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汶川县生猪养殖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建议

2024-01-21荣道兴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汶川县种猪粪污

荣道兴,董 涛

(四川省汶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四川 汶川 623000)

近年来,四川汶川县以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布局为指引,有力有序推进“6+N”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产业体系建设,立足川西高原地域特色,打造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聚力打造生猪产业发展新格局。县委、政府大力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积极与国内大型养猪企业对接招商,全县拥有生猪规模养殖育肥场87 个,规模化比重达80%,其他饲养1~20 头母猪的散户达200余户,全县生猪存栏68 240头,其中仔猪4 796头,育肥猪18 535头,能繁母猪1 909头。发展汶川生猪产业,对于加强阿坝藏猪遗传资源保护、统筹整合资源开发利用和建设优质肉猪产业生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汶川县生猪产业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

1.1 汶川县生猪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1.1.1 已初步实现生猪产业规模化养殖 非洲猪瘟疫情加快了散养户、养殖大户和防疫条件不达标的传统规模养殖场淘汰离场,猪肉行情看涨,吸引了众多社会资本投入养猪业,更多标准化、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陆续建成投产,提高了规模化养殖比重。商品母猪规模养殖场汶川兴盛畜禽养殖有限公司饲养能繁母猪达1 200头,商品母猪适度规模养殖场6 个,饲养能繁母猪数十头到数百头不等,能繁母猪存栏量近2 000头,全县年产仔猪近5万头。

1.1.2 循环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汶川县以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随着越来越多标准化、规模化的生猪养殖场建成投产,其与周边种植基地合作配套足够消纳养殖场粪污的种植业,有力地促进了种养殖业深度融合,培育了汶川县樱桃现代农业园区等现代化生态种养循环产业园区,已形成5 000余亩(1 亩≈667 平方米,下同)种养循环农业基地,其中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种养循环农业基地达到4 500 余亩,极大提高了畜禽养殖产业参与以种植促进养殖,以养殖发展种植的现代农业生态循环。

1.1.3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 汶川县始终贯彻动物疫病预防为先的方针理念,以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为准绳,狠抓落实区内动物免疫、检疫、调运、屠宰等各生产环节的管控,同时不断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设施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尤其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汶川县在防控非洲猪瘟工作中不断总结,同时吸取国内外防控经验,通过对生猪养殖场进行生物安全检查及风险评估,划分养殖场生物安全等级和分类指导管理,有利于强化养殖业主的商病防控意识,提升生猪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1.1.4 养殖粪污综合利用成效显著 粪污无害化处理也是生猪养殖全产业链的重点问题,生猪粪污合理处理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历年来汶川县政府十分重视养殖粪污的治理利用,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养殖种植循环发展。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以来,全县整合各类资金7 000多万元投入养猪场建设。仅2021年,县财政投入节能环保支出6 933 万元,主要对县内畜禽养殖场的粪污收集、处理、利用环节进行补贴,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的粪污种养循环利用率达94.5%。

1.2 汶川县生猪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1.2.1 存栏种猪数量少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核心种源以进口为主,长期受制于人。据有关统计显示,近两年以来我国年引进种猪数量均在万头以上,致使我国种猪的繁育改良等工作严重受出口国政策或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尤其是非洲猪瘟疫情爆发以来,种猪资源更加稀缺宝贵。由于汶川没有一级扩繁场,二级父母代场数量偏少,商品代仔猪大多数依靠县域外调入,因此加快全县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1.2.2 种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不足 当前汶川县虽然拥有87家规模场,但商品母猪场繁殖场只有3 家,加上农户饲养种猪的存栏种猪数量只有近2 000头,数量还较少。同时,建成的种猪场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程度不高,育种科技创新能力较低。

1.2.3 重大动物疫病爆发形势严峻 由于汶川县能繁母猪数量较少,每年从外地调入大量仔猪进行饲养育肥,输入性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严峻,给疫病防控带来了巨大压力。在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由于投入品的质量问题、非法使用添加剂以及药物残留等造成的质量安全隐患也仍然存在。

1.2.4 生猪品牌建设力度不足 目前汶川县自主创新的生猪品牌仍未确立,产业创新影响力依然有限,全县生猪产业主要还存在品牌意识差、不重视品牌建设与推广、品牌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

