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外女兵

2023-12-11陋岩

娘子关 2023年4期
关键词:大姐战士部队

◇陋岩

山西阳泉市矿区的矿嫂芦存林从1957年开始,60 余年如一日,为驻地部队的战士们洗衣缝被,排忧解难,被军人亲切地称为“芦妈妈”。她曾获评山西省十大公益事业功臣、省十大杰出母亲、省拥政爱民先进个人、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入围奖、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矿区道德模范等荣誉。

脸上写着春的羞涩,怀里藏着女儿的忐忑,

耳朵里蓄满了军号的嘹亮。

一个窈窕身影,胸膛里盛开着十万枚花朵,

攀登上了1957年的狮脑山。

这个窈窕身影就是芦存林。

这位喝桃河水长大的姑娘,

手搓衣角的忐忑,扭扭捏捏的步伐,

她没有想到。从这天开始,

她的肩头担起了一项神圣的使命。

1937年2月,芦存林出生于平定县。

一座因为三国时期董卓驻军而得名的村庄,

从此多了一位与部队结缘的姑娘。

你别看芦存林首次去部队扭扭捏捏的,

其实她长得高高大大的,

平时说话大喉咙大嗓门,走路大步流星,

仿佛每一步都能在地球上,钉一颗铁钉子。

她是阳泉矿区的一名普通矿嫂,

邻居们都说她是个“热乎人”。

还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的时候,

芦存林就特别羡慕英姿飒爽的女兵,

但是想象和现实经常保持着车距,

芦存林终究没有脱下红装换成“武装”,

让她的心中多了一块心病。

那一年 新驻扎了一支部队

为“中共创建第一城”增加了阳刚气质。

芦存林心疼绿色长城上的一砖一瓦。

她暗下决心,要“瓷圪丁丁”帮他们一把。

此后,芦存林成了他们的亲姐姐,

春节送比刚出炉的元宝还滚烫的饺子,

元宵节送比圆月还甜蜜的汤圆,

中秋送37度体温的月饼。

她用自己的热情与手艺,温暖着战士们的五脏六腑与日月星辰。

战士们想种地,她把镢头铁锹……送到手,

还找来各种蔬菜种子,毛遂自荐当技术员,

帮助战士们种出了白菜、西红柿和萝卜;

战士们想养猪,她就买六头猪娃送上山;

战士们想吃咸菜,她一忙就是好几天,

数十缸咸菜,横看成行,竖成列。

部队驻扎地是太行山脉中的一员,

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太行雪是诗人眼里的名优产品,也是行路人的“虎踞龙盘”。

忘不了1965年的那个冬天,

一场大雪斩断了子弟兵们的给养线。

瞭见一拃远,走起来累死爹。

驻地看见近在眼前,无风无雨无雪的日子,

一两个小时,芦存林就能走到营区。

现在大雪封山,芦存林试着上了几次山,

每次都是向上走一步,向下滑两步,

急得她的双眼出现了喷泉。

常年在山上为战士们服务,

她知道山上的粮菜已经不多了,

这么大的雪,得等到开春才能通路。

战士们在山上又冻又饿几个月,不得了啊!

其实部队有粮草官啊!芦存林不了解这些。

芦存林去了政府去企业,将筹集来的

一麻袋大米,三口袋白面,三口袋小米,

绑在两辆自行车上。

近路山坡太陡,就是猴子也甭想爬上去。

他们就绕道数公里,将粮食运到山脚下,

然后肩挑背扛,一步三滑地向营地进发。

三个人一路走,一路摔跤,

一个小山坡,好不容易上去了,

一步没有站稳,芦存林连人带粮滚了下去。

按常理,人会本能地抱住自己的头颅。

而芦存林却是人从山坡滚下去了,

双手紧紧抱着的却是装满爱心的粮袋。

等到把粮食弄到山上,

他们感觉自己好像走过了漫长的春夏秋冬。

芦存林和丈夫、儿子的裤管,已经全部湿透。

湿透的裤管早已经结冰,

左右腿一碰,发出了铠甲碰撞的金属声音。

他们冻僵的手,很久才找见春天的脉搏,

脚也是冻得生疼,随后又火辣辣的热……

那天指导员正在为大雪封山发愁,

信步走出营房的时候,发现了情况

——几个半黑半白的影子,正向营区逼近。

指导员藏在一棵树后,观察着这几个影子,

影子越来越近,逐渐变成纯白色的人。

其中有一个人影,他是那样地熟悉。

望着面前忽然出现的几个扛着粮食的“雪人”,

指导员的嘴唇连激动,带冷冻,好像变成了滚烫的铁板。

他只觉得一股股暖流,从胸腔里往脑门子上冲锋着。

他猛地转身朝营房大喊:“全体集合!”

