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然·实然·适然: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的三维考量

2024-01-03崔淑萍栗明伟胡爱群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辅导员院校高职

崔淑萍 栗明伟 胡爱群

(1、2.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3.江西省信息科技学校,江西 南昌 330000)

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的角色较多,负责的工作内容较杂,而这也使得辅导员在角色定位上出现模糊错乱的现象,无法全面发挥自身作用,阻碍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为此,厘清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明确辅导员与角色期待间的现实落差,进而探寻全面发挥辅导员角色作用的实施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应然:社会普遍认同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1.思想引领者

高职院校辅导员一大重要角色就是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导者。 可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既是课程组织者也是实践活动实施者。 在该项工作中,辅导员需要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其精神诉求,将思政教育与具体行为相融合,以点滴行动彰显思政高度,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加深其政治觉悟,助其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力求在思想普及的同时,融入具体实例,将悬浮的道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实现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使教育工作更具说服力。

此外,当前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要求发生改变,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在专业上拥有过硬的能力,还需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爱党、爱人、爱社会。 唯有品行合格的大学生才能成为未来社会真正的开拓者,成为国家的栋梁。 但实际情况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还存在道德素质较低的问题,而这与社会大环境的转变有关。 学校大量的扩招,后续思想教育工作的缺席,均导致大学生的品德素养不过关。 对此,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应在负责学生的品行教育工作之外以身作则,严格规范自身品行素养,发挥榜样作用,以此影响学生的品行,为大学生品质的培养予以正确的指引[1]。

2.心理辅导者

大学生还没有完全真正的接触社会,思想行为不够成熟,极易受极端思想的煽动,由情绪左右自己的行为,而这明显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再者,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较大,一方面被家庭给予厚望,一方面社会提高了对大学生的要求,在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时,学生经常会出现力不从心、迷茫沮丧的心理。 此时辅导员的从旁辅助至关重要,因此辅导员要肩负起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职责,给大学生的心理以正确指引,使其可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与学习。

大学生处在人生转折的关键期,该阶段的学生情绪最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波动,此时需要亲近的人在情感上给予大学生以支持与慰藉。而高职院校辅导员年龄分布相对集中,与大学生年纪相仿,这就无形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沟通更轻松,既有老师的视野和指导,又有朋友的理解和关怀,以此使双方在情感上达到共鸣,构建和谐牢固的师生关系,学生也更乐于向辅导员倾吐心事。 因此,辅导员应化身为学生的朋友,站在朋辈的角度给大学生情感以抚慰,指引大学生走出困惑。 如本次问卷调查中,有73.9%的辅导员认为,自身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学生的朋友。

3.事务管理者

辅导员在大学生学习方面同样发挥着较大作用。 辅导员应在工作中大力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了解其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学习难点,通过个案分析,辅助学生解决最现实的问题。 不仅如此,在该项工作中还需不断总结经验,加大研究深度,进而有效化解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各类难题,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学习中去。

高职的学生是以班级为单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学习活动。 辅导员则是班级建设中的组织者与规划者,其开展的一切工作均要优先考虑班级的利益,并不断的丰富工作模式,在班级中引入多样化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等。 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加深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构建优秀班集体。 具体来说,辅导员的管理工作需要因势利导,参照班级实际情况明确管理内容,并制定班级建设目标,让学生以班集体为单位,共同进步。

4.发展启蒙者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文件,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教育引导、党团建设、学风建设、心理指导、职业规划等事务上所逐步形成的工作经验,总结形成的专业技能体现在实际的工作量中,而工作成效则体现在创新上。 在新时期背景下,辅导员一方面要持续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升业务能力与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科研能力,要意识到业务能力、职业素养与科研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辅导员自身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辅导员需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然后再将不断累积的经验向科研成果方向转化。

另外,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学校关注的重点,而辅导员在这里则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大学生没有正式进入社会,职业规划上比较迷茫,此时辅导员要发挥自身作用,帮助大学生科学规划未来职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另外,因为辅导员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最了解学生,因此其也是学生应聘单位或岗位的直接推荐者。 并且相较未出校园的大学生,辅导员的社会经验更丰富,拥有一定的求职技巧,因此辅导员要将这些技巧传授给学生,在以实践指导学生思想、心理以及价值观发展的同时,也为学生的求职提供有效的指引[2]。

