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伐普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的效果及对血清cTnT水平的影响

2024-01-13苏一娟杨凯扬张颖林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35期
关键词:托伐普坦低钠血症尿量

苏一娟,杨凯扬,张颖,林莉

作者单位:570311 海口市,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

慢性心力衰竭指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前提下逐渐出现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心脏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心搏出量仍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需求或有赖于充盈压升高来补偿的病理状态[1]。其为各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食欲不振、水肿、上腹胀满、恶心呕吐等[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伴有低钠血症,低钠血症为临床常见的水盐平衡失调疾病,由于体内水分及电解质紊乱导致,患者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头痛、昏迷、呼吸暂停、意识改变及癫痫等症状[3]。本研究观察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的效果及对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117例,采用双盲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男35例,女24例;年龄60~78(64.55±3.49)岁,心功能分级:Ⅲ级30例,Ⅳ级29例。对照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60~76(64.52±3.47)岁;心功能分级:Ⅲ级28例,Ⅳ级30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经临床诊断及心功能检查符合《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且有药物治疗的临床指征;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排尿困难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予抗心力衰竭药物如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及降压、调脂、降血糖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托伐普坦片(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 mg晚餐后30 min口服,每天1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4 疗效评定标准[5]优:临床症状均消失,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以上,无用药不良反应;良: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以上,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无效:临床症状未明显缓解或加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1)治疗前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TnT水平与24 h尿量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NT-proBNP、cTnT,应用心脏彩超检测LVESD、LVEDD及LVEF。(2)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疹、头晕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61%,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1,P=0.002),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NT-proBNP、cTnT水平及24 h尿量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NT-proBNP、cTnT水平及24 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NT-proBNP、cTnT水平低于治疗前,24 h尿量多于治疗前,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NT-proBNP、cTnT水平及24 h尿量比较

2.3 LVESD、LVEDD及LVEF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LVESD、LVEDD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LVESD、LVEDD小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LVESD、LVEDD、LVEF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6% vs.8.62%,χ2=0.334,P=0.563),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各类致病因素的影响,临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慢性心力衰竭可出现血管精氨酸加压素水平增高,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导致水潴留及低钠血症发生,不利于患者预后[6]。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干预尤为重要。

临床常用利尿剂减轻水潴留,缓解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但利尿剂的长时间大量应用会引发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表现[7]。常规治疗方案中抗心力衰竭药物虽具有利尿、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水钠排泄等效果,但对于维持酸碱平衡方面效果并不理想,还会导致低钠血症的出现[8]。因此,对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的治疗需采用高效且安全性高的药物,其中以托伐普坦较为常见[9]。托伐普坦作为临床中常用的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可增加排尿量,减少水潴留,降低容量负荷,更好地纠正和改善钠钾离子失衡状态,减少低钠血症引发的组织灌注不足现象[10]。此外,托伐普坦还可改善心肌功能,减轻心肌损伤,降低右心房压力及肺毛细血管楔压和肺动脉压力等,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托伐普坦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量、LVEF及治疗优良率高于实施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NT-proBNP、cTnT水平与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但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托伐普坦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清cTnT水平,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血症患者的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cTnT水平及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托伐普坦低钠血症尿量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托伐普坦治疗终末期肝病顽固性腹水临床观察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42例临床护理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FDA警告托伐普坦存在潜在肝损害风险
监测尿量能否预防急性肾损伤和判断预后
鞍区肿瘤术后低钠血症及癫痫发作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