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2024-01-02陈利娟刘晓丹陈敏姜小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23期
关键词: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

陈利娟 刘晓丹 陈敏 姜小花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徐州 221100

由于小儿的肺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发生支气管肺炎的概率较高,作为临床常见病,其主要由病原菌感染所致[1],患儿常伴随发热、咳嗽及气促等症状,甚至可导致呼吸困难或心力衰竭。患儿全身重要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及抵御力低下,支气管肺炎易发展成重症,这也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2]。关于疾病的治疗临床尚无统一指南,不少医生凭借自身经验采取治疗方案,近年来,更是频频出现抗生素使用过度的现象,导致患儿耐药性提升,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布地奈德是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物,可抑制呼吸道炎症反应,抑制呼吸道重塑,使气道高反应性下降,是临床公认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有效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3]。然而,该种药物无法抑制所有炎症因子,如白三烯类炎症因子,因此,不少学者主张将其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提升抗炎效果。异丙托溴铵为抗胆碱药,其可快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及临床症状,进而改善患儿肺功能。相关研究显示,以上2 种药物联合雾化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不仅可改善患儿肺功能,还能减轻其炎症反应,使其症状得以尽快消失[4-5]。鉴于此,本次研究选取2022 年1 月至2023 年5 月收治的106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治疗措施比较其综合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2022 年1 月至2023 年5 月收治的106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通过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 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6]中相关诊断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②疾病处于轻中度;③患儿家属了解整个试验过程,积极参与,且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重症患儿;②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③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④合并严重营养不良。对照组男29 例、女24 例,年龄1~10(5.23±1.16)岁,病程1~12(5.06±1.58)d;观察组男28 例、女25例,年龄2~10(5.28±1.21)岁,病程2~12(5.08±1.56)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可比性良好。

本研究通过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准号:2023-07-57)。

2.方法

患儿入院后,结合实验室病原菌检查结果,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定期排痰,清理气道分泌物。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结合其体征变化情况,给予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低流量吸氧、营养支持、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

(1)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生产厂家:澳大利亚阿斯利康公司,批准文号:H8327401,规格:2 ml∶1 mg)雾化吸入治疗,单次剂量0.5~1.0 mg,将其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2 ml中充分混合,采用超声波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单次吸入15 min,每日3 次。(2)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生产厂家:Laboratoire Unither,批准文号:H20150158;规格:250 µg∶2 ml)雾化吸入治疗。布地奈德的药物剂量与对照组一致;异丙托溴铵单次剂量2.5 ml,将其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4 ml 中充分混合,采用超声波雾化器雾化吸入治疗,单次吸入15 min,每日3次。两组患儿均治疗1周。

3.观察指标

(1)通过患儿症状及体征的改变判断其治疗效果,痊愈:疗程结束患儿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且影像学检查(X胸片)结果显示肺部无阴影;好转:疗程结束患儿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且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肺部阴影面积缩小,改善明显;无效:疗程结束患儿症状及体征未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总有效率为前两项之和/总人数×100%。(2)记录患儿咳嗽、气促、肺部啰音、发热及胸片阴影等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3)免疫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采集患儿肘静脉空腹血5 ml,通过Facscalibur 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8+)比例,评估其免疫功能变化情况。(4)血清炎症因子: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晨起空腹取静脉血,剂量5 ml,离心处理取上层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症因子指标,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4、IL-6 及IL-8 水平,选择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试剂盒,按照其说明书要求进行检测。(5)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晨起空腹取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取上层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CT 水平,选择武汉默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试剂盒,按照其说明书要求进行检测。(6)记录患儿皮疹、口干、呕吐及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4.0 软件系统分析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治疗效果比较(表1)

表1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效果比较[例(%)]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2,P=0.008)。

2.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 s)

表2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 s)

注: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

胸片阴影6.89±1.48 3.58±0.48 15.488<0.00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3 53咳嗽7.51±1.08 3.78±1.12 17.453<0.001气促6.18±1.46 4.11±1.12 8.190<0.001肺部啰音7.13±1.67 4.23±1.11 10.529<0.001发热3.56±0.78 2.11±0.67 10.266<0.001

观察组的咳嗽、气促、肺部啰音、发热、胸片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3.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表3)

表3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注: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CD3+、CD4+及CD8+为T淋巴细胞亚群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3 53 CD3+CD4+CD8+治疗后27.23±2.67 22.92±2.23 9.020<0.001治疗前52.59±5.78 51.45±5.56 1.035 0.303治疗后55.12±6.28 60.78±6.35 4.614<0.001治疗前28.12±3.62 28.15±3.67 0.042 0.966治疗后32.14±3.67 37.45±3.23 7.907<0.001治疗前33.38±2.23 33.45±2.28 0.160 0.160

治疗后,两组CD3+、CD4+及CD8+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D3+、CD4+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4.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表4)

表4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表4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注: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TNF-α 为肿瘤坏死因子-α,hs-CRP为超敏C反应蛋白,IL为白细胞介素

P值0.898<0.001 0.811<0.001 0.721<0.001 0.785<0.001 0.981<0.001项目TNF-α(ng/L)hs-CRP(ng/L)IL-4(ng/L)IL-6(ng/L)IL-8(µg/L)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3例)24.23±3.23 15.23±2.23 14.18±2.17 11.34±2.09 31.46±4.23 19.11±3.45 170.23±18.27 149.23±27.23 50.12±13.18 38.12±8.46观察组(53例)24.15±3.18 8.23±1.57 14.28±2.12 8.12±1.45 31.17±4.12 10.23±2.38 171.21±18.67 130.46±26.43 50.18±13.24 24.45±8.38 t值0.128 18.686 0.240 9.216 0.358 15.424 0.273 3.601 0.023 8.357