二、实然:辅导员与角色期待间的现实落差

1.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认可度低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了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并指出辅导员既要承担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也要负责学生的思政教育。 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更多的还是强调辅导员的管理职能。 多数辅导员每天都需要在教务管理工作、事务性工作以及行政工作间不断切换,难以抽出大量时间专注地用于教学与科研工作[3]。 长此以往,辅导员的教学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专业素养也难以得到拓深。 与此同时,学校也会忽视辅导员的身份,甚至部分院校领导还会认为辅导员是教师队伍中的边缘人物,对辅导员既不认可也不重视。 这一情况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有39.59%的辅导员认为:自身所在学校对辅导员岗位的重视程度一般,有13.78%的辅导员认为学校不够重视。

与教师相比,部分院校领导认为辅导员只是一种行政人员的替代和补充,主要是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并非从事教学工作,整体的工作技术含量低。 而在行政人员看来,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多是一些杂事、琐事,工作不具有任何重要性。基于这种领导不重视、同事不理解的整体氛围,辅导员会因为自身的工作付出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而产生挫败心理,进而削弱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2.辅导员角色超载

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的要求外,辅导员还需要经常奔走于教室、学生宿舍、教务处、财务处以及组织部等,处理学生之间、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的诸多事项。 很多辅导员即便是周末的休息日也仍处于工作状态[4]。因为学生随时都可能存在问题,故而辅导员需要随时的给予学生以解答和指导,“5+2”“白+黑”是很多辅导员的工作常态。 很多辅导员都承受着工作与身心压力超载的负荷,但付出又难以得到相应的回报,成就感非常低。 本次问卷调查显示,有70%的辅导员认为,琐碎性事务多,压力大是限制自身工作发展最主要的原因,而选择工作缺乏成就感的人也高达46%。

3.辅导员职业发展模糊,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首先,一直以来,很多高职院校在遴选辅导员时,标准更多的是倾向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往往会忽视其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进而导致在学历层次、科研能力、课时量等方面,辅导员都无法与专业教师的能力一致。 同时,虽然部分院校也会将辅导员职称评定进行单列,但这些政策往往很难落地。

其次,很多辅导员在入职前并未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相关知识贮备不足,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相关理论及知识,而这就会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辅导员仅是摸着石头过河,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发展方向模糊的问题。

最后,高职院校并未向辅导员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与通道,这导致很多辅导员仅是将当前工作作为一种跳板,并没有长期从事辅导员的打算,因此导致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大。

三、适然:全面发挥辅导员角色作用的实施路径

针对上述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素质、权利义务的应然之分析,角色扮演实践面临的实然之困境,提出以下四点适然之对策。

1.锤炼领导能力,做学生发展的领头人

首先,为辅导员发挥领导水平提供条件支持。 为深化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能作用,在辅导员聘用方面,务必秉承公正客观的选拔态度,按照公开的人才选拔流程进行,只有符合标准规范的人才才能担任辅导员一职,确保选拔进来的辅导员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在教育工作上具有开阔视野和创新思维。 同时,对辅导员整体结构进行优化。 高职院校应以教育部要求的师生配比为依据,科学配置师生人数,以避免辅导员工作负担过重,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日常教学与科研上。

其次,注重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让辅导员拥有领导者思维。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扮演着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生活的引导者这一角色,而这些工作对专业性有着较高要求。 高职院校只有构建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学校发展方向。 为此,一切工作均要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展开,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抚慰其焦虑不安的情绪。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22. 87%的辅导员认为,深入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最佳途径。 因此,辅导员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再仅凭经验开展相关工作,而是加强深度探索,在研究学习中总结管理经验。此外,辅导员还需扩展自身专业知识,从多渠道完成专业学习,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实现一专多能。

最后,立足思想、制度与行动三个层面,强化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 在思想上,辅导员应增强自信心,保持对工作的高度热情,强化自身的岗位责任感。 辅导员应团结班级中的学生干部,共同解决班级中学生的实际问题,建设文明班级。在制度上,构建行政岗位与教学岗位的双线晋升机制,畅通辅导员的晋升渠道,为其发展提供条件支持。 在行动上,辅导员需勤于自省,反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多渠道获取改进措施,做到多思多学多做,不断发挥领导作用。