1.2.5 缺乏产业科技创新 由于全县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各养殖主体缺乏高学历从业人员,育种、养殖、加工等环节缺乏创新支撑能力。此外,科研部门缺乏种业研究基地,科研工作存在与生产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因全州畜牧业以牛羊为主,对生猪产业关注度不够,研发资金投入也较少。此外,养殖场还缺乏智能化采集信息系统、自动喂料系统、智慧终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

2 汶川县生猪产业发展策略建议

2.1 全面推进汶川县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园区建设

2.1.1 优化全县生猪园区布局 核心区和产业扩展区链接,打破地域界限,园区以种定养、以养促种,以点带面、连沟成线,要有土地、水、电、路、网、资金等要素保障,统筹协调全县关联农业产业和农旅产业,全面推进生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2.1.2 推进生猪园区数字化发展 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生猪园区数字化应用进程,不断实现数字技术在全产业链的覆盖度,同时逐步将汶川县生猪产业信息系统接入州、省相关信息交流平台,积极研发搭建产业信息交流平台并在各级从业主体推广应用,稳步提升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2.1.3 完善园区装备设施建设 加强园区水、电、路、讯和公共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配套,加强园区温湿调控、自动增氧、绿色防控、环控等设施设备资金投入,加强园区冷链运输、冷冻仓储等环节的建设等。全面推广数字农业,加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销售物流、园区综合管理等全产业链的物联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生猪产品各级加工设施设备购置改造,推广运用精深加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园区精深加工水平。

2.2 持续开展生猪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创新水平

2.2.1 大力发展生猪育种引种 创新育种关键技术,引进、筛选或选育适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优质新品种,建立种猪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开展特色藏猪地方品种保种培育开发,培育新的地方猪种资源等。

2.2.2 落实生猪安全管理措施 做好物理隔离,设立人员出入洗澡间、物资物品消毒房、运输车辆消毒池等关口,各个生产、生活区域要建有围墙隔离。做好化学消毒,制定针对各关口和重要风险点的洗消管理措施,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加强日常监督考核,确保洗消措施落实到位。制定和实施生猪场净化制度,加强猪群监测排查,发现风险隐患按照要求及时规范处置,防止疫病扩散蔓延。杜绝使用非法疫苗、销售病死猪。

2.2.3 加强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支持园区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或单独设计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开展产业链技术集成与示范,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突破瓶颈。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及智能化农机装备推广,开发功能性食品、方便食品、生物食品等产品,提升园区综合发展水平。

2.2.4 提升产学研深度融合水平 强化与省内外行业领军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借助阿坝州“校地合作”等平台,开展生猪育种、育成、育肥、疫病防控、产品加工、无害化处理等全产业链的研究工作。同时着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借助科研平台开展产业科技创新,支持设立教学实践基地、科研工作站和示范基地等。

2.3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加强区域品牌建设

2.3.1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加大州县两级政策,支持力度,优先支持生猪养殖场的基础建设,提升改造养殖装备环节,着力打造规模较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科技含量高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出台相关政策,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到生猪产业发展中来,以解决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重点扶持培育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本土龙头企业2~3家,积极培育一批与生猪产业相关的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2.3.2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健全全县生猪全产业链利益表达、协调、保护等机制,鼓励养殖农户利用土地、人力、资金、房屋等入股生猪养殖环节,探索“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等产业发展和利益链接新形式,让农民参与生猪产业发展全过程,不断形成并优化企业和农户的互补优势、及分工合作的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不断带动产区老百姓投身生猪产业发展。

2.3.3 鼓励多形式产业发展模式 开展新时代养猪从业者的培育工作,发展农民工、专科毕业生等成为新型猪产业职业经理人。建立相关职业资格认定机制,不断开展相关产业培训,推动生猪产业职业化发展。大力倡导养猪户注册成立多形式的合作社、联社和股份企业等,地方政府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动生猪产业蓬勃发展。

2.3.4 加强生猪品牌建设 持续开展高档猪肉的生产技术研发,提高单猪养殖高品质猪肉产量。同时推行生猪标准化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做亮汶川县的猪肉品牌,打造汶川新名片,进一步提高市场知名度,实施生猪产业与种植业、康养产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汶川县种猪粪污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汶川县2013年慢病普查情况分析报告
肉牛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