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装配式建筑项目的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2024-01-27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年24期
关键词:装配式生产建筑

杨 远

(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国家也出台了许多促进装配式行业发展的指导政策。通过发展这类结构的建筑可以转变建筑市场生产方式,充分满足“四节一环保”等要求,解决我国建筑业中一直存在的粗放增长等问题[1]。

装配式结构建筑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在施工过程中受气候影响小、整体废弃物排放较少,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市场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较好,但是仍然存在产业链不健全、建造技术不成熟、市场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企业行业认知度不高以及项目施工依赖传统管理方式等问题,极大程度地抑制行业的发展[2]。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施工管理,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多个专业之间存在相互脱离、无法有效协调等问题,从而无法充分发挥装配式结构建筑在市场中的优势。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施工方提出针对这类工程项目进行总承包管理,该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1 EPC总承包管理框架设计

在装配式结构的建筑工程项目中,EPC总承包的方式是由业主提供投资意向、目标和要求,总包商负责工程的设计、制造、施工以及运营等各环节,在该过程中,总承包方对工程项目进度、成本、安全以及质量等有较为明确的责任[3]。在这种承包模式下,建筑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业主、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咨询单位以及供应商。其中,总承包可以按照项目的需要,将部分设计、施工工作分包给其他企业[4]。为满足以上需求,构建1个以BIM信息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框架,通过这种方式,为建筑企业和施工企业提供一个相互协作、交流的平台,从而实现项目规划、设计、组件生产、组装施工和运营维护等各环节信息在全流程中的实时传递和交互,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生产和管理效率,管理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EPC总承包管理框架

2 组织管理

EPC模式是一种以总承包单位为核心的,能够反映项目各方利益关系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有意义的以及具有较强生命力的项目管理模式[5]。管理模式中的参与主体对象较多,为满足组织管理中的信息交互需求,按照图2引进BIM技术,对装配式结构建筑施工中的各参与部门之间关系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

3 各参与方合同关系管理

在EPC模式下,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与总承包商是最重要的2个角色,双方签订了工程建设项目的总承包合同。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涉及的工作领域相对广泛,且建设意向大多数由业主提供,总承包人负责全部的设计、生产和施工工作,在合同许可的情况下,总承包方可以将工程中的部分工作转包给他人,但转包后的工作仍由总承包方负责人进行统一管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通过招标,确定项目建设的总承包方并按照规范签署合同,从而进行项目建设的总承包[6]。以装配式建筑项目设计多样化、生产工厂化和施工装配式化的特征为基础,在选择总承包的过程中,要对总承包企业设计能力、构件生产能力、现场施工能力、风险承担能力、项目管理组织方案以及全过程的管理能力等进行综合考量。在项目建造、生产和施工等过程中,总承包单位应根据合同中提出的内容与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7]。在管理中,双方存在监督和被监督的直接关系。

EPC总承包人根据合同约定,有权选择和指派适当的分包商,以保证承包项目的质量。总承包人与分包商、供货商签订一份合同,在这种情况下,供货商、分包商要对总承包人负责,总承包人要对业主负责,分包所执行的所有工作要以总承包人的需求为核心,只有总承包加强对分包的管理、严禁转包以及非法分包,才能保证分包的工程满足或达到业主方要求。

在EPC模式下,由于业主方只对总承包单位一方负责,因此认为业主方在工程项目建设与实施中的主体责任较为单一,在固定价格合同的条件下,总承包方承担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与责任。为避免项目建设、施工出现超预算等问题,且在业主方提供预算有限的前提条件下,总承包可以对各专业设计方案进行多轮比较,通过择优的方式实现装配式建造建筑项目设计、生产和施工等多个环节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实现对项目的综合、统筹管理。

4 EPC模式下进度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在EPC模式下,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分为3个阶段,即设计阶段、生产阶段以及施工阶段。利用信息中心可以实现各参与方、各阶段和各专业信息之间的沟通和共享,进而形成更具动态特性的进度控制模式,进行更全面的进度管理,为各参与方协调进度计划提供更可靠的依据[8]。图3为进度管理框架的基本体系结构。

