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转换中回流儿童希望的意义阐释及教育引导*

2023-12-26艾瑞雪周兴国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意义生命空间

艾瑞雪 周兴国

摘      要 回流儿童是从流动儿童中衍生出来的特殊群体,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相比,回流儿童具有留守和流动的特殊属性。在不同的空间变化中,回流儿童的思想和行为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和变化的。只在物质层面对回流儿童实施援助将会忽视他们的内部发展需要。希望是人的本体需求,教育应践行有希望空间的教育或蕴藏希望的教育。探寻回流儿童在空间转换中的希望体验,并进行内在意义分析,可以走进回流儿童的生活世界,用理解与爱开启回流儿童的生命图像;关注回流儿童的身心体验,在教育关怀中呼唤回流儿童的生命意义;重视回流儿童的情感变化,从透视空间中促进回流儿童的生命流动。

关 键 词 空间转换  回流儿童  身心体验  生命图像  生命意义  生命流动  意义世界

艾瑞雪,周兴国.空间转换中回流儿童希望的意义阐释及教育引导[J].教学与管理,2023(36):59-63.

回流儿童是指那些有流动经历并被迫返回家乡的儿童[1]。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相比,回流儿童具有留守和流动的特殊属性[2]。回流儿童在特大城市人口疏解政策、农民工返乡潮以及异地中高考政策的影响下,从城市返回农村,经历了一系列的空间转换和人物变化,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物理位置发生了变动,从而导致其各种能力发生变化。有研究显示,相当一部分回流儿童学习态度变差,学习压力增加,在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表现要低于非回流儿童[3]。

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以及相关政策研究部门的专家都对回流儿童有所研究,并开展了援助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回流儿童更快地适应新的生活[4]。然而,在不同的空间变化中,回流儿童的思想和行为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和变化的[5]。只在物质层面对回流儿童实施援助会忽视他们的内部发展需要。希望是人的本体需求,教育应践行有希望空间的教育或蕴藏希望的教育[6]。探寻回流儿童在空间转换中的希望体验,并进行内在意义分析,可以唤醒每一个回流儿童个体本源深处的力量,进而突破生命宿命论,让回流儿童的生命在时间与空间中敞开,朝着未来与更优秀的自己开放。

一、回流儿童希望的三维空间

“希望”是生命的“乌托邦”的新界,也是教育的空间与地界[7]。“希望”是每个人内心最美好的向往,对于回流儿童来说也不例外。教育是希望的新界和空间,是引导和培养回流儿童希望的重要场所。

1.预先推定的空间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东西在一直推动着他们不断朝前发展,这种东西一旦活动起来,人的身体就会马上温暖和敏锐起来,它是预先推定的意识[8]。预先推定的空间是单纯从内部產生的,旨在把握某物,在预先推定的空间之中,渴望首先作为强烈渴求到某个地方的谋求显现出来。回流儿童的身心尚未成熟,在不同的空间转换中,一个强大的意义系统可以帮助回流儿童解释自己所处的世界,并赋予他们更深层次的意义和目的。这种意义也可以使回流儿童更加敏锐地感知人生的重要性,并获得更高的自我认知和成长。

回流儿童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弱,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照顾,有一个积极的意义世界很容易让回流儿童感到满足和幸福,也会使回流儿童更有自信和独立性。假如回流儿童缺乏意义,就可能会感到迷失和无助。“预先推定”象征着生存、团结和更光明的明天。因此,维持一个积极的意义世界对于回流儿童的成长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发展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使回流儿童拥有一个充满意义和目的的个人生命。

2.尚未完成的空间

“尚未完成”代表了一种开放性的未来状态,充满了向往和可能性。它强调了人类的自由和创造力,提醒我们不要停留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而是要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来创造新的现实[9]。“尚未完成”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动态的、未完成的状态或过程,它强调了事物的不完整性和未来的可能性,并反映了人类对现实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回流儿童尚未完成的空间一般是指他们还未掌握和完全理解的空间概念。回流儿童在发展初期对于空间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游戏、探索和学习来逐渐完善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可以为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和工具,帮助他们逐渐发展空间感知和认知能力。人的发展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回流儿童因成长的特殊性,其发展过程更为曲折和艰辛,但是其发展的道路却是光明的,也是充满希望的[10]。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空间概念和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这将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空间概念。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训练等多种方式,帮助回流儿童逐渐完善他们还未完成的空间,从而提高他们的空间意识和能力。希望具有一种肯定的关系,即尚未完成的此在的明确性,回流儿童的希望也处于正在发展的状态之中。