军令如山,似乎只是几秒的时间,

全体官兵就集合完毕。

稍息!正!敬礼!叫了一声“大姐!”

然后双眼几乎同时如壶口瀑布,泪流满面。

一声大姐,一股暖流啊!赶走了严寒。

一声大姐,一声春雷啊!唤醒了窖藏在雪下的春天。

一声大姐,一脉热血啊!汇成了军民鱼水情

一条条大河,一条条大江,一座座海洋,

让幸福和责任在芦存林的双肩上,发芽,扎根,生长……

芦存林手拉手关爱战士,战士们心连心爱着姐姐。

芦存林的女儿降生后,几个月没有上山。

战士们就带着鸡蛋下山,看望“小外甥女”,

祝福亲姐姐。

芦存林的儿子得了病,战士们登门伺候,

帮大姐排忧,为大姐宽心。

1986年,十几位老兵退伍。

芦存林特意办了一桌子酒席,为这些亲兄弟们送行。

临上车,她还给他们买了土特产。

列车渐行渐远,芦存林挥舞的手臂,

刻入了老兵记忆的底片。

连长当爸爸了,芦存林送上婴儿毛毯。

新兵想家了,芦存林主动找他把心谈。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60余年,

芦存林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兵,

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员。

她也从青春昂然的兵大姐,

变成了和蔼可亲的兵矿嫂,

变成了双鬓染雪的兵妈妈。

60余年,两万多天,

她为战士们纳过多少双鞋垫,

补过多少身衣裤,拆洗过多少床被褥,

做过多少桌好饭,解开过多少次心结,

她自己数不清,战士们数不清,

太阳数不清,月亮和星星也数不清。

她用一言一行,

关爱着官兵们的衣食住行与酸甜苦辣。

她用一针一线,

绣出了一轮军民一家亲的圆月。

芦存林常常说:“八一”是战士们的节日,

也是她的节日,

只要活着,她就是一名永不退伍的编外女兵。

2007 年,芦存林荣获山西“十大公益事业功臣”称号。

站在领奖台上的她,血脉里的桃河汹涌澎湃。

她觉得只是为部队,干了些自己亲该做的事,

咋就成了“公益事业功臣”了?

此刻,她人在台上,心却正翻山越岭走向兵营,

不知那位水土不服的新兵,新陈代谢正常不正常了。

那位想妈妈的新兵,晚上是否能睡安稳了。

军人对芦存林的称谓从大姐到大嫂,

从大嫂到大婶,从大婶到大妈,

从大妈到奶奶,个中滋味,只有一批批

从这里退役的军人知道,

只有芦存林走过的通往营区的山路知道,

其他人恐怕难以体味到这种能钻到血液里的感情,

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

用战士们的话说就是芦存林从大姐到奶奶,

“军衔”相当于军区的“司令员”了。

2020年10月29日,

卢存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3岁。

从去世到11月5日出殡,

每天都有部队来的“干兄弟、干侄儿、干孙子”

从四面八方赶来,在老人的灵前摘下军帽,

献给“卢妈妈”最后一个军礼。

一声声排山倒海式的从胸腔发出来的:

稍息!立正!敬礼!

不知道她是否听见了这铿锵悲怆的声音,

是否看见了这一幅泪如喷泉的画面。

这些军人有的从驻地而来,山路是一座特殊的碑,

刻录着一位老人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

有的从百里之外乘坐火车而来,

铁道延伸着他们对一位老人的感恩与思念。

有的从千里之外乘坐飞机而来,

一群群白鸽在蓝天翱翔,悠扬的鸽哨声抒发着对子弟兵的眷恋。

不知道是不是战士们的泪水,

流到了在场人员的脸面上。

所有在场的亲朋好友啊!那一刻,

面对军人的铁血、伟岸与柔情,

谁也无法控制决堤的泪,飞流直下三千尺,

奏响了军民一家亲的凯旋。

每次上了驻地,我都会“看见”芦存林。

看见她那被欢乐堆起的满脸皱纹,

如太行山的沙盘模型,

正在阳光下呈现着青山绿水的生机。

谁也闹不清她的那两只驻扎着千军万马的眼睛,

究竟隐蔽在了太行山的哪条战壕遗址里。

猜你喜欢

大姐战士部队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臭大姐,香大姐
交警之歌
——献给第一线的交警战士
超级战士要上网
十大姐随想
老部队
走进新入伍战士的心里
无名战士有名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