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助推幼小衔接:可为、应为与何为

2023-12-12程柳燕

教育观察 2023年27期
关键词:瓶盖助推幼小

程柳燕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一、引言

幼小衔接这一教育话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2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科学进行幼小衔接提供了指导方针。[1]2022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活动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活动对政策文件进行了解读,同时教师间交流分享了工作经验。幼小衔接这一教育话题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从数量普及向质量提升转变的过程中,游戏逐渐成为教育理念革新及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关键场域。[2]《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入学准备工作渗透到幼儿园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中,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凸显幼儿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1]显然,探寻游戏的幼小衔接价值对发展高质量学前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探讨了游戏在幼小衔接中的可为之因、应为之要、何为之路。

二、可为:游戏助推幼小衔接的逻辑起点

(一)回归育人本质

游戏与学习、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游戏本位学习”理念强调将游戏作为幼儿的学习途径和载体,与游戏促进幼儿学习的理念不同,该理念认为游戏即学习。[3]这涉及游戏的两种教育价值:形式价值和实质价值。形式价值指将游戏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手段,通过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营造愉悦的教育氛围,达到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实质价值则强调游戏作为精神存在。[4]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无论充分发挥游戏的形式价值还是实质价值,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应充分给予幼儿游戏的机会,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唤醒幼儿好奇的天性,实现幼小阶段的有效衔接。

(二)调节幼儿心理过渡

幼小衔接问题的实质是幼儿心理发展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对立统一,强调尊重幼儿发展的阶段性,更强调关注幼儿发展的连续性。[5]连续性主要体现为外部环境过渡和心理过渡。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心理过渡更需要关注。心理过渡指个体结合自身已有经验,主动调整心理结构,由一个阶段转变为另一阶段,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6]

游戏之于儿童既是一种必然,又是一种必须。[7]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幼儿生命自然展开的过程。游戏能够激发并维持幼儿入学的内部动机,调节幼儿的负面情绪,帮助幼儿构建升学的心理平衡,支持幼儿更好地调节心理。

(三)凸显幼儿主体价值

游戏是多样性和矛盾性的辩证统一体,包括“假想”与“现实”、“自由”与“约束”、“主体性”与“反主体性”、“我在”与“无我”的统一。[8]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获得自由感和解放感。

幼儿是幼小衔接系统的核心。然而,现实中幼儿在幼小衔接中的主体地位被弱化,幼儿处于一种被动适应、被动衔接的状态,缺乏主动选择的权利,常常只能被动参与教师设计的课程体系,其诉求难以得到重视。应使幼儿在积极与外界环境互动中主动适应,凸显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这与哲学视角下游戏本质“是一种不受外部约束的主体性活动”相契合。一方面,游戏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和空间,使幼儿的核心地位得到体现。另一方面,游戏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激发了幼儿对知识的渴求。因此,要将游戏延续并融入幼小衔接工作。

三、应为:游戏助推幼小衔接的关键支点

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本文聚焦两个指导要点文件中提出的幼小衔接阶段共同培养的能力目标与关键素质,以大班“瓶盖雨”游戏为例,探索游戏助推幼小衔接的优势。

(一)发展情绪体验,助推身心衔接

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与较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幼儿积极适应小学的新环境和人际关系。游戏参与者便是体验者。游戏能够让幼儿获得快乐、自由等美好体验,满足幼儿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幼儿身心感受到自由与和谐,帮助幼儿顺利实现心理过渡。

在“瓶盖雨”游戏中,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自主权,支持幼儿的游戏主题——利用各式各样的瓶盖下一场“雨”。教师时刻注意幼儿需要,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针对幼儿提出的“雨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们可以从更高的地方抛”等想法,教师将无人问津的编织区改成了瓶盖游戏区,在教室上空放置“下雨筒”,满足幼儿从高处下“瓶盖雨”的愿望。游戏过程中,幼儿脸上都带着开心的笑容,并发出“太好玩啦,像下雨一样”“瓶盖掉落在身上,很舒服”等感慨。显然,教师包容、支持的态度与行为,帮助幼儿在“瓶盖雨”游戏中获得了积极情绪体验,助推幼儿身心衔接。

(二)实现自我管理,助推生活衔接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做好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自我管理,更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摒弃说教式、苦练式的方式,采取游戏精神贯穿始终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模式。[9]因此,游戏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式。