3.持存再造的空间

希望是一股积极的力量,它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是一种自然的、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推动力[11]。持存使个体对体验的经历、流程,及种种变化等特质的注视成为可能,但持存并非注视自身,持存本身不是回顾,不是将过去的时间段落当作对象的回顾,而是持续体验到当下的意义,并且也朝向即将到来者。希望不是上天赋予我们的,而是要通过学习才能学会的。因为持存的缘故,生命流程的多元性才得以构成[12]。回流儿童的认知和情感还不成熟,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也有限,需要得到特殊的引导和教育。博尔洛夫认为人具有“明天性”,这种“明天性”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13]。回流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需要得到周到的关照和帮助,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学习知识和技能。

在个体发展的生命历程中,不仅要关注“现在”,更要关注“未来”,希望是乐观主义的一部分,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回流儿童的情感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伤害,他们需要得到温暖、和善和关爱,以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希望是个体生命前进路途上美好的“缺位者”,它悬于生命的前方。即使更美好的东西长期受到阻碍,对更美好的东西的愿望也会继续存在下去。对于回流儿童来说,教育的世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关乎每一位家长和孩子,并贯穿每个人的一生。教育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探索和建设,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开放、充满机遇的教育世界。

二、回流儿童在空间转换中的希望体验

回流儿童的意义世界与他们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探析回流儿童在空间转换中的希望体验,有助于更加深刻地了解在意义世界中回流儿童的自我寻求。

1.奔波与束缚

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奔波可以被理解为人生旅程的一部分[14]。在奔波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地探索和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回流儿童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回到农村,反复的环境变化会让其产生奔波之感。回流儿童的环境变化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回流儿童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包括学校、社交圈、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这需要他们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环境和改变自己;另一方面,回流儿童有时会因为家庭、学习等原因需要再次去适应农村的生活环境,这种反复的变化也会让他们感到疲惫和迷茫,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

束缚是指限制、约束或阻碍个体的行动、选择或自由发展的因素或条件。它可以来自内在的因素,如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心理状态,也可以来自外在的因素,如社会、文化、法律、道德规范、经济环境。束缚可以限制个体在行动、思考、选择、发展等方面的自由度,使其感觉受到限制或不自由。回流儿童的束缚主要体现在缺乏和父母之间的亲情交流以及教育资源的匮乏。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回流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时间较少,无法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同时,由于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之间存在教育差异,也使得回流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现代社会对儿童的学习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家长也会将孩子的未来与学习成绩绑定,导致儿童背负过重的学习压力,缺少自由发展的机会。许多家长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要求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甚至有的家长会强加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失去了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力。而社会对于儿童的规范化要求也让他们有些束手无策,从而失去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和选择的权利。严格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可能会让孩子产生焦虑和抑郁,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2.痛苦与释然

在众多哲学家的思想中,痛苦被认为是人类存在的一部分,并与生命的本质息息相关。尼采认为,人类只有面对生命中的痛苦和挑战,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15]。回流儿童常常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他们还要面对不同的学校、社交圈和文化背景,这种频繁的变化可能导致他们感到困惑和不安。回流儿童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新的学校和交朋友的环境,这可能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回流儿童经常面临断续的教育经历,他们可能会错过某些学习机会,无法建立稳固的学习基础。频繁的学校转换和课程调整可能使他们在学习上落后于同龄人。这种间断的教育经历可能会使他们产生痛苦的情绪。然而,对于回流儿童来说,痛苦是一种可以被超越和克服的经验,希望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可以帮助回流儿童超越痛苦,从而达到释然的状态。释然是一种接受命运或现实,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和放下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回流儿童不再对命运或现实的不可避免的变化感到痛苦或不满,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变化。回流儿童在空间转换中往往缺乏稳定的家庭支持和情感依托,他们常常需要面对离开亲人和朋友的痛苦,无法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情感的不稳定可能导致他们在情绪管理和社交等方面遇到困难。希望可以激发回流儿童的内在力量,使他们更加坚强和学会有意义地生活,同时希望也可以促使回流儿童思考和探索生命的意义,使之成为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契机。

