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异化与回归

2023-12-26孟子冉肖菊梅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数学教师双减

孟子冉 肖菊梅

摘      要 “双减”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呈现出异化表征:作业设计理念片面化、作业形式单一化、作业内容缺乏生活性、作业评价固化等,使得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教育价值不足。回归小学数学家庭作业之初心须做到:作业理念科学化,作业形式丰富化,作业设计层次化,作业评价多样化以及作业生活化。

关 键 词 “双减”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  师生关系

孟子冉,肖菊梅.“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异化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2023(36):74-78.

为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教学教育理念深刻变革,2021年“双减”政策正式颁布。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一环。小学数学家庭作业作为学生家庭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巩固学生基本技能的必要手段;是训练学生抽象思维和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主要方式;是錘炼学生创新意识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数学智慧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但现今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异化”俯拾皆是。学生“劳而无功,勤而无效”甚至诱发抄袭、厌学等不良情况。显然,让“异化”了的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回归”本源已刻不容缓。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异化表征

家庭作业立足于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目的在于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但当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淡化了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教育价值。

1.作业设计理念片面化不利于学科素养的培养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丰硕成果,小学生作业总量趋于合理,作业时间合乎国家规定,小学生负担大大降低,课外培训得到了有效规范,家长负担大幅减轻,课后服务效果广受好评,社会层面的教育焦虑情绪有了明显缓解。总的来说,“双减”政策的出台得到了家长、学生以及教师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但就作业设计理念而言,部分数学教师观念仍旧较为保守和片面。

部分教师对于作业功能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在知识本位观念的影响下,部分数学教师对于作业的功能认知停留在强基固本即强化学生基本技能、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显性层面,较少关注到作业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学生抽象思维、造就学生价值观念乃至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内的更深层面的隐性效能。

部分教师对于作业设计的视野存在片面性,在设计作业时往往习惯于仅从教学进度、教材建议、学生表现以及已有经验这几个方面来考量,并且大多数倾向于照搬教材、教辅或习题册上面的题目来作为学生的作业,如此一来便造成了数学作业设计内容零碎化。鲜有将作业设计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段目标等联系起来并站在小学数学课程总目标的视域下统筹设计作业。在与之相关的调查研究中,仅有11.9%的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切实做到以课标为依据进行作业设计[1]。这主要是因为对课标的把握不到位,理解不够深刻。

部分教师对于“双减”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双减”的内核不单单是通过作业总量的减少来实现学生体力负担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在减少作业量的基础之上提高作业的质量而减轻学生精神层面的压力。只有体力负担和精神压力都明显下降,小学生才能从无尽的题海中走出来,才能有时间来发展兴趣爱好,进而实现全面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到了“减量”而没有将重心聚焦于“提质”。作业时间确实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作业效果并未出现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业压力并未得到应有的改善。

