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逻辑依据、发展困境与实现路径

2023-12-26刘祚玉郭少飞王婧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共同体应用型育人

刘祚玉,郭少飞,王婧

(宜宾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人才培养、思政教育、意识形态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与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14。作为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建设,既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部署,又体现了立德树人实践的深化拓展,是落实“四个服务”育人主体性更高程度的回归和实现。

国内学者研究多从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特征、要素、关系、方法等开展研究。就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总体特征而言,张斌斌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共同体是一种利益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其形成既是自发生成的,也是自觉理性建构的[3]。钟世潋、张洪冲认为课程思政共同体是育人主体的协同、育人元素的累加、育人空间的耦合[4]。对于课程思政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刘瑞认为课程思政是“课程”工具理性与“思政”价值理性的统一体,需要强化政治引领,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创新协作机制,统筹各类资源,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赋能圈层效应[5]。从课程思政共同体的价值属性层面,赵颂平认为课程思政是一个政治属性的价值共同体、协同优化的关系共同体、目标一致的实践共同体,要从协同、生态、系统等三个维度构建合作与融合的系统结构[6]。王郢、方癸椒、朱小君认为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理应遵循教育学逻辑,应探索以内容供给、方法供给和评价供给三条主渠道支撑课程思政教育服务的运行机制[7]。对于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构建方法,李艳红、邓谨强调从“教师共同体”“课程共同体”“育人文化共同体”和“评价共同体”四方面出发[8]。金华以“文学概论”课程思政共同体为例,认为其涉及学校、专业、系部、教师、学生等主体,也涉及专业教学线性过程[9]。从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构成要素出发,张忠,孙苏扬认为高校师生共同体建设要打造“课程+”复合型知识共同体、多维交织的跨时空情感共同体和同频共振的全方位信念共同体[10]。刘广明等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由高校课程思政利益相关者构建的,包含目标、价值、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等在内的课程思政有机系统[11]。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必然产物和现实需求,其办学定位体现在应用型与服务地方。本研究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从内外部治理优化赋能“大思政”格局构建的视角,提出优化课程思政的主体结构,建设符合自身实际和特色的课程思政共同体;通过坚持共建共治共融理念,凝聚多主体育人育才的共识,吸纳更多的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形式,促进校内、校校、校企、校地融合与协同,从而塑造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的新形态,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逻辑依据

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具有深刻的逻辑依托,在理论、实践、价值等维度构成了课程思政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思政共同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高位表现,具有不同于以往课程思政的刻板要求,以多元性、实践性、共融性呈现出课程思政发展的共同体特征。

(一)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理论构成

课程思政共同体由课程思政与共同体组合而成。其一,课程思政即利用课程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挖掘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课程思政是指以学科专业教育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工程,将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理念,达到智育与德育相统一、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从而形成协同效应。其二,“共同体”[12]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的,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学概念,主要是以血缘、友情、地缘为划分标准的共同体,如血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以及精神共同体等,是一种浑然天成的整体。马克思对共同体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他强调真正的共同体是人与人自由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劳动,是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不断深入发展,共同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再局限于血缘、地域范围,而是一个追求共同的价值目标,拥有共同的价值立场,满足群体成员需要,让成员体验到归属感的群体集合。其三,课程思政建设强调育人内容多元化、育人方式多样化以及育人主体的多方协同参与,与共同体所倡导的共生、共建、共享、共赢的基本理念相同。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共同体就是利用共同体的共建性、共融性、相通性等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有机结合,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上的育人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基于共同育人目标,各地方高校、企业、政府、全社会整合育人力量和教育资源,相互联系,凝聚各方育人力量共同参与,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日常生活以及教学锻炼、社会实践当中去。课程思政共同体就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课程思政建设工程中,将彼此依赖和具有共同育人使命的主体,基于共同的育人目标和愿景,促成形成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向同行的共同行动,也因此促成课程思政共同体的构建目标。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现实应然

