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2024-01-07何山河金炳镐张艺凡

民族学刊 2023年6期

何山河 金炳镐 张艺凡

[摘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的精神文化空间。“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重构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完整体系: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其旗帜;远大理想和中国当代共同理想是其主题;伟大民族精神是其主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践是持续凝练时代精神的沃土。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构建了总体框架、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举旗定向;其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当代主题,昭示中华民族“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其三,“四个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新发展,其精义正是以“两个结合”融通伟大民族精神;其四,以“两个结合”融通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其五,根本方法是“六个必须坚持”;其六,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其七,一切理论和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党的领导”这个根本政治保证。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总体框架;根本遵循

中图分类号: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6-0001-10

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举旗定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十行。”[1]16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后人总是能够四站在大历史的角度看待历史变迁,并从中探求卷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创新的每一次飞跃,都标志着中国革命形势、建设局面、社会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状态的历史性变革。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民族的形成有其一般的规律,也有其特殊的规律,不论是何种规律形成的民族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表现于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有些学者将其称为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共同的想象”、民族精神等。民族精神一般地包含着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伦理道德、情感共鸣等诸要素,是一个精神集合,如同一颗大树,有根、有主干、有枝叶;又如同一个家园,有房子、有庭院、有树木花草、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给人一种归属感。于是,一个民族成员共有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的精神文化空间,可将其比喻为“民族精神家园”,恰如其分。在多民族的共同体(国家是其中最典型最重要的形式 )中,不同民族共同认同的民族精神就成为各民族共有精神,这些共有精神的集合,即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当共同体有了共同的名称,如中华民族,各民族共有精神的集合也就成为了该共同体的共有精神家园,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成和发展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作为自在的人类共同体滚雪球式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同步推进的。近代以来,在遭受列强凌辱以致国将不国、同胞赴死的苦难岁月中,自在的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物质家园遭到破坏,传统的精神家园同样遭受重击,乃至在一些方面陷入迷茫。在这种迷茫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显示了其坚韧性和生命力,激励中华儿女有识之士打开眼界、变法图强、改天换地,自在的中华民族转变为自觉的中华民族,一次次发出打破黑暗沉闷铁屋的呐喊,在艰难曲折的探索中,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犹如春天雨夜中的闪电惊雷,唤醒了久经磨难、苦苦求索的中华民族,在最黑暗的长夜照亮了前行的路,催生了领导中国革命的新生力量——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从此,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与马克思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传统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中,经受革命烈火的洗礼,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不断实现理论创新。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指导思想地位愈加巩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深度融合。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实现其理论创新,与“两个结合”密切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从中孕育并传承至今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1]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1]18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动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最重大最成功的实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最重大最典型的理论创新在中国。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类之问、时代之问,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创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点,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其创立和发展过程中,还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鲜明地彰显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天下大同的理念有相通之处,坚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守民心”,与“民为邦本”“得民心者得天下”“仁政爱民”等民本思想的精义有契合之处;“人类命运共同体”亲诚惠容、求同存异、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等重大理念与“天下为公”“和合文化”之要义有谋合之处,等等。这些“契合相通”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着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以其强大的理论魅力、深邃的人民情怀深入人心,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其核心要义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供理论内核,推动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开启并推进其中国化进程,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举旗定向,推进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创新发展。

二、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两大时代主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这是我们现阶段团结奋斗的宏伟目标,是国家维度和民族维度相统一的新征程,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主题,是凝聚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目标和旗帜。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概括,标志着“四个自信”更加坚定,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将重新阐释现代化。在推进两大时代主题的伟大实践中,共同理想、共同奋斗持续凝练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的价值理念,并用这些价值 理念不断增强实现两大时代主题的理论支撑和精神力量。

(一)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中华民族“四个自信”更加坚定

中国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1]22,如主权与人民民主的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各方面建设中的优势等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23-24这一理论概括高度彰显了当代中华民族的“四个自信”。瑞士历史学家贝亚特·施耐德在其著作《中国通往现代化的长征:非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中也阐述道:“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同时避免西方化,在自己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现代化。”[2]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本身就是史无前例的实践探索,不仅体现着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独立思考,还显示了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自信品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拓,建立在党领导新中国建设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是中国人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实践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四个自信”已经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继续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大时代主题,彰显当代中华民族的“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凸显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蓬勃生机。

