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会建设路径研究
——以H高校学生会为例

2024-01-18董旭冉

关键词:学生会干部同学

董旭冉

(淮阴师范学院 团委,江苏 淮安 223300)

在改革举措频出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会该如何进一步明晰组织职能和定位,如何进一步推进组织改革和建设,建设政治可靠、砥砺奋进、根植同学、朝气蓬勃的学生会组织,已成为新时代高校学生会需要深入思考和重点破解的问题。

1 高校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的背景原因

当前,在高校团组织和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会改革已取得一些进展和成绩,但与改革的核心目标,即增强学生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1.1 政治性方面:职能定位有所模糊

在政治性方面,部分高校学生会组织对学生会的定位、性质、宗旨、基本任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学生会是党领导下的主要学生组织,是党开展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一些高校学生会不能清晰把握学生会组织的这一职能定位,对于党的领导、团的指导有所淡化,开展工作、举办活动来迎合学生趣味,对学生的政治引领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学校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纽带作用。

1.2 先进性方面:优秀典范有所打折

在先进性方面,部分高校学生会在学生干部选拔任用时忽视了对学生干部理想信念、政治面貌、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等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量,尤其是对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没有做出明确要求,而是常常选择那些活泼外向、善于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干部虽然在开展工作、举办活动中存在一定优势,在某种方面来说,这些同学个人工作能力还很强,但是从学生干部的长远发展来讲,从对全体同学的引领力上来讲,他们的优秀性典范性是打了折扣的。学生干部前提是学生,学习是本职,参与学生会工作的同学应当是学有余力,学业优良的学生。

1.3 群众性方面:官僚作风有所抬头

在群众性方面,部分高校学生会干部的官僚气还比较明显。近些年,高校学生会干部的官僚作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集中爆发的一波舆情。前有中山大学学生会任命公示三个层级200多名学生干部岗位、学生会干部惩罚部员抄写姓名、部长在群里批评学弟“主席也是你能@的吗”等负面舆情,后有黑龙江某学校学生会干部查寝耍“官威”视频在网上引起舆论热议。这些舆情事件的发生,都给学生会这一组织的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 高校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

2019年10月,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发了《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立足新形势、新要求,对高校学生会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高校学生会组织指明了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

2.1 聚焦主责主业,回归服务宗旨

《若干意见》第一条明确规定:“学生会是党领导下的主要学生组织,必须面向全体同学,坚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第十条规定要“落实党委的全面领导”[1]。可见,全心全意服务同学是学生会的宗旨,加强政治引领、发挥党联系同学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学生会的主责主业。这些基本表述深刻阐释了学生会的职能定位,着重强调了学生会的政治性、群众性,凸显了学生会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和团的具体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定位。因此,当前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学生会职能定位,把准学生会组织改革的重点方向不跑偏,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聚焦以服务同学为宗旨的职能定位上来。

2.2 优化运行机制,科学瘦身健体

《若干意见》第三条指出学生会的改革必须“改革运行机制,坚持精简原则”[1]。这是在当前学生会深化改革中引起广泛讨论的一条改革原则。精简的本质和目标是在于推动学生会回归服务同学的根本宗旨,是为了科学有效地设置组织体系,使学联学生会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同学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团结广大同学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当前学生会深化改革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破除层层级别,优化机构设置,不能像中山大学学生会那样设置多层级岗位,要引导学生会干部与广大同学打成一片,努力做到在同学身边联系服务同学;二是突出有效覆盖,精简人员规模,通过限制学生会的部门人数,倒逼学生会打开大门,以项目化方式招募志愿者,更好地把广大同学吸纳到学生会工作里面来,因事用人,事完人散,从而延伸组织触角,调动各方积极性。

2.3 扩大学生参与,接地气聚人气

《若干意见》第五条和第六条,提出了严格遴选程序和规范召开学代会[1]。严格遴选程序一是为了让学生会主席团候选人更具代表性,不脱离群众,避免一些不透明的操作;二是通过校级学生会工作人员中来自院(系)学生会的工作人员一般不少于50%等条件来增加校院两级学生会之间的工作联系和互动,这样可以让校级学生会工作人员的产生更接地气。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是学生会组织的重要制度,是其法理基础和权威来源[2]。规范召开学代会,学生会主席团必须由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等诸多改革意见意义重大。按照《若干意见》要求,高校的学生代表数量占所联系服务学生数量比例不得少于1%,并在学生代表大会中要有效反映学生诉求,回应同学关切,这就使得学生会是开放共享的大环境,是驻扎在广大同学之中的。

