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发展模式研究

2023-12-18张向前

中国科技论坛 2023年12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科技人才

高 悦,张向前

(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研究院,上海 201418;2.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上海 2014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国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对于人才和创新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人才和创新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源泉,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及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现阶段我国人才队伍整体质量以及创新发展水平与新时期的发展需求相比仍有差距,因此探索出科学有效的人才和创新发展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是当代国家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本文意在剖析目前我国人才和创新发展模式存在的客观问题,加快相关政策出台及落实,补齐短板,破除瓶颈,同时为现阶段以及未来的发展模式制定提供借鉴,在探索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提供理论支撑与战略指导,从而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方面提供借鉴。

1 文献简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讲话,人民日报对此评论道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和战略布局[1]。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建构和创新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来源,推动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题中之义[2]。国内各领域学者对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国外众多学者对于人才和创新的发展模式也提出一些见解。William[3]认为,放宽高技能移民和高学历留学生的签证限制是促进创新的有力杠杆,同时要为移民创新创业提供便利。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人才培养和创新发展的观点可知,创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入生产条件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这种组合需要依靠企业来实现,企业要更新创新观念,进行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政府、企业、高校等多个主体共同引领人才和创新发展模式的深化。本文结合各位学者的观点并拓展了主体范围,对于发展模式展开进一步研究。

2 当前人才和创新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

2.1 政策引导模式

科技政策是为实现国家某一时期的科技任务制定的基本准则,以此确定科技整体发展方向,指导整个科技事业的具体发展策略。从科研成果来看,国家先后颁布科技进步法、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等一系列政策,但落实效果仍有进步空间,需要加强科技政策的战略统筹[4]。在科技政策方面,世界多个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国外典型政策可供借鉴,英国取消人才签证的每年度发放限额,并且推出多种类型的新签证;美国将绿卡配额转向职业移民,以此提升高技能移民占比,壮大本国人才队伍;欧盟成员国相继完善人才引进法律政策,为非欧盟科研工作者和学生在境内流动提供便利。近年来我国在科技人才发展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出台一系列保障政策并有效落实,取得了不错成效。针对问题对症下药,进一步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藩篱,激发人才创新潜能,是下一阶段的重要目标。

2.2 企业发展模式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将基础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的媒介,因此必须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应用知识生产体系[5]。为持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国家加大科研投入,并采取相应的引导措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是典型举措,国家依据相关认定管理办法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对于认定通过的企业聚焦其不同发展阶段的诉求,提供优质扶持资源。2022年1月,科技部发布关于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通知,提出要优化资助模式,为企业建立高层次科研场所,提升人才服务质量并强化工作落实。企业的科技人才培养不乏典范,创建于1988年的长沙高新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800家,人才总量超20万人,高科技领军人才2000多名,形成以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天然的科技成果转化区。高新区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构建优质高效的人才引进机制、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多元的人才服务机制,打造吸引各类人才的“强磁场”。

2.3 教育发展模式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计53.7万所,较上年增加0.7万所。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项规划目标全面实现,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教育同时也是创新体系中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创新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所需。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来看,知识经济兴起使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依靠人才资源与科技成果带来的效益。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创新教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6]。探索新型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需继续贯彻的理念。国内外高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有效探索与实践,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专门研究和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培训学院,并设立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项目融资。英国高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创业意识、创业通识和创业职业三个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7]。

2.4 研究机构发展模式

国家科研机构是服务国家目标和国家利益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等重要领域建立的科研组织,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科研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德国中央政府和联邦各州在天气、地理、地质、卫生、农业、渔业、林业等应用领域资助建立了40~50个专业化的研究所[8]。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美国联邦政府在诸多公共领域建立了一批研究机构。最早建立的是美国地质考察局及分布在各州的农业试验站。随后建立的有美国国家标准局、统计局、矿产局、公共卫生服务局和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等一批联邦科技机构及所属科研机构[9]。科研机构的建立无疑为两国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而有助于在科技浪潮中稳住科技发展的领先地位。

2.5 科技人才自我发展模式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并非取决于科技人员数量,而是取决于该国高素质科技人员数量。高质量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筹码,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与此同时,科技发展新形势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科技应用速度日益加快,要求人才不断更新知识库,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社会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要求人才具备机器所不能替代的能力;许多重大挑战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要求人才具备跨学科研究的能力;科技发展与之而来的是隐私、伦理等多方面挑战,要求人才强化责任意识。综上所述,科技人才亟需提升自身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科技人才具有较为深厚的知识储备与较高的科技素养,自我提升的自觉性也更加强烈。一些创新水平较高的地区人才集聚效应较为明显,可以促进人才之间的信息沟通共享、资源互补,从而提升总体科研创新能力。此外,国外也在积极探索科技人才自我发展模式。德国研究联合会启动“后备人才科学院计划”,青年科研人员在资深科研学者的带领下开展科研活动。英国皇家工程院启动“新兴技术讲席计划”,支持科研人员针对新兴技术领域自行开展相关研究。人才队伍本身具有强大的创新潜能与学习能力,为其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科技人才互动交流,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3 中国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人才激励工作并不到位