在“瓶盖雨”游戏结束环节,面对将“下雨”的瓶盖按颜色分类快速收集的任务时,幼儿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学会了利用扫帚、积木、长筒、地毯等工具实现快速收集。这一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利用工具快速收集整理,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总之,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尽情试错,让幼儿在游戏中持续探索,渐渐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玩具、图书、学习用品、衣物等,做好幼儿生活方面的衔接。

(三)体验真实情境,助推社会衔接

幼儿可以自行确定游戏主题、自发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伙伴,借助真实的游戏情境,自然而然地培养社会性品质,进而做好社会衔接的准备。

在“瓶盖雨”游戏中,新的游戏材料“梯子”的加入引发了混乱:幼儿只顾争抢梯子,将最初的游戏主题置之脑后。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幼儿制定排队规则,帮助幼儿明确游戏任务,使游戏活而不乱、秩序井然。从幼儿争抢梯子到引导幼儿排队并分工合作,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任务执行能力不断提高。正因教师充分创设和利用真实的游戏情境,并在游戏中提供恰当的支持与帮助,所以幼儿才能在游戏中得到社会性方面的发展。

(四)培养学习品质,助推学习衔接

幼小衔接不是简单知识技能的衔接,而是学习品质的衔接。在游戏中,幼儿自主体验和亲身感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勤奋、好学、主动、专注、思考等受益终身的学习品质。

在玩“瓶盖雨”游戏时,幼儿要站在地面上、椅子上、桌子上,准确地将瓶盖投掷进教室上空的“下雨筒”中。此时,幼儿建构了高度、角度、距离与投中率的关系。幼儿探索在瓶盖里“游泳”、挥撒瓶盖、修火车隧道、串项链、搭高楼等多种多样的灵活玩法,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从“下小雨”到“下大雨”,从放置“下雨筒”到自由投掷瓶盖再到借助增高工具投掷瓶盖,幼儿持续不断地对瓶盖、梯子等游戏材料进行探索,在游戏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行深度学习。

四、何为:游戏助推幼小衔接的实践落点

幼小衔接不仅具备纵向维度,即幼儿年龄与学段的向上发展过程,而且具备横向维度,即幼儿在向上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幼儿群体、幼儿园、小学、家长、教师等教育生态系统要素的影响中。[10]因此,游戏助推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教师、家庭等参与主体构建积极的协同关系,维持稳固的支持系统。

(一)幼儿园以游戏为抓手进行课程改革

从游戏入手进行幼小衔接课程改革,需要将游戏引入课程之中,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实现良好心理过渡。对于游戏引入课程,当前实践场域中存在两种方式:“游戏课程化”与“课程游戏化”。以幼小衔接为出发点,“游戏课程化”更适合幼儿园,而“课程游戏化”更适合小学。[11]

幼儿园课程可以结合幼小衔接主题进行游戏课程化改革,重视“以游戏生成课程”。幼儿的主体性塑造方式是使其身体参与,即幼儿园应尽可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与周围环境互动,在感受中建构经验。[12]因此,幼儿园应坚持以游戏为中心,从游戏的方式和特点出发,及时捕捉幼儿学习的生长点,在持续不断建构新的游戏中,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13]其中的关键途径是教师要基于游戏生成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基于对幼儿游戏时的观察,既可以依据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点展开教学,又可以在游戏中积极捕捉教育生长点进而随机开展教学,以协助幼儿将其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的较为零散的经验进行梳理,引导幼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取新经验。例如,在开展建构游戏时,幼儿对“围墙如何能够搭建得又高又稳”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教师即可适时介入,引导幼儿掌握各种垒高方法和防塌技巧,实现幼儿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多领域的发展。

小学课程应进行课程游戏化改革,增加课程中游戏的比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特别强调小学低年级必须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入学适应要渗透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课程设计须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14]这与“课程游戏化”所强调的基于游戏的特点设计课程的理念不谋而合,不仅能够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而且能够改变幼儿被动适应教师设计的课程的状态,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小学低年级可以通过增加游戏活动在学科课程和衔接课程中的占比,将游戏融入课程,激发幼儿的内部学习动机,促使其深度学习,进而顺利完成从学前游戏到小学课程的有效过渡。在课程时长方面,在合理控制游戏密度和选择恰当游戏形式、游戏时机的基础上,提升课程中游戏设计教学的比例,使游戏与小学学科学习更好地融合起来,促进幼儿适应小学学习;在课程内容方面,积极创设游戏情境,尝试将游戏的趣味性巧妙融入课程,提高课程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并以游戏为基础拓展和延伸教学活动,力求探索体验式教学路径,在教学模式上完成渐变,实现自然衔接。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中开展“找朋友”“摘星星”“小兔采蘑菇”“邮递员叔叔送信”等游戏。

