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传播发展策略

2023-12-18○陈

新闻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社交摄影受众

○陈 昂

在数字化、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果说新媒体的高度发展赋予了摄影师更为便捷和多样的工作方式,那么与此同时,诸多复杂因素也让新闻摄影的道路越发崎岖。从摄影技术的飞速进步到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再到对真实性和专业性的追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新闻摄影的质量和影响力。那么,在这样一个多元和复杂的环境下,新闻摄影应如何定位自己?又应如何保证其在传播真实、全面信息的同时,也能达到艺术和观赏的要求?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些问题,以期为新闻摄影在新媒体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思考和参考。

一、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传播的特征

(一)传播多元化

新媒体环境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和新闻摄影的传播途径,还扩展了其内容和接触观众的方式。静态图像和文本的局限性被多媒体内容打破,如Podcast、直播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这些都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法和叙事工具。对于传统的报纸和杂志,其转型不仅局限于开发网络报纸或手机版,还在逐渐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来进行个性化内容推送,以增强用户黏性。电视媒体在增加读图栏目和图片网站的同时,也开始探索更为复杂的多屏互动或二维码扫描,以增加观众参与度。此外,社交媒体平台也成为新闻摄影的重要传播途径,具有去中心化、实时互动和较强的传播力。新闻摄影的传播渠道不再是单向性的,而是形成了一个多节点、多渠道、多格式和互动性的复杂网络。这种多元化不仅提升了新闻摄影的传播效果,还丰富了其在表达、解释和影响公众观点方面的能力。这些多角度和多视点的特性为新闻摄影带来了更高的认知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力。

(二)传播时效快

新媒体技术和移动设备的结合加速了新闻摄影信息的传播时效性,使信息能够几乎实时传播到全球各地。由于云计算和高速网络的普及,摄影人员现在可以即时上传高分辨率的图片和视频,无需依赖传统的物理媒介。进一步的,现有的图像和视频压缩算法也使得体量较大的文件能够更高效地传输和存储,减少了信息传输的时间延迟。同时,新媒体平台具备高度的个性化和算法驱动特性,能够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浏览历史和其他行为数据,推送与之高度相关的新闻摄影内容。这些算法也可以对海量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和排序,使信息使用者能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最相关和最新的摄影作品或新闻。此外,社交媒体平台如Twitter、Facebook和抖音等,也提供了“实时更新”或“热度排行榜”功能,进一步强化了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和覆盖范围。因此,新媒体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不仅提高了新闻摄影传播的速度,也增加了其在不同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可接入性,这无疑增强了新闻摄影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

(三)受众全面化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全面化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趋势。不再局限于特定年龄或社会群体,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交互影像技术,实现了对多个受众群体的全面覆盖。对于年轻人而言,便捷的拍摄设备和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和快手等,为其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观和参与性强的信息获取和分享方式。这些平台以视觉为导向的特点使得新闻摄影更容易引发年轻受众的关注和互动。与此同时,纸媒新闻也在通过整合多媒体内容,如扫描二维码后可观看相关视频或360 度全景图等,来吸引年轻受众。这些整合性和趣味性的设计不仅丰富了信息的层次,也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和信息接收率。对于中老年群体,许多传统新闻机构也在逐步开展线上版本或APP,提供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以适应这一群体逐渐增加的数字媒体使用需求。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推动了新闻摄影受众的全面化,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触及不同年龄、文化和地域的人群,增强了新闻摄影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

二、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传播面临的问题

(一)新闻摄影价值观的扭曲

新媒体环境下,特别是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让新闻摄影传播面临的问题复杂化。社交媒体鼓励简短、直观和感性的内容,这种趋势可能会削弱深度报道和新闻摄影的复杂性,导致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浅层理解。在社交媒体上,点击量、分享和点赞成为了衡量内容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新闻机构和摄影记者过分追求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而忽视了新闻价值和事实准确性。因此,为了赢得社交媒体的关注,某些摄影记者可能会选择更具戏剧性或者引人注目,但并非核心新闻价值的图片。更为严重的是,社交媒体的算法通常会优先展示能引发高度互动的内容。这不仅可能放大某些极端和带有偏见的观点,还可能影响新闻摄影在传达多元、平衡和公正信息方面的角色定位。

