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功能、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2024-01-03李佳忆 郭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情绪调节心理危机

李佳忆 郭成

摘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一直备受关注,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实施NSSI行为主要是为了强化自我功能和人际功能。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有情绪调节、人格因素、同伴支持、负性生活事件等。学校需要开展心理测评与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家庭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创设挫折情景、关心学校生活;社会需要形成健康的教育氛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减少青少年NSSI行为,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关键词:非自杀性自伤;心理危机;NSSI行为;情绪调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01-0011-07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个体在无意自杀的情况下,有系统地多次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伤害,例如以切割皮肤、撞击头部、击打、咬伤、针刺、烧烫等方法来实施伤害[1]。

研究显示,自残自伤行为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加,并且青少年是这种行为的主要受影响群体[2]。穆伦坎普等[3]通过进行系统性评价,得出的结论是,全球范围内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平均发生率大约为18%。

在我国进行的几项调查研究中,鉴于对NSSI的定义、调查工具和地域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了NSSI行为的检出率存在较大的变化范围,大致在17.0%至57.4%之间[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17年的调查报告,自我伤害行为已经成为10~19岁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第三主要原因。

据统计,每年大约有6到7万名青少年因此而失去生命[5];同時,自我伤害行为也是导致全球范围内青少年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女性青少年中,它是第二大死因;在男性青少年中,它位列第五[6]。

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7]。因此,对于当前青少年自杀防控以及心理健康维护来说,有效识别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功能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NSSI行为的功能

当前,学者们在探索NSSI行为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因素是NSSI的目的或用途。克朗斯基及其团队提出了二因素结构模型,该模型解释了NSSI行为的主要功能[8]。

首先是自我强化功能,即通过自我关注来实现情绪调节、获得控制感以及预防自杀等目的。

其次是人际强化功能,即通过吸引他人关注和融入群体等途径来满足社交需求。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那些以NSSI行为实现自我功能的青少年可能会持续这种行为,而以NSSI行为实现人际功能的青少年在一段时间后更可能会结束这种行为[9]。

(一)自我强化功能

青少年最常使用自我强化功能来实施自我伤害行为[8]。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实施NSSI行为的主要原因为调整情绪、取得控制感以及防止自杀等自我功能[10]。

其中以情绪调节为NSSI主导功能的青少年最多,负面情绪感受明显,以自我强化功能实施NSSI行为的可能性较高[11-12]。有研究表明,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对积极情绪的反应不太强烈,他们体验积极情绪的强度较低且持续时间较短。然而,当面临负性情绪时,他们更容易表现出自伤行为[13]。因此,可以尝试改善此类青少年的负性认知,增强其对积极情绪的反应和体验。

也有研究发现,NSSI的自我功能与孤独感程度相关[14]。中国留守儿童,当他们感到越来越孤独时,会更有可能采取NSSI行为[15],留守儿童和普通青少年相比,在孤独感方面表现出更加严重的程度,这可能导致他们情绪问题更突出。因此,可以说留守儿童与自我伤害的相关性较高。

另外,NSSI行为被视为一种快生命史策略,即个体将短暂的满足置于长期利益之上[1],对于部分人来说,它是一种通过调控负面情绪,获得短暂心理快感的方式[12]。因此,一些研究者推测NSSI行为的持久可能与其在自我功能中的作用有关[16]。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实现自我功能的年轻人有更高的可能性长时间实施NSSI行为。在模型中控制了其他因素后,使用NSSI行为以满足自我功能的个体持续该行为的可能性增加了将近20%[14,17]。

还有学者发现,中度和重度NSSI青少年普遍认同NSSI的功能包括情绪调节、自我惩罚和抗解离,这些功能都属于自我功能领域[18],而自我伤害的严重程度是预测其行为持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19],因此,自我功能的实现对NSSI行为的维持和严重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

(二)人际强化功能

NSSI的人际功能主要彰显于个体常利用这种行为来表达内心的痛苦、惩罚他人或对他人施加影响等[12]。在经历人际关系带来的巨大压力后,人们可能会采取NSSI行为,同时也可能通过间接途径增加负面情绪,从而促使他们实施NSSI行为[20]。同伴接受和同伴排斥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心理控制都能预测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接纳者成了一种保护性的因素,而排斥和心理控制则成为了危险的因素[21]。因此,对于有自我伤害行为的青少年,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人际关系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交技能训练。

