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筑黄河流域 最便捷出海达海通道

2024-01-14张章

走向世界 2023年50期
关键词:青岛港班列客运

张章

近年来,青岛全面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构筑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达海通道。

港口是综合交通运输网的重要枢纽节点,也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青岛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巩固国际枢纽海港地位。今年以来,青岛全力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加快推进《青岛港总体规划》修订,创新提出《青岛港总体规划》“战略留白”方案,对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棋子湾作业区、鳌山湾港区实施“战略留白”,保障了港口中长期发展空间;随着80万立方振华原油库工程、120万立方原油商业储备库工程(三期)等重大项目竣工,青岛港口服务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截至目前,青岛共有港口生产泊位12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98个,设计年通过能力3.87亿吨。如今,青岛港已建设成为拥有世界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45万吨原油码头、散粮接卸能力最大的沿黄流域码头、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和国际一流的邮轮客运中心,可停靠世界最大的2.4万标准箱集装箱船、世界最大的22.5万吨邮轮,是全球服务货类最为齐全的港口之一。

青岛完善沿海铁路枢纽功能,构建大通道大枢纽大走廊。积极对接国家干线铁路,加快构建“以干线铁路、城际铁路为骨干,市域(郊)铁路为补充,城市轨道交通无缝衔接”的客运轨道网;潍烟高铁正全力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对于补齐胶东半岛铁路短板,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按照省定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力争早日打通青岛连接长三角地区的快速通道;围绕打造干支相连、专线延伸的货运铁路网,规划建设董家口至瓦日(兖石)铁路联络线,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完善董家口港区集疏运体系,提升青岛港整体辐射能力。

青岛统筹布局全域公路网,提升区域公路支撑服务能力。双向六车道的潍青高速于2022年年底建成通车,双向八车道的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于今年10月31日实现主线通车,总长180公里的一批国省道大中修工程今年陆续竣工通车;贯穿青岛南北的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即将建成投用;总长83公里的莱州—青岛高速建成后将串联起荣潍、沈海等4条高速,形成从“莱州湾”到“胶州湾”的快速通道;全面加快双向四车道的董家口至梁山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双向八车道的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等在建项目进度,大力实施总长270公里的国省道和农村公路改建工程,进一步畅通县域路网,提升城乡道路通行效率。

在运输服务层面,青岛完善干支联动的国际海运网络。坚持以“集装箱一体化”为突破口,调整优化内、外贸航线布局,拉动港口箱量增长,进一步巩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地位;重点强化共建“一带一路”國家及RCEP成员国家航线配置,优化欧美远洋直达航线布局,全面构建“辐射日韩、连接东南亚,贯通印巴、中东地区并联通欧美”的东北亚国际中转通道,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在强化区域枢纽方面,搭建以青岛港为中心,以日照、烟台、潍坊、大连、宁波、秦皇岛为支线的内支线网络,将半岛区域货源归集至青岛中心港连接国际航运干线网络。助力开展“青日驳船一体化”“青威一港通”,进一步扩宽青岛港增量空间。今年以来新增航线16条、总数达223条,航线密集程度中国北方第一,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排名居东北亚之首。

在打造集约对流的国际陆路通道,青岛强化与霍尔果斯等国际陆路运输口岸合作,构建面向中亚、欧洲、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公路、铁路运输通道。今年以来,开行全省首班“中俄快线”、首班中欧班列(中国山东—越南同奈)、首班JSQ奇瑞汽车出口专列。截至目前,已常态化开行31条国际国内班列,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已开行中欧班列(齐鲁号)775列,同比增长25%,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为拓展运能充沛的国际空中走廊,青岛加快恢复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航空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今年以来,青岛先后落实兑现航线补贴资金10个批次,补助激励了950个货运航班和322个客运航班,新开青岛至纽约、多伦多、法兰克福3条全货机航线和青岛至加德满都客运航线,恢复青岛至新加坡、墨尔本、悉尼、曼谷、台北等客运航线,加密青岛至大阪、首尔、名古屋货运航线和青岛至首尔、釜山、大阪、迪拜、莫斯科、伦敦、香港等客运航线,国际及地区货运通航航线达到11条,每周48班,客运通航航线达到20条,每周171班。截至10月底,青岛机场完成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106.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4万吨。

为助力黄河流域物流通道建设,青岛推动山东港口青岛港拓展海港辐射功能,推广“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监管模式,方便企业在属地办理海关手续。开通74条海铁联运线路,拓展海港辐射功能至枣庄、即墨、淄博、滨州、济南、聊城6个内陆港(内陆港总数达到39个),赋予内陆港码头前沿功能,境内综合运输成本下降20%,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连续8年保持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实施“水水智能中转”模式,实现无纸化申报、全天候通关、电子化自动放行,捆绑叠加“离港确认”监管模式,实现干支线船舶无缝衔接,码头作业时效提升30%。优化过境货物监管,实现过境业务网上通办,支持过境货物海铁换箱作业,支持培育“全国首家冷链专列”“跨境电商专列”“上合组织国家过境专列”等特色班列品牌,拓展班列业务辐射带动作用。出台《青岛海关支持胶东机场航空货运发展十二条措施》,助力打造东北亚国际航空枢纽。青岛还积极服务助推空港复飞及新增航班,快速恢复口岸业务量。

Qingdao Constructs the Most Convenient Maritime Gateway to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s the bridgehead of Shandong for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Qingdao has actively promoted land-sea integration and sea-rail 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 in recent years, establishing smooth channels for east-west connectivity. Recognized and favored by provinc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Qingdao has become a vital entry and exit gateway for the economic out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northern China.

With strong port capacity, a well-connect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d diverse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the comprehensive hardware facilities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Qingdao to establish itself as an 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hub.

Qingdao is extending services such as “RCEP Shandong Enterprise Service Center”, cross-border trade and supply chain into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e SCO Demonstration Area offers a onestop solution for “trade + customs clearance + logistics + finance” to enterpris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The Qingdao Free Trade Zone has signed an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integration service cooperation mechanism with 33 functional zones in provinc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providing considerate policy services that add to the charm of Qingdao in attracting import and export sources.

猜你喜欢

青岛港班列客运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首航青岛港
客运索道设备运行初期的管理与创新
青岛港的“无人”奇迹
大数据在铁路站段客运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探讨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汉新欧”班列再扩容
提高客运驾驶人安全意识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台湾客运业:高铁躲过破产危机?
青岛港上半年净利实现两位数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