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之解析

2023-12-30庞昭清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青少年

庞昭清

摘   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至关重要。通过初步探索解析校园欺凌行为的主要特征、危害,产生欺凌行为的原因等相关内容,提出构建良好家校联动共同体、构建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等应对欺凌行为的有效对策,以更好地履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保障。

关键词: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解析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33-0036-03

校园本是成就优秀品质和高贵灵魂的地方,青春也本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节。但是近年来,在一些青少年校园欺凌案件中,有些青少年作案手段之残忍,性质之恶劣,令人触目惊心。鉴于校园欺凌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教育界、法律界都非常重视关于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以期最大程度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一、主要特征、类型和危害

(一)主要特征

1.外在形式的多样化。常见形式有敲打、推撞、辱骂、暴力威胁恐吓、取笑戏弄、抢劫或勒索财物、强取珍爱之物、强脱衣物、故意损坏同学东西、排挤孤立同学等。

2.行为的反复性。欺凌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反复出现,欺凌者习惯上认定受欺凌者不敢也不可能将受害情况告诉家长或老师,因此他们会反复地把被欺凌者作为攻击对象。同时,负能量是可以传播的,通过欺凌方式来解决问题,容易被其他未成年人所效仿,甚至把欺凌者当成心目中的“英雄”,以至于形形色色的校园欺凌无休止地出现。

3.行为的普遍性。校园欺凌绝非中国时代特色,自古有之;也绝非中国独有,而是全球性問题。据悉,在世界各国,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并时有校园暴力案件的报道。在日本,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有许多学生自杀。并衍生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不登校”(逃学)。2019年10月17日,日本政府宣布,中小学生缺勤率创下历史新高。数据显示,2018年有164528名小学生和初中生全年缺席30天以上,其中,不登校的小学生有44841人,初中生为119687人,均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这162428名学生中,近6成拒绝上学的时间达到90天以上,呈现出长期化的倾向。

4.行为的不平衡性。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之间力量对比不均衡,身体强壮程度的天然不对称使校园欺凌往往表现为以大欺小。而且,欺凌行为与学生的年龄成反比例,年龄越大,受欺凌的比例就越少。我校调查显示,欺凌行为在6~8年级阶段发生较多,高中阶段逐渐减少。当然,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之间力量对比不均衡还表现为“群体欺负个体”或是“大群体打压小群体”。

5.行为的隐蔽性和难以判断性。北京中小学校园欺凌调查显示,发生在操场上和教室里的显性校园欺凌行为的概率是较低的,而发生在上下学路上的欺凌行为所占比例为56.1%。调查显示,还有一些校园欺凌案件发生在厕所里和宿舍楼里。这说明在人少的偏僻区以及校园中较为隐蔽的地方更易发生欺凌行为。因此,在没有受欺凌者或旁观者揭发的情况下,家长和教师很难发现也很难判断孩子是否遭遇到欺凌。

(二)校园欺凌行为的基本类型

按照欺凌的方式可以分为言语欺凌、肢体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和情感欺凌。其中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又可以称之为直接欺凌,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和情感欺凌可以称之为间接欺凌。

1.言语欺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语言亦是如此。中国有句俗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心怀善意的良言传递温暖的情感,使人倍感激励。相反,辱骂、羞辱、嘲笑讽刺、起外号、诽谤;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这些恶语给被欺凌者带来人格和自尊心的巨大伤害。这种“内伤”式的伤害甚至会超过身体暴力带来的“外伤”,成为名副其实的软暴力。

2.肢体欺凌。表现为身体强壮的个体对身体弱小或性格胆怯的个体,群体对个体,大群体对小群体进行赤裸裸的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强脱衣物;强索财物。原因可能是:同学之间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对某些事意见不统一或看不惯自己同学的行为;青春期的异性交往问题引发的矛盾;没有任何理由,就是想找茬打架。

3.社交欺凌和情感欺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些“志同道合”的不良少年通过成立派系,在班内或班级之间“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对自己的同学或其他班级同学进行孤立,不断压缩受害人的社交空间,令受害者身边没有朋友,再加上轻蔑的眼神和暴力的神态,使受害者的生活“孤苦伶仃”。与肢体欺凌相比,这是一种不容易察觉的欺凌行为。