对于NSSI功能的关联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非独生子女与寻求刺激的NSSI功能相关。与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独生子女通常表现出情绪稳定和成熟等高度稳定的特质,同时也具有轻松兴奋、随遇而安等高兴奋性的特质。这使得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方法和技巧来适应环境,同时满足个人本能需求。相反,非独生子女的能力较差,很难融入现实环境[22]。这可能导致非独生子女更倾向以寻求刺激为功能实施NSSI[23]。在有多个子女的家庭中,家长需注意平衡教养方式和对待子女的态度,向所有子女提供合理、稳定和一致的爱。

另一个观点是,通过NSSI行为解决人际问题的青少年有可能在步入成年期后,减少乃至停止这一行为,这对于青少年的行为预测具有重要意义[11]。阿尔平等研究者在2020年的一项研究中证明了这一观点,他们发现如果把其他可能影响的因素排除,在使用NSSI行为应对人际问题的个体中,有32%的青少年在成年后停止了这一行为[23]。

青少年时期,个体面临的社交需求复杂度急剧上升,而他们可能还没有足够的应对方法,因此可能会选择使用NSSI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需要[24]。随着进入成年期,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与社交能力得到了提升,人际关系也稳定了,NSSI行为开始减少[10]。

另一项研究还发现了与此类似的结果。对于那些倾向于通过自我伤害行为来解决人际问题的个体而言,当成功摆脱困扰他们的人际关系后,他们会减少实施自我伤害行为的冲动[1]。因此,那些选择以NSSI行为来应对人际关系问题的青少年,可能只是暂时性地表现出这种行为,未来他们可能更加倾向于停止NSSI行为。

二、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个人心理、环境以及神经生物学三个层面。而自伤行为的出现并不能仅由一个单独的因素所触发,而是性格、情绪失调、早期受伤的经历、家庭养育方式、不利的生活事件、朋友关系及学校环境等因素,加上有遗传关联的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本文重点选取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情绪调节

发展维持理论指出,当个体遭遇情绪调节困境时,他们通常倾向于采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作为缓解负面情绪的方式,而这种行为模式有可能会形成并持续下去[2]。大量研究也证实,情绪和相关的思考方式在预估青少年是否会持续实施NSSI行为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青少年的消极情绪可能被视为预测他们长期实施NSSI行为的指标。例如,赵若兰、楼淑萍和陈辉[23]在2019年发现,抑郁症状越严重,青少年实施NSSI行为的风险也相应提高。

其次,在已经进行了自我伤害行为的青少年中,焦虑被证明是决定他们是否会继续进行这一行为的关键因素[23]。

再次,青少年如何看待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是否拥有恰当的情绪调节策略,可能会影响他们是否会在未来放弃NSSI行为,如果情绪调节能力较差,他们可能会继续实施NSSI行为。研究发现,青少年在坚守NSSI行为时常常缺乏对情绪处理能力的自信。这种自信缺失会引发消极思维和习得性无助,从而进一步推动NSSI行为的持续存在,形成恶性循环。如果青少年对自己处理消极情绪的能力有足够的自信,他们可能会选择避免或终止NSSI行为[25]。

(二)人格因素

目前,各项研究均表明,情绪稳定性、人际交往和情绪调适这些主要特质与青少年NSSI行为的发展过程相关[16,25]。例如边缘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特质、自尊感、自我批评以及自我惩罚等的影响。

众多学者们达成了共识,即NSSI行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主要症状[16]。

人们通常认为NSSI是一种冲动或冷静思考不足的行为。当青少年面临负面情景时,那些具有冲动型人格特征的青少年可能会更容易做出冲动的反应。因此,冲动型人格特征与NSSI行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26]。

NSSI与自尊感缺乏有着紧密关系。大部分的研究都发现增强青少年自尊感或能帮助他们未来终止NSSI行为。例如,有研究发现,与持续实施NSSI行为的青少年相比,那些停止NSSI行为的个体在起始和后续阶段报告了更高水平的自尊感[2]。

此外,如果个体确信他们有能力应对精神疾病或调整负面情绪,则有助于预防NSSI行为的发生[27]。因此,根据上述分析,个性特质影响着青少年 NSSI行为的实施和持续。

