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3-12-25高若云

鄱阳湖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作者简介]高若云,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71)

2023年11月3—5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构建”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2023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智库、黑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学术交流基地和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温州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委党校、青海省委党校、东北林业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CRGSE)是2015年6月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共同创办、自主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相关议题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共同体。自成立以来,该研究小组每年举办学术年会,2023年是其第九届年会。会议开幕式由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冰教授主持,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宋吉红书记和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先后致辞。宋吉红书记代表主办方对全国各地参会代表表示由衷欢迎,介绍了东北林业大学发展概况,并表达了对研讨会圆满举行的良好祝愿。郇庆治教授从学术共同体概况及其活动方式、主要成果等方面介绍了“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并畅谈了对小组未来工作和活动的设想。

开幕式之后,郇庆治教授作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一种新政治社会学”的主旨演讲。他首先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政治社会学”“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学”三个概念进行了辨析,接着在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政府推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现实背景下,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学术话语体系下,探讨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框架及其构建,并系统考察新时代第一个10年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归纳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四大表征,以及对走向一种新政治社会学的展望。

与会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域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政策领域及其实践”三个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现将会议代表的发言要点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域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

会议第一单元的讨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域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为主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郭剑仁副教授、清华大学的陈艺文助理教授、北京大学的王聪聪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琦讲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雪姣副教授和东北林业大学的汪金英教授围绕这一主题作了发言。

郭剑仁副教授从多个维度分析了生态社会文明建设的社会意涵。他指出,社会是人的个体交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在当前的文明形态转型阶段,从个体维度探索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是必要的、重要的。在他看来,应该重视从能量以及能量与物质关系的角度考察人们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精神生活是人的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需要协调、平衡发展,因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不能忽视精神生活的建设。

陈艺文助理教授从学术文献史视角阐释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观。他在梳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观的主要发展阶段之后,概括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在生态社会的生活方式、组织方式和主体结构等议题上的观点主张,认为其生态社会观的突出特征在于:强调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与生态节约环保理念的相互融合;体现了清晰的“后工业化”倾向;彰显了社会主义解放的自由向度和个体价值。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生态社会研究需要关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相结合的社会制度机制,如何平衡生活富裕与生态良好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个体成熟自主与共同体团结有为的有机统一等基础性问题。

刘琦讲师论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愿景构想及其全球实践。她指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愿景构想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背景,不仅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异化和社会异化)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社会(非)生态实践的反思,还包含发展的维度,即对可持续的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自为探索,由此才会形成生态可持续与社会可持续的并存共荣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图景。她从现实角度出发,分别阐释了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实践和拉美激进左翼政府的生态社会建设实践的机制、优势和局限。她认为,中国社會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旨在推动现代化与生态化并行,充分借鉴和吸收本土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并拓展了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的想象。

李雪姣副教授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逻辑框架,对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价值指向、战略图景和路径方案进行了阐述。她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决定了新时代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以人类整体福祉和个人美好生活的实现为根本追求的价值旨趣。我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以美丽中国愿景和美丽清洁世界愿景为总体目标,需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统一架构的战略部署。

汪金英教授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自信问题。她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生态价值观自信应包括六个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创新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观。基于此,她指出,应该从价值感知、理解、认同、外化、自信五大方面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

会议第二单元的讨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为主题,湘潭大学的胡长生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的李全喜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的黄爱宝教授、南开大学的叶冬娜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的蔡华杰教授、成都理工大学的罗浩轩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徐海红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的杨晶副教授、福建农林大学的罗贤宇副教授、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宁琳琳副教授和东北林业大学的郭岩副教授围绕这一主题作了发言。

胡长生教授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学理性范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着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在理论上,它不仅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而且弘扬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在实践上,它不仅源自我们党长期致力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更体现了我们党新时代对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追求。

李全喜教授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哲学意蕴。他从文献梳理出发并指出,探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哲学意蕴,有助于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关系,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命题的认识,廓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地位,以及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实践指南的制定。在他看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现代化的生态哲学意蕴,体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重塑、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地位厘清、对人与自然共同福祉的价值取向确立、对生态思维方式的孕育培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中主要矛盾的把握、对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视野的彰显等方面。