(二)教师以游戏为媒介实现高质量互动

幼小衔接不是教师组织几个游戏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在游戏内容的选择环节,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探索并建立衔接机制。在游戏情境创设环节,教师需要提供与小学有关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逐渐提高能力。在游戏的具体开展环节,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小学学习内容渗透到游戏活动中,给予幼儿更多的探索和操作机会。教师要想在游戏中实现高质量互动助推幼小衔接,就必须以高水平的游戏素养为前提,准确把握游戏教学的平衡点。

教师的高水平游戏素养是游戏助推幼小衔接的重要保障。教师的游戏素养是教师关于游戏的态度、知识、能力三方面组成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是指导幼儿游戏必备的良好品质。[15]可围绕教师游戏素养的综合结构展开研修活动,推动教师高水平游戏素养的形成。首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发自内心地相信游戏的独特力量。其次,成立“游戏读书会”,丰富游戏理论知识。游戏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游戏素养的提升,通过“游戏读书会”的形式,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帮助教师夯实理论基础。最后,组织游戏现场评赛活动,提高教师读懂游戏、开展游戏的能力。如让教师观看幼儿游戏视频,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视频中幼儿的学习进行分析;教师现场组织幼儿游戏活动,观摩其他教师的游戏观察和指导行为。

游戏教学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由游戏向学习过渡引发的幼儿的高度应激状态,又可以与幼儿园的教学方式相承接,降低幼儿适应难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平衡点,一方面要预防游戏教学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要预防游戏教学左右支绌。在幼儿园时期,游戏更强调幼儿的情绪体验,而在小学时期,游戏更大程度突显学习的特征,发挥激发幼儿内部学习动机的作用。因此,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警惕“为了游戏而游戏”的现象,防止出现游戏滥用、游戏教学组织僵化等问题。教师既要尽可能地将游戏的教育功能最大化,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也要避免只顾游戏体验不管教学目标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实施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在维持游戏的“自然性”的同时发挥游戏的“教育性”。只有准确把握游戏和教学之间的偏向,在二者之间维持适当的张力,找准游戏教学的平衡点,才能既保证游戏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又使教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

(三)家长以幼儿为中心共建游戏活动场域

家长是游戏助推幼小衔接的关键力量。家长应主动丰富幼小衔接相关知识,及时更新幼小衔接相关理念,关注游戏在幼小衔接中的独特价值,积极为幼儿创设学校之外的游戏场域,扩展幼儿游戏空间,让幼儿在家中也能持续探索进而提高自身能力,使幼儿能够平稳过渡。

一是开展亲子游戏。在亲子游戏中,家长应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够全面关注幼儿的需求并积极回应。但家长需注意,在亲子游戏中同样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不要过度干预,如在种植花卉活动中,家长可以让幼儿自行选择种子、器皿,让幼儿负责浇水、施肥等。二是与教师通力合作。教师可以将游戏活动延伸至家庭,让家长积极参与设计游戏,承担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的任务。三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家长应带领幼儿到社区专门针对幼儿园和小学开设的游戏区和其他幼儿共同组织游戏,拓宽幼儿经验增长的渠道。

五、结语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基本活动,但其在小学低年级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却不够理想,导致幼小衔接不畅。高质量的幼小衔接离不开游戏这个抓手,只有意识到游戏回归育人本质、帮助幼儿心理过渡、凸显幼儿主体价值的内在逻辑,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游戏助推幼儿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全面衔接的作用,才能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三方要共同保障游戏助推幼小衔接的落实,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培养幼儿所需的各种能力,实现幼小有效衔接。

猜你喜欢

瓶盖助推幼小
瓶盖配对
加速打击犯罪 多维助推复工
设计巧妙的瓶盖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开瓶盖
“五大融合”助推物畅其流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