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化时期郑州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探析

2023-12-25申志锋田雅阁

鄱阳湖学刊 2023年6期

申志锋 田雅阁

[摘 要]自1938年花园口事件后,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地区土地沙碱化严重,农业产值低下,民众一直深受黄河决口带来的影响困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工作,在集体化时期,尤其在1957—1960年展开了大规模的与“引黄”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运动,堤坝、水库得以修建,盐碱化土壤得到改良,更重要的是区域农作生态得到改善,出现了稻作生产。“大跃进”时期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全民“大办水利”之风盛行,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出现如次生盐碱化等诸多问题,幸而错误得到及时拨正。通过完善排水设施,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得以发挥其巨大潜力,至今仍成效显著。

[关键词]集体化时期;郑州花园口地区;引黄淤灌;农田水利建設

一、引言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长期泛滥,使得沿岸土地沙化与盐碱化现象日积月累。从现代土壤学知识来看,“引洪放淤、漫砂是改良质地行之有效的办法”。①河南省区域引黄灌溉以解决土壤问题的历史非常悠久。“春秋战国时期洛河两岸已出现简易灌溉工程,汉代汲县(今新乡卫辉)曾引黄灌溉稻田。宋代利用汴河引黄放淤”。②明末随着“束水攻沙”的推行,黄河两岸大堤不断地修筑,引黄灌溉日趋衰落。③至“民国期间在(开封)柳园口曾装吸水机,引水过堤灌田。1929年郑州北郊花园口西建虹吸工程1处,开渠灌田”。④由此可知,虽然明末和清代都出现过引黄灌溉的停滞,但引用黄河水来进行土地改造却是民众熟知的地方经验,特别是民国时期曾尝试利用机器恢复引黄灌溉,但遗憾的是,还没来得及大规模实施,就被“1938年花园口事件”打破。1938年,以郑州花园口为起点,整个豫东南黄泛区以“引黄”为核心的农田水利建设(以下简称“引黄”农田水利建设)都遭受重创。可以说,黄河下游区域人与自然的互动是因黄河不断泛滥而不断被打破的过程。本文关注的是,对于区域民众赖以生存的以“引黄”为核心的农田水利建设又是如何恢复与发展的。

目前学界关于中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代表作如:汪家伦、张芳主编的《中国农田水利史》具体研究了先秦至明清时期的农田水利成就等问题;①周魁一的《农田水利史略》分析了战国至民国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分阶段特点;②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编撰的《新中国农田水利史略(1949—1998)》梳理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灌溉和排水工程等情况,也较为全面客观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田水利建设的成功经验及教训。③这些著作或多或少都提到历史时期的“引黄”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关于农田水利史研究的论文也层出不穷,这些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从地域上看,局部视野下的区域性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颇多,涵盖北京、河北、山西、甘肃、新疆、河套灌区、湖北、浙江等诸多地区,并且大部分论文均选取代表性县、乡进行研究,结合当地独特的河流、土壤、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突出了所研究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特殊性;④整体视野下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则较少,如李富强的《新中国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49—1959)》、刘建辉的《1960—1965年农田水利建设调整研究》等,对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范围内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⑤二是从时间范围上看,有对持续时间较长的集体化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研究,也有部分研究聚焦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等特定阶段的农田水利建设。⑥本文主要探讨目前学界关注较少的集体化时期与“引黄”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河南是当今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对该省农业史进行研究可以更清晰地发现其中土地生态变迁的问题,以及农业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正如前文所述,花园口地区是“1938年花园口事件”的首冲之地,以花园口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作为研究对象或可作为我们观察黄河下游地区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典型案例之一。这一时期花园口农田水利建设具体情况究竟如何,是否真正在建设中贯彻了“三主”方针,是否受到大跃进时期“大办水利”之风的影响,其建设成效究竟如何,又是否能够体现黄河下游地区整体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以及河南省档案馆、郑州市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同时对花园口地区居民进行访谈,试图描述集体化时期花园口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工程情况,并探析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及其成效评价。