(二)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高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中国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当代中华民族的自信自立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独特性和旺盛生命力的集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概括和社会主义实践新发展,重新定义现代化、重构现代化理论体系,捍卫科学社会主义旗帜,一系列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将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元素。

中国式现代化指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样的自信,源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力量,源自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源自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源自历史积淀生成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些精神要素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时代发展中为人民所认同所拥护所喜爱的价值理念,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内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中华文明的当代发展将为人类提供新的文明模式,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将为人类未来文明提供诸多核心思想和价值理念。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将在新时代的持续建设和丰富发展中,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面向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引领未来世界共同价值重构的主流观点和理论支撑,高扬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价值理念。

三、以“两个结合”融通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始终注重“两个结合”,不断从中华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科学的指导思想以“两个结合”融通中华民族精神,正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精义。

(一)“四个伟大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阐释

“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3]75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其内涵阐释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4]“四个伟大精神”新阐释,既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个民族精神的核心,又展现了中华民族当代奋斗的姿态,包纳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理论上更好地呈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性和二者传承与互构的关系,突出了“四个伟大精神”都蕴含着中华各民族“共筑”“共有”属性,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棵大树的主干。

中华民族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在悠久的历史上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巨匠、伟大的科技成果、伟大的文艺作品、伟大的民族史诗、伟大的建筑工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这种伟大创造精神也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两个结合”中创造了伟大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伟大成就,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并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独特的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新的方向、提供新的模式。

中华民族具有伟大奋斗精神,战天斗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辽阔海疆,开垦了广袤粮田,治理了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中华民族的家园。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继续发扬伟大奋斗精神,自身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中华民族具有伟大团结精神,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近代以后,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中华各族人民并肩奋斗、浴血奋战,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民族实际相结合,赋予中华各民族的团结以新民主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和意義,形铸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5]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具有伟大梦想精神,始终心怀梦想,秉持天下为公的情怀,向往和追求天下大同;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地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80多年的持续奋斗。面对“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地缘冲突不断加剧,全球发展进程也遭遇严重倒退”[6]的动荡局势,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在全球发展中提出“共建 ‘一带一路 ’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挥伟大梦想精神擘画人类社会的美好前景。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密钥就是“两个结合”。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就是同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的当代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运用科学理论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勃勃生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华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1]18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生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便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中华民族当代实践为沃土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四个伟大精神”作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义,其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和创新发展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正如学者所述:“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与思想内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集中展现,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7]24因此,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和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统一于当代中华民族“四个伟大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以“两个结合”融通“四个伟大精神”,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也是伟大民族精神日益凝结、守正创新、持续弘扬的进程。

四、以“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承继根脉

文化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培育和形成民族精神的根源,民族精神必定是在優秀深厚的文化体系中积淀抽象出来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传承,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这块沃土,深深植根于当代中华民族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脉,当代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全部实践活动是其沃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才能立足时代伟大实践,深耕沃土、强壮根脉,在时代发展中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二十大报告论述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42,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举措。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正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关键举措。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才能不断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持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正是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运用“两个结合”的方法,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人民自觉传承、改造、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持续凝练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价值内核、理论供给、文化养分。

(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从三种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第一种是指与唯物史观对立的唯心史观的观念体系;第二种是指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第三种是指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的意识形态,即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从第一种来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宗教神学所描绘的彼岸世界西天极乐,而是在中华民族长远的历史实践基础上,通过文化积淀和价值内核的凝练而形成的,传承发展至今。从第二种来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接受革命洗礼的历史进程中,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确立了人民性这个根本属性,这是建立在中华民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上的,是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得到推进的。从第三种来看,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具有意识的能动作用。“政治导向正确,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8]192