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交媒体对新闻摄影价值观的扭曲不仅可能降低专业摄影记者和高质量新闻作品的社会地位,而且还可能引导公众走向片面和偏见的信息消费习惯,最终对整个新闻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因此,新闻机构和摄影记者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如何在社交媒体语境下维护新闻摄影的专业性和价值。

通过航拍的视角,抓住有利时机,拍摄蚌埠市淮河两岸的变化,从而增加新闻图片的表达层次和视觉冲击力。(陈昂/摄)

(二)新闻摄影品质下降

数码科技和图片、视频处理软件的发展,虽然提供了处理和传播新闻摄影的便利条件,却也给新闻品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一些高级的图片和视频处理软件,它们使得图片和视频的技术性处理和信息嫁接变得相对容易,但这些软件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图片合成”“深度伪造”“AI 模拟生成”等技术的出现,严重增加了新闻摄影的虚假性。这不仅降低了新闻摄影的品质,还可能导致公众对新闻摄影以及整个新闻产业的信任度下降。具体到新闻摄影业的可持续发展,品质降低现象可能导致专业摄影记者和高质量新闻作品的价值被削弱,进而影响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信息监管难度大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监管面临多种挑战,特别是虚假信息和误导性内容的快速传播。一些媒体出于获取更多流量和受众关注的目的,可能会采用假图片、夸张的标题或图文不符的内容,这不仅易导致受众的理解发生偏差,还可能产生社会、文化层面的不良影响。目前,面对这种情况,有效的监管手段相对缺乏,这主要因为新媒体平台的庞大规模、信息传播的高速性以及多元化的信息源等因素增加了监管难度。例如,目前很难追踪和确认虚假信息的源头,同时,算法推送机制也可能无意中加强了虚假或误导性信息的传播。因此,这就要求相关监管部门、新闻机构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

(四)新闻摄影两极化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呈现出两极化趋势,这主要反映在快餐化、商业化的新媒体平台和内容上。在资源有限或追求流量的媒体平台上,更可能出现以娱乐性或者戏谑为主的新闻摄影作品,这种做法往往缺乏深度和社会责任感,导致新闻摄影的娱乐化和低俗化。这样的情况不仅降低了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社会传播工具的价值,还可能对社会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则更加注重新闻摄影的深度和人文意义。这些媒体通过综合的背景分析、人文关注和高质量的图片和视频,获得了受众的广泛认可和信任。但这样的优质内容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投入,而在快节奏的新媒体环境下,这种深度报道的生存空间受到压缩。因此,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摄影两极化现象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它反映了当前媒体环境中多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经济压力、商业模式、受众需求和社会价值观等。

三、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传播发展有效策略

(一)注重真实性和知识产权保护

在新媒体环境中,注重照片和信息的真实性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新闻摄影和报道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摄影师在拍摄和编辑图片时,需要准确地呈现事件或对象,避免过度的后期处理,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照片和信息时,记者需要仔细核实来源,并确保已经取得合法授权或遵循公平使用的原则,防止侵犯知识产权。这不仅是法律要求,也是新闻职业道德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交媒体和其他开放平台的普及,信息来源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增加了核实信息真实性的难度。因此,新闻机构需要建立更为严格的审核机制,包括使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和版权管理系统,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信息来源的合法性。

例如,在2019年亚马逊森林大火报道中,多家新闻机构和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张照片显示了一片火海和浓烟,表达了事件的严重性。然而,后来被证实,这张图其实拍摄于1989年,并不是该事件的真实画面,拍摄方为法国摄影机构Sipa Press。这样的错误信息不仅误导了公众,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恐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新闻机构立即采用了图像识别技术,通过与大型图片数据库的比对,快速找出了照片的原始来源和拍摄时间,随后更正了报道。同时,该机构加强了与摄影师和信息提供者的合作关系,确保所有使用的照片和信息都经过了合法授权或符合公平使用原则。