二、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

(一)花园口地区基本情况

花园口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北部郊区,是黄河郑州段的重要渡口。由于郑州市行政区划的变革,花园口行政区域隶属与名称几经变更,今属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花园口”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还不是行政区名称,那时属于郑县第二区,1954年合并于祭城区,1958年属郑州市郊区老鸦陈人民公社,1963年属于郑州市郊区柳林人民公社,1969年才成立了花园口人民公社。至1983年,花园口人民公社改为如图1所示的花园口乡。①由于本文所探讨的时间范围为集体化时期,并且主要集中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那时花园口归属变动频繁,为行文方便本文统称之为“花园口地区”。花园口公社成立之时,“总面积为65平方公里,东西横长25公里,南北纵宽平均约4公里,解放初约有耕地46478亩……公社正处于黄泛故道之首,除西部常庄、马庄、西黄刘、金洼、弓庄约万亩耕地尚能耕种外,其它均系沙丘、沼泽,名为耕地,实则虚有”。②花园口公社当时共有13个大队,③其中一半以上不能耕种,土地生态情况非常恶劣。1956年稻改试验以前,花园口地区以种植旱田作物为主,主要有麦子、高粱、大豆、玉米等。耕作制度是秋麦两季播种,冬前种麦,麦收播秋(俗称晚秋);间有少量单作者,即麦收后不再种晚秋,而是等秋收后再种麦(俗称傻汗麦),或秋收后不种麦,等春季播早秋(俗称支秋)。④

影响花园口土地生态的最近一次黄河决口事件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 1938年,国民政府决定挖开花园口河堤,“以水代兵”阻止日军侵犯,致使花园口地区成为一片汪洋,黄河也因此改道,沿岸百姓深受其害。据民国时期行政院所编《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六月许州陷后,历史上久祸中国的黄水,因为抗阻日军西侵,又有第七次的改道。这次人为改道始自六月二日,河南中牟赵口首先溃决,同月六日复决于郑县花园口,两口相距仅二六公里,酿成黄泛几达九年,直至三十六年(1947)三月十五日花园口堵口工程合拢后,滚滚黄流始归故道,灾情之严重与往昔黄河决口常于短期内即行堵复者,自然大不相同,未可相提并论”。①根据相关文件记载,花园口事件共造成1250万人受灾,89万人死亡,受灾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②其中,河南共“二十县被灾,面积合新旧泛区计共5400平方公里,死亡人数434919人,逃徙人口1095325人,人口总数不详,又损毁房屋2010320间”。③花园口地区受灾也非常严重,该地区“原有2948户,13672人,仅淹死就达219人,逃亡他乡者有5945人。原有房屋11535间,冲毁和倒塌者即达8265间”。④此后由于在复堵工作中使用秸料而非石料,建成的“坝埽”十分脆弱,易被侵蚀,鼠洞、虫洞遍布,河堤千疮百孔,在黄河出现洪水时极易溃决,1946年起花园口地区人民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逐渐展开复堤工作,但规模上较小。⑤

(二)“大复堤”与险工建设

由于黄河决口的破坏,进行河堤与险工建设,是花园口地区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前提。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在郑州视察后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⑥1955年7月18日,时任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报告》,强调了自花园口事件后郑州市花园口地区进行堤防重建与治黄问题的迫切性。⑦在党中央的号召下,郑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防洪、开发、利用郑州段黄河的计划。1950—1967年,花园口地区共完成两次“大复堤”,其间引黄灌溉涵闸、险工、防洪防汛工程相继建成。

据《郑州黄河志》记载,自1950年起,郑州黄河共进行三次“大复堤”工程:1950—1957年进行第一次复堤,施工过程以人力为主,主要使用木独轮车采土、运土、填土,以人力夯实;1963—1967年进行第二次复堤,采用人力与机器相结合的施工方式,人工使用木独轮车与架子车进行运土、填土,再辅以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共同夯实;1974—1983年进行第三次复堤,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多采用架子车与拖拉机。⑧

花园口段黄河大堤的建设从1950年开始,主要包含在第一、二次“大复堤”工程建设中。大堤主要有培修和新建两种,花园口地区堤坝修建情况如下页表1所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运用石料修建而成的险工成为堤防的重要屏障。1955—1960年间,花园口地区共用石料修筑近400单位护坝,21800米护囊工程,基本改变了柳秸土埽的险工局面。下页表2是笔者根据《郑州黄河志》整理而成的1955—1960年间护坝修建情况。