激励是科技人才管理中尤其重要的环节,如果激励工作不到位,人才的活力就无法得到充分激发。尽管有相关政策支持,但在科技创新人才激励的具体实践中,人才激励的实际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激励强度存在失衡,体制外的研发经费支出明显多于体制内,经费支出在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等不同体制之间的划分也存在失衡。此外,科技创新环境没有达到人才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科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潜能难以得到最大程度激发。目前国内的企事业单位通常以物质激励为主,表现为高额的工资及奖金等,人才激励方式较为单一。物质激励固然重要,但事实上对科技人才的精神激励和感情激励更是必不可少。只有调动精神层面的积极性,让人才获得感情层面的满足,才能更好地将人才资源转化为科技成果。在人才激励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漏洞,基层组织对激励政策的执行不够灵活有效,缺乏结合当地环境的变通改进以及配套的激励体系[10]。

3.2 创新创业政策存在不足

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政策还处于生长阶段,相关政策体系尚不完备。以创新资金政策为例,国内在筹资方面对于社会投资的重视程度不足,政府独自承担起创新创业资金筹集的重任。然而创新创业涉及多个领域多个环节,政府难以面面俱到,一些创新创业活动就会因资金不足而被迫中断。另外,政策的针对性较差,不可否认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科技政策,也取得了不错成效,但是在政策对象的界定方面还有欠缺。监督机制是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若是缺乏配套的监督机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就难以得到保障。政府出台的创新政策在数量上确实不断增加,但是相应的服务措施却不健全,科技人才无法充分享受到政策优惠。同时,执行政策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交流不足,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这些都需要有效的监督机制进行矫正规范,以保障创新创业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良性发展[11]。

3.3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待完善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推进国家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担负重大使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主,双方主体契合度不够。学校以育人为主要目的,注重社会效益,而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注重经济效益,因此难免会产生利益分歧,影响合作效果。在教学模式上,高校教师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深造,忽视理论应用的实践能力。此外,一些院校的教学运行机制存在“一刀切”的弊端,缺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弹性,在挖掘学生的个性上有所欠缺,不利于培养专业科技人才。在教学内容上,高校普遍存在课程体系与教学需求不相适应,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不同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各门课程的内容强调独立性,忽视了人才培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专业学科的设置也较为单一,对专业知识的拓展度不足,课程体系缺乏整体的优化与提升[12]。如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知识的掌握要求也更加严格,但高校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未做到与时俱进。

3.4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有待深化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订立相关协议,共同分享科技资源与相关科学知识成果[13]。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国际领域对于科技水平的推进作用,但是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仍有待深化。首先,受研发总体投入规模的限制,用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经费相对短缺。发达国家享受到我国的智力资源,而我国却因财政资金支持不足无法满足深层次合作的需求,在一些重大国际科学活动中处于配角地位,难以与大国平等共享科技发展红利。其次,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重点不够突出。党中央对于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战略谋划,现阶段国际科技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项目缺乏系统性规划,涉及的科技项目较为分散,与国家科技战略目标存在偏差。此外,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自主性有待强化。以建设国际合作基地为例(见表1),2006年我国建设了第一个国际创新园,逐渐发展到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国际合作平台数量及发展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表1 国际合作基地数量分布 单位:家

4 中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发展模式

1995 年埃茨科维兹(Etzkowitz)和雷德斯·多夫(Leydesdorff)针对大学、产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螺旋理论[14]。本文借鉴三螺旋理论的分析框架,在斯坦福大学工程教育“产-学(研)-政”跨界融合创新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将研究机构单独进行论述,并在国际交流合作这一角度加以补充说明,最终形成“五螺旋”创新理论(见图1),与三螺旋结构相比更加注重创新过程的系统性。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关键在于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并在国际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领域的交流。研究机构是进行科研的重要场所,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骨干与引领作用。放眼全球,世界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不乏丰富的科技资源与高质量人才,增进国际交流有助于拓展人才的国际视野,与世界前沿科技水平对接,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壮大国内人才队伍。同时,国家间科技与人才的交流促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因此,无论是研究机构这一实体,还是国际交流合作这一视角,都具有单独作为一个维度进行分析的战略意义。