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回应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方向、主阵地和主渠道等三个问题的时代诉求。从战略层面而言,这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方针,彰显主动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培育适合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这是其价值取向。从实践层面而言,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输送人才,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标准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紧密结合,凸显应用型培养的有效性、实践性,所以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体现出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基于价值、任务、梯度、衔接等多方位的现实考量。一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价值追求的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13]39放在优先地位,这深刻回答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保障问题,彰显了教育共同体各方责任与担当。各主体在人才培养价值取向上一致,为中国式现代化生产培养生力军,核心是重视和发挥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培根铸魂作用,以共同观念锚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形成学校、政府、企业、社区(社会)多元协同发展的理念、规律、资源的共建思维,构建课程思政共同体一体化机制。二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任务的特殊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基于“新型工业化”的现代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这需要培养适应新产业、新经济结构的应用型、服务型人才,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在课程思政供给上,促进“专业群”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群”无缝对接,搭建人才充分应用的平台,课程思政的生产实践体验和时代创新性特征突出的有效结合。三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梯度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有主次、有梯度的协同。学校的功能决定了它是课程思政共同体构成的主阵地,因而学校的顶层设计要对课程思政的组织、制度机制、渠道流通、师资储备等进行规划。地方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推动者,故要鼓励企业、社区营建育人氛围,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所需的人才培养过程。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协同的粘合性。共同体视域下的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路径就是资源的交叉融合、充分粘合,在共同体互动协同中充分发掘课程思政资源,挖掘思政元素。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通过政产学社主体间的积极协调、强化互动、多方齐下、多元融合、增进协同,形成课程思政育人合力,织成课程思政育人的一张“网”。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价值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作了全新战略部署,阐明了教育所具有的强烈价值属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贯通的课程思政教育具有极其深刻的价值蕴涵,更为直接地反映了培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是学校、地方政府、社会、企业等共同的责任。第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立育人之德与树有德之人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就是立德树人,要把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摆在首位。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我国本科高校中占据半壁江山,是育人的主力军,切实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关键意义,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则是落实好这一根本任务的重点工程和战略性举措,其立德树人的有效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协同配合,育人主体共同参与,小至课堂,大至社会,凝聚共识,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既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又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同时也具备社会的大德。第二,增强应用型人才的价值衔接。大学是学生迈向社会的重要节点,是关乎学生今后能否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关键时期,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塑造良好的品格,促使学生个体具有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实现顺利就业。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需要更加密切共同体各方关系,共同意识到教育不仅是解决学科专业技术的教学,更是要解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避免出现各方“各自为阵”的局面,实现各方共同发力,同向同行。第三,拓宽教育对象的视野。课程思政的关键就是拨动学生心弦,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更加深刻的领悟,增强成长成才的自觉性主动性。政产学社共同体的建设是实现强国目标的价值逻辑的重要安排,就在于能更好地将学生的认知从校园提前到社会化,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塑造人才的过程中把学生培养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发展困境

明确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发展面临的困境,这是构建新时代课程思政共同体的内在要求。自课程思政实施以来,形成了系统化、理论化、前沿化的发展经验。当前,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卓有成效,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其推广和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

(一)“不知”导致协同育人不足

课程思政是隐形教育,育人过程润物无声,所以,共同体中的主体往往处于“不知不觉”状态。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面向而言,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之间具有天然紧密联系,学以致用,企业是高校育人效果的重要合作对象。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成为人才检验的第一“试金石”,也是很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因而,企业在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自己既承担着实践的任务,又承担着思政教育的任务。学生到企业实习、见习、实践,部分企业仅仅是提供相应的岗位,只是让学生在专业上进行实践锻炼,没有充分地利用好企业文化、党建等相关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凸显主体思政教育意识淡薄。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绝大多数是进入各类企业,企业育人是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育人与企业育人的重要共性内容。牢牢把握企业育人的重要内涵,是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内涵之一。此外社区的课程思政育人效能从面上来讲,也是宽泛的,如社区文化、党建、居民的学习生活氛围等,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实习、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与社区联系很密切,但对社区的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挖掘和发现不足。