(三)引黄淤灌与稻改实验

1.引黄淤灌

在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与农业生产合作化迅猛发展的浪潮中,修建涵闸、引水灌溉使为患多年的河水造福沿岸百姓,促进农业生产成为花园口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一五”计划期间,花园口黄河淤灌工程处设立。①花园口淤灌工程又称“花园口引黄闸修建工程”,设计流量为每秒20立方米,许可引水量500万立方米的涵洞式自流闸。1955年12月,位于南岸大堤10+915处的花园口引黄闸开始修建,次年6月竣工。②“1956年是全面的紧张的施工的阶段,截至年底止,也已基本完工”。③由于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工程分散、项目较多,引黄闸修建工程采取分项设计、分期施工的方式,人力辅以机器共同建造;进水闸修建工程由治淮工程总队负责;其余工程由人力修建,工程共分为3期。据统计,各期工程共建成建筑物370座,涵闸35座,超额完成计划1.4%。①随着花园口淤灌工程地位越显重要,至1957年3月23日又成立了花园口淤灌管理局,计划当年下半年放淤。②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历经花园口事件的黄河故道内沙丘、水洼、盐碱地遍布,1956的花园口引黄闸工程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而建。当年6月自流闸建成后开始实施淤灌工程。据统计,截至当年8月,共淤平包括花园口、京水镇在内的坑洼潭地6000余亩。③根据郑州市档案馆藏《河南省花园口黄河淤灌局请核准使用花园口大潭的报告》记载:到1958年,大潭已逐渐淤浅,容量自300万立方公尺减至150万平方公尺。④自1955—1958年,花园口灌区三期工程全部竣工,引黄灌溉工程局势一时向好。经过整改后的土地肥力上升,土壤松软,土壤盐碱化问题得到改善,为花园口公社人民进行农业生产带来极大便利。

然而,1958年后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郑州市也兴起了“书记挂帅,全民大办水利”之风。郑州市档案馆藏的《省委批转水利厅党分组“关于全省灌溉管理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必须把它(灌溉)放在议事日程上,书记挂帅,经常领导”,并且要在“今冬明春开展一个规模巨大的水利建设运动”。⑤在缺乏科学理论与规划的前提下,1958年4月7日东风渠引水闸建成,该工程位于“花园口公社最西端大堤桩号(5+704)处”,“闸门5孔,孔高5米,宽10米;闸身长23米,建筑物总长1405米;在黄河流量10500m3/秒时,可引水300m3/秒,最大可引水600m3/秒”。⑥1959年该闸划归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

1959年底,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破土施工。渠首闸建筑依托原来的东风渠引水闸,“总干渠(即东风渠)由渠首闸南至皋村,经郑州市北侧,东南直至周口市入沙河,并沿总干渠分出干渠12条,全长688公里,主要建筑物除渠首闸外,还有分水闸9处,拦水坝5处”。⑦1960年初《大力支援黄河花园口枢纽工程》的号召中提到:“建黄河花园口枢纽工程,已于去年(1959)11月29日破土施工。这是我省黄河继三门峡枢纽工程之后的第二个重要工程,是当前全省水利工程的重点,是黄河综合治理的主要樞纽工程之一。这项工程完成后,可以保证我省境内共产主义渠、人民胜利渠及东风渠等灌区内2500万亩农田的灌溉引水,包括河北、山东灌区在内,灌溉面积可达5,000万亩,并可限制黄河河床下切,联系南北水陆交通,保证铁路线黄河大桥的安全,在远景规划中还能够发电,对我省我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⑧《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委员会关于做好黄河花园口枢纽工程支援工作的报告》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大搞水利建设的同时必须在群众中广泛宣传修建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动员全市人民在人力、物力、技术方面大力支援。”⑨受这些文件精神影响,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在设计时并未科学考虑泄洪闸合理能力运用,并且导流工程建设与闸门操作均出现失误,导致闸门损毁严重,于1963年停用。①

2.稻改实验

1958—1960年,由于片面理解“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队自办为主”的“三主”方针,“以蓄为主”转变成了“大引、大灌、大蓄”,试图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以求最快速度完成放淤任务。②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新修成的东风渠引水闸配合花园口引黄闸自流排水,使得地下水位急剧上涨,次生盐渍化现象严重。引黄淤灌工程原本为解决盐碱化问题,稍有成效后在“大跃进”的影响下又回到了原点。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又提出“用几年的时间,通过综合平衡、全面安排,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③在这一时期,郑州市针对“大跃进”时期为追求速度而在淤灌工程中采用大水漫灌,最终导致灌区土地次生盐渍化现象这一严重问题,于1961年暂停引水灌溉。

其实,黄河下游区域只要有足够的水源即可发展水稻等多种农作模式,并不只适宜单一的小麦、玉米等旱田作物。比如“清光绪十三年(1887)黄河在石桥决口(石桥位于郑州东北35里,即花园口东十五里处的一个临河村庄),第二年堵口以后,在原口门南侧(即石桥村西约一华里处)留下了一个在合龙时冲刷而成的几千亩大的大潭坑,大潭坑的清水顺着一条沟渠向东南流入索须河(当地群众名之为龙泉),石桥的农民就利用这条清水在两旁种了一百多亩水稻,石桥从此开始了种稻的历史。这里产的稻米就叫‘龙泉仙米’,可以和郑州市东郊凤凰台所产的‘风台仙米’相媲美,它质坚性韧,光泽如玉,味美且透米香,驰名全国”。④可见早在清末时期该地就已利用黄河泛滥留下的水潭种植水稻,丰富了当地的农作结构。

