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细胞介素-33在儿童细菌性、真菌性和病毒性肠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01-02黄海王洪丽李慧雯陈焕陈佩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23期
关键词:真菌性肠炎细菌性

黄海 王洪丽 李慧雯 陈焕 陈佩瑜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消化科,广州 510060

儿童肠炎是指肠道炎症,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1]。儿童肠炎的管理与成人推荐的管理不同,通常基于肠炎的具体病因。例如肠炎由病毒感染引起,治疗包括补液和补充电解质等;肠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可采用抗生素治疗[2]。当前,儿童肠炎的诊断和治疗标志物尚不完全清楚。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是IL-1 家族的一员,在组织稳态、过敏和非过敏炎症、病毒感染和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3]。研究表明,IL-33 可通过诱导Th2 细胞和固有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进而促进慢性炎症的发生[4]。此外,IL-33还参与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从而导致与这些疾病相关的组织损伤和炎症[5]。已知IL-33在哮喘、炎症性肠病和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4,6]。然而,IL-33 在儿童肠炎中的诊断价值并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检测细菌性、真菌性和病毒性肠炎患儿和健康对照儿童血清中的IL-33 水平,进而评估IL-33 对儿童肠炎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消化科2022 年6 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87例细菌性肠炎、真菌性肠炎及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细菌性肠炎患儿72 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9.6±3.2)岁]、真菌性肠炎患儿48例[男26 例,女22 例,年龄(10.7±3.8)岁]及病毒性肠炎患儿67 例[男33 例,女34 例,年龄(10.3±3.6)岁],所有患儿均出现发热、腹泻、呕吐、腹痛或脱水等临床症状。另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10.9±4.2)岁。4组儿童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所有患儿和家属均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穗妇儿科伦批字[2023]第388A07号)。

2.标本采集

所有参与者均隔夜禁食12 h,早晨安静状态下取3 ml空腹静脉血,血样本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室温静置2 h后,5 000 r/min 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40 mm)。分离血清并保存于-80 ℃冰箱。

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采用ELISA测定血清IL-33水平,试剂盒由Abcam公司提供,实验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4.统计分析

本研究数据用SPSS 23.0 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IL-33 对细菌性肠炎、真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价值,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4组血清IL-33水平比较(图1)

健康志愿者组IL-33 水平为(72.03±32.25)ng/L,细菌性肠炎组为(129.01±50.79)ng/L,真菌性肠炎组为(100.47±45.65)ng/L,病毒性肠炎组为(100.16±48.58)ng/L,细菌性肠炎组、真菌性肠炎组、病毒性肠炎组IL-33 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组(t=7.516、3.788、3.797,均P<0.001);真菌性肠炎组和病毒性肠炎组IL-33 水平均低于细菌性肠炎组(t=3.138、3.417,P=0.002、0.001);真菌性肠炎组与病毒性肠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4,P=0.973)。

2.IL-33诊断儿童细菌性肠炎的ROC分析(图2)

以健康志愿者为阴性对照,通过ROC 分析计算IL-33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显示,IL-33 对儿童细菌性肠炎的诊断价值较大,AUC 为0.826 9,95% 可信区间(95%CI)为0.758 4~0.895 3,灵敏度为68.06%,特异度为83.33%。

3.IL-33诊断儿童真菌性肠炎的ROC分析(图3)

以健康志愿者为阴性对照,IL-33诊断儿童真菌性肠炎的AUC 为0.669 8,95%CI为0.564 7~0.774 9,灵敏度为39.58%,特异度为93.33%。

4.IL-33诊断儿童病毒性肠炎的ROC分析(图4)

图4 白细胞介素(IL)-33诊断儿童病毒性肠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127例)

以健康志愿者为阴性对照,IL-33预测儿童病毒性肠炎预后情况的AUC 为0.669 9,95%CI为0.577 1~0.762 7,灵敏度为34.33%,特异度为93.33%。

讨论

肠炎是指肠道发炎,可引起腹泻、呕吐、腹痛和其他消化道不适症状[7]。由于呕吐物和粪便中的体液流失,严重的肠胃炎会导致脱水和血液中化学物质的失衡。全世界每年约有30~50亿次发病,最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8]。

IL-33是一种主要由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33 在免疫应答和炎症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参与多种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9]。IL-33 与其受体(由ST2L 和IL1RL1 亚基组成)结合,并触发信号级联,导致各种免疫细胞的激活[3]。IL-33还在树突状细胞的募集和激活中发挥作用,而树突状细胞对免疫应答的启动至关重要[3]。IL-33 除了具有免疫功能外,还参与多种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包括哮喘、特应性皮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11]。最新的研究表明,IL-33可维持肠道稳态[12],通过增强肠道通透性加重感染性结肠炎[13],还可调节肠道微生物群[14]。然而,IL-33 在儿童肠炎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并不清楚。

本研究得出细菌性肠炎、真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患儿IL-33 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细菌性肠炎患儿IL-33水平均高于真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因此,IL-33在细菌性肠炎、真菌性肠炎和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中高表达,尤其是细菌性肠炎患儿。

ROC 是常用于评估二元分类器性能的有效工具,可将诊断性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视化[15]。其中,AUC 是评价变量对疾病诊断能力的综合指标[16]。通过ROC 分析发现,IL-33 诊断细菌性、真菌性和病毒性肠炎患儿的AUC 分别为0.826 9、0.669 8和0.669 9。研究表明,血清IL-33对儿童肠炎,尤其是细菌性肠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因此,IL-33可能是儿童肠炎的诊断标志物。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黄海:酝酿和设计试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文章撰写,统计分析;王洪丽: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统计分析;李慧雯: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统计分析,支持性贡献;陈焕:酝酿和设计试验,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统计分析,支持性贡献;陈佩瑜:统计分析,支持性贡献

猜你喜欢

真菌性肠炎细菌性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肺部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