(二)“不愿”导致建设资源不足

为了更好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须实现育人资源的有效供给与整合。当前,在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育人资源不足以及整合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之间未能将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一是政府未能充分发挥自身育人能力,调动社会育人资源的力度不够。如地方修建的文化宫、博物馆、纪念馆等资源没有效开发利用,地方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度不够,学生们的社会实践板块亟待增强,需要通过切身体验来达到课程思政建设的真正目的。在政府作用构成中,协调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作用的发挥要从多元方式入手,强化政府在多类资源之中的核心调度作用,充分利用当地的思政资源,构建意识形态教育的巩固阵地。二是企业对于思政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思政资源的利用也不充分,与政府、高校之间的资源衔接也不充分。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发展的思政资源,强化资源的有效、有序供给,这是促进资源建设的重要保障。三是高校之间的资源相互利用不足,存在轻此薄彼的倾向。人才培养具有强烈的共通性,但高校之间存在彼此隔阂、资源竞争、能力问题、相互之间的资源不对等现象。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要打破彼此之间的联结“瓶颈”,以目标一致、公平互利、衔接顺畅等为目标,打造资源充分利用的共同体,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资源的共享共用。

(三)“不谋”导致育人方式单一

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要保证课程思政的及时性、有效性、作用性,这是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保障。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展迅猛,但是依然存在内源性、内在性、逻辑性的不够连贯等情况。尤其是课程思政“一窝蜂”建设,但形式重于内容,表演性、雕琢成分突出,而整体谋划不够,课程思政的实践应用过于缺乏。一是第一、二、三课堂之间的互动不足。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一、二、三课堂的良性互动,在巩固第一课堂主渠道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育人作用,拓展课程思政的育人范围。而当前的课程思政建设还局限在第一课堂上,采用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教学,忽略了校内除第一课堂以外的育人资源,如校内的学生社团和各种协会以及社会上组织建立的各种联盟、创业园等。这就无形之中缩小了课程思政的影响范围,使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难以达到有机结合。二是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多采用灌输式教育、说教式教育,无法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极易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使课程思政建设适得其反。教师可采取一些学生们更能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如企业成功案例分析、课外社会实践课程、劳动教育等,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充分融合并进行有效输出。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实现路径

从共同体的视角出发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路径,对于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实施校内共同、校校共同、校企共同、校地共同等途径实现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跨越。在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打造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局面,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多维思政育人体系,形成以育人育才共同体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圈”。

(一)强化共建共治共融的课程思政共同体理念

贯穿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主线就是各主体的共建、共融、共享理念,而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要以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为抓手,推动各主体课程思政育人的自觉性,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性。第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搭建起政产学研共同育人的平台,将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延伸到“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联手政府、社会、企业等,共同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共同体建设关键是要增强各主体参与课程思政育人的自觉性,共识到育人不仅仅是学校专人或者教师的事业,更是共同体的责任或担当,育人的结果就是为伟大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发挥政府、社会、企业、机构等参与主体的重要作用。让主体认识到育人比育才更根本,将育人意识铭记于社会意识中,落实到行为实践中。只有让各参与主体深入挖掘所在行业、地域、领域内的思政元素,自觉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提高对课程思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才能使政府、社会、企业、机构等充分利用教学实践、社会大课堂等,在共同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真正目的。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做好立德树人的示范引领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育人育才的高地,在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上,要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治理上彰显课程思政主场的功能。第一,健全制度机制。制度引领是基础。要建立课程思政的实施体系,包括教材、师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机制上,要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地方转型发展同频共振的工作机制,学校课程思政的牵头协调部门,如教务处、学工部门等,创新创业学院要增强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等的协作、合作。第二,提升教师的思政能力。加强教师的政治能力和师德师风研修培训,增强教师课程思政的自觉性,发挥教师以身示教之作用,形成立德树人好引导:做好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讲情怀、讲奉献、爱劳动的引导,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同个人幸福人生梦结合在一起,做好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导;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做好学生涵养社会主义道德、涵养中华传统美德的引导。第三,要筑牢课堂阵地。课堂不仅仅是三尺讲台,还包括社会“大课堂”,把课堂教学作为立德树人主渠道,让立德树人落实在每次课堂教学中。第四,打造立体化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体系。它具体是以专业教学为载体,体现出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科学精神和专业伦理、劳动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的课程思政要求,充分把学生政治品格、社会公德、健康人格、前途理想等教育融入到相应专业知识教学实践中,积极响应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号召。