至1964年,花园口地区人民在河南省水利厅与农业厅的指导下再度进行引黄灌溉,并且试种水稻,进行稻改示范。在稻改实验中,当地群众情绪比较高,“每张耧每天播种都达十余亩,全大队每天都出动七、八张耧三十多个劳动力进行水稻播种工作,每亩下种量一般为十三、四斤。插秧稻共育秧二十二亩,秧令都在一个月,每亩下种量为一百四十五斤,育秧形式为合式秧田,由于抓的狠,秧苗生长都很良好”。⑤水稻种植按照“好苗不施或少施,弱苗、黄苗多施勤施的原则,全队所有稻田都普遍施了一次化肥,追肥数量一般为四至五斤尿素。试验田和丰产田,有的追肥二、三次,亩施尿素达十五斤左右。没有化肥的生产队有的每亩追肥一千至一千五百斤大粪和大麻子饼”。⑥

那么,花园口地区人民具体是如何在黄河滩区与淤平后的大潭上进行水稻种植呢?根据笔者田野调查时对当地农民的采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引黄淤灌过程当中,根据改良后的不同土质,可将水稻种植方式分为两种:一是盐碱化严重且兼有沼泽地的黄河滩区。这种区域在引黄淤灌后土质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土地肥力仍未达到种植水稻的要求。于是在盐碱化土地改良初期,花园口地区农民首先在土地上种植田青或大麻等粗放作物,将成熟后的田青收割,将田青籽炒熟后加工成肥料,洒在田地中以提升土地肥力。经过几年的田青种植,土地肥力上升,继而种植水稻。二是淤平后的大潭。由于在淤灌过程当中引水较多,沉淀、排水后土壤中残留水分仍然较多。尤其靠近排水口的区域,土壤大多为黏土,无法使用正常的农作工具(如铁锹等),正常的插秧根本无法进行。于是当地农民在淤平后大潭中的黏土上进行旱直播,即直接播种。根据调查,在稻改实验中,田地亩产超多500斤,更有甚者可以超过800斤。①于是,郑州“北郊黄河泛道,两年多来进行了工程建筑和放淤工作,在省、市的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援下,已取得了很大成绩。淤出土地肥沃,两年来试种的小麦和水、旱稻均生长良好,并有较好的收成”。②据统计,当年共进行1041亩水稻试种,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亩产平均达257公斤,单产最高达500公斤。③1969年花园口人民公社成立,领导花园口人民进行稻改实验,截至1972年,稻改实验田面积已扩大至32000亩,平均亩产也得到巨大提升。④“大跃进”时期不合理灌溉造成的土地与粮食问题得到解决。

三、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

成功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切实可行的管理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国家层面重视是重要保障,社队人民大力支持是中坚力量,“以社队自办为主”与“依靠群众”的政策则是科学合理的建设方针。

(一)“以社队自办为主”与“依靠群众”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队自办为主”的“三主”建设方针。⑤水利电力副部长李葆华也曾在报告中强调,要“以群众路线作为开展水利工作的根本思想”。⑥花园口地区在农田水利建设的队伍管理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这在“大复堤”、消除害堤动物、堤防绿化、花园口引黄闸修建与防汛队伍建设中均有体现。

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在《我的治河实践》中提到,修堤主要是依靠群众,整险则主要依靠专业队伍。由于实行“包工包做,按方给资”“工完账结,粮款兑现”等政策,⑦人民的修堤热情高涨。1951年第一次“大复堤”共动员群众1500余人,1956年第二次大复堤共动员群众7568人,具体情况可见表1。根据王化云的描述,在复堤过程中,为了改变原有大堤鼠洞、獾洞遍布的情况,一些地区发动群众消灭害堤动物。《郑州市志》详细记载了奖励办法:1952年,捕获一只獾奖励旧币2万元,捕获一只鼢鼠奖励旧币2千元;1980年,捕获一只獾奖励6—10元,捕获一只鼢鼠奖励0.5元。据不完全统计,治黄以来,沿河人民群众共捕获獾357只,总计害堤动物73852只。⑧根据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对花园口地区居民的采访,20世纪50—80年代,当地群众多次参与捕捉害堤动物,并且总结出独特的捕捉方法:使用铁签、木架、巨石制作机关,将捕获的鼢鼠或獾的尾巴当作证据领取奖金。后来,捕捉一只害堤动物的奖金提升至30元。此外,在黄河滩区盐碱地改造过程中,滩区田地中尚未修建水井时,用来引水淤灌的水渠也是由当地农民带头自主修建的。⑨这是水利建设中依靠群众、发动群动的生动实践。