2.作业形式单一化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当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完成形式基本上都是以书面的形式呈现,部分网络形式的作业也仅是书面作业的补充。“口算训练+配套教辅+试卷+课后习题”已成为绝大多数小学生的固定家庭作业套餐。以至于,小学中高段学生根本不用数学教师布置作业,都能够精准预测出当天的家庭作业,更有甚者每次都多做,希望以此减少写作业时间增加玩耍时间,等到教师布置的时候他早已完成,但是完成质量却不高,因为还没有学习到那里。此外,小学数学家庭作业题型单调无趣且乏味,仿题比重大。同一个题目换了换数字便反反复复出现,使得学生在做作业时不胜其烦。同时教师过于注重“题型+套路+反复训练”的作业范式,极易让学生思维固化,不利于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这种单一、僵化、一成不变式的家庭作业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养成毫无帮助。一方面,小学生活泼外向、喜欢玩耍是天性使然,倘若大量的将时间耗费在书面作业上,那么实践活动的时间将急剧减少,任其发展下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不可避免地被消耗殆尽,势必会出现“高分低能”的循环;另一方面,作业也是教学活动的补充与延伸,小学生深陷机械化的日常练习使得其知识来源变得狭隘,知识视野得不到应有延伸。作业形式的异化,追根溯源在于缺乏对家庭作业的精心设计和用心选择。这种单一、僵化、一成不变式的家庭作业缺乏针对性和条理性,对于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显得乏味且缺乏挑战性;对于基础较弱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来说,难度大,难以完成,耗时太久,以至于产生抵触情绪,进而丧失学习自信心。单一化的家庭作业使学生丧失了对写作业的热情与兴趣,进而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学情绪,以至于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3.作业内容缺乏生活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世界是由“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组成的[2],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作业作为学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同时兼顾“知识世界”和“生活世界”。华罗庚先生曾指出:“导将数学与现实生活相分离是造成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3]家长辅导孩子数学作业以至于崩溃这样的新闻已屡见不鲜。一方面,学生学习数学倍感吃力,觉得数学枯燥无趣、艰涩难懂,对数学渐渐丧失自信心以至于不愿意学数学。另一方面,家长对数学讳莫如深、谈之色变、无从下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小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知识世界”占据绝对主导,即只注重知识的学习,也就是仅仅关注到了“学”,而对于“生活世界”的内容几乎没有,人为地将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割裂,也就是忽视了“用”。最为典型的情况就是,绝大多数数学教师都选择忽视数学教材中提供的数学实践活动。作业内容的异化源于教师对家庭作业功能的错误认知,仅仅将家庭作业视为课堂作业的补充以及拓展。小学生在思维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占据支配地位的是具体的形象思维,高阶的抽象思维仍处在萌芽阶段,发展得不够成熟,这使得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会变得困难,因此需要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生活性作业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理论知识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到生活中,于运用中丰富对知识的感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无所不在,进而能够感知数学的美,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以至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致;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作业变得容易,积累一定的数学实践经验,促使学生从生活的层面去认识数学的作用,感受数学的美,感悟数学的本质。生活性的缺失是造成学生纸上谈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记忆背诵的加持下学生看似学到了许多知识,但当学生需要在脑海中检索一个知识点时,大脑中所存储的知识早已乱成一团,以至于学生在实际运用时立马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窘态。”[4]

4.作业设计“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

作业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个性的发展。因此,作业设计应当明确目的和意图,即要提高学生哪一方面的素养,巩固哪一个知识点,锻炼哪一种能力,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都应该了然于胸,否则作业就会变得无效。在常规教学中教师总是将整齐划一奉为圭臬,热衷于统一作业量、统一答案、统一批改的“一刀切”模式[5],最常见的莫过于数学教师给全班的人布置一样的作业。这确实有助于提高教师作业批改的效率,但是也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同样的应用题学优生学有余力无处施展,待优生学习成就感不强,后进生倍感压力无法完成。同样的作业,学优生20分钟能完成,待优生需要35分钟,后进生需要一小时甚至更久。这就导致了待优生在难题上绞尽脑汁、耗费大量时间、效率低下,后进生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惜抄袭作业,甚至不做作业。很显然这种“一刀切”式的作業设计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缩了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空间,无助于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激发以及实践能力的养成。归根结底是由于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5.作业评价方式固化干扰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学习评价旨在通过全面剖析学生学习的始末,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目的。作业评价是学生学习评价的一个基本组成元素,在帮助学生剖析自我、表达自我、展现自我、提高自我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然而,长久以来数学教师对于家庭作业的评价方式固化为“对与错”即通过打“√”与打“×”的方式来对家庭作业的正误进行评判,或者仅仅在作业上批一个日期,这样的作业评价方式抹杀了学生的主观意志,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正确答案,不惜偷窥甚至抄袭作业。在这样的作业评价方式之下,数学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对于作业质量的评估与反馈则较为轻视,缺乏应有的作业激励。然而,学生希望的是从教师批改的作业中获取成就感和满足感。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需要关注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需长于借助作业评判来勉励学生,在开展评价时要将过程与结果置于同等地位。当前的作业评价方式过于极端化,只关注结果而漠视学生学习过程,仅重视分数而轻视学生成长过程。这样的做法没有注意到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所流露出的情感与态度;没有关注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没有认识到作业评价的积极作用。作业评价应是强化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推动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助推器,但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下,师生情感交流被无限弱化,教师更像是任务的发布者,学生更像是任务的执行者。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回归路径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领域存在的这种“异化”现象所内隐和外显出来的教育问题——家庭作业与教育目的脱轨,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根据上述对于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异化”现象的分析,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条解决路径。

