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探析

2024-01-04林梅斌陈雪容唐素贞刘红红曾姣

中外医疗 2023年27期
关键词:癌性缝隙负性

林梅斌,陈雪容,唐素贞,刘红红,曾姣

莆田九十五医院胸外科,福建莆田 351100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常伴随着癌性疼痛和负性情绪,给患者的生活和治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1]。随着护理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缝隙护理模式被提出并逐渐应用于肺癌患者的护理中。该模式强调对患者的全面关注和持续性的护理,力求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从而降低患者的疼痛和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2018年,我国肺癌的发病率达到了31.6/10万人,病死率高达25.8/10万人,而在莆田市内,肺癌的发病率更是高居不下[2]。在莆田九十五医院胸外科,每年都有大量的肺癌患者接受治疗。传统的肺癌患者护理方式主要是以任务为中心,注重对病情的治疗和监测,但对于患者的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关注程度不够,难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进行全面关注和持续性的护理,有助于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在当前的医疗背景下,研究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4]。本研究将2020年6月—2022年11月莆田九十五医院胸外科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无缝隙护理应用在肺癌中的价值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5~70岁,平均(52.14±1.33)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95±0.32)年;临床分期为Ⅲb期22例,Ⅳ期18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6~70岁,平均(53.24±1.53)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1.75±0.27)年;临床分期为Ⅲb期21例,Ⅳ期1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岁,被诊断为肺癌者;存在癌性疼痛,即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4分;能够自主完成问卷调查和临床评估;具有基本的认知和沟通能力。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者,如骨质疏松、骨折等;合并其他重要疾病者,如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有严重的认知障碍、精神疾病、语言障碍或重要感官障碍者,如失明、失聪等;无法配合研究计划者,如无法按时回访或拒绝接受无缝隙护理干预。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简单地为其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同时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营养、卫生和生活指导等,肺癌患者常会出现胸痛、肋骨疼痛、头痛等不适症状。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式。气道管理:肺癌患者常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医护人员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必要时使用辅助呼吸设备,如氧气吸入等。为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指导,肺癌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营养摄入。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如口服、静脉营养等。展开常规化心理支持,肺癌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如焦虑、抑郁等情绪。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同时注重患者疾病预防工作[5]。

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具体有如下几点:(1)专设小组:挑选本院有3年以上肺癌患者护理经验人员8名,其中含1名护士长、1名主管医师以及6名护师,同时与社区卫生中心合作培训10~15名护理人员,由主管医师结合肺癌患者情况制订护理计划,护士长组织分配工作,6名护师以及护理人员执行计划[6-7]。(2)首次访视:对患者首次家庭访视时,提前与患者或其家属取得配合,预约访视时间,到访后主要工作是护理评估,包括评估患者食物摄取,检查患者钠盐摄入是否过量、有无饮酒或吸烟等不良习惯发生、服药是否正常、饮食是否油脂含量或糖分含量过分等。通过主管医师选取表格评估患者生活功能以及运动恢复情况,同时观察评估患者家庭支持度,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完毕后对患者安排自测作业,自我评估身体状况[8-9]。(3)访视干预:首次访视结束后,每间隔2个月,护理人员同患者或其家属预约干预访视时间,到访后将上次访视结束后针对性制订的护理计划告知患者,同时积极与患者交流,让其参与自身护理计划制订,告知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基础评估,评估上次作业以及计划完成情况(除首次访视外)。指导并督促患者用药,要求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同时使用简单语言告知患者药物抑制机制,告知患者药物可起到的作用。督促家属观察患者情况,并指导患者及家属积极应对不良状况发生,同时对护理配合度高的患者,指导其进行身体监测,制订呼吸训练以及运动训练计划,对患者安排组织适当运动,加强体质恢复[10-12]。(4)健康教育:社区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加大医疗知识普及力度,减轻患者因对病症不了解所出现的不良情绪。或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使用生动丰富的语言完整介绍发病机制以及康复训练的效果,加强患者体质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5)心理护理:①健康教育,定期组织患者和家属安排健康知识讲座,邀请肺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向其讲述关于肺癌的知识、治疗期间经常会发生的不良反应、具体的护理方法以及在此阶段下患者会出现哪些心理状况等,并且在讲座中途安排一些答疑解惑的环节,专门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②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指导,在讲座结束后,责任护士对患者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主要围绕患者病情发展状况提供给患者情感方面的支持和疏导。③树立信念,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的心理,能够主动阐述自己的病情和需求,便于让护理人员制订更加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此外还可以帮助患者树立信念,在建立起信任关系后,主动指出患者所出现不良情绪的错误观点并加以引导,让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6)电话随访:护士长分摊护理工作,专设1组人员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按照随访标准对患者服药、体质监测等情况加强督促,电话随访频率较家庭访视更高,并需通过电话确认访视时间[13]。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SAS和SDS评分。SAS分界值是50分,0~50分表示无焦虑症状或轻度焦虑症状;51~59分表示中度焦虑症状;60~80分表示重度焦虑症状。SDS分界值是53分,0~53分表示无抑郁症状或轻度抑郁症状;54~59分表示中度抑郁症状;60~80分表示重度抑郁症状,患者得分越高心理状况越差。