(三)同伴支持

根据科学研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受同伴欺侮,可能会对其现在乃至未来的心理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恶性欺凌行为是持续进行NSSI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28]。2011年,朱藤格尔等研究团队就此发现,与那些停止NSSI行为的青少年相比,遭受同伴伤害的青少年在未来一年的NSSI行为次数可能会增加。朱藤格尔团队在2017年的另一项研究中也发现,通常进行NSSI行为的青少年往往所获得的同伴帮助比那些已经停止这一行为的人要少[25]。

因此,研究强调,个人在没有同伴支持或面临糟糕的同伴关系时,可能更容易持续采取自我伤害行为,而相反地,当个人得到充分的同伴支持时,可能会停止自我伤害行为[29]。

(四)负性生活事件

负性生活事件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事件,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以及早期创伤性经历(受虐待、忽视、欺凌等)[9]。多数青少年选择用自伤行为来应对这些压力,希望能以此来减轻不佳生活经历带来的消极情绪。

研究发现,一个人所承受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他们出现自残行为的概率越大,这些负性生活事件或许可以作为预测自伤行为的一种预测指标[30]。此外,与那些不自伤的人相比,自伤者所经历的负面生活事件更为频繁,承受的压力更加沉重。自伤者在负面生活事件量表上的得分,以及负面生活事件的频率和影响程度,明显高于非自伤者[30]。

三、青少年NSSI行为的教育干预

(一)学校层面

1. 开展心理测評,识别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Adolescent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是一个用于评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评测工具。问卷由行为部分(包括12项)和功能部分(包括19项)两大部分构成,每个项目的评分标准是从0分至4分。

行为部分涉及有组织伤害和无组织伤害的自伤行为;而功能部分则包括自我提升、社交效益和情感表达。行为部分得分越高表现为自伤行为程度越深,而功能部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情况越佳[31]。

与此同时,必须对学生的欺凌状况进行考察,以达到有效的预防效果。对于欺凌行为的调查,我们可以采用奥维斯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该问卷适用于初、高中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青少年的同伴关系、直接和间接欺凌的情况、受欺凌情况、对欺凌的态度以及他们对教师的欺负情况[32]。

针对得分不同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33]。例如,对于被欺负得分较高的学生,我们可以进行NSSI行为现状调查,并进行后续评估;对于欺负他人得分较高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使他们意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后果等;针对网络欺负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网络欺负评估表进行评估,该表包括网络欺负者和被欺负者两个子部分,每个部分共有18个问题。面对受到严重网络欺负的学生,教育者应及时与家长沟通,以了解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34]。

2. 开展心理辅导,减少青少年的NSSI 行为

王玉萍、梁嘉权和潘锦环等[35]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对于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有效地降低这些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和自伤动机,并能有效地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心理教师在进行个体咨询时,可以利用认知行为疗法来调整青少年的思维,并教授他们应对心理压力的技巧,例如合理地宣泄情绪、转移注意力、提升精神情绪等。通过这种方式,帮助青少年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的能力,从而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困扰。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降低其NSSI行为的重要方面[36]。学校首先需要提升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班会课、趣味心理活动等提高青少年对青春期心理特点的认识水平,协助他们获得有关个性发展和情绪控制基本规律的认识,增强在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如乐观心态、希望感、自信心、自尊和独立性等,以此改善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减少自我伤害行为。

(二)家庭层面

1. 普及心理知识,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

青少年NSSI的预防和干预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离不开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更注重筛查个体学生的信息,而在普及家长教育方面偏弱。因此,学校应重视利用家长、学校等渠道,辅助家长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促进家庭在支持孩子成长中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支持能力。

社会支持是降低青少年NSSI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对孩子了解越多,越能够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从而降低青少年NSSI行为[37]。同时应当帮助有NSSI行为的青少年建立社会支持系统。需要时刻与表现出NSSI行为的青少年维持联系,以了解他们的精神状况;或者在青少年有自伤念头时,鼓励他们主动求助社会支持系统的成员,防止产生无法逆转的结果。

