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核心素养培育

2024-01-25曾素君

民族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共同体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赵 丹 曾素君

(1.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2.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3.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是推动少数民族现代化的关键,民族高校是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新时代民族高校需要主动响应时代发展要求,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立足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服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民族教育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2]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返回民族地区就业将承担起进一步深化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衔接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重任。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育重点也需要从关注知识、技术、能力的培养,转变到有利于促进新时代民族地区长期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本研究结合当前时代发展要求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呈现的新变化、新特点,立足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探索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内容和培育路径。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的历史性变化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革,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机遇优势与短板挑战并存。

(一)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作出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重大决策。国家通过加大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财政拨款,经过20多年的持续建设,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2001年到2019年,民族自治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和改善。[3]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推动民族地区快速发展,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2年民族地区三大产业占比为13.6∶48.0∶38.4,到2021年占比变为13.6∶37.5∶48.9,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多样的动植物生态群落和多样化的人文环境,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和重要突破口(见表1)。

(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将面临老龄化的问题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家庭意识、家族意识、宗族意识较重,存在多生多育的文化倾向和文化基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少数民族实施时间相对较晚,政策规定和执行力度相对宽松。随着少数民族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少数民族人口不断增加。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少数民族人口达到1.25亿,占全国人口8.89%,相比于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数增长了253%,平均每年增长3.8%,[4]其中西藏、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过50%。新疆总人口2585.23万人,少数民族1493.22万人,占比57.75%;西藏常住人口364.81万人,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320.47万,占比87.84%。国际上以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10%,视为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8.70%,西藏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8.52%,是中国唯一尚未进入老龄化省份。随着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民族地区也都将面临老龄化的问题。

(三)民族地区日益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选择地

过去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大多会优先选择到内地城市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发达地区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能力相对欠缺、就业选择面较窄;同时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优先选择返回生源地就业。以青海大学为例,其2019届-2022届的毕业生主要就业于青海,在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占比分别为53.2%、51.0%、57.9%、62.0%。[5]该校2022届81.6%的毕业生在西部地区省市就业,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人才支持。伊犁师范大学2019届-2022届就业毕业生在新疆生源地就业的比例分别为88.3%、84.81%、88.71%、87.51%(见表2)。[6]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返乡就业,无论应聘企业、报考公务员、参与事业单位招录都有十分明显的竞争优势。

表2 毕业生生源地就业情况统计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素养培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素养研究起步较晚

素养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等能力概念,还包含价值观、态度等概念。学生核心素养重点是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7]进入21世纪,核心素养培育逐步受到重视和关注。2014年3月,教育部将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学者们也从少数民族学生素养与就业、社会融合发展等多个角度,研究了少数民族学生的信息素养、[8]媒介素养、人文素养、健康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生态素养等内容主题。总的来看,相关研究主要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体系化不足,且偏重素养中的能力、知识部分,对于素养中的价值观研究较少。

(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和体系发展滞后

核心素养是国家价值观的凝聚,体现了国家需要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全球不同的组织和国家按照各自的价值取向对核心素养提出了不同的内涵,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核心素养侧重于个人的终身学习素养培育;美国、加拿大、新加坡侧重于个人综合发展的素养培育;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日本等强调个体的独立生活素养培育。[9]我国传统教育一直存在狭隘的能力观教育导向,教学侧重知识和技能,缺乏对素养教育的科学、系统认知,对态度和价值观重视不够。民族高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场所和高地,存在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实施简单传统、课程管理行政化、课程评价唯成绩等顽瘴痼疾。

(三)教师素养教育意识和技能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仅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导致很多教育工作者不清楚核心素养的定位、内涵和外延,误把教育方针当作核心素养,把核心素养当作德育或等同于德育培养。不少教育工作者对新时代的理念、要求存在认知不足、意识淡薄,长期沿用知识教学为主的模式,应试教育倾向严重,重传授轻应用,理论与实践脱节。很多教育工作者不注重引导学生价值观,教知识不育人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素养教育形式化、表面化。目前,民族高校在明确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素养去应对新时代的要求、对教师获得相关素养和能力的引导、设定教师素养教育的评价标准等方面普遍存在短板和不足,导致教师缺乏素养教育意识和技能。

(四)难以满足就业市场的综合素养需求

根据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披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的调研统计:70%以上的用人单位看重思想道德素养、心理素养、科学文化素养;81.6%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职业道德、思想道德素养。目前高校教育依然重能力轻素养,侧重沟通表达、团队协作、分析决策、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培养。由于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学生对素养的认识并不全面,素养的培养成效也难以准确、有效的评估。素养教育虽然提倡了多年,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难以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五)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素养亟待提高

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就业观念落后,就业选择从政取向突出、趋利心理突出,[10]就业认知存在偏差,主观渴望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客观倾向家乡就业,矛盾担忧心理较重。[11]对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对学校存在依赖心理,对职业发展存在过度担忧等问题。造成这些现象的客观因素主要有社会价值观和家庭观念的影响、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不均衡、民族高校教育引导不完善;主观因素主要有自我定位模糊、薪酬期望过高、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目标、个体学习动机不明确、就业取向单一、[12]缺少社会实践和创新意识等。[13]新时代,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素养培育与现实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亟待解决完善。