图3 进度管理框架的基本体系结构

在上述3个阶段分别构建设计模型、生产模型和施工模型,利用各模型完成对方案、施工图的设计;选用合适的生产工艺模板,并配置设备;制定分部分项、重要节点施工进度计划。3个阶段对应的负责部门依次为设计部、生产部和工程部。在管理过程中,通过碰撞检测,对设计冲突进行分析,使其可以在出现问题前对设计问题进行修正,避免由于设计问题造成的构件生产、组装等方面的问题,避免工程进度拖延。在生产阶段,生产方的计划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编制构件生产计划,并对现场进度进行检查。生产方可以从 BIM信息中心快速、便捷地获得工程所需的预制构件的种类、数量以及需要采购的材料,从而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生产。在该基础上,项目总承包人利用BIM平台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监测,对项目进度、工期延迟进行快速判断,并将问题及时反馈给项目制造者。在生产阶段,设计人员要对构件进行协助,对缩短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有很大帮助。

5 EPC模式下总承包项目全过程费用控制

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建造成本均较高,费用具有全寿命周期性,从项目前期策划、设计、构件生产、装配施工到后期运营维护均产生费用。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中,对费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整体成本。对于装配式建筑项目来说,其总投资费用计算可以结合公式(1)得出具体数值。

式中:Fz为装配式建筑项目造价;Ff为装配式建筑项目费用(不含税);Fq为装配式建筑项目其他费用(不含税);Fy为预备费(不含税)。对资金筹措费用进行管理,根据不同资金来源和利率计算建设期利息,如公式(2)所示。

式中:Q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利息;Pj-1为在第j-1年年底累计的贷款数额加上利息数额的总和;Aj为第j年建设期的贷款额;i为贷款年利率;n为建设期年份。在确定材料单价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运输损耗和采购保管等方面的因素,确定材料单价如公式(3)所示。

式中:Td为材料单价;Ty为材料原始单价;Tz为材料运杂费;χ为材料运输中的损耗率;κ为材料采购保管费率。图4为装配式建筑项目EPC总承包费用管理流程图。

图4 装配式建筑项目EPC总承包费用管理流程图

与传统的施工方案相比,在装配施工方案中更多的是对施工方案进行分解设计、深化设计。该文以建筑设计和各专业的设计为基础对零部件进行分解,在对零部件进行深化设计的过程中,要将零部件放在全产业链的视角中,充分考虑每个参与方和各专业的需求,零部件的生产和建设都参与其中。在设计阶段的费用控制是将主要的设计费用作为起点,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将零部件的制造和装配施工问题都考虑进去,标准化连接节点,对零部件的规格和类型进行优化,从而减少对预制构件模具进行多规格投入。在深化设计阶段,要提高同一种模块的复用水平,提高装配前的预制能力。通过提高模具的周转率,减少模具的品种,从源头降低制造工艺的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施工。按照生产的数量、形状大小和型号规格,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生产计划,对生产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制定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元件生产计划,提升元件的生产效率,并且对元件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为了提高预制构件的质量以及其经济效益提供保证。检验生产线和生产过程,制订合理的生产计划。

建设阶段是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也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时期,其时间周期长,变化性因素多。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现在项目前期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导致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工作变得更困难。因此,加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对于提升项目投资收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预制构件的安装过程中,会产生构件的纵向运输费、构件的安装工资费、构件的安装机器费、构件的安装所需的连接件以及预埋件等材料的费用等。施工方应该针对组装式建筑的特征,对主要的安装技术与方法进行改进并对其进行优化,对同步工作的各分段、分层和流水施工的各工序进行优化,以达到提升安装效率,降低安装成本的目的。

6 结语

我国在20世纪提出发展装配式结构建筑的设想,这类结构建筑对传统结构建筑来说,具有低污染、快速施工和资源利用率高的优点,但是这类建筑结构的研究仍存在生产和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进度和造价成本,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装配式结构建筑在市场内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这方面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市场发展,在后续的研究中将持续完善总承包管理模式,通过优化管理细节、明确管理工作节点等方面,提高总承包方在市场内的综合收益,全面优化产业链中参与方待遇,提高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装配式生产建筑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用旧的生产新的!
建筑的“芯”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