2. 和谐家庭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分析,个体的发展和各种相互连接的环境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系统和个体进行交互影响并对其发展产生作用。在由四个微系统构建的生态环境中,家庭微系统是最关键的部分,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微系统的背景下,亲子关系对个体情绪的成熟和适应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父母需要使用正确且积极的养育手段,去塑造孩子的性格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举例来说,父母应该以行动去教导,不言自明;对孩子有合理的期待,避免过度施加压力影响孩子;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在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需要对所有的孩子都展示同等的关爱。

3. 创设挫折情景,提高挫折的应对能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提出:中国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重点是学生要坚韧乐观,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38]。抗挫折能力对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家长应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挫折应对能力。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改变那种把学业看得高于一切的家庭教育观念。我们需要将教育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纳入家庭教育内容中,并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也要尊重和理解孩子,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保护他们的兴趣和天赋。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4. 关心学校生活,减少欺凌行为的可能

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对青少年遭受校园欺凌的影响有一定的缓冲作用[39]。因此,父母给予子女充分的情感支持,可减少学生受到校园欺凌的次数。父母除了对孩子的学习表现进行监督外,还应该密切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包括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往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及时察觉到欺凌行为的存在,有效地保护孩子免受校园欺凌的伤害。

同时,父母对孩子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和限制对于减少网络欺凌行为非常必要。因此,家长应该合理约束孩子的上网时间,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网络,以减少网络暴力或者网络欺凌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三)社会层面

1. 落实法律法规,形成健康的教育氛围

为了有效干预青少年NSSI行为,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各方需要通力合作,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各方面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各尽其责。因此,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的形成;家庭和学校则应积极践行相关法律法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在家庭教育方面,2021年10月2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国家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以及家校社政协同育人的责任。因此,学校应依法开展家校共育,家长应按照法律要求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这对于家校工作的开展和促进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40];

同时,面对网络欺凌问题,2019年10月2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增加了“网络保护”的部分,明确禁止了“网络欺凌”行为。也就是说,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对未成年人进行辱骂、诽谤或恐吓。说明相关政府部门对网络欺凌现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41]。

因此,具体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对遏制网络欺凌行为至关重要。比如:政府专门部门针对欺凌问题进行处理;在网络上设置与欺凌相关的词库,当甄别到相关词汇时,可以作出及时干预;对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材料和圖片进行自动删除等。

2. 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可以利用媒体向公众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例如通过电视新闻、网站首页等传媒渠道,让青少年更加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遭受虐待、欺凌等行为时知道该如何应对。

此外,政府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培训,为政府人员、学校教师和家长提供法律法规和危机干预方面的培训,以促进他们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监测青少年的行为并减少他们NSSI行为的发生。

另外,建立一个透明的网络监督体系,公众可以通过监督平台报告发现处于危机中的青少年,例如反馈电话、网络平台等,这样可以有效避免NSSI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Hambleton A,Hanstock T,Halpin S A,et al. Initiation,meaning and cessation of self-harm:Australian adults’retrospective reflections and advice to adolescents who currently self-harm [J]. 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2020,35(2):260-283.

[2]Nock M K,Prinstein M J.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of self-mutilative behavior [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4,72(5):885-890.

[3]Soudabeh M,Mohammad H,Hassan S M,et al. Epidemiology and determinants of self-injury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Iran:A longitudinal study [J]. The Psychiatric quarterly,2020,91(4):1407-1413.

[4]韩阿珠,徐耿,苏普玉. 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流行特征的Meta分析 [J].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665-1670.

[5]Andover M S,Morris B W. Expanding and clarifying the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nonsuicidal self-Injury [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4,59(11):569-575.

[6]Annarosa C,Paolo C,Stefania C. Unique and shared correlates of disordered eating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school-based adolescents [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Reports,2022(1).

[7]Jiahui M,Mingming Z,Gengyun N,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yroid hormone and sex hormone levels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male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J]. 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22.

[8]何强,王康程,杨楹,等.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功能及其相关因素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3,37(1):41-46.

[9]蒋家丽,李立言,李子颖,等.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持续和停止的预测性因素 [J].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7):1536-1545.

[10]Danya S,et al. Eating disorder behaviors as a form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J]. Psychiatry Research,2023,319.

[11]Gandhi A,Luyckx K,Goossens L,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non-suicidal self-injury,parents and peers related loneliness,and attitude towards aloneness in flemish adolescents:an empirical note[J]. Psychologica Belgica,2018,58(1):3-12.