在1956年花园口引黄闸修建的过程中,由于地形复杂,无法进行大机器施工,闸门修建多依靠沿河民工,花园口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引黄闸修建的重要人力来源。根据《郑州黄河志》记载:1948—1983年黄河水利工程建设中基层施工组织以人民公社与人民公社下的生产大队为基础,公社下设施工队。①据统计,引黄闸修建一期工程共有19143名民工參与,其后的修复与改建工程共有1800名民工参与,②这是农田水利建设“三主”方针中“以社队自办为主”与“依靠群众”政策的生动写照。

在发动群众进行护堤的同时,还组建了5—7人的堤防管理委员会,各村还与修防段签订了护堤合同,在人民公社成立后护堤工作转由社队建立的防汛护堤基干队负责,1960年后护堤人员缩减,由原有的每500米15人减至1人,群众护堤员仍由大队管理。③花园口地区防汛护堤队的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二)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在花园口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党中央与人民政府始终对此给予高度重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到花园口视察并对花园口地区的治黄、水利建设等工程提出指导意见。根据王化云的回忆,1952年10月毛泽东出京视察黄河,他汇报了当时治黄工程建设情况与灌溉成果,毛泽东对于邙山水库修建、沿河堤坝修建以及如何降低黄河决堤风险等问题十分关心,并嘱咐“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④1953年毛泽东再次视察黄河,并关切询问邙山水库改建三门峡水库的决定。此后王化云又于1954年、1955年先后两次向毛泽东汇报黄河水利建设工作,这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黄河治理与沿岸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1958年,花园口地区出现罕见大洪水,水流量为每秒22300立方米。在抗击洪水的过程中,黄河水利委员会内部对于是否分洪产生了分歧。在接到报告后,周恩来停止了正在进行的上海会议,乘坐飞机赶往郑州,并在空中视察后听取汇报,批准了王化云的不分洪提议,此后又前往黄河铁路大桥视察,安慰并鼓励铁路局负责同志进行大桥抢修,提出“要同暴风雨和洪水做斗争,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工农兵一齐干,尽快修复黄河大桥”。⑤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洪水最终被战胜,花园口地区的防守堤线也进一步加固。此后,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到花园口地区视察,如1958年12月朱德在吴芝圃、王化云的陪同下视察花园口,1959年郭沫若视察花园口与东风渠并亲笔题词,1960年邓小平视察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①

建设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防汛与水利建设大军,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切是工程建设的强心针与精神动力,而依靠群众、以社队基本民兵为骨干的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针,则是行之有效的农田水利建设政策。在该方针指导下,花园口人民无论是在“大复堤”还是引黄闸的修建中都积极参与,配合机器与专业施工队伍形成合力,且在滩区建设中积极响应稻改实验工作,成立花园口人民公社后又成为郑州市引黄灌溉与稻改实验的中流砥柱。

四、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应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花园口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及其随后所作出的调整,可以说是集体化时期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缩影。在1961年11月25日发布的《关于当前水利工作的报告》中,水利电力部对当时水利工作的总结是:“经过三年的大跃进,当前的情况是:成就很大,问题很多,潜力很大。”②全国农田水利建设成效如此,花园口地区的水利建设更是如此。

一方面,复堤建设与引黄灌溉取得了明显成效。自50年代初响应毛泽东发出的“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花园口地区进行了多次“大复堤”运动,完成了数十万米的大堤培修与加固工程,10年间新修护坝等险工成效突出。依托社队群众而建的堤防管理委员会与防汛基干队使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不断科学化,在清除害堤动物与堤防保护中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此外,在前期的引黄灌溉与滩区建设中花园口地区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自1956年花园口引黄闸建立后,引黄淤灌面积达6000余亩。

