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后教理念下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24-01-17林毓琦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研学后教转化策略学困生

林毓琦

摘 要:“双减”背景下,如何高效地转化学困生成为基础教育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笔者结合“研学后教”理念,提出“境—心联合提升法”,从课堂、同伴、家校、情感四方面出发帮助转化学困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经过调查研究,结合“研学后教”理念,本文提出“境—心联合提升法”来帮助转化学困生,这里的“境”指一切外在的能够促进学生进步的条件,“心”指学生的内驱力,包括学习的兴趣和对自我的认可。其中,教师、同伴和学困生的关系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将数学学习困难的情况分类如下:

1. 短时性成困。短时性成困指学生在某段时间内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到位。这类学生一般都比较容易辅导,针对性讲解后练习便能起到作用。但是,教师和家长不能因此轻视。当学生遇到了问题无法解决,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引导,否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或者对自我产生了怀疑,有可能会变成持续性成困。

2. 持续性成困。持续性成困指学生一直以来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作业或者考试等,表现都落后于同龄人。这类学生的注意力或者理解能力相对较差,需要教师和家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尝试更多的方法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3. 受不良学习习惯影响。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他解决数学问题时,很有可能因为审题不仔细、答題不规范等出现错误。

4. 受家庭因素影响。本次调查发现,四分之三的学困生家长没能很好地陪伴孩子。值得我们留意的是,一线城市也会出现留守儿童。

二、“境—心联合提升法”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1. 把握课堂,优化教学。教师要把握住课堂的40分钟,这里借助基于“研学后教”理念设计的课例“乘法运算律复习课”进行说明。

本课例通过创设游玩动物园的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帮星一、雅一赢得春笋,体验商店老板的日常,给游客指路,帮忙整理照片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在不同教学环节安排了不同的教学活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回顾知识环节,先让学生看书回顾,然后小组合作完成研学单,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乘法运算律的知识进行梳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实行了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学困生也能在优生的带动下完成主要知识框架的构建。在练习巩固环节,设计了开火车、平板快答等有趣的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针对教学难点“乘法分配率”,设计优化了练习。与教材例题不同,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体会98个39加2个39是100个39,从乘法含义的角度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逆向)。此外,还应用关键词和口诀,例如“见25想4,见125想8”,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数感,并尝试借助数据反馈进行个别知识的巩固,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自2012年番禺区推进“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大量的研究和数据表明,“研学后教”对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本课例研究是在四年3班开展的,与四年4班的空白对照组形成对比。实验之前3班有21%的学生简便计算不过关,4班有14%。实验之后发现3班的简便计算有了较大的进步,4班的个别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运用还是不熟练。反映本次“研学后教”课例对学生有提升作用。

2. 学生结对,共同进步。作为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管理好课堂、学生,后者是前者的前提保障。有一句话“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同样地,教师要善于利用团队也就是学生的力量来辅助教学。有一些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并且乐于助人,有耐心和责任心,十分适合当小老师,协助教师辅导学困生。基于此,结合研学后教理念,提出“结对子方法”来帮助转化学困生(最好在中高年段进行),结对模式如图1所示,其中学生结对主要分为三种:第一,配合度高,不讲不会,一讲就明白的学困生与优生结对。第二,成困程度较低的学困生相互结对。这类学生或因懒惰,或因知识点较为灵活抽象,短时性成困,一般情况下,能够在同伴的监督与讲解下掌握知识点。第三,一物降一物类型,主要起互相监督的作用。

在开展学生结对活动之前,教师要根据作业和练习情况精准分析,筛选出结对名单,再按“团辅—分组结对—反馈调整”的流程进行辅导。注意要提前和小老师、学困生说好辅导流程,避免他们发生矛盾。辅导练习也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并根据辅导情况随时调整。结对期间,教师要进行阶段性抽查与指导,有错纠错,表现好的及时表扬,尽可能地唤醒学生的内驱力。

我们在两个班级进行了“结对子”的试验,最终效果不错,学困生和优生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实现了“研学后教”理念从课堂到课外的延伸。过程中也是惊喜满满,比如小老师们讲解非常到位,如图2所示;再比如,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某次练习中,有个学困生的成绩甚至超过了她的小老师。后续,其他学科也开始尝试使用“结对子方法”来辅导学困生。

3. 积极沟通,家校共育。一方面,转化学困生不能只靠教师或者学生,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教育与引导。持续性成困的学生是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辅导的,如果辅导过程中家长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续的辅导效率将大大提高,辅导效果也将大大不同。

另一方面,与家长交流时发现,部分家长的育儿观念或者方法存在偏差。有个家长发现孩子退步比较大,便辞职在家辅导孩子学习,那段时间也比较焦虑,考虑到这个孩子上课听讲比较认真,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结合其近期作业情况,教师建议孩子加强计算练习,一开始家长没有听取建议,问题也没有解决。后来教师在班级开展专项辅导和“结对子”活动,仅两周时间,孩子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整个过程是相对轻松的,家长也意识到肯定孩子的优点与“对症下药”的重要性。

4. 关注情感,给予关爱。现在的学生抗挫折能力比较弱,早熟而敏感,一句“像爸爸妈妈一样厉害”都会给他们无形的压力,所以我们要在情感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辅导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困生对于教师的言语,特别是教师的期待非常在意,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意识到教师是关心他们的,从而埋下“乐学”的种子。研究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于同龄人的赞同也十分在意,或因自我意识,或是社交需要。所以平日里,教师要教育学生友好相处,学会欣赏他人,肯定自己。

教书的过程更是育人的过程,希望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能感受到爱和成功的喜悦,学会学习的方法,不怕困难,勇于挑战,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交往、沟通。

参考文献:

[1]黄日暖.番禺区大力推进“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行动研究[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3(Z1).

[2]朱艳仪.互动反馈系统在小学“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5(12).

[3]李云娟.试谈与学困生家长的有效沟通[J].快乐阅读,2012(33).

猜你喜欢

研学后教转化策略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让游戏“畅游”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研学后教”理念指导下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探索
反复确定 使研学问题显出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