2.涵养自身素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合格大先生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辅导员应加大关注力度,转变固有思想,健全学生人格。 如今相当一部分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只开展德育,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 对此,辅导员要转变这种错误观念,将这两项教育高度融合。 实施路径有:在思政课程开展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具体事例的讲解,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与周围人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并树立面对困难的自信心,懂得自主调整情绪,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与学习。

为促进二者的融合,辅导员可以定期走访学生宿舍,或是以班会或是座谈会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纾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效开导学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 为此,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心理知识、积累心理辅导技巧,掌握更多的心理辅导经验,进而在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时,可以更具针对性。 高职院校也可以为辅导员提供培训的机会,丰富辅导员有关心理辅导方面的专业知识,促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辅导长久有效进行下去。 不仅如此,高校也可外聘心理学教师,扩大辅导员队伍,开展更加专业化的心理健康辅导,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还应优化改革现有教学体系,合理规划教育工作。 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还需要在现有的教学中积极引入新的内容,不断革新、创新教学模式,力求加深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促使学生构建健康心理。 具体实施路径有:1)设立学生心理档案。 在档案中记录学生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将有害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2)开设多样化课外活动。 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更多地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增进师生、生生的感情与交流,学生长期处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正确看待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3)创新教育模式。 辅导员可开设自我认知教育。 旨在让大学生明确自身真实情况,掌握自身发展规律,认识真实的自己;4)开展自我调控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学会与周围的人相处,并懂得如何发泄、控制、舒缓情绪,依靠自己的力量,处理实际困难;5)开展意志力教育,让大学生勇敢面对生活和学习,遇到危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坚定的意志,顽强克服。

3.提高管理水平,做学生管理工作的当家人

第一,打造辅导员工作室,增强辅导员的管理能力,获得更多管理经验。 在工作室中,辅导员之间能够增进沟通,通过各类型活动的开展让彼此更加熟悉,吸取对方工作长处,让管理工作更为高效。 同时,工作室中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可以为资历尚浅的辅导员传授经验,普及有关学生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而实现辅导员的共同进步。

第二,建立学生干部工作群,便于辅导员密切管理学生事务。 辅导员可以利用工作群寻找更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途径,有的放矢的管理模式可以节省更多时间,加强管理的有效性。 并且辅导员可以随时在工作群中发布最新的学习任务,学生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各类信息。 如果遇到疑问,还可以随时随地联系辅导员,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双方感情。 此外,辅导员也可以在工作群中定期推送时政要闻,弘扬主旋律与价值观,在思想意识上影响大学生。

4.培养职业认同感,做学生专业发展的带路人

为发挥辅导员的最大作用,首要要加深其对自身角色的认知,明确辅导员这一职位所应尽到的义务,即辅导员承担着教育未来社会建设者的重任。 在学习和思想上,辅导员均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强化教育效果,为新时代培育综合素质过硬的合格人才。 辅导员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新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思想教育这一角度出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上积极奋进,爱祖国,爱社会,最终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5]。

此外,辅导员在开展日常教育工作前,还需要全面了解该岗位职责要求以及未来职务发展要求,精准定位自身角色,在学生的事务管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不仅如此,辅导员还要加强学习,对于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文件需做到牢记于胸,及时掌握社会发展动向,以不断调整自身角色定位。 高职院校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在辅导员优化认知方面主动作为,合理利用相关政策,在辅导员待遇上做出调整优化,给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引入优质人才,加强其职业认同感,在学校各级人员中普及辅导员岗位的重要性,让辅导员这一岗位得到学校全体人员的认可。

结语

为发挥高职院校中辅导员的最大作用,本文从应然、实然、适然三个维度研究了当代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明确了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围绕问题,总结出一系列适合高校学生教育的辅导员工作质量提升的方法。如辅导员应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大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指路人,革新教育模式,开展多样化活动,从而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掌握学生真实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等,以此使辅导员能够扮演好自身角色,在其岗位上真正的有所作为。

猜你喜欢

辅导员院校高职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