(三)构建课程思政联盟促进校校共融

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搭建良好的各高校之间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互助共享共赢关系,有利于各高校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提升各高校育人主体协同育人能力的提升,进而巩固提升课程思政共同体的育人效果。一是搭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融通平台。主要为育人主体提供信息交流载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知识信息共享。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分享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成果,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也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模板,从中汲取经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促进各高校之间广大教师的良性互动,促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共进。二是有效开展研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各高校教师团队等构建的课程思政共同体,为不同育人主体提供教学经验、备课资源,形成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合作方式。通过合作育人平台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育人效果,达到“1+1>2”的成效,打破各高校之间的教育壁垒,弥补协同育人资源的不足,为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三是推进职普融通。应用型本科高校重在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劳动实践体验“情感与价值”,更注重思政素养、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并进,在提升应用人才的综合性、技术技能性过程中贯通思政教育。

(四)打造思政基地深化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着眼于培养一线生产的技术技能人员,向企业行业提供专业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故产教融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和突破口,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教育形态。各高校不断对新教育模式的探索,逐步形成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即七分实践、三分理论。企业则是教学实践的主阵地,利用校企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第一,企业作为加强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育人阵地,既是育人主体,也是育人资源。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对于发挥企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至关重要。地方龙头企业和应用型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思政共同体,在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从而达到课程思政育人之成效。第二,为了发挥企业在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重点挖掘企业文化的育人元素,发挥企业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功能。企业提供育人场所,利用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让学生既在理论学习阶段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切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达到共同思政育人的成效。

(五)强化政策支持密切校地合作

政府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育人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整合育人力量,这既是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体现,也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共享发展的体现。政府的育人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和资源贡献两个方面。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层面的建设来推动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一方面,政府强化组织领导,把应用型人才的综合培养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和考核范围。另一方面,政府逐步建立地方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体制机制,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厘清不同育人主体的责任,将责任制度透明化,从制度层面对参与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相关主体予以制度保障。其次,政府作为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中的育人主体之一,应积极促进各类公益性组织、党校、社区等的和谐互动,将课程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政府依托当地的社会文明实践中心、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文化馆等资源,积极开展弘扬正能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既加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又在隐形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政府也可以出资打造课程思政项目,拓展课程思政教育渠道,提升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的效度。

(六)构建“互联网+”社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14]。当今时代,“互联网+教育”已经为教育领域带来许多变革,由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立于时代潮头,借助互联网传播范围广、渗透度高、受众度广等特点,延伸课程思政共同体的育人任务能与社区、基层发展紧密结合,填补社区在课程思政教育开发性、联通性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而言,通过建立“互联网+课程思政”把学校育人和社区资源结合,拓展育人空间,强化社区的育人效果,从而构建好适合自身人才培养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构建指引思政教育跨越了学科边界的同时也跨越了组织边界,有效调动高校、企业、政府、社会等主体的育人力量,形成思政协同的育人局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紧跟时代步伐,落实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打造主体共建、价值共融、资源共享的课程思政建设新局面,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更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共同体应用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爱的共同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