黄爱宝教授探析了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与社会支撑。在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强化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已成为新时代重大课题。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则是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的首要影响要素,为此不仅要统筹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的各类具体制度执行力,更要重点发挥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对于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的特殊影响。他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融入到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之中,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生态文明社会共同体,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实现有序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也是强化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的根本支撑。他同时强调,不可忽视社会生态信用机制构建、数字社会建设,以及政府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强化中的作用。

叶冬娜副教授认为,把资本作为现代化服务对象的资本取向现代化,势必造成人与自然之間的生态困境,而资本取向的现代化并非建构现代性的唯一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现代性的工具理性与资本逻辑,成功地回答了西方现代性在其自身逻辑中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

蔡华杰教授阐述了“党的全面领导”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他强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静态维度上是党与人民群众勠力同心、共同奋斗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中的领导与追随的关系样态,在动态维度上是中国共产党以自身的先进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活动状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构建中存在着诸多艰难险阻,因此需要一个“核心”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当前,这个“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他认为,可以通过“规划引领、制度规约、宣传吸纳”的方式,恰当地把握运用“党的全面领导”这一优势,从而使其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构建中的突出作用。

罗浩轩教授分析了“两山”理念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指导意义。他认为,“两山”理念运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的关系作比喻,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他从三重维度进一步挖掘了“两山”理念的深刻理论意蕴:在认知维度上,“两山”理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满足个人需求到保护区域环境再到追求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过程;在实践维度上,“两山”理念逐渐形成了一个从“生产发展、生态污染”到“生产发展、生态保护”,最终走向“生态保护就是生产发展”的实践模式;在评价维度上,“两山”理念对政府官员、企业和个人各有新的要求。由此可见,“两山”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也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符合全人类的价值取向和共同利益,同时还创新了经济发展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中。“两山”理念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徐海红教授考察了中国绿色发展方案的社会维度及其国际传播。她认为,中国绿色发展方案的社会维度主要表现为以绿色发展促进共享正义的实现,即推进绿色发展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促进共享正义的实现,并以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共享主体,共同分享社会发展成果,通过社会制度来保障公平正义地分配发展成果。她对中国绿色发展方案的政治蕴含、中国绿色发展方案的国际政治认同的成就、挑战及影响因素、提升中国绿色发展方案的国际政治认同的应对策略展开了讨论,提出增强中国绿色发展方案的国际传播是提升国际认同的重要路径。

杨晶副教授分享了网络空间视域下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国际传播研究。她指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网络国际传播实效与生态文明建设现实并不完全匹配。她在厘清网络空间中生态文明话语特质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梳理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国际传播的特性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加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国际传播的关键点,即:以全球治理为导向、探寻多元叙事形态、利用话语合理化组合打造高质量的生态文明国际话语体系,增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在网络国际传播的向心力、言说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中国生态文明的国际话语权,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宁琳琳副教授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了绿色发展理念培育传播的路径。她指出,全球生态危机愈演愈烈,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和解的生态命题。全球环境治理困境与绿色转型利益博弈,要求中国积极贡献绿色智慧与绿色方案。因此,她呼吁推进当代中国生态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绿色话语培育、传播和自主性建构。她指出,“天人合一”包含推崇万物一体、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朴素世界观,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发展之道,以及遵循顺应自然、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虞衡制度、机构设置和治理体系等丰富内涵,是中华优秀生态文化智慧,应该予以弘扬和转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应该是一种生态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价值传播、议程深化、民主推进,绿色的、可持续的、去中心化的双向互动,从而走向天人合一的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形态。

郭岩副教授从文本出发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演进逻辑。他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3、4卷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本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特征词的提取、归纳以及频数和频率等描述性统计,归纳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的五条逻辑主线,即生态文明与民生、生态文明与强国、生态文明与治理、生态文明与制度、生态文明与共同体。在对特征词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她概括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话语体系在逻辑起点、价值旨归、理论精髓和实践向度四个维度的演进规律。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政策领域及其实践

会议第三单元的讨论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政策领域及其实践”为主题,南京林业大学的曹顺仙教授、海南师范大学的杨英姿教授、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省行政学院)的马洪波教授、东华理工大学的华启和教授、湖州师范学院的侯子峰副教授、温州大学的王习明教授、海南师范大学的刘利利副教授、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的鲁长安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的张沥元助理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的黄敏助理教授和东南大学的鞠传国讲师围绕这一主题作了发言。

