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护理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长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3-12-12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31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质量护理

于 雪

(南昌市第三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

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从症状上表现为记忆障碍、执行障碍等。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在65岁以前发病被称为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为老年性痴呆[1]。据统计,每年约有15%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转化为痴呆,然而正常老年人每年仅有2%转变为痴呆,表明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属于痴呆的高风险[2]。在进一步研究下,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老年期痴呆病理改变无法进行逆转,当前临床上无法对该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从而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其家庭以及社会负担[3]。临床上大部分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同时伴有越激行为,越激行为分为语言性激越行为、躯体性非攻击行为及攻击行为,患者会出现打人、骂人等不良行为,对患者自身以及患者周围的人都造成很大的影响[4]。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护理方式进行指导,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认知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此,本研究探讨整合护理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长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南昌市人民医院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②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1分;③非过敏体质;④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急性传染病;②恶性肿瘤;③中途退出研究;④重度痴呆患者;⑤全身感染;⑥严重心理疾病。本研究已通过南昌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用药指导以及病情讲解重点与家属进行说明,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照顾的侧重点,确保患者生活质量有基础保障。观察组为整合护理:了解患者的临床情况,包括身体状态是否伴有慢性病,营养摄入情况,为患者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对于进食能力较差的患者,可以协助进食并控制饮食速度,防止出现呛咳误吸的情况。由于老年患者听力下降,故而在交流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耐心、积极地与患者进行疏导,应当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自尊心,告知患者疾病的治疗要点。针对患者出现的幻觉问题,应当不反驳,而是安抚患者保持平稳的情绪。如果情况较重,则应当联系精神科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患者会有情绪不稳定的情况,还会伴有睡眠障碍,可以为患者制订睡眠计划并控制白天睡眠时间,夜晚可以提供热牛奶或热水洗脚的方式来进行助眠。在用药指导上,由于患者的记忆力较差,会有漏服忘服的情况,可以使用小卡片进行用药提醒,字体应当较大,以醒目的方式提醒患者。在病房管理上也要保持环境安静,并应当调节好室内温、湿度,地面干燥,无积水,防止跌倒事件,且活动区域应当无障碍物,防止患者磕碰。加强对患者的个体化指导,如针对有不同兴趣爱好的患者,可以尽可能地满足其需求。在康复护理期间,应当加强认知训练,肢体训练,还包括一些记忆力训练、语言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要耐心帮助患者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对于长期卧床者,需教给家属正确翻身的方式,并叮嘱家属按时协助患者翻身,对患者的肢体与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压疮发生风险。在记忆力改善方面,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观看有重要意义的物品,并与患者进行讨论,帮助患者去回忆以往的经历,训练时间安排每周5次,每次30 min,每月进行1次总结,以此来加深患者的印象。最后,要做好护理质量控制,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对于能解决的问题,应当与家属进行联系并纠正指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6个月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评估,包括定向力(10分)、记忆力(3分)、注意力(5分)和语言能力(9分)、回忆力(3分)。总分27~30分为认知正常,<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21~26分为轻度认知障碍,10~20分为中度认知障碍,0~9分为重度认知障碍[5]。生活质量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估,内容包括进食、如厕、小便控制情况、大便控制情况、修饰、洗澡、平地行走、穿椅转移、穿衣、上下楼梯,分数越高则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6]。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6个月后的护理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疗效分为:显效,患者MMSE评分>27分,能够独立开展日常生活如用药、穿衣、如厕等;有效,患者MMSE评分21~27分,能按照医护人员叮嘱进行日常生活改正,但是整体记忆能力较差;无效,患者以上指标均未达成。不良事件包括跌倒、走失、误伤。

1.4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表示为n(%),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表示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观察组女性24例,男性16例;年龄63~84岁,平均(69.07±5.03)岁;痴呆程度:轻度19例,中度21例。对照组女性21例,男性19例;年龄62~83岁,平均(69.13±5.89)岁;痴呆程度:轻度22例,中度18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χ2=0.457,年龄t=0.234,痴呆程度χ2=0.450,均P>0.05)。

2.2 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MMSE和ADL各项评分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MMSE和ADL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

2.3 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显效17例、有效22例、无效2例,对照组护理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9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5%vs.77.5%,χ2=5.495,P=0.019)。观察组跌倒2例、误伤1例,对照组跌倒4例、走失2例、误伤2例。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vs.25.0%,χ2=4.500,P=0.034)。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导致我国老年痴呆的患病率有所提升。老年痴呆的发生和既往头部外伤、年纪、轻度认知障碍、高血压、肥胖、睡眠不足、高胆固醇、吸烟、久坐不动与缺乏锻炼等因素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可引起记忆力受损、执行能力降低与认知功能受损等症状,危害性极大[7]。为此,医院有必要加强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干预的力度。常规护理乃比较传统的一种护理方式,只能向患者提供一些最为基础的护理措施,而无法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导致其护理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进而对其患者的预后造成了影响。在当下的治疗方案中,以药物为主,要促进大脑代谢,提高大脑皮质,抗缺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思维,活动能力,提升学习记忆能力。然而,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也有待于提升[8]。

整合医学护理模式,将各个领域的先进知识理论和临床经验进行结合,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调节,还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系统化的护理指导。整合护理中需要协调多方面内容调整护理环节,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整体性的护理服务,是一种高质量的护理模式。整合护理的开展,通过整合碎片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升护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9]。在对整合护理的优化管理中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的便利,并提高了个体化管理的效率。如在对患者的康复管理中指导患者进行如厕,穿衣,饮食的锻炼,提升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精神方面和情绪管理上,及时发现问题,增强患者的自我认同感和治疗信心,并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状态。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质控检查,保障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10]。

随着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医疗团队针对患者的照护要点进行了相关理论的整合与培训,以便于提升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针对新型慢性病的管理,企业重要目标在于延缓疾病进展,更重视患者的心理情感需求,提供基本生活支持。如需要对会人员加强内部培训,针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为患者提供信息共享方面的内容,并建议家属参与培训,通过与家属的健康教育分享和讨论,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顾。另外,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气体运动训练认知,功能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指导。针对患者所面临的风险性问题,加强整体性预防干预,有助于病情的稳定和对危险事件的预防,故而是一项可行性护理策略。结合本次调研,观察组患者在MMSE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估中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在治疗疗效比较中,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患者以97.88%低于对照组的81.25%(P<0.05)。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主动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并进行换位思考,直接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引导患者认知能力,使其可以降低伤害他人或者自残等不良行为,通过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结合回应疗法,改善临床多项症状,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针对老年痴呆患者共同制订科学照护计划,定期评估患者功能,并且也能为照料者提供情感支持,这些也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新要求,更好地保障患者生活,提升家庭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整合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治疗疗效,还有助于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阿尔茨海默质量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质量投诉超六成
CH25H与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