图1 五螺旋构建人才和创新发展模式

“五螺旋”中每个螺旋包含内核区和外场域,外场域明确各主体之间进行跨界循环,内核区聚焦内部运营子系统,并向外界输出各自成果。在五螺旋创新体系中,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国际交流五方彼此联系又相互作用,实现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与创新程序的顺利开展,共同建设与国际前沿对接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5 推进螺旋构建人才和创新发展模式的措施

5.1 政府做好政策保障与发展规划

现阶段政府出台的科技政策及发展规划体现了党中央对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与保障,这对于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推进创新成果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要继续制定科学有效的科技政策与人才发展规划,加大对于科技人才各方面的投入,保持国家在人才资源与科技创新领域的相对优势,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也是国家的发展所需。

(1)完善创新水平较高地区的人才吸引政策,引导人才集聚。发挥科技创新水平领先地区的优势,将其打造为高层次人才聚集地,并在此开展人才发展试点。人才集聚的实质是人才流动最终演化为地域空间上的集聚,这是个体追求高质量目标的过程,也是市场优化配置人才资源的必然结果[15]。人才集聚会使所在地的发展水平尤其是科技创新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综合发展水平提升会吸引更多科技人才,人才集聚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大,形成良性循环。创新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围地区人才进步与创新发展,共同组成新的“创新圈”,在科技创新领域互相沟通交流,促进整体创新水平提升。

(2)全方位改进人才培养与管理工作,让人才切实享受政策优惠与红利。首先,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保障人才创新的政策继续跟进落实,如降低创新门槛、保障知识产权、补贴科研费用等,并且政策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完善。以大学生创业为例,目前70%的大学生害怕自主创业,阻碍因素包括对国家双创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对创业缺乏新想法等[16]。此时政府的推进作用就十分关键,根据创新主体的特性,出台并落实相应规章制度是唤醒更多创新主体的良策。科技人才品格的塑造也十分关键,政府应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让当代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国家科技创新进步的使命。此外,要完善人才表彰奖励制度,积极宣传科技创新荣誉获得者带来的社会价值,树立榜样效应。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贯彻激励思想,做到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感情激励相结合,最大程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3)调动多元群体对科技人才进行精准投资,保障科技创新资金供应。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实现人才红利,是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17]。科研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只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充分满足资金需求。因此,政府要把筹资工作分担给多个社会群体。鼓励各大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设立专项资金项目,对口投资,实现精细化管理。规范民间资金筹集工作,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也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防范恶意筹资与道德风险。政府要确保资金真正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每个项目按照所需精准分配,促进各个科研领域均衡发展。

5.2 企业为科技人才发展搭建平台

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传统企业模式已落后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型企业模式,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才是企业持久发展之道。如今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人才聚集地,企业更应为科技人才发展搭建平台,在促进人才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与科技竞争力。

(1)制定明确的创新战略目标。企业要明确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有效利用自身资源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有研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从企业社会网络的规模、强度和稳定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社交网络关系可以减弱信息不对称和资源匮乏对企业增长的不利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和发展[18]。社交网络是企业在市场获取信息的关键途径,同理,调动各方资源与前沿科技对接,从而为企业自身带来创新绩效。

(2)积极开展对科技人才的在职培训,提高综合创新能力。人员培训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工具[19]。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而言,开展对科技人才的在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在职培训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例如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在学术研究中提升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并且能够推动学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另外,企业可以定期举办科研学习交流会议,邀请科研专家传授经验,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方向提出建设性建议。参会成员也可以进行自由交流,互相借鉴,共同进步。Ivanov等[20]对“人员创新潜力”(IPP)的发挥条件进行分析,指出知识管理系统的关键要素是组织人员的持续培训,形成自学组织,后期转变为知识组织。

(3)改进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利益分配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在企业内部组织管理中,科技人才需要更多自主权利,管理层应适当放权,给予其充分的发挥空间与便利。这一方面有助于提升科研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高管激励制度和模式的完善均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企业应结合自身特征优化高管激励的结构和机制,合理配置股权激励与薪酬激励[21]。将科技成果与股份和薪酬挂钩,是对科技成果和员工个人价值的尊重,也是对科技人才所作贡献的认可,同时也对其他员工起到榜样作用。

(4)营造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与人文环境。企业要为科技人才营造适宜的环境,制定保障科技创新的制度规范,如尊重个人知识产权、提高科技人员薪酬、为科研工作提供资金补贴。同时也不能忽略人文环境的重要性,研究显示,青年创业者焦虑、抑郁的比例分别为29.4%和27.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青年创业者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创新创业意识有待加强[22]。以领导和管理层为主体的传统思想不利于激发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应真正从科技人才的角度出发,宣传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鼓励人才大胆尝试,付诸实践。企业也可以与其他企业的科研团队合作,互相沟通交流,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打造优秀的创新团队有助于吸引更多科技人才,从而进一步提升团队实力。