1.作业理念科学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

理念为行动开辟道路,行动为理念提供路径,正确行为以正确理念为向导,正确行为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孕育。高质量的作业实践需要教师在正确理念的指引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师作业设计的科学理念是在对课标的深刻理解、对教材的深刻把握,对“双减”的深刻领悟、对素养本位下教学改革的深刻认识下形成的,与传统的知识本位作业观有着本质的不同,素养本位的作业观不再是以教师的教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是以学生的学为价值取向。据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仔细而又深入地钻研课标。明晰作业与课标的内在关联,清楚地认识到作业的布置要以课标为根本遵循,在课标的引领下将作业目标、内容以及评价标准进行整合统一,要立足于课标要求,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将思维训练、价值引领、意识培养等元素纳入到作业设计当中,以稳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到教材以及各类教辅资料的作用。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辅资料是教师教学的参考,它们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思路,教师要扎根于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尤其是在作业的设计当中不能简单地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将教材或者教辅提供的例题或者习题作为学生的作业,教材或教辅提供的习题尽管与知识点紧密相连但是并不完全符合所有学生的需求,教师要在课标的指引下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学生需求、学段目标,进行长远的作业设计。再次,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通过阅读文献、参与教研或者培训等多种路径来加深对“双减”政策的理解。在设计作业时要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作业,提高作业质量降低作业总量,教师之间要协调好作业量的问题,避免各学科作业累积起来很多,或者作业雷同等情况。此外,学校要坚持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差异发展和人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双减”政策下学校需要主动摸索功课管理方式,创建严格的功课监管制度,恰当地调整功课结构,助力“双减”平稳有序实施,从根源上为学生减负。最后,家长也应树立正确的作业理念,要厘清作业量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更多地关注到学生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避免人为地给孩子增加作业量。

2.作业形式丰富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家庭作业的形式有知识类、实践类、情感体验类、活动类等等,但当前的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为知识类,形式较为单一、一成不变基本上都是题海作业、统一作业,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厌烦、没有生命力。这一情形与新课程倡导的要促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理念大相径庭。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倘若使完成作业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那么学生将兴致盎然地将作业完成,而不会将作业视为负担敷衍了事。”[6]如何才能让“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呢?笔者认为,教师设计形式丰富的家庭作业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从不同层面多个维度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思维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数学教师在讲完“长度单位”一课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采用恰当的且尽可能多的方法回到家里面测一测电视机、沙发、餐桌等物品的长度。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实践类作业,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是有用的,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除此之外,在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践作业:周末让学生和家长一同去买菜,让学生自己动手算一算总价,亲身感受数学的效用;数学教师在上“方位”这堂课之前,不妨设计这样一个情感体验类预习作业:让学生搜集一下“指南针”的相关信息。学生完成这样一个作业既能够培养搜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能了解古代我国数学取得的辉煌成就进而激发学习兴致和爱国情怀。在学习完有关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合作完成是教师所必须要做的。在“年月日”的学习后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借助小组合作的途径制作一个日历,学生在动手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又对基础知识进行了巩固。

3.作业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作业内容生活化是指家庭作业的内容应该兼顾学生的生活世界,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之成为连接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生活性作业在积累生活经验以及蕴蓄理性知识方面有着天然优势,能够真切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能够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泰然处之;能够激勉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进而产生愿意亲近数学的意识;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数学思考进而感知数学的美。据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发掘教育资源当中存在的生活性元素,数学知识都能在现实中找到确切的事物与之对应,要将学生学习的视野拓展至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起主导作用、占据支配地位的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因此,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方法、技巧等会使小学生学习起来感到艰难,此时就应该借助生活中直观的、学生可触可感的具体事物或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充足的时间来感受教师提供的直观事物,并且由于生活经验的差异,部分学生无法真正融入到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当中。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教学内容一知半解,做家庭作业的时候自然就感到困难,久而久之对于数学学习就会感到吃力。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布置生活性的家庭作业,帮助学生获取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图形与几何”这一模块的新课之前,数学教师可以明确预习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都要找一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找到之后自己观察观察、触摸触摸,试着描述一下它们的特征。学习完成之后让学生试着动手做一个圆锥、圆柱、长方体等,做好之后说一说各部分名称以及相应的性质。这些都是学生们能够自主完成的,教材都给出了配套的材料,但是绝大多数数学教师都选择了忽视,而是让学生们通过不停的做题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讲“数与代数”模块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跟随家长参与一次购物,在购物时观察物品的单价,试着用学习到的知识帮助家长计算购买的东西的总价,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用处,又能让学生收获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感。经过对生活世界的扩展,有助于让知识切切实实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时的学生将由被动封闭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开放的实践者[7]。