4.网络欺凌。网络欺凌行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某种程度上,使欺凌者可以走出家长和教师的视线范围,甚至难以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网络已经成为一部分青少年欺凌其他人的空间,他们在网上威吓、羞辱和折磨对方,“起底”受害人的真实姓名、容貌、家庭住址等信息,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这些相片旁加上诽谤性文字, 在论坛中以言语、发帖甚至以洗版等方式公开侮辱受害人。

(三)校园欺凌行为的现实危害

或大或小的校园欺凌事件,不管对欺凌者、受欺凌者还是旁观者,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使他们扭曲原有的价值观,脱离人生的正轨,质疑社会中所推崇的正确信仰或者是正能量,甚至会引起他们的暴力性倾向,蔑视道德规范,践踏法律,破坏社会规则的行为,使公序良俗受到公然挑战。这样的问题不及时解决,风气不及时遏制,容易造成他们在社会中与不良青年或犯罪角色的互换,从而引起恶性循环,恶化校园风气和社会风气。学校和家庭的正常秩序也会受到危害。从长远来看,甚至会埋下社会安全隐患的种子,在未来引起社会危机。

二、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特殊保护,欺凌者难以受到学校和执法部门的严格惩戒,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其有恃无恐。

2.不良文化的影响。社会群体中和学生群体中旁观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腐朽、冷漠文化习气,助长了不良风气的传播,纵容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各种淫秽、暴力内容的音像制品及电子游戏厅、黑网吧等娱乐场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文化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理;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手段影响着未成年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3.应试教育产生的连锁反应。当前我国“五育”并举教育格局并未完全形成,应试教育的市场还很大。道德与法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美育等没有很好的落地生根,使得部分未成年生活乏味,心灵空虚、干涸,价值观念混淆。

4.家庭教育层面出现的负面影响。部分家庭不是被爱的氛围包围,而是被分數包围,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孩子的标准,忽视传统美德教育,不是望子成人,而是成“龙”成“凤”。北大学生弑母等案件启示我们,为人父母到底应该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孩子才能真正绽放生命之花。

(二)主观原因

1.欺凌者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通过合理渠道依法维权,自护能力较弱,或者内心不够强大,担心受到报复,难以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来保护自我。

2.欺凌者往往也欠缺规则意识。欺凌者往往认识不到法律是刚性的社会规则,是社会行为底线,未成人虽受法律特殊保护,但并非法外之人。无知者无畏,殊不知,任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3.变“被动”为“主动”的错误观念。部分被欺凌者在自身受到欺凌后,认为“唯有强权才是真理”。于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反击,甚至是主动出击,将自身吃到的苦果强加于他人身上,由被欺凌者变成欺凌者。

三、应对校园欺凌的有效对策

(一)构建良好的家校联动共同体

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潜移默化。因此,家校联动的前提是以立德树人为目的引导家长。第一,家长要以身作则,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第二,要学会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要与孩子共成长,正确认识亲子的平等关系,确保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第三,要明确教育的责任主体。学生在校时,教师是他们的临时监护人,离校后,家长是孩子的直接监护人。家长要主动向教师了解孩子在校表现,教师也要进行经常性家访,这样,责任清晰,齐心管理,建立家校联动共同体。第四,可以通过建立家校微信群进行沟通,也可利用短信、电话联络。孩子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教师和家长双方也要齐鼓励,共分享;一旦出现问题,切勿互相指责、抱怨,要共同找到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如果发生学生之间的纠纷,在联动共同体的框架上,以学生品德发展为前提,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学会求大同存小异,顾全大局。

(二)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艺术源于生活,电影《少年的你》让全社会都在关注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我校专门成立防治校园欺凌的课题组,认为今后要坚持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坚持实施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德育综合实践育人,对问题学生要给予特殊关爱;坚持抓好法治教育。重视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应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校园普法,营造宣传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校园综合治理水平。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者应深入校园欺凌研究、精准施策提升依法治校、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保护机制。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希望青少年的生活里不再有校园欺凌之痛。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