(二)加强新闻摄影队伍培训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师面临着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多变的受众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具体来说,新闻摄影教育应该进行多方面的课程设置,包括但不限于新闻摄影基础、视频编辑、后期制作、数据可视化以及跨媒体报道等。定期的在职培训和进修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工作坊、实地采访练习等多种形式来实施。除了教育机构和新闻单位,政府和行业组织也应参与到这一过程中,通过资质认证、专业培训和技能竞赛等方式,提高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

例如,为了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新闻机构可以与当地大学及行业组织合作,推出新闻摄影培训计划,涵盖从基础摄影技巧、视频编辑,到后期制作和数据可视化课程。或邀请业内资深摄影师和专家进行线上直播讲座,组织实地采访等实践活动,让学员有机会在实际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同时,向政府部门申请一定的资金支持和认证机制,参与培训并通过考核的新闻摄影师将获得官方认证,提升其在行业的竞争力。此外,通过竞赛方式选出表现优秀的学员,并将其作品在多个平台进行展示。这样的培训不仅能提高新闻摄影师的综合素质,也促进了教育机构、新闻单位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了新闻摄影行业的发展。

(三)采用多维传播形式

为适应新媒体环境中快速变化的信息传播和受众需求,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采用多维度、多渠道的传播形式。具体而言,除了传统的静态图片和文本报道,应当加入动态和互动元素,如短视频、直播、360度全景照片以及虚拟现实等。这种多样化的内容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提高信息的吸引力和传播效率。同时,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也应被纳入考量,比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实时反馈、设置在线调查或评论区等。此外,建立多平台联动的新媒体工作机制也是关键,这意味着需要在多个平台上发布和更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报、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和流媒体等。实时更新和内容一致性能进一步提高新闻摄影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这一系列综合措施不仅能提升新闻摄影的质量,也有助于拓宽其传播范围和深化受众的参与度。

(四)增强新闻摄影的艺术性

在现代摄影工具的支持下,增强新闻摄影的艺术性是可行且必要的。具体地说,摄影人员应运用多种拍摄手法,以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新闻事件,从而增加图片的表达层次和视觉冲击力。在构图和色调方面,摄影人员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整,以确保新闻图片能准确而生动地传达相关信息。此外,拓宽图片采集路径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例如,可以通过与权威摄影网站、自媒体平台甚至摄影爱好者社群的合作,来获取更多样化和全面化的图片资源。这一系列措施能有力地提升新闻摄影的质量和传播效果,为新闻摄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五)完善法律法规和多重监管机制

在网络科技日益普及的环境下,完善法律法规和多重监护机制显得尤为关键。首先,新媒体新闻传播者应具备高水平的职业和道德素养,以确保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应加强对不当或有害信息的监控和管理,以及对相关责任主体的追责。为此,建议在法律层面加强监管,如修订或出台专门针对新媒体新闻传播的法律法规,以明确责任和处罚机制。同时,应鼓励行业内的自我规范和自律,如通过专业组织制定行业标准和道德准则。此外,还可以考虑建立多级监管机制,涵盖政府、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众,以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网络。这些综合措施将有助于维护新媒体新闻传播的质量和公信力,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四、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不断发展,新闻摄影面临多重压力与机遇,从技术、伦理到市场需求等各方面都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我们分析了其中的多个关键因素,包括新闻摄影的选材与拍摄理念、队伍培训、多平台联动、图片质量、真实与专业性,以及行业管理与自律。这些因素不仅深刻影响当前的新闻摄影实践,也为未来提出了许多待解决的问题。面对未来,新闻摄影应更加关注其在信息传播中的价值,强调真实性和专业性,同时也不能忽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融合和创新。未来的新闻摄影可能将是一个多元共生、高度互联的生态系统,既包括传统的专业机构,也包括日益崭露头角的“民间摄影师”。在这个多元共生的体系中,如何保证新闻摄影的专业标准与质量,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是摄影师、媒体组织乃至整个社会需要共同考虑的问题。只有在综合多方因素,持续创新和自我修正的过程中,新闻摄影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持续发展,实现其在社会文化传播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猜你喜欢

社交摄影受众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