4.作业设计层次化,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學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8]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一位学生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作业方面,有的学生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解题缓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有的学生冥思苦想依旧无法解答……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学生作业质量不高,抄袭现象严重,基础差的学生学习起来越来越困难,学生对作业产生抵触情绪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此,教师在思想上要转变认知,深刻体会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行动上要精心打磨认真研习家庭作业的设计,从源头上阻绝“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情况,提高家庭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和梯度性,促使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例如,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学习程度等的不同,将作业分为“基础题、中等题和思考题”。基础题强调基本知识的巩固与积累,是课本知识点的回顾与强化,常以概念填空题、计算题等形式出现,重在夯实学生的基础、中等题强调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课本例题的变换与延伸,常以综合应用题的形式出现,重在发散学生的思维;思考题强调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课本知识的整合与拓展,常以的形式出现,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后进生,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基础题为主,中等题为辅;对于待优生,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基础题和中等题为主,思考题次之。对于学优生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以中等题和思考题为主,基础题次之。每个学生的作业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5.作业评价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作业评价的核心不在于判断正误,也不在于评价学习成绩,而在于激励学生学习。相关研究证实,小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会积极主动参与并力求做到最好。然而当今的家庭作业评价方式局限于“优、良或者√、×”,这虽然能够快速而又高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却不足以发挥评价的应有功效。这样的评价枯燥无味不足以激励学生学习,也不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英国文学巨擘刘易斯指出:“在他人看来拙笨的孩子,其实是孩子本身就认为自己愚笨而造成的。”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总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而对自己产生怀疑进而缺乏自信,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毫无例外地期待获得教师的鼓励,来自教师的勉励往往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提升获得感以至于完成学习态度的转变。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数学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家庭作业时可以采用画苹果、大拇指、爱心、五角星、可爱的表情等图案加打勾的方式,因为学生们喜欢互相传阅、互相炫耀自己做得好的作业,学生在得到激励之后,在下一次做作业时往往会更加认真、细致;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数学教师在评价他们的作业时可以提供较为丰富的评价语,让学生们意识到教师是重视他、看好他和欣赏他的。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数学教师在一些实践类作业或者游戏类作业上可以让学生来制定评价标准进行民主批改,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批改欲望又重视了学生的评价主体,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做自己学习主人的意识。

综上所述,作业就其本质而言是全面育人的缩影与写照,作业与教学活动一道共同推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教师需以强烈的责任心与高度的使命感,积极主动地更新教育理念,勤于钻研、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切实做到“减量提质”,唯有此“双减”才能全面落地。

参考文献

[1] 丁 洪.“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21(02):178-182.

[2] 宋立华,李如密.中小学家庭作业从异化到理性回归之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02):3-5.

[3] 华罗庚.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在于积累[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86-87.

[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3-64.

[5] 孙裕超.“双减”政策下的数学作业设计策略:以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45(08):105-110.

[6] 沙塔洛夫.教育散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65.

[7] 丁凯丽,李茂森.项目化学习的教学论意义[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45(07):36-4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67.

[作者:孟子冉(1998-),男,云南曲靖人,伊犁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生;肖菊梅(1977-),女,湖南邵阳人,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博士后。]

【责任编辑  陈国庆】

*该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新中国成立70年小学数学教育发展史研究”(BOA190223)、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课题“1921-1949年党的教育理论发展、实践及历史影响研究”(JYBZFS2019112)、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学校道德教育的竞争性与有效性研究”(18JYD002)、湖州师范学院2020年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考评机制研究”(YJGX20006)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数学教师双减
特殊的家庭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