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氏润肠方改善功能性便秘结肠动力的临床研究

2024-01-04赖淑明诸猜猜何凌上饶卫生学校江西上饶4600上饶市广丰区中医院江西上饶4699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0006

江西中医药 2023年12期
关键词:润肠胃气结肠

赖淑明 诸猜猜 何凌 (.上饶卫生学校 江西 上饶 4600;.上饶市广丰区中医院 江西 上饶 4699;.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0006 )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功能性肠病,表现为排便频次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临床较常见,尤其在老年人群中高发[1-2]。结合FC 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上分为正常传输型、慢传输型及排便障碍型,其中以慢传输型便秘(STC)较常见。STC 以结肠动力减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主要表现,属中医“气虚秘”范畴。张氏润肠方是首届全国名中医张小萍教授治疗便秘经验方,拟从结肠动力学角度分析该方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2021 年6 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科收治的STC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实际完成52 例(观察组脱落2 例,对照组脱落6 例)。观察组:男性12 例,女性16 例;平均年龄(55.75±10.58)岁;平均病程(3.14±1.78)年。对照组:男性9 例,女性15 例;平均年龄(53.08±11.61)岁;平均病程(3.63±1.67)年。2 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纳入病例符合2016 年美国消化疾病周(DDW)颁布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17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分会《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中有关“气虚秘”的标准[3]。主症:大便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费力,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次症:便后乏力,神疲懒言。(2)年龄要求在18~75 周岁,性别不限。(3)自愿接受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4)胃肠传输实验证实结肠动力障碍。

1.3 排除标准

(1)经查实为结肠肿瘤、肛周脓肿、甲亢、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严重脱水、抗抑郁药物、非甾体消炎药等引起的便秘。(2)2 周内使用其他药物治疗STC。(3)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4)具有严重全身性疾病影响研究评估的患者。(5)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6)正在进行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1.4 治疗方法

(1)观察组:口服张氏润肠方(炙黄芪30 g、党参15 g、白术30 g、升麻6 g、柴胡6 g、当归6 g、炙甘草6 g、生姜2 片、大枣3 枚、苦杏仁10 g、玄参15 g、炒枳壳15 g、火麻仁15 g),本院自动煎药机煎成汤剂,每次1 袋,早晚各服1 次。(2)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快力,鲁南贝特制药,国药准字H19990317),每次5 mg,每日3 次,饭前服用。(3)疗程:2 组疗程均为4 周,随访4 周。

1.5 观察指标

1.5.1 胃肠通过时间(gastrointestinal transit time,GITT)2 组治疗前后行GITT 测定。GITT 测定:早餐时服下装有10 枚钡球的胶囊2 枚,钡球胶囊为自制,参照文献方法制备[4-5]。48 h 拍腹平片检查,记录在乙状结肠以上的标志物并进行积分,标志物<30%为0分,30%≤标志物<40%为2 分,40%≤标志物<50%为4 分,标志物≥50%为6 分。

1.5.2 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omplete 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CSBM) 平均每周CSBM 应答率=平均每周CSBM 应答者例数/总例数×100%,每周CSBM应答者定义为患者该周CSBM 至少为3 次并且与基线相比CSBM 增加至少1 次。可持续的总CSBM 应答率=人均总体CSBM 应答周数/总周数×100%,总体CSBM 应答者定义为患者在接收研究药物治疗及随访的周数中至少50%的时间CSBM 应答。

1.5.3 主要症状改善情况 每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6 次为0 分,5 次为1 分,4 次为2 分,≤3 次为3 分。粪便性状分级(采用Bristol 分级标准):4~7 级为0 分,3 级为1 分,2 级为2 分,1 级为3 分。

1.6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2017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分会《便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3]中便秘的指导原则制定。(1)临床痊愈:排便正常,疗效指数≥95%; (2)显效:排便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3)有效:排便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4)无效:排便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总有效=临床痊愈+显效+有效。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完成28 例,2 例脱落;对照组完成24 例,6 例脱落。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2 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2.2 CSBM 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4 周后,2 组患者平均每周CSBM 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明显(P<0.01)。随访4 周后,平均每周CSBM 观察组稍有下降,但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见表2、图1。

图1 2组平均每周CSBM应答率曲线图

表2 2组CSBM相关指标比较 %

2.3 积分比较

治疗前2 组GITT、每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及粪便性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 组GITT、每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积分均有较大改善(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改善GITT 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每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积分方面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表3 2组GITT、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积分比较()分

表3 2组GITT、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

3 讨论

目前全球FC 的患病率为10.1%[6],而有研究发现我国七省(市)女性FC 患病率为12.8%[7],随着社会老龄化及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FC 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FC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FC 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8],特别是老年人群,FC 的患病率大幅度升高,在长期接受照护的老年人中患病率甚至高达80%[9]。

GITT 是STC 的主要诊断依据,方法包括核素法、无线动力胶囊测压、口服不透X 线标志物法等,其中以口服不透X 线标志物法的使用最为广泛。本试验根据文献方法自制钡球,试验前经患者服用后再进行临床试验。摄片采用简易法,即随标准餐顿服不透X 线标志物,于48 h 拍摄腹部X 线片1 张,该方法简易、价廉、安全[10]。国内也有学者采用改良后的结肠传输试验用于诊断亚洲人群便秘[11],GITT 对于不同便秘人群的应用也得到了文献的支持[12-14]。

STC 属中医“气虚秘”范畴,患者以排便频次减少、排便无力及排便困难等为主要表现,粪质干结或不甚干结。采用中医内服方法治疗STC 的文献较多,如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为基础观察益气健脾通便方对STC 的疗效[15],采用加味增液汤[16]、化瘀通便汤[17]、钟氏九曲顺肠汤[18]、芪术疏肝汤[19]等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均取得较好疗效。因此益气健脾、滋阴增液、润肠等方法是治疗STC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是基于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说中“升降有度”“燥湿相宜”之说[20],升降失常,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脾气不升、胃气不降都可致大肠传导失常。张小萍教授认为STC 的病机在于脾胃气化失调,脾气亏虚,胃气不降,大肠传导失常。因此,治疗STC 应以健脾补气立法,兼以通降润肠,故选用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化裁自拟张氏润肠方。本方虽名曰润肠方,实以补气为主,塞因塞用,补其脾胃,使脾气得升,胃气可降,兼以滋阴润肠。方中炙黄芪、党参健脾补气,重用白术健脾气同时降胃气以促通,炒枳壳、升麻、柴胡调节升降,苦杏仁通便并开宣肺气,起到提壶揭盖之用,当归、玄参滋阴养血、润肠通便,加用火麻仁润肠通便,炙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诸药。

中药复方制剂对于STC 的作用机制仍在进一步研究中,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方也需要借助于科学的研究来阐明其作用机制,因此常需要动物实验进行微观分子水平的观察,以期能找到该方的关键作用机制。如有研究观察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胃饥饿素、肿瘤坏死因子-α 的影响[21],有从脑-肠轴理论探讨补肾润肠方对老年慢传输型便秘结肠AQP3、AQP9 表达的影响[22]。本研究证实张氏润肠方对于气虚型FC 有较好疗效,明显优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其机制与其促进结肠动力有关,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阐明。

猜你喜欢

润肠胃气结肠
张景岳对《黄帝内经》脉中胃气的阐发与运用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Maren Runchang Pill (麻仁润肠丸)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nile Constipation
也来谈谈“胃气”
胃气痛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五仁润肠丸中10种成分
胃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临床意义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