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IL-4、IL-6 及IL-8 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5.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比较(表5)

表5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µg/L,± s)

表5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µg/L,± s)

注: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

治疗后2.71±0.23 1.12±0.17 40.472<0.00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53 53治疗前9.08±0.68 9.05±0.65 0.232 0.817

治疗后,两组血清PCT 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6.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6)

表6 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1,P=0.727)。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病理改变主要在支气管黏膜及周围肺泡组织,支气管由于黏膜水肿变窄,肺泡壁充血水肿变厚,使得大量痰液在呼吸道聚集,而患儿的咳嗽反射能力差,无法将痰液顺利咳出,进而影响其呼吸道通气功能,使得各种呼吸道症状及体征出现,甚至导致肺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安全[7-8]。因此,改善患儿症状及体征,维持呼吸道畅通,改善其肺功能,控制炎症反应是此种疾病治疗的主要目标。由于儿童的依从性差,因此,雾化吸入成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首选治疗方式,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操作方便的同时,药物的剂量可控。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抗气道炎症有效的药物之一,也是我国相关指南推荐的首选药物,用于呼吸道疾病抗炎效果显著[9]。布地奈德混悬液作为糖皮质激素的代表药物,可雾化吸入,与支气管表皮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和力高,与其结合后,抑制炎症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进而使得炎症反应得以良好控制[10];同时,可抑制抗体合成,抑制组胺等活性递质的释放,减轻呼吸道高敏反应,抑制黏膜分泌,进而缓解呼吸道症状[11]。此外,该种药物还可提高平滑肌细胞的稳定性,抑制平滑肌收缩,增厚气道壁,进而修复呼吸道。此种药物雾化给药可迅速达到患儿肺部,在肺内的沉积率高且停留时间长,药物利用率高,较小剂量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且药物从口咽部进入消化系统,不会引起全身不良反应[12]。研究认为,布地奈德对儿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无明显抑制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其生长发育[13]。异丙托溴铵为支气管扩张药物,对支气管平滑肌M 受体选择性较强,可起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缓解气道高反应,各项症状得以减轻。临床研究显示[14],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联合使用既可有效控制炎症,又可改善气道平滑肌痉挛,符合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原则。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取得的治疗效果更显著,且症状及体征均在更短时间内得以改善,与黄健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充分证实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提升效果效果,使得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更快改善。

相比较成年人,儿童支气管管腔狭窄,气道黏膜柔嫩,加上肺部发育不足,当支气管肺炎发生后,痰液及炎症物质大量堆积,不利于肺扩张,使得肺顺应性下降。PCT 由肝脏细胞产生,受微生物感染机体PCT 异常表达,其常用于诊断及鉴别全身细菌感染,评估感染性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而支气管肺炎患儿体内炎症加剧,伴随血管内皮损伤,血清PCT 水平会显著提升[1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PCT 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与朱卫华等[17]部分研究结果一致,证实了以上药物联合使用可促进肺损伤,改善肺功能,清除病原菌,炎症得以控制。这是因为布地奈德可以减轻气道黏膜充血及水肿,缓解气道阻力,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抑制平滑肌痉挛,而异丙托溴铵降低了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显著,二者通过不同作用机制缓解患儿支气管痉挛,使其肺功能得以改善,促进肺损伤恢复。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生除病原菌感染外,还与多种炎症物质参与有关。其中TNF-α 及IL-6 由巨噬细胞分泌,肺部感染后,病原体释放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巨噬细胞被激活,大量促炎性细胞因子在气道聚集,使得病情加重,诱发肺炎[18];hs-CRP 由肝脏分泌,机体被细菌感染时会释放大量炎症因子,使白细胞吞噬能力得以增强,机体处于炎症状态,从而加重损伤;IL-4 由淋巴细胞分泌,参与肺炎的发生发展;IL-8 通过肥大细胞释放,参与到炎症反应过程中,促使气道分泌大量黏液,加大气道阻力,加重呼吸道症状。本次研究成果显示,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更低,与翁旭等[19]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联合使用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这是因为布地奈德的抗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大量炎症细胞聚集及活化,而异丙托溴铵可抑制机体肥大细胞分泌的炎症介质,二者发挥协同作用,提升抗炎效果,机体炎症反应得以消除。

CD4+在炎症反应疾病中占据核心地位,当其水平升高时,机体免疫应答能力提升。CD3+对T 细胞信号转导起到重要作用,而CD8+可抑制T细胞活化,限制其免疫作用。患儿感染病毒后,自身免疫受到抑制,体内CD4+及CD3+等免疫指标显著下降,T 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介导作用,受炎症物质的影响,不断刺激免疫系统,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使得患儿临床症状迁延不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D4+及CD3+均高于对照组,而CD8+低于对照组,与安玉琴等[20]研究结果一致,可见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可调节患儿免疫功能。这是因为以上两种药物具有良好的抑制炎症反应的效果,减轻机体炎症浸润,进而降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此外,本次研究发现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可见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安全性较高,患儿不良反应较轻,未作处理均得以缓解。

综上可知,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临床多发病,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同时,促进肺损伤修复,减轻其炎症反应,促使其各项症状及体征尽快消失,且安全性也有所保障,推广价值高。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陈利娟:酝酿和设计试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起草文章,统计分析;刘晓丹: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统计分析,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支持性贡献;陈敏:酝酿和设计试验,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获取研究经费;姜小花: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指导,支持性贡献

猜你喜欢

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疗效观察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手术加曲安奈德注射结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的效果观察
布地奈德结合综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32例
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感染后咳嗽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