曹顺仙教授分享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江苏实践经验:一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式,将社会主义理想贯穿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过程的始终;二是将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建设中,比如开展生态就业、无废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环境治理等;三是推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四是统筹“强富美高新”江苏目标的实现。她总结了如下四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充分认识社会建设是江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社会建设坚持以社会问题为导向,坚持以社会文明程度高为目标导向;三是坚持以系统观念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把生态优先、文化强省等放在突出位置;四是社会治理坚持源头治理、过程治理,深化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和完善,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提供了示范。

杨英姿教授分享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海南实践经验。海南实践以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为目标,先后制定实施了六大标志性工程,分别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的推广”“禁塑行动”“装配式建筑”“六水共治”“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她把海南实践经验总结为以下六点:一是保护与治理并重,二是加法与减法并用,三是被动与主动互补,四是点与面结合,五是政策、法规与制度渐进,六是观念与行动统一。

马洪波教授以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为例,介绍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青海实践。青海湖具有生态、战略和文化上的重要枢纽地位,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青海湖考察时提出“四好”要求,成为其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的根本遵循。在他看来,青海湖国家公园的大生态建设仍面临着诸多难题,亟需统筹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两件大事,在以下方面发力:树立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作用,坚持有序引导、规范发展;引导好顶层设计与地方探索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加强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两个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协调发展;传递好创新包容和安全审慎两种态度,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完善。他指出,青海湖生态建设实践应该从国家公园数量扩张向生态产品效益提升转变,从生态保护粗放低效向范围分区精准布局转变,从传统旅游“多头分散”向生态旅游“统一高效”转变,从产业管理“经营者受益”向国家公园“全民共享”转变。

华启和教授系统总结了江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理念目标、战略举措与进展成效。江西作为全国第六个、中部第一个,同时也是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第一个制定实施省级美丽建设规划纲要的省份,做足“两山”文章,畅通生态富民渠道,做活流域治理保护,做好生态制度建设,做实“双碳”目标。如今,江西已经基本建成高效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呈现出高品质生态环境系统,打造出高标准的生态江西品牌。

侯子峰教授基于浙江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历程与取得的成就,阐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浙江經验”。他考察了浙江生态治理的重大战略思维和战略举措,总结了如下六条“浙江经验”:一是坚持正确的目标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二是以环境整治为契机,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重点环境治理;四是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导,让人民群众共享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五是坚持依法治理,确保生态治理的法治化标准化;六是坚持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激发生态治理内生动力。

王习明教授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农村老人和小孩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解决这两类人群的问题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农村小孩问题主要是教育问题,办好教育既可提高小孩的素质、增强其致富本领,又可留住人才、缩小城乡差距;农村老人问题既涉及老人生活,又涉及年轻人外出就业和创业,还涉及生态产品的供给问题。目前,这两类人群作为弱势群体面临着特殊的困难,需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大胆进行地方特色探索,发挥政府职能,从而改善和保障其生活境遇。

刘利利副教授介绍了东屿岛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零碳样本”的概况,并总结了它的四条发展经验:一是探索借力自然与因地施策相结合的精准方案;二是组织贯通零碳领域先进性和适用性的新技术;三是探索全要素智能化的城市零碳综合管理平台;四是建立市场投资与经营回报相联动的实施模式。

鲁长安副教授以湖北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实践为例,深入分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创新。湖北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蕴含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指出,湖北实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行动,为我国城乡广泛深入开展这项实践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工作指引。

张沥元助理教授系统评述了我国当前生态社区建设中的三种基本模式。她指出,生态社区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单元,对于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主动、更坚定、更有效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意义。

黄敏助理教授比较分析了成都和深圳这两个公园城市建设的实践路径。她认为,成都的“场景营城”绿色发展模式和深圳的“山海连城”生态现代化模式,源自两个城市不同的背景和条件,突出体现了中国大城市或超大城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愿景所作的实践努力。

鞠传国讲师以浙江安吉县鲁家村的实践为例,探讨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视野下的乡村振兴。他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与乡村振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乡村振兴的实现包含着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乡村振兴能够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另一方面,生态振兴构成了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能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鲁家村作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创造性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动印证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相辅相成。

责任编辑:徐 颖 孙飞行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