5.3 高校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有效落实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成科技知识传播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大基地。

(1)拓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高校人才培养采取的主要措施,在合作过程中应协调双方利益,明确各自责任,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与奖惩制度保障落实效果。除此之外,国外高校一些先进的教育模式值得借鉴学习。美国斯坦福大学的AEC Global Team Work是新型教学模式的成功案例,兼顾案例教学、远程教学、跨专业教学等多项新教学理念,课程内容包括课题、团队、平台、教师,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促进学生对跨专业学习内容的了解[23];麻省理工学院贯彻通识教育理念,课程内容包括科学技术类与人文社科类,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德国是职业教育的先驱,形成了“双元制”这一独特的教育方式。

(2)建设有创新意识的师资队伍,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作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体,教师在具备本专业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也应具备较高的创新意识以及对本专业前沿动态的敏锐度,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应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定期为教师开展培训,并将出国培训列入师资建设的重要部分,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提升专业能力及国际化素质。企业与高校可以进行联动,企业精英加入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科技指导与专业知识对接平台。

(3)以学生为本,激发学习创新自主性。高校建设首先要以学生为本,注重调动学生投入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日常管理中,学校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创新型社团活动,将学生向科技创新方向引导,在学校营造创新氛围,塑造创新型高校的校园文化。同时管理方式要逐渐开放化,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多一些激励与引导,将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到最大化。

(4)重视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科技知识最终通过实践转化为创新成果,因此高校的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高校已在实践教学中有所成就,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成立了元宇宙研究中心,促进科技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5.4 发挥研究机构骨干与引领作用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强化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牢固支撑。

(1)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要求,始终坚持“国家科学院”“人民科学院”的定位。2012年以来,中科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25项,全国占比约32%,中科院作为牵头单位或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6项,全国占比60%。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通过发挥人文学科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促进国家科研管理体制与科研理论创新的推进。除此之外,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以及全国一流企业研究院、民间智库等一批科研机构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强化人才自主权,以科技资源聚集世界科技人才。国家科研机构是世界顶尖科学家的聚集之地,在人才引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马普学会建立全球科技人才大数据检测平台,关注世界顶尖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及流动情况,并筛选出高水平人才提供科研支持与奖励,以吸引人才加入。国家科研机构拥有本国顶级科技资源,为聚集高水平人才提供坚实基础。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配备29个大科学装置,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研究人员前来进行科技调研,这是促进人才聚集的关键[24]。

5.5 加强国际科技人才交流合作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国家通过加强国际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与国际前沿培养理念及方式对接,提升科技人才的综合能力。

(1)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放宽移民政策。人才引进为国内现有人才资源注入新鲜血液,是壮大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对于人才引进工作,国内应放宽科技人才准入政策,出台保障国际移民权利的法律规范,并成立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以此吸引更多优秀国际人才。除此之外,一些配套的保障政策也要落实到位,如人才居留政策,中关村将永久居留资格给予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子女,为人才及家属居留中国提供便利,彰显人文关怀。除此之外,在以下方面也要有所改进,如简化签证办理流程、为外籍人才提供充分医疗保障、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等等。只有消除移民的后顾之忧,才能吸引更多国外科技人才。

(2)设立国际科研合作和基金项目,提升科研工作质量。国家在不同领域设立科研合作和基金项目,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持续深入开展,为我国及其他参与国带来机遇与提升空间。“十一五”期间,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共支持项目1728项,专项投入43.75亿元。中国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启动中医药国际合作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合作计划,开创国际科技合作新局面。国际科研合作和基金项目为国内外人才提供合作平台,各国科技资源互补,以此提升科研工作质量。

(3)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深化国内外人才交流。国合基地通过发展“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推进各类型科研机构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影响力。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国合基地的资金投入,并致力于培养一批引领国际科技合作的专家团队。国合基地之间的交流也不能忽略,国家要定期组织培训交流会,对创新要素、科研设备、人才资源等进行经验交流与总结,实现互利共赢。对于国内科技创新发展而言,国合基地促进技术、专利等科技成果的转化,对所在地区国际合作发展具有示范凝聚作用,从而进一步向国际前沿靠拢。对于国际而言,国合基地推进全球科研信息交流共享,促进国际人才合作共赢,惠及多国。

6 结语

现阶段我国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已取得不错成效,但未来发展模式仍面临挑战。在接下来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工作中,通过“五螺旋”构建人才和创新发展模式,以国家科技战略为导向,以科技人才为本,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致力于建成与国际前沿对接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对未来我国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科技人才
人才云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科技助我来看云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科技在线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