另一方面,过分追求速度和成效也导致土地盐碱化加重和水利枢纽工程的废弃。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指示》提出“坚持政治挂帅”,“只要再苦战两冬两春,全国现有耕地,基本上完成水利化是完全可能的”,并且计划将灌溉面积扩大四亿九千万亩。③一时间全国大办水利之风盛行,全国大量劳动力投入农田水利建设。据统计,“1957年10月份两三千万人,11月份六七千万人,12月份8000万人,1958年1月达到一亿”。④郑州市也在“书记挂帅,全民大办水利”之风中将“以蓄为主”的方针片面理解,对贾鲁河大搞“河网化”梯级开发,大量引黄河水漫灌,导致稍见成效的引黄淤灌工程前功尽弃,反而加重了盐碱化程度。⑤1960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指示》提到:“库成渠不通,渠通地不平,互不配套,不能真正发挥灌溉效益,就不是多快好省。”⑥由此可见,当时全国各地的水利建设中已出现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而中央的方针政策却依然停留在“大跃进”时期的“多快好省”上。1959年修建的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工程修建共投资5058.9万元,使用了800余立方米土方与大量石方、混凝土方。①然而,耗资如此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仅用6个月便兴建完成,确实做到了“多快好省”的“快”,但是结果可想而知,“经过当年秋冬和第二年(1961)几次试放水和正式放水,不但淤积了渠道,而且耕地盐碱化程度加重,不能继续使用下去。否则,会造成豫东土地大面积盐碱化,变水利为水害。领导机关当机立断,决定停止使用”。②由于设计不合理,工程建造缺陷与实际运行中操作不当,闸门损毁,浩大的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于1963年废弃停用。河南省《1958年以来基本情况资料(草稿)》中也提出,虽然大跃进以来河南省水利建设成绩很大,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在平原地区不正确地执行“以蓄为主”的方针,盲目发展引黄灌溉,导致盐碱化面积扩大,③同时也导致东风渠“除了雨季排水之外,逐渐成为郑州由北向东的一条排污河道”。④由此可见,土地盐碱化的加重与水利枢纽工程建造的失败,是“大跃进”时期全国农田水利建设中诸多问题的缩影。

针对当时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的众多问题,1962年3月,在时任副总理谭震林与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的主持下召开了“范县会议”。谭震林将三年来的引黄灌溉工程出现的问题概括为:“一灌,二堵,三淤,四涝,五碱化。”⑤会议提出:“第一,所有引黄闸都停止引黄,由水电部管起来”;“第二,拆除一切阻水工程,全部恢复自然流势”。⑥后来,会议通过了三条措施:一是,拆除阻水工程,使涝水自然下泄;二是三到五年内暂停引黄灌溉;三是临时滞蓄,利用低洼地蓄涝,牺牲小片,保全大部。⑦这些措施使得河南省错误的治水方针得以纠正。1961—1965年郑州市暂停引黄灌溉,1963停止使用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1963年,花园口地区石桥党支部、八堡、黄庄沿黄大队为了获准引黄淤灌种稻,联名向郑州市郊委、郑州市委、河南省农林廳、河南省委等部门递交申请报告。⑧“1961年到1963年间国家就给了统销粮达184000余斤。”⑨1964年,花园口地区在河南省水利厅与农业厅的指导下再度进行引黄灌溉,并且试种水稻,进行稻改示范,并于1969年成立花园口稻改公社,稻改实验取得了成功。1972年,水稻种植面积由11000亩扩大到32000亩,柳林人民公社、老鸦陈人民公社也先后加入稻改实验。⑩实践证明,在科学合理的方针指导下,引黄灌溉工程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而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也可以发挥其巨大潜力,促进生产发展,造福百姓。

结 语

通过回顾集体化时期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可以发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堤坝、险工与农田水利建设之间的关系。堤坝与险工的恢复与修建是黄河沿岸地区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二是土地盐碱化与“引黄”之间的关系。黄河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加之人为破坏堤坝,造成黄河决口泛滥,从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严重。在合理地进行引黄淤灌后,可使盐碱地得到改造,提升土地肥力,进行水稻种植,这是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中的重点。三是政策执行过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由于政策影响,花园口人民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对1938年以来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进行培修,成立农田水利建设与治黄防汛队伍,修建花园口引黄闸,引黄淤灌,取得良好成效。然而后期在“大跃进”时期激进思想影响下“大引、大蓄、大灌”,建设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但幸而水利工作方针得以及时调整,停止引黄漫灌,并在科学规划下进行稻改实验示范,使得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回归正轨,至今仍然造福沿岸人民。