三、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是连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与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具有时代性、民族性、政治性与发展性。核心素养注重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辩证统一,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相统一。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核心素养要面向未来,体现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一)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价值观素养的核心部分,是实现民族地区治理与发展的必备素养。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目前,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教育质量、医疗水平、社会保障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民族地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稳定、国家安全任务依然繁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14]党的二十大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5]牢固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自觉传播、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入,促进各族群众间的共同性不断增进发展,既有利于推进建设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依托国家发展实现个人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培育是应对互联网多元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认同冲击的重要方法和工作主线。互联网提供了自我呈现、公众动员以及建构另类话语的工具和空间,各类短视频直播平台、社交软件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信息传播时空结构,其开放性、共享性、便捷性、娱乐性特点,使得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与交互的主要工具。互联网存在大量泛娱乐化、消极、价值观模糊的内容,网络获取的便捷性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价值观认同焦虑、价值观偏离都将影响健康的社会心态的培养。[16]加强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互联网各类思潮。

(二)创新创业素养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创新创业素养指掌握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具备领导力、把握机会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导向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17]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3]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征程上,创新创业是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方法。民族地区要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创新创业有利于激发和释放主体与市场活力,增加劳动力需求,为民族地区广大群众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带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下,西部地区“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创新开放合作,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成为新的时代命题,“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西部地区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18]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培育提供了新契机也提出了新要求。

(三)信息素养是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技术化、信息化的客观要求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将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定义为“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有效地查询、评价和使用所需要的信息”。[19]信息素养解决知识获取问题,涉及信息意识、信息搜寻能力、信息应用能力、信息环境等内涵。[20]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信息素养被赋予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其界定从低阶指标如信息生产与制作、查找与获取、理解与吸收、存储与管理、信息道德与法律、信息安全,发展到高阶的指标如信息意识与态度、信息创新、信息思维等。[21]5G、云计算、区块链、元宇宙、以Open AI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手机、电脑、平板、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等数字产品的普及,助推以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工具改变信息传播的方式。企业生产制造也从传统的人工流水线,升级为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依托科技工具的智能制造。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民族地区产业信息化发展定位对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产业、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推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14]势所必行。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种类更多、更杂,内容更加碎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能,增强信息创新、信息思维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适应民族地区的科技信息化进步,推进民族地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同时,互联网语境下,民族地区抵御和防范“三股势力”、反分裂反渗透任务更加艰巨复杂。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也是信息化时代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现实需要,不仅意义深远而且尤为紧要、迫切。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体系着手,形成多方联动机制。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不仅事关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彰显和民族向心力的增强,还事关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需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为主线,回答时代之问,回应时代之需。

(一)围绕核心素养培育优化民族高校教育体系

一是应明确和深化核心素养培育是民族高校教育的重点。核心素养培育是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立场和根本遵循,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转型发展的方向。核心素养强调跨学科性和整合性,是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融合。[22]高校应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构建起将核心素养贯穿教育各领域、各体系、各环节的体制机制,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考察、监测、评估、反馈。高校应将核心素养贯穿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系列课程,梳理完善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厘清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素养的关系,建立健全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构建核心素养培育的评价制度及体系,依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标准构建多元化、多样化的学生素养评价方式。

二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培育特点,转变教育方式。核心素养培育的难点在于价值观等潜意识形态的培养,需要丰富培育载体、优化教学模式、注重情景参与,实现显性规范与隐性渗透相结合。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基于学者杜威(Dewey)的“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ning)理念,提出了“隐性课程”概念,强调学生应通过综合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体系),更好地学习掌握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23]民族高校可以通过物质文化层面(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制度风气层面(学校风气、校纪校规、班级学风、寝室风气)和心理协调层面(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等隐性课程,推动核心素养教育落实落地。

三是强化和提升教师素养培育意识与能力。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应协同联动,优化举措,促进教师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建立清晰和明确的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提升民族高校教师完成核心素养教育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行为品质、素养内涵。通过对民族高校教师素养培育培训、建立教师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意识和能力,以满足大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职责、教学语境与少数民族学生建立双向引导,实现核心素养的逐步培育。

(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的培育

一是民族高校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教育,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的根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是一种民族身份认同意识,是个体对一定价值观在认知和理解基础上形成的感性认同和理性认同的统一形式。学校教育应以中华民族历史观为出发点,按照历史逻辑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通过血脉相承的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记忆,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对民族多元一体化中的历史传承的认知。[24]学校教育应坚持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坚持尊重差异和促进共同性发展的原则,充分借助民族歌舞、民族音乐、民族美术、神话故事、民族图腾、民族电影、民族书籍、民族手工艺品、习俗等民族文化载体实践,强化中华文化的烙印,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25]的文化认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积淀。