2.4 坚持从严治会,培育清新文化

《若干意见》中的明确遴选条件、建立述职评议制度、坚持从严治会等都是为了落实严管厚爱,为了培育清新的组织文化。切实提升服务同学质量,践行服务同学宗旨,培育清新向上的组织文化,学生会工作人员是关键。进一步明确学生会工作人员的遴选条件,是此次学生会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对学生会工作人员的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群众基础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是进一步加强学生会先进性建设的现实需要。从严治会、述职评议,旨在引导学生会组织工作人员不得以学生“官”自居,不得追求头衔、装腔作势,坚决防范和克服功利化、庸俗化、“小官僚”等问题,从而培养清新阳光的良好组织形象。

3 深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建设路径

高校学生会组织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中,面临改革带来的诸多难题,阵痛难以避免,当下工作该如何开展是需要深入思考和重点破解的问题。H高校学生会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和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深刻学习、理解、把握改革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关键环节,努力探索,主动作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导向和实践特色的建设路径。

3.1 注重政治性,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党的领导

一是高位推动,争取党委支持。针对党委对学生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H高校团委积极优化学生会建设环境,及时定期向校党委汇报学生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春季学期开学,组织召开校院两级学生会全体工作人员大会,邀请分管校领导参加,向党委汇报上一年度全校学生会工作情况和本年度工作思路和打算;秋季学期开学,组织召开校院两级学生会工作人员专题座谈会,学生会干部代表广大同学与校领导进行面对面交流;年末,组织召开校级学生会工作人员述职评议,分管校领导参加并作专题讲话。

二是规范文件,明确党委领导。针对未层层压实领导责任、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等问题,由学校党委出台《H高校学生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以发文的形式明确了党委统一领导、团委具体指导、各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将学生会深化改革、规范建设等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整体规划和考核。

三是履行职责,强化思想引领。针对学生干部政治性不强,工作方向走偏的问题,一方面,聚焦学生会干部本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开展专题学习会;另一方面,聚焦大学生思想引领,通过举行以“让青春为祖国绽放”为主题的梦想公开课、国旗下的演讲、“团歌嘹亮‘疫’起前行”云合唱、纪念“一二·九”运动主题教育等活动引领青年学生在活动中、仪式中接受“沉浸式”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及时向学生传达党的主张和声音,让党的领导更加具体形象。

3.2 注重先进性,坚持选树优秀,深入推进从严治会

一是提高任用标准,规范召开大会。H高校采取了院系党团组织推荐、学院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联合审查,报校党委确定的办法遴选主席团候选人,以确保学生组织主要负责人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意识敏锐,学业成绩优异且学有余力,具有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健全学生代表大会制度,严格按照程序选举产生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二是加大考核力度,完善退出机制。出台《H高校学生干部管理规定》,对于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的、考核不合格的、违法乱纪的,以及其他无法正常履职的学生干部,按程序劝退、免职或者罢免。

三是强化素质培养,构建系统培训。一方面,要求各二级学院普遍建立每年两次(春季、秋季学期初各1次)、覆盖学生会组织全体工作人员的培训制度。另一方面,以校院两级“青马工程”、学生会后备人才培养班、校院两级学生会主席联席会议、学生会全员会议等为依托,建立“4+1”“1+2”“1+3”系统培训机制。该机制要求学生会组织机构全年要召开4次专题学习会,学生会团支部要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校团委班子成员面向学生会工作人员要至少讲1次主题团课、参加2次学生会组织学习交流活动;五四纪念日之前,应开展1次入团仪式教育;五四纪念日、七月上旬、国庆节前后,学生会组织团支部要开展3次主题活动。

3.3 注重群众性,坚持服务为先,深入推进实事项目

一是“部门+志愿者”工作模式的广泛运用。积极深化学生会580(我帮您)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由校院两级学生会干部作为牵头人,发起志愿者招募,以便于积极开展新生报到和学生寒暑返校接站、离校送站等多项志愿服务工作。

二是“我为同学做件事”实践活动的广泛推进。一方面,服务普通同学需求,认真履行参与校园治理的职责,争取学校党政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依托“校长接待日”“职能部门面对面”等形式,建立健全合理有序向学校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制度,探索代表和维护学生正当权益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聚焦特殊学生群体帮扶,积极动员和整合学校、社会等方面资源,利用现金、物资、定向实习见习等形式,配合团组织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此外,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警惕和抵制校园不法现象,针对长期存在的“校园网络诈骗”“校园传销”和“不良网贷”等不法行为,定期组织普法座谈会、“律师进校园”等活动,帮助广大同学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猜你喜欢

学生会干部同学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