比较两组疼痛程度。VAS表示在直尺上表明疼痛等级刻度,刻度在1~10之间,分数范围一般为0~10分,其中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最严重的疼痛,患者进行主观感受评分与其疼痛程度为正相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对比[(),分]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护理前SAS 51.48±2.09 51.81±2.81 0.596 0.552 SDS 60.01±2.19 60.72±2.21 1.443 0.152护理后SAS 40.92±2.18 47.87±2.14 14.389<0.001 SDS 46.33±2.61 54.92±2.64 14.634<0.001

2.2 两组患者的癌性疼痛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癌性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癌性疼痛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癌性疼痛评分对比[(),分]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护理前6.07±0.68 6.02±0.73 0.137 0.752护理后4.55±0.49 3.17±0.46 12.986<0.001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癌症,通常与长期吸烟有关。然而,肺癌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①遗传因素是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与肺癌相关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导致癌细胞增殖和恶化,从而促进肺癌的发生,此外,家族遗传史也是肺癌的一个风险因素,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患肺癌的概率更高。②环境因素也是肺癌的主要诱因之一。长期吸烟是最常见的肺癌致病因素,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可以直接进入肺部,刺激细胞分裂并导致DNA损伤。除了吸烟外,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空气污染、放射性物质等环境因素也可以增加肺癌的发病率。③生活方式也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营养不良、缺乏锻炼、酗酒等生活方式不良习惯都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从而增加肺癌的风险。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病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水平较低、烟草控制措施不到位等因素,肺癌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更高,此外,男性患肺癌的风险也比女性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负性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袁明华[14]在其研究报道中指出,护理前,两组SAS及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1.09±2.48)分、SDS评分为(40.69±1.53)分,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研究结果高度一致。分析其原因:①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强调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情感支持,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支持,从而增强了其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②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提供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病情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病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减轻了其对疾病的焦虑和恐惧,提高了其对治疗的信心和合作度。③无缝隙护理模式还注重对患者家属的支持和教育,使其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照顾,从而减轻了患者的家庭负担,提高了患者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网络,因此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本研究对患者癌性疼痛展开分析可见,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癌性疼痛程度缓解程度更佳(P<0.05)。张宁[15]在其研究报道中指出,观察组入选的肺癌患者经无缝隙护理后癌症疼痛评分为(3.90±0.57)分,低于接触常规护理的(4.40±0.43)分(P<0.05),与本研究结果高度一致。无缝隙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护理模式,旨在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在肺癌患者中,癌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因此,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来改善肺癌患者的癌痛症状和负性情绪具有重要意义。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实现全天候、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在身体护理方面,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通过有效的药物管理和严密的疼痛评估来缓解肺癌患者的癌痛。在心理护理方面,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提供心理支持、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从而减轻痛苦程度。在社会和环境护理方面,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提供营养支持、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服务,从而促进肺癌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负性情绪的改善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癌性缝隙负性
雨的缝隙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
中医护理干预控制癌性疼痛的应用
从文本的缝隙挖掘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