二是民族高校教育重点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通过历史记忆、政治制度、利益关系、价值信仰、社会交往等层面可以诠释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基础及纽带。[26]民族高校核心素养培育通过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信仰,实现与民族团结进步的同源同向。在认同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兼容、疏导并贯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高校通过引导培育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构建起民族文化认同、国家政治认同的一体化,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统一。通过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不断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团结,增强社会凝聚力与向心力。民族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形成中,应有效去除不良的外部环境因素,创造促使其自觉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积极因素,方才有助于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提升。

三是高校教育孵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情发展和价值内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民族高校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身份认知、共情发展、价值内化,从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利益认同机制、价值认同机制、交往认同机制。[2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培育需要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形成从精神到物质的实践逻辑。因此,民族高校教育应通过彰显和挖掘民族特色、深度和广度融合专业教育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度,在教育中展现和构建多层性的共同利益,构建价值内化休戚与共的认同框架和构成基础。在此基础上,完善竞争与共享相统一的利益认同机制、主导与多元共生的价值认同机制、同一性强化的利益认同。具体而言,高校教育可以充分运用选编仪式脚本、组合仪式符号、社会化仪式动员和重复性操演等方式,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化。

(三)强化创新创业素养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一是破除教育体系中不利于创新创业素养培育的因素。当前,存在校企合作中冷热不均影响实践效果、教学组织管理中各行其是的制度梗阻,创业教育资源匮乏与师资力量薄弱等具体问题。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化建设目标不明确、缺乏相关培训和意识、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合理、[28]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民族高校要着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资源配置向创业素养教育内容倾斜,将重心回归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本质上来,解决学生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问题,通过价值重塑创新创业素养。

二是构建创新创业素养培育机制。欧盟倡导创业素养并不断优化“创业素养框架”,从概念模型、发展模型、学习结果三个层面厘清创业素养的边界和内涵,解决创业素养培育的问题。[29]借鉴欧盟的模式,民族高校应坚持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主导机构的定位,积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整合,破解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的难题,围绕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人需求为主线开展教育。通过课堂教育、课堂外非正式教育、社会实践建立协同联动统一体,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少数民族毕业生抓住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地区特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三是强化实践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当前,大学生在创业素养培育方面,存在创业意识薄弱、创业动机功利、创业技能单一、创业规划迷茫等突出问题。[30]创新创业素养需要基于自我学习、交往等具体社会实践而存在。民族高校需要调整教学定位,学习、借鉴职业教育院校的经验,引入职业教育课程,对照创业人才所具备的共同特征、关键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心理特征和个性特质,通过课程和实践培育创新创业动机、意向、知识、能力、技能等创新创业素养;民族高校要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创业,充分发挥校外企业家的作用,通过创业导师团、专家志愿团,开展创新创业指导活动;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挥自身专业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利用自身知识及技能返乡创业的能力素养,帮助其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传播平台,不断创新民族地区特色养殖、电子商务、生态农业、民族文化旅游等经营模式,[31]创新开拓新的经营模式,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四)明确信息素养的标准提高信息实践能力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信息素养标准和培养框架。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先后制定并不断修订完善信息素养的标准和培养框架,成为本国高校制定教育方案的重要依据。[32]近年来,我国也先后制定出台系列举措,推动信息素养培育发展。2018年4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了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2020年12月,教育部发布《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吸纳信息素养指标;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提出信息素养以学分课程为主、嵌入式教学为辅,这些都为信息素养培育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条件。从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看,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还应给予更多的重视,比如,将信息素养的课程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基础课程;通过顶层设计建立更加具体合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标准和框架,以更好地引导民族高等教育落实信息素养的教学。

二是以实践提升信息素养培育质量。信息素养培育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具体的信息实践,通过引入新的思想理念和构建新的教学环境,结合具体的问题信息解决方法,培养信息素养的能力和意识。[33]民族高校结合不同地区、民族、主题,通过数字创作活动引导学生对获取信息进行辨识、选择、创新实现信息思考;通过新技术的参观、应用,培养对新信息的敏锐,时刻保持追求新知识的信息意识;通过科创实践提升学生的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案例研讨树立学生的信息道德,通过上述多种教育形式,实现学生对信息素养意识的内化,帮助其掌握和提高信息素养能力。

三是重点加强网络素养的培养。网络素养是信息素养时代性和发展性的体现,是网络时代必备的基本素养。[34]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利用网络发展自己,需要对网络知识和资源具备信息获取、利用、判别、反思等能力。民族高校可以通过中国大学MOOC(慕课)、网易云课堂等提供教学资源,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自主学习网络素养。手机短视频APP如小红书、抖音、快手、哔哩哔哩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也充斥着广告、煽动、偏激等负面内容,民族高校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网络素养,使其掌握手机网络媒介信息的获取、甄别、管理、使用、制作的能力,加强对信息传播特点的认知、对传媒环境的评价,提升信息隐私保护、信息道德的养成等综合素养。

五、结语

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就业形势发生了重大转变,民族高等教育需要重点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核心素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素养教育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积极意义,引领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创新创业素养和信息素养,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基础。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国内还处于不断摸索和完善阶段,本研究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心理需求,进一步细化核心素养教育方法和评价标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融通。

猜你喜欢

共同体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