值得进一步注意的是,由于花园口地区紧邻黄河的独特地理位置,再加上1938年花园口事件造成的黄河决口、改道,堤坝与原有水利设施被冲毁、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严重等特殊情况,使得花园口地区“引黄”农田水利事业成为黄河下游地区在集体化时期农田水利建设情况的典型缩影之一。从集体化时期花园口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同样可以窥见黄河下游地区“引黄”农田水利建设的三个要点:一是为了确保农业生产不被黄河不定时的决口泛滥破坏,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应与黄河治理工程相结合,比如修建、加固堤坝等;二是实行引黄淤灌,改造土壤盐碱化,提升土地肥力,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应有之义;三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田水利建中至关重要。

此外,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一个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引黄渠是1951年开始修建的,1952年一期工程的人民胜利渠完工。在1950年初,黄河水利委员会《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计划书》指出该工程目的有二:“一个是为了灌溉,计划灌溉新乡、获嘉、汲县及延津四县的农田三十六万亩;另一个计划是为了输水济卫,增加卫河水量,以增进新乡至天津间的航运,并可附带用渠水放淤与发生动力。”①可以看出,“灌溉”与“放淤”是这项工程要涵盖的任务,而豫北黄河与卫河之间也恰面临着与黄河南岸类似的土地沙碱化问题。所以,1938年花园口事件造成区域土地生态出现的混乱情况,是否使得新中国成立伊始河南省黄河南岸无法大规模引黄,转而使得人民胜利渠先期修建,这是需要反思的。囿于篇幅,另文分析。

责任编辑:徐 敏

[作者简介]申志锋,博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田雅阁,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河南郑州 450066)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青年项目“近代以来豫省黄河下游沿线土地生态变迁的文献整理与研究(1855—1987)”(2022CLS020);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第八批课题青年项目“明清以来郑州黄河沿线地区土地生态变迁与民众生计适应研究(1578—1965)”(Q2022-4);第69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明清以来黄河下游豫鲁交界地区沙碱地景观变迁与生计研究(1578—1987)”(2021M692922)

①山西农学院土壤农业专业编:《土壤学》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第49頁。

②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第27卷《水利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5页。

③申志锋:《黄土与沙地之间:豫省沿黄景观变迁及其相关技术、生计问题研究(1578—1987)》,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年,第300页。

④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第27卷《水利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5页。

①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

②周魁一:《农田水利史略》,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

③水利部农村水利司:《新中国农田水利史略(1949—1998)》,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9年。

④参见王树德、张惠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农田水利建设》,《当代北京研究》2014年第4期;石小星:《河北沙河县农田水利发展研究(1949—1990)》,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郝丽娟:《集体化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以平遥县道备村为中心的考察》,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李家伟:《1950—1979年甘肃省靖远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殷娟:《20世纪50—80年代敦煌农田水利建设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满丽娜:《1949—1965年新疆农田水利研究》,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王大伟:《浙江省兰江流域农田水利研究(1949—1962)》,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

⑤参见李富强:《新中国农田水利建设研究(1949—1959)》,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刘建辉:《1960—1965年农田水利建设调整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⑥参见王瑞芳:《大跃进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得失问题研究评述》,《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赵筱侠:《“大跃进”时期江苏省的梯级河网化运动》,《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刘仲徽:《“文化大革命”时期洞口县农田水利建设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纪志耿:《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2期;韩彦:《安国县水利建设与乡村社会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王彦:《集体化时期吕梁文峪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考古》2018年第1期;李安峰:《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平调”错误纠偏——以贵州省为例》,《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李安峰:《集体化时期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工效运动——以昆明市为例(1957—1960)》,《学术探索》2019年第8期。

①花园口乡志编写组编:《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内部资料,1984年,第38页。

②花园口乡志编写组编:《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内部资料,1984年,第40页。

③花园口乡志编写组编:《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内部资料,1984年,第40页。

④花园口乡志编写组编:《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内部资料,1984年,第122页。

⑤根据花园口乡志组编印《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二)》(1986年)中的“花园口地区一九四九年地图”“一九六九年花园口公社行政区划图”“一九八三年花园口乡行政区划图”改绘而成。图中的村落名即为花园口地区所包含的村落名。

①韩启桐、南钟万:《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南京:行政院善后救灾总署编纂委员会、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第1页。

②邓子恢:《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7页。

③《泛区情形概述》,河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0123-001-00003-005。

④花园口乡志编写组编:《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二)》,内部资料,1986年,第95页。

⑤邓子恢:《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7 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第 7—8 页。

⑥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志》第4卷《工业卷、农业水利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66页。

⑦邓子恢:《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7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7—8页。

⑧郑州黄河河务局编:《郑州黄河志(1948—2015)》,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8年,第29页。

①《关于黄河淤灌工程处管理局申请设在花园口的批复》,郑州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2-0216-007。