(三)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了当代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展现了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华民族面貌,既从理想的角度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又从规范的角度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引领各族群众在参与创建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在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当深入实施新时代新人培育、红色基因传承等工程时,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不断丰富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供给,建设好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本质特征是共有,其传承发展说到底是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精神状态的昂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1]44-45这是深入各族人民、深入第基层社会的实践。在具体的行动上,一要深入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四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各族群众向卷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要提高就业能力,促进机会公平,增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人翁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感、光荣感;三要提高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覆盖和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教育公共资源均等化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四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效增加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供给,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五要引导各族群众摒弃陋习、移风易俗。“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9]101

五、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根本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之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18-19。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这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所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共有”为其本质特征,即:共有精神家园所主张之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等,为中华各族人民所认同、所喜爱、所拥有。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举旗定向,也印证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从创立之初就已明确了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理论的彻底性牢牢掌握人民群众,从而转化为改造世界、实现人民利益的强大物质力量,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运用和理论发展中必须且能不断地时代化大众化之根据。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要素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要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逻辑,正是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立场。

“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民自己来解答。”[1]19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发展壮大、走向强盛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有韧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久经磨难而自强不息,正是靠着自信自立实现浴火重生,实现了民族救亡和解放,阔步走向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国际局势面临“百年变局”,中国式现代化正奋力开拓人类现代化发展新路,史无前例的实践更需中华民族团结凝聚以应对国际变局带来的挑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远远超越单一民族意识,其超越性凸显为被不同民族的成员所共同喜好、共同认同、共同拥有,这些共同性正在实践中凝结成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激发出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党的二十大精神将自信自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论,也正是马克思主義时代发展和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时势必然,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相结合的科学选择和必然选择。

(二)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唯其有传承并能不断创新发展的精神家园,才能始终给予民族以力量。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时俱进,就是个创新的问题。这一创新须有两个源泉: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进程中不断推进的人民实践;另一个是其自身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身也是一个传承的事业,它源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辉煌和近代以来的曲折苦难与不断探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必然是这样的历史传承,包纳着历史上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并用这些精神凝聚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团结奋斗,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的伟大奋斗历程,就不可能有今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当代发展即是基于当代人民实践的创新,凝练时代主题、确立奋斗目标、团结各民族同胞共同奋斗、树立时代楷模、提炼时代精神,转化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的内容。

传承即守正,守正才能创新,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不让错误思潮稀释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不让不良的生活方式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把准时代脉搏,在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新发展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在每一个时代,发展都是从对那个时代的矛盾问题的解决中实现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本身具有传承性和时代性,每个时代都必然面临着构筑精神家园的现实的挑战。处于百年变局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了关键时期,国际变局波谲云诡,意识形态较量更趋复杂,各种国际国内问题纷繁复杂,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三)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第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是其指导思想;第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其主题;第三,伟大民族精神是其主干;第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践是其沃土。四个方面是层次性和有机性的统一,指导思想决定着理想和主题,理想和主题决定着内容主干,内容主干包含着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其自身的挺拔茁壮又根源于扎根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必须把握这个整体系统,既在各个方面精心建设,又把握其系统性,在家园总体设计框架下使各部分有机统一起来。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家国天下的观念,家是最小的共同体,讲家和万事兴,进而“国是千万家”,结成一个更大的共同体,乃至最高层次之天下,追求“天下大同”。正因为具有这样的政治理想和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的发祥与发展乃是滚雪球式的兼容并包和交融一体的历史进程,不断建立多民族共居共享的强大政权,即使在纷争的时期,不同政权也总是以“正统”自居,求“同道共进”以安天下、平天下。胸怀天下乃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中传承亘古的民族基因。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胸怀天下的志向成为立党初心和使命。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和而不同”“天下大同”首场实践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华民族“至公天下”的胸怀和追求。