[12]Isabela T M,Opeyemi B,Kay P,et al. Self-harm in older adults:systematic review [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The 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2019,214(4):186-200.

[13]Leah S,A S J,linda S,et al. Typologie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functions and clinical correlates among inpatient youth [J].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2022.

[14]D G M,Verónica E,T T M,et al. The link between 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body image and activity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mong female adolescents with an eating disorder [J].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22,27(3):730-744.

[15]Zhongliang J,Zhiyi W,Qidi D,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among Chi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s [J]. 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22,21(1):45.

[16]Blessing A,Russell P D,Debeer B B,et al. The influence of cannabis use disorder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depression symptoms,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J of ACH,2023(3):3-5.

[17]Gillies D,Christou M A,Dixon A C,et al.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lf-harm in adolescents:meta-analyses of community-based studies 1990-2015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2018,57(10):733-741.

[18]Case J A C,Burke T A,Siegel D M,et al. Function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late adolescence:a latent class analysis [J]. Archives of Suicide Research,2019,24(sup2):1-35.

[19]Glenn K,Laurence C,Penelope H,et al.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persistence patterns,risk factors,and clinical outcomes during the college period [J]. Psychological Medicine,2023,53(13):6011-6026.

[20]林琳,楊亚楠,杨洋,等. 大学生人际关系对自伤行为的影响: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9):146-150.

[21]黄垣成,赵清玲,李彩娜. 青少年早期抑郁和自伤的联合发展轨迹:人际因素的作用 [J]. 心理学报,2021,53(5):515-526.

[22]张小远,俞守义,赵久波,等.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的对照研究 [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4):482-484.

[23]赵若兰,楼淑萍,陈辉. 适应不良与大学生持续性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及抑郁的中介效应 [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8(3):334-338.

[24]Wang H,Wang Q,Liu X,et al. Prospective interpersonal and intrapersonal predictors of initiation and cessation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0,17(24):94-98.

[25]Kruzan K P,Whitlock J. Processes of change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a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y with individuals at various stages of change [J]. Global Qualitative Nursing Research,2019,6.

[26]Daniel S,Elisa H,Stephanie K,et al.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emotional burde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cross-sectional online survey [J]. Bjpsych open,2022,9(1).

[27]Spitzen T L,Tull M T,Baer M M,et al. Predicting engagement in 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over the course of 12 months:the role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pathology and 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NSSI [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20,277:631-639.

[28]Denise M A R,Lilia A-G. 1.1 Psychopathology of nonsuicidal self injuries(NSSI)in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suicide intention:differences reported by informants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2022,61(10):S141.

[29]舒婉,朱春莹,缪群芳,等. 抑郁症伴自伤行为青少年对生死认知的质性研究 [J]. 护理学杂志,2022,37(18):83-86.

[30]洪彬雪,宋戈扬,刘敏,等. 初中学生家庭功能对自杀相关行为的影响:抑郁的中介作用 [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3(5):866-871.

[31]万宇辉,刘婉,郝加虎,等.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评价 [J].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2):170-173.

[32]张萌. 挪威奥维斯校园欺凌预防计划对我国的启示 [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3(4):85-89.

[33]张婵,李佳忆,杨勇. 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9):4-8.

[34]陈乐,贺益梅,薛键,等. 网络欺负量表中文版在中学生样本中的检验及修订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24):10-14.

[35]王玉萍,梁嘉权,潘锦环,等. 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中的应用 [J]. 循证护理,2022,8(14):1921-1926.

[36]张至贤,黄雪雪,胡婕,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交互作用与自杀相关行为关联 [J]. 中国公共卫生,2022,38(12):1517-1522.

[37]姚嘉政. 抑郁癥患者童年创伤、应激性生活事件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D] .广州:广州医科大学,2022.

[38]桑国元,叶碧欣,黄嘉莉,等. 构建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标准模型 [J]. 中国远程教育,2023,43(6):49-55.

[39]黄强强. 中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2.

[40]刘云中,吴安春,何曼婷,等.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教育政策分析 [J]. 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3):182-184.

[41]陈天鑫. 《未成年人保护法》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危害与应对策略 [J]. 法制博览,2022(32):135-137.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

情绪调节心理危机
父亲缺位对学前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学生的问题分析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