释然意味着接受现实,并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学会释然需要一定的内省和自我认知能力。在流动过程中,回流儿童的生活环境一般会发生变化,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回流儿童能够将眼前的逆境看作是暂时的、个别的、外在的,那么他们就能夠较为乐观和正面地去面对逆境。这种态度可以帮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能够逐渐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希望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它激发个体追求目标、努力奋斗的意愿,并给予个体持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当个体对未来抱有积极的期望时,他们就会感到充满希望和动力,愿意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付出努力。这种积极的期望可以激发个体的自我激励和自我驱动能力,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坚持和毅力,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希望还可以影响个体的认知和情绪状态。心存希望可以帮助回流儿童提高个体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希望还可以激发回流儿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当回流儿童对未来有积极的期望时,他们更愿意尝试新事物,勇于冒险,愿意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的途径。这种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回流儿童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应和发展,从而实现个人的成就和成功。学会释然并不意味着漠视问题或放弃追求目标,而是要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平和而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回流儿童更好地应对逆境,保持身心健康,并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3.孤独与温暖

孤独是人类存在的本质特征,人类作为自由的存在,注定要独立面对世界和自身存在的意义。孤独是个体与他人和世界之间的间隙,是个体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和自我认知的空间。通过正视孤独,个体能够面对自己的存在真相,并从中寻找自我意义和自由[16]。回流儿童的孤独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在家庭层面,回流儿童可能因为与父母分离而感到孤独,他们可能会面临与原生家庭的疏离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家庭的支持和关爱对回流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家庭应该提供温暖和稳定的环境,与回流儿童建立亲密的关系,从而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在学校层面,回流儿童可能面临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差等问题,从而感到孤独。学校应该给回流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关注,帮助他们融入新的学习和社交环境。教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友善对于回流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发展非常重要。在社会层面,回流儿童可能面临歧视、排斥和缺乏社会支持等问题,这可能加剧他们的孤独感。社会应该提供包容和支持,减少对回流儿童的歧视和偏见,为他们创造一个友善和支持的环境。此外,回流儿童自身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点也会对他们的孤独感产生影响。回流儿童需要学会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面对困难的能力,并积极寻求心理支持。

温暖是人类之间的情感联系,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只有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才能获得幸福和满足感。温暖是这种联系的一种表现,通过温暖,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关爱和支持,增强自己的自信和幸福感。温暖包括善良、关心、互动等因素,对于回流儿童来说,这些因素可以带给他们安全感和归属感。当回流儿童感受到他人的善良时,他们会感到被接纳和关怀,从而建立起安全感。善良的行为可以体现在家庭成员、老师、同学等身边人的关怀和关注上,他们的善意和友善会让回流儿童感到温暖和安心。回流儿童可能经历过各种挫折和困难,他们需要得到关心和理解,当家人、老师和同学能够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时,他们会感到被重视和关心,从而增加安全感和归属感。积极的互动可以促进回流儿童与他人建立联系和情感纽带,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通过与家庭成员、老师、同学进行积极的互动,回流儿童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感受到归属感和温暖。通过积极的适应和应对策略,回流儿童可以在不利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从而增强其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回流儿童可以通过建立支持性的关系网络,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这些支持性关系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物质上的帮助,以及信息上的指导,帮助回流儿童适应困难环境。回流儿童可能会在高风险的环境中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应对,将不利的环境转化为有利的环境。

三、让回流儿童充满希望的教育引导

学校和家庭是回流儿童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场所,家长和教师都承担着培養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

1.走进回流儿童的生活世界,用理解与爱开启回流儿童的生命图像

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儿童生活于其中的、以自己经历和体验感知到的具体而自然存在的世界[17]。回流儿童的生活世界应该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欢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回流儿童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发现自己所喜欢的事物,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受任何限制。教育应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关注回流儿童的“此在”,关注其当下的、此刻的存在。教育者需要站在回流儿童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困境和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回流儿童的内心想法和情感需求。教育应唤醒回流儿童内心真正的本质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激励回流儿童,让需求变成现实,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教育者要唤醒回流儿童的希望精神,从而使其摆脱“黑暗世界”的蒙蔽。教育者要帮助回流儿童使用希望的力量来规划或设计自己的生活,使其尽可能地避免或缓解因为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而遭受的伤害,从而在“已知的希望”中开启新的生命图像。

马卡连柯把人对未来的期盼作为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者需要尊重回流儿童的个性和价值观,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创造、动力和想象力的自由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回流儿童可以真正地享受生命的美好,以最自由的方式探索和发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回流儿童离开父母的亲情呵护后,孤独、悲伤、失落之情溢于言表,教育者需要激发他们向前发展的原动力,使回流儿童将遥远的愿望变成积极的行动。教育者需要关注回流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勇气。教育的真正使命在于唤醒回流儿童的希望感,使回流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向往。教育者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面对回流儿童的问题和挑战,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与支持,让他们具备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从而成长为更加积极健康的人。

