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地理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2024-01-17张静李娜马蒙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单元式二十四节气初中地理

张静 李娜 马蒙

摘 要: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为例,采用单元学习的方式,融合多学科知识,通过主题活动来探寻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历史价值,体会二十四节气对当下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并落实传承行动。整个学习过程多学科交叉融合,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习评价,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关键词: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单元式;二十四节气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这是国家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通过学科融合来为科技创新打下基础。

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的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

本文从单元设计角度出发,以“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为例,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探寻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完整路径。

一、“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设计

(一)主题选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今的中学生深入地学习和了解二十四节气,不仅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有利于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并指出跨学科学习的主题和内容要选取真实存在的事物和现象,设计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是新课标附录中提供的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参考示例之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从农耕社会到现代社会,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二十四节气与多个学科的课程内容有着交叉点,所以进行二十四节气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落实课标要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目标的制定

1. 学习目标制定依据

(1)课标内容。课标中“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活动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二十四节气的内容、探讨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探寻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和古诗词,挖掘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价值、了解当下生活中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事物、现象存在地域差异的节气活动,同时要求呈现学习成果,体现文化传承。

(2)学生学情。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关于地球运动、气候、地形、水文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深入学习;同时语文、历史等学科的学习也有一定的积累,他们已经具备了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的能力。

2.“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目标

通过对课标中“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活动设计提示的整理分析,提炼出其中涉及的学科核心知识和承载的教学功能和育人价值,进一步梳理与其他学科间相通的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进一步细化每一个学习环节重点培育的跨学科核心素养,最终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单元学习目标,如下页表1所示。

(三)“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整体设计

“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以小组合作的体验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单元为单位进行评价。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该主题学习的设计思路从认识二十四节气开始,继而探寻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了解二十四节气在农耕社会对于农业生产的巨大指导作用,挖掘二十四节气背后巨大的文化价值,并进一步找寻二十四节气在当下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并对比分析节气活动存在的地域差异。在整个学习过程以及成果汇报中来践行对二十四节气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如图1)

(四)具体内容

根据“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整体设计思路,在每个单元设计驱动型任务,教师扮演“脚手架”的角色,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如表2所示。

二、“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过程

(一)第一单元: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该单元从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内容开始,根据地球公转和太阳周年运动的知识,结合数学方法,找到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具体位置。二十四节气在古代历法中完全确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学生通过资料搜集,结合历史知识,探寻二十四节气历法的确立过程。

单元学习任务单:

1. 节气知多少。

2. 二十四节气天文地理位置的确定。

3. 二十四节气在历法中的确定。

(二)第二单元: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价值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本单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流传至今的农事谚语中,去发现二十四节气在农耕社会对于农业生产的指导;在品鉴节气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意的中国人围绕二十四节气创作出的中国式浪漫,领悟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价值。

单元学习任务单:

1. 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

2. 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价值。

(三)第三单元:当下生活中的二十四节气

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变迁,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功能以及对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指导功能都在大大弱化。在今天,二十四节气的价值需要我们挖掘。本单元通过节气養生美食制作,认识到节气对于生活依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整理和分析不同地区当前的节气活动,理解区域差异的存在和人地和谐之美。

单元学习任务单:

1. 二十四节气对当下生活的影响。

2. 发现不同地域的特色节气风俗。

(四)第四单元: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

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传承、发展利用好二十四节气也成为中国人对全人类的郑重承诺。本单元以二十四节气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果展示为依托,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三、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一)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的设计

单一学科的学习并不只是能够促成学生形成该学科对应核心素养,其实还有许多与其他学科关联的素养,但是往往没有深度的挖掘和扩展,而跨学科主题学习突破以往单一学科素养导向的学习设计,挖掘主题相关学科的联系,整合多学科素养目标,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调用学科相关能力来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落实核心素养的过程。

(二)教师主动学习,寻找学科融合点,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往往不是由所有相关学科的教师来设计和带领学生完成。所以在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需要地理教师主动学习,或向其他学科教师积极求教,分析学科融合点,预先了解和掌握关联学科与达成学习目标相关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架。

(三)开展单元式主题学习的时间安排

开展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学生需要面对复杂的任务群,单纯依靠课堂时间很难完成,这就需要充分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一方面是教师的指导时间要灵活,因为学生是以小组合作来完成学习的,所以可以根据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单独指导;二是学生活动的时间要灵活,在课堂之外还可以利用校本课时间,或者放学后、大课间等零散的时间。但是整个学习活动的推进,还是要有统一的规划和安排。

(四)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成果呈现

跨学科单元式主题学习过程较长,学生活动较多,生成的学习成果也较丰富,如果能够较好的呈现学习成果,一方面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总结,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推广学习成果,影响到更多的学生。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学习的过程性资料和作品,最后通过举办学习成果展、编排情景剧、形成汇报论文、撰写提案等富有创意和影响力的方式,将学习成果呈现出来。

(五)学习小组建设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倡导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学生团队建设就至关重要。在小组团队建设中,一方面要注意组员的规模和结构搭配,一般5—6人为宜,这5—6人的结构应该包括优秀生、待优生和潜力生,这样才能够实现差异互补,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要注意团队灵魂人物——小组长的选拔,小组长一般具有以下特质:性格开朗、有责任心、成绩优良、学习习惯好、组织和协调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服务意识。也许不能马上就找到完全具有这些特质的组长,但是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定期沟通和指导,帮助优秀组长的成长。

四、结语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间有着紧密的聯系。通过开展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一线地理教师积极实践。

参考文献:

[1]韦志榕,朱翔.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2]蔡晓婷.小组合作学习——地理课堂未来的主要学习方式[J].中学课程资源,2014(08).

[3]董瑞伶.初中地理生物跨学科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三江源地区”为例[J].地理教学,2019(20).

[4]朱玲,魏昕.初中地理、物理跨学科单元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在学校屋顶‘种太阳”为例[J].地理教学,2022(04).

猜你喜欢

单元式二十四节气初中地理
刍议建筑工程中单元式幕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单元式幕墙系统防水设计探讨
关于超高层建筑单元式玻璃幕墙技术的探讨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单元式幕墙在工程实例中的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