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共同体,是由中华民族当代发展的规律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决定的。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都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主题,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鲜明昭示了中华民族当代历史进程的主题和使命,也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已经实现了全面融合。在这个融合中生成的当代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价值理念、文化内涵,是当代中华民族认同度和凝聚力的根源,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内容。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互促共进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法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0]252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这其实也恰恰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逻辑。因此,二者在实践上是统一的,是互促共进的关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这个历史方位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发挥“主线”作用,引导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不断树牢“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二)正确把握四个关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和发展前提在于由全体中华民族共有,因此,共有性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属性本源。”[11]19关于“共有”,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由谁共有”:是“包括中华民族56个民族在内的‘共第有’”[12]16;是“不分階层、不分类别、不分地域十都有。”[13]145二是“共有什么”:是“从56个民族四精神中抽象出来的都具有的精神财富”[12]16;是“对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基本理念的认同,对做一个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要求和操守的认同”[13]145。三是“如何共有”:是“共生”“共识”“共建”“共享”[14]7。

中国古代哲学就讲:“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15]287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共、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共,皆是此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所以为共有,正因中华大地自古多元一体、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正所谓“同则同之,异则异之。”从古至今,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也决定了“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即尊重多元,共生共荣,不相为害。“只有承认中华民族共有的、整体的、发展的精神家园,才能为56个民族各自的文化体系找到安身立命之本。”[16]6

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个国情来谈,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之实践,需正确把握四个关系。第一,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共即“单与兼无所相避”且“不相为害”,共包含着多元、包含着差异;共同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同性寓于差异性之中,“美美与共”恰是发现和培育共同性的逻辑。第二,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是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之所系。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决定着各方利益均能得到有效协调和公正实现。第三,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脉,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的团结奋斗和共同建设实践,更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得到时代精神的补充,凝聚力和引领力更加彰显。第四,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属于意识范畴,决定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决定于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文化得到人民的认同和拥护,这一实践本身奠基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应坚持和发展好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耸立中华民族精神高峰。

七、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既是政治的先锋队,也是文化的先锋队;既运用科学理论积极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又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并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征程,与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宏伟的实践创新并行互构。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获得蓬勃生机,关键在于在党的领导下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开道,与时俱进在“两个结合”中传承中华文化和持续凝练时代精神,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彰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人民性大众性,能够为各族人民群众所掌握、所喜爱、所信仰,转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保证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应对波谲云诡的世界变局,唯有坚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方能把准思想引领之方向,把牢意识形态话语权,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六个必须坚持”,贯彻“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就必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二)保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实践符合人民性大众性本质属性

各族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最实际的办法是扎根群众、扎根基层,从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取和凝练核心价值和精神品格。中国共产党没有超越人民、不同于人民的其他任何利益,因此能够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要通过掌握群众、引导群众才能发挥其实践伟力,这也就必然包含着大众化的问题,正是这样始终因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逻辑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人民性大众性相契合,马克思主义这一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方能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保证中华文化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文化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深刻影响着我国文化的未来发展。”[8]17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时代条件,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才能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主义。

总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的社会文化系统和精神文化空间。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当代主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六个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党的领导根本保证等内容,统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完整体系及其内在逻辑,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构建了总体框架、提供了根本遵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0).

[2]参考消息网 .为何西方对中国缺少了解?这位瑞士历史学家说透了[EB /OL].(2023-03-17)[2023-03-18].http : / /www.cankaoxiaoxi.com /in-depth /2023 /0317 /2507162.shtml.

[3]高永久,陈纪.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十园的内涵与价值核心[J].科学社会主义,2008(02):75-77.

[4]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3月20日)[N].人民日报,2018-03-21(002).

[5]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

[6]元首外交丨着眼长远 共同推动中法中欧关系行稳致远[EB/OL].(2023-04-09)[2023-04-10].光明网.https://politics.gmw.cn/2023-04/09/content_36485115.htm.

[7]盧晓雯,李俊奎.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看中国精神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01):24-29.

[8]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9]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

[10]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15.

[11]乌小花,白晓艳,李安然.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概念内涵、核心要素与实践指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05):30-37+2.

[12]周伟洲.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J].民族研究,2008 (4):12-18+108.

[13]李宗桂.国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49(03):137-145.

[14]李德顺.中华文明与中国话语[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2 (02):5-11.

[15]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 :中国画报出版社,2014.

[16]王延中.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23,44(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