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支架式教学动态运用的实施范式

2024-01-09赵统顺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赵统顺

摘要:本文以支架式教学相关理论为引领,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剖析了支架式教学的四大内涵特点,高度凝练了支架式教学的五大运用原则,并以《计数循环》一课的教学为例,从情境支架、激励支架、范例支架、问题支架、实践支架、总结支架六个方面深度阐述了支架式教学在信息技术日常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助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支架教学;信息技术;实施范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01-0042-05

支架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1.内涵

支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搭建学习支架(帮助、支持、引导),学生依靠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逐步理解知識并构建知识结构的一种教学方式。

2.特点

(1)支架式教学目标明确

支架式教学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让学生穿越其最近发展区,攻克难点,实现认知进阶。在设计支架前,首先要将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各个教学环节的目标,然后再将教学环节的目标继续分解成每个教学知识点的具体目标,接下来根据这些教学知识点的具体目标来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而确定学习支架的种类和内容。在这种明确目标的导向下,设计学习支架更具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更有据可依,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容易得到提高。

(2)支架式教学种类广泛

支架式教学形式多样、种类广泛,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支架式教学可以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照教学环节可以将其分为情境支架、激励支架、目标支架等,按照支架的功能可以将其分为思维支架、工具支架、实践支架等。

(3)支架式教学运用灵活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前,教师可以根据目标和学情设计多个支架,并在教学中根据课堂的状况适时调换、增减学习支架,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还可以随时启用备用支架。

(4)支架式教学场景丰富

支架式教学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它不但可以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可以辅助学生进行课外学习。

支架式教学的运用原则

1.核心素养导向原则

信息技术支架式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为目标,以教学流程为经,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纬,去选取支架、设计支架、运用支架、拆除支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追求理解进阶原则

支架式教学以追求学生理解为本质,在追求理解的导向下通过调查、评估、诊断、修改等方法设计教学支架。支架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充分调查学情的基础上深度剖析教学内容的特征,收集理解的证据,设计实现理解所需的教学支架,并利用支架助力学生成功穿越最近发展区,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

3.理论结合实践原则

信息技术支架式教学将支架式教学理论下潜到教学实际中,让理论与实践融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切实把握支架的量、质、效、度,进而搭建出创新的、实用的、接地气的教学支架,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助推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攻克难点。

4.动态适时调整原则

教学中提供支架要符合适时性原则,并不是在学生遇到所有困难时都提供支架,而是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亲身探索之后实在无法解决当前问题时,才给予合适的学习支架。当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时,提供的支架也要随之改变。当学生的认知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要适时撤出支架。

5.学生主体地位原则

支架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认知基础创设不同的学习支架,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

支架式教学的实施范式

1.情境支架指引,点燃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情境支架,能够燃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烘托整个教学环境的气氛,进而把学生从“局外”拉到“局内”,并使其踩在情境的支架上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由“边缘人”过渡成“核心人”,最终变成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计数循环》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导入“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视频,利用自然界中水的固、液、气三种状态反复循环现象来引入循环概念。接着,开展情境游戏,将学生分为三大类,分别代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水,再选取部分学生代表水分子,这些“水分子”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三大类学生(固、液、气三种状态)中循环穿梭,模拟参与水循环的过程,体验循环的真正意义。

2.激励支架支持,保持学习兴致

教师应当有效地运用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隐藏的创新潜力,推动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激励支架能创造出一种良性竞争的学习环境,学生会把来自外部竞争的压力转变成持续努力学习的动力,通过竞争来增强对课堂教学的专注度,通过努力来增强对学习组织的归属感,进而达成高效学习的目的。例如,在《计数循环》一课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上页图1所示的激励性支架。图1中的实例是在成功导入的基础上,及时设计激励性支架,以教学环节为经,以师生交流、合作探究、作品质量为纬实施激励。整个课堂以动态的形式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使教有所向、学有所获、评有所依,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而且还促进了课堂教学中教、学、评的一体化发展。

3.问题支架启发,释放思维潜能

问题支架是教学的桥梁和纽带,是探究式学习的前提,是学生顺利穿过最近发展区的保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一系列层次鲜明的问题链搭建成问题支架,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潜能通过问题支架而被挖掘,学生的思维通过问题支架而得到进阶,从而实现化未知为己知。

例如,在《计数循环》一课的教学中,依据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如图2所示的问题支架。该问题支架从程序参数功能的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逐层发现问题。这些问题的设置,将循环语句的学习任务以问题化的形式进行分解,将学生的认知经验与知识建构有效关联起来,让学生在有指导性的、逐步提升的问题支架辅助下主动建构知识,使学生对步长的内涵有了更深的思考,对计数循环的功能及使用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学生将通过这些思考产生预判,带着预判投入实践,再通过实践验证预判,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

4.范例支架引领,实现提质增效

范例教学就是通过特殊的例子来掌握一般的规律,实现由特殊到一般、由点到面的高效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不同适当地选择范例支架,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减少教学“无用功”,实现精准教学。

例如,在《计数循环》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向学生展示VB中计数循环语句格式(如上页图3),并配以流程图解释说明(如上页图4)。学生按照范例先在纸上模仿书写,然后再输入计算机程序编写窗口。在此处设置范例支架,将计数循环语句的语法用样例诠释,让学生在模仿书写、录入编辑窗口的同时熟练掌握语法的规则,为后续探究实践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既节约了课堂中的宝贵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5.实践支架检验,验证预判猜想

实践活动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验证猜想的重要手段,是内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实践支架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程序语言转化成机器调试,对内涵丰富的程序语句实施灵活验证。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完成探索任务,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寻求最优的求解路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例如,在《计数循环》一课的教学中,逐层递增设置实践支架,验证猜想,创新思路,如上页图5所示。该实践支架通过题干对语句的初值、终值、步长、循环体等参数进行了条件限制,又以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各种参数及变量变化而产生的不同结果,将理论下潜到实际,将语句转移到机器,升华了知识,开拓了思维。

6.总结支架梳理,构建知识脉络

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是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對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重要信息进行的压缩提炼、归纳总结、梳理凝练。设计合适的总结支架,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知识脉络,更准确地建构知识体系,更深刻地理解教学主题,更广泛地迁移知识价值。

例如,在《计数循环》的教学中,在情境、范例、问题、实践环节之后,教师提供总结支架(如上页图6),帮助学生及时凝练和梳理本节课所探讨的内容。

课堂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支架式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先锋必将助推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74-81.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03):3-7.

[3]孙海明,朱梅,朱伟华.支架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31(12):31-34.

[4]董永强.支架式教学方式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培训,2019(06):82-83.

[5]高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2(19):62-63.

[6]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支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11):18-21.

[7]杨庆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支架式教学设计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7.

[8]王寒.高中生物支架式教学对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的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9.

[9]栗晓光.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10]姜明明.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高中地理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初中信息技术支架式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立项编号为:D/2021/02/29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