2.关注回流儿童的身心体验,在教育关怀中呼唤回流儿童的生命意义

回流儿童的身心体验可能会受到亚健康状态、自我认同、社会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教育者需要去消除虚无,呼唤回流儿童的生命意义。从希望的角度来讲,个体教育实质就是缩小现实“本我之象”与“理想之象”的距离[18]。回流儿童经历了离家和返家的刻骨铭心的痛苦和孤独感,他们可能会对周围的人和环境保持警惕和远离感,产生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上的困惑。教育要重视回流儿童在不同环境中的身心体验,要在理解回流儿童意义世界的基础上对回流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回流儿童并不等于是困境儿童,更不等于是问题儿童,他们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判断,教育者需要聆听回流儿童内心深处的声音,而不是作批判性或否定性的判断。希望在某种程度上含有关怀之意,表达的是对于美好未来的期盼。

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回流儿童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他们迎接未来的挑战。对于回流儿童的教育,我们应该直面他们的生命,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价值和尊严。这包括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教育需要关注回流儿童的真实需要,满足回流儿童的真实需求,需要提高回流儿童的精神境界,培养回流儿童健康稳定的希望心理,激励他们积极向目标不断进取,激发其内在动因,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3.重视回流儿童的情感变化,从透视空间中促进回流儿童的生命流动

回流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经历了多次流动,对他们的生命和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教育回流儿童时,我们需要重视他们的情感变化,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促进他们的生命流动。情感是主体自身精神需求和生命价值的体现,是个体在精神生活中的独特体验和选择[19]。回流儿童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要面临巨大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环境上的反差使很多回流儿童出现了强烈的不适应与失落感。从城市回到农村,由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回流儿童难免会将两地进行对比,容易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教育就是要帮助回流儿童理解意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动态关系。

教育的起点是生命,教育的一个功能是使社会内部的人成为“自为的人”。弗莱雷认为,人类是不完美的,有成为完美人的“本体论使命”[20]。欧式几何学的空间是透视存在的模式,这是一种无超验的实证的空间,各种直线按照三维空间在空间中或平行或垂直,这种三维空间承载着所有可能的位置,这种空间观念和最真的存在的、无限存在的古典本体论的深度契合。个体借以站立和由此作出反应的东西就是勇往直前的意志。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回流儿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弘扬其主体性,给回流儿童自由选择的空间,促进其精神发展和自由个性的形成,为回流儿童将来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奚冬琪,肖亮升.“回流儿童”,回乡生活要如何更好安放[N].人民政协报,2022-06-13(005).

[2] 刘腾龙.返乡农民工子女乡土适应问题研究[J].青年探索,2019(03):28-37.

[3] 蒋国河,孙萍.农民工子女返乡就学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12):27-30.

[4] 刘旭东,王稳东.儿童美好生活与教育空间的重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6(02):95-102.

[5] 周兴国.意义世界中的儿童行为表现概念及其意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7(03):135-141.

[6]  哈維.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

[7] 邓建华.愿望图像、幻象与“受到引导的希望”:论布洛赫《希望的原理》中“具体乌托邦”的文学表征[J].文艺研究,2021(10):150-160.

[8] 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3.

[9] 金寿铁.希望的视域与意义:恩斯特·布洛赫哲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0.

[10] 怀特海.思维方式[M].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5.

[11]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7.

[12] 薛晓阳,朱小蔓.希望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

[13] 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

[14] 李长伟.教育:在记忆与希望之间——以自我同一性的显现为中心[J].教育学报,2022,18(02):75-88.

[15] 张宝歌.回迁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以生命关怀为基点改善回迁儿童学习适应状况[J].教育研究,2012,

33(02):74-78.

[16] 萨特.存在与时间[M].陈宣良,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2.

[17] 蒂利希.存在的勇气[M].成显聪,王作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19.

[18] 培根.新大西岛[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1.

[19] 莫尔.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13.

[20] 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7.

[作者:艾瑞雪(1995-),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周兴国(1962-),男,安徽南陵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责任编辑   白文军】

*该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儿童世界的意义阐释”(20FJKB00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意义生命空间
一件有意义的事
空间是什么?
有意义的一天
创享空间
生之意义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诗里有你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