目标,基于生活情境设计“资源载体”和“问题链”,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实现项目目标,发展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獻   ]

[1]  许帮正.如何设计素养目标导向的物理课堂学习项目[J].江苏教育,2022(19):7-10.

[2]  张玉峰.基于学习进阶的物理单元学习过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3):50-57.

[3]  林雪敏.将项目化学习融入物理学科教学的设计路径[J].物理教师,2022,43(3):16-18.

[4]  孙艺,袁海泉.基于校园环境的“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初探[J].物理教学,2015,37(1):28-29.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任务驱动核心素养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