②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志》第4卷《工业卷、农业水利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41页。

③《河南省花园口黄河淤灌工程处1956年决算报告》,河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0123-003-00243-003。

①花园口乡志编写组编:《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内部资料,1984年,第103页。

②《关于撤销花园口淤灌工程处、建立花园口黄河淤灌管理局的通知》,河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0123-004-00350-016。

③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志》第4册《工业卷、农业水利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93页。

④《请核准使用花园口大潭的报告》,(1958年9月20日),郑州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2-0334-030。

⑤《省委批转水利厅党分组“关于全省灌溉管理工作会议的报告”》,(1959年5月18日),郑州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1-0062-004。

⑥花园口乡志编写组编:《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二)》,内部资料,1986年,第128-129页。

⑦花园口乡志编写组编:《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二)》,内部资料,1986年,第130页。

⑧《大力支援黄河花园口枢纽工程》,郑州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2-0425-009。

⑨《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委员会关于做好黄河花园口枢纽工程支援工作的报告》,(1959年5月19日),郑州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2-0415-002。

①郑州黄河河务局编:《郑州黄河志(1948—2015)》,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8年,第101页。

②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志》第4册《工业卷、农业水利卷》,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66页。

③周恩来:《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和当前任务》,载《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70—371页。

④花园口乡志编写组编:《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内部资料,1984年,第203页。

⑤《荒地辟稻田 面貌大改变——柳林公社花园口大队试种千亩水稻 亩产超过五百斤的经验介绍》,(1965年3月25日),郑州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2-0653-020。

⑥《荒地辟稻田 面貌大改变——柳林公社花园口大队试种千亩水稻 亩产超过五百斤的经验介绍》,(1965年3月25日),郑州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2-0653-020。

①据2023年3月20日笔者于花园口乡田野调查时对当地农民的采访。

②《关于研究花园口黄泛道淤区土地利用的问题的统治》,郑州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2-0332-007。

③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志》第4册《工业卷、农业水利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77页。

④花园口乡志编写组编:《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内部资料,1984年,第111页。

⑤《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人民日报》1958 年9 月11 日,第2版。

⑥李葆华:《反右倾、鼓干劲,掀起更大的水利高潮,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水利化而斗争》,载《当代中国的水利事业》编辑部:《历次全国水利会议报告文件(1958—1978)》,内部资料,1987年,第64页。

⑦王化云:《我的治河实践》,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7年,第58页。

⑧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志》第4册《工业卷、农业水利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33页。

⑨据2023年3月20日笔者于花园口乡田野调查时对当地农民的采访。

①郑州黄河河务局编:《郑州黄河志(1948—2015)》,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8年,第97页。

②花园口乡志编写组编:《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内部资料,1984年,第100页。

③郑州黄河河务局编:《郑州黄河志(1948—2015)》,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8年,第190页。

④王化云:《我的治河实践》,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7年,第 93—96页。

⑤王化云:《我的治河实践》,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7年,第 74页。

①郑州黄河河务局编:《郑州黄河志(1948—2015)》,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8年,第468—469页。

②《关于当前水利工作的报告》,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859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指示》,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455—456页。

④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479页。

⑤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志》第4册《工业卷、农业水利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92页。

⑥《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建设问题的指示》,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415页。

①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郑州市志》第4册《工业卷、农业水利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44页。

②王均智:《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的由来、作用及其他》,载《河南文史资料》第138辑,内部资料,2016年,第12页。

③《河南省1958 年以来基本情况资料(草稿)》,1962年8月,河南省档案馆藏,档案号:J123-8-108。

④王均智:《花园口水利枢纽工程的由来、作用及其他》,载《河南文史资料》第138辑,内部资料,2016年,第13页。

⑤《一九六二年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范縣会议》,(1962年3月17日),郑州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1-0904-004。

⑥《一九六二年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范县会议》,(1962年3月17日),郑州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1-0904-004。

⑦陈惺:《“大跃进”时期河南的水利建设追忆》,《中共党史资料》2008年第4期。

⑧《花园口变迁》编写组编:《花园口变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9页。

⑨《荒地辟稻田 面貌大改变——柳林公社花园口大队试种千亩水稻 亩产超过五百斤的经验介绍》,(1965年3月25日),郑州市档案馆藏,档案号:002-0653-020。

⑩花园口乡志编写组编:《郑州市郊区花园口乡志(征求意见稿)》,内部资料,1984年,第111—112页。

①黄河水利委员会:《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计划书》,《新黄河》195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