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瘦人脂肪肝

2024-01-05付建军教授陕西西安中心医院

肝博士 2023年5期
关键词:肥胖型腰围酒精性

文 付建军 教授(陕西西安中心医院)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目前在亚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为29.62%,我们国家的发病率为29.81%;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经成为第一大慢性肝病。

并非所有NAFLD患者均为肥胖,瘦人也可以发生为脂肪肝。瘦人NAFLD在全球范围内大约占NAFLD病例的10%—20%不等。有研究报道:瘦人型NAFLD患者可发生于所有年龄组,包括青少年,发病率约为8%。瘦人型NAFLD的患病率约在西方人群中为7%至20%,而在亚洲人群中,为5%至26%。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瘦人NAFLD,通常为男性,年龄较大,腰围周长较大(与无NAFLD的瘦人患者比较),但代谢异常程度较低(与超重/肥胖NAFLD患者相比较)。

一、瘦人脂肪肝的定义:

所谓“瘦人”脂肪肝就是指体重指数(BMI)<23 kg/m2(亚洲 人 群),BMI<25 kg/m2(白人)的人群发生的脂肪肝。根据体重指数(BMI)公式计算:BMI>30 kg/m2为肥胖;非肥胖人群进一步分为瘦人(<23 kg/m2)和超重(23-25 kg/m2).体重指数小于23 kg/m2和腰围小于80 cm(女性)或90 cm(男性)用于定义腰围正常的瘦人群。但是不同国家的体重指数范围有所差异。

二、瘦人脂肪肝的病因

1.饮食习惯:高果糖、高脂饮食;2.遗传易感性:PNPLA3基因多态性;3.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诱因,其导致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加进而沉积在肝脏;4.肠道菌群紊乱:炎症反应、短链脂肪酸代谢及胆汁酸代谢等方式影响脂肪肝的形成;5.内脏和异位肥胖:内脏肥胖可能在瘦型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肥胖是游离脂肪酸增多和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介质的主要原因。

三、瘦人脂肪肝的发病机制

有学者建议将瘦人脂肪肝分为2个亚型即1型和2型。

1型瘦人脂肪肝患者的特点:以BMI阈值衡量为瘦人型,但以腰围或其他身体成分衡量为肥胖,并且存在内脏肥胖症和胰岛素抵抗。大多数瘦人脂肪肝属于这一类型。其发病机制为:与超重和肥胖患者的NAFLD相似,并由摄入过多热量,特别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和久坐生活方式所致,从而导致肝脏脂肪变性和脂肪沉积。

2型瘦人脂肪肝的特点:患有廋人NAFLD且没有内脏肥胖症的患者。其发病机制可能由罕见的遗传基因变异所致。常见的遗传变异有:

PNPLA3:rs738409最具特 征的变异,与肝脂肪变性、NASH、肝硬化、肝癌发生风险增加有关。TM6SF2:rs58542926增加了NAFLD的易感性,高脂肪和果糖饮食可加重脂肪肝的发生。MBOAT7:rs641738与 肥胖或BMI的相关性尚不明确。HSD17B13和MARC1对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保护作用。

蛋白营养不良:临床上常见于爱美的年轻人,进行不科学的节食或者因为其他慢性疾病比如慢性消化性疾病,导致蛋白质及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身体脂肪酸的分解和利用增加,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出来进入肝脏,导致肝内脂肪大量堆积。

四、瘦人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部分患者通常无任何不适或者出现右侧上腹部不适诸如腹胀、隐痛等。部分患者通常出现乏力、食食欲缺乏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通常在体检或者因其他疾病在诊治过程中检查发现。廋人脂肪肝患者通常男性多见,年龄较大,腰围变粗。

五、瘦人脂肪肝的危害:患者通常无症状,并且与“肥胖型”脂肪肝患者相比,他们的体重和腹围较低而更不易察觉。长期随访研究显示,“瘦人”脂肪肝患者与“肥胖型”脂肪肝患者的肝硬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肝内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相似。因此,“瘦人”脂肪肝与“肥胖型”脂肪肝的危害不分伯仲,同样需要给予重视。

六、瘦人脂肪肝的辅助检查和诊断

(1)实验室检查 1.一般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生化检查:肝功、血脂、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肾功等。3.免疫学:乙肝系列、丙肝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全套等。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比如:尿铜、血铜蓝结合蛋白等。

(2)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人体成分分析仪、肝瞬时弹性扫描、CT、MRI等。

(3)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 诊断的金标准,根据指南可以对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进行诊断和分期。

(4)基因检测 特别是对于2型瘦人NAFLD患者。

(5)常用的测量指标:BMI、腰围、腰髋周径比、脂肪肝指数。

七、瘦人脂肪肝的治疗

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的一般治疗是瘦人脂肪肝防治的核心,但需要患者有较高的依从性。

一般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原则是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足量的蛋白,增加日常饮食中蔬菜、水果。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同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抑制游离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会对NAFLD产生有利影响。

药物治疗:但至今无明确效果的药物推荐。

八、瘦人NAFLD的预后:通常认为这组患者临床结局比较好.一项纳入646名患者经活检证实为NAFLD的回顾性研究中,在NAFLD入组时,19%患者瘦人,52%超重,29%肥胖。与体重指数较高的患者相比,瘦人NAFLD患者年龄较大,转氨酶较低,纤维化程度较低,NASH患病率较低。在平均19.9年的随访期间(范围:0.4—40年),瘦人NAFLD患者的总死亡率没有增加,但他们比超重NAFLD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肝病(危险比:2.69;p¼0.00 7)。与瘦NAFLD死亡率相关的三个预后指标分别为:老年、纤维化分期和高血压。

猜你喜欢

肥胖型腰围酒精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揿针联合化痰逐瘀方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清肝二十七味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大黄蛰虫丸对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随访护理对肥胖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评价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