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伸护理模式在PICC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12-09张凤孙仁芳景琦毕淑梅

贵州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出院导管护士

张凤 孙仁芳 景琦 毕淑梅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日间病区,上海 201699)

化疗是临床肿瘤患者必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化疗期间所使用的各类化学药物均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容易损伤患者的外周血管;且化疗药物所具有毒副作用会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从而导致其舒适度明显下降[1]。故临床选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肿瘤化疗患者开展治疗。PICC属于侵入性操作,置入时间过长容易增加感染风险,再加上患者认知不足、自我护理能力低下,从而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2]。有研究[3]指出,延伸护理能够为医疗服务工作的连贯性、规范性及科学性提供保障,有助于患者健康结果改善;并有效降低PICC患者非计划拔管率,节省卫生成本。本院对我院PICC出院患者开展延伸护理模式,并分析其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我院PICC出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延伸组,各60例。普通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5~74岁,平均(54.02±9.78)岁。延伸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32~73岁,平均(52.87±9.45)岁。纳入标准[4]:均符合PICC置管指征;住院期间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无法配合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随访丢失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普通组开展常规出院指导,护士出院前1日借助PPT和护理手册为患者讲解PICC置管后护理内容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定期回医院维护,1次/周,若居家期间出现特殊情况及时来院处理。延伸组开展延伸护理模式:(1)构建PICC网络维护系统:医院为PICC中心点,在各个社区医院均设立PICC维护点,为PICC出院患者就近维护提供便利;PICC患者置管出院后,医院护士与社区医院做好信息对接工作,嘱患者前往指定医院接受后续的导管维护。(2)加强培训:组织医院负责PICC出院指导的专职护士及社区医院护士共同学习PICC护理知识,包括PICC并发症的类型、起因、征象及处理措施,PICC出院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导,PICC患者的心理疏导以及PICC的拔除方法等内容。(3)具体操作:①出院前由专职护士负责收集患者信息,创建微信群,邀请社区医院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入群。②制作针对PICC置管维护(包括置管处的清洁与活动、洗浴时保护方法等)、并发症的处理、置管侧肢体功能锻炼方法等相关主题的宣教视频,在微信群内发布,提醒患者及时观看。③鼓励患者在微信群内积极分享自身护理的经验,及时纠正其存在的错误行为并解答患者疑难问题。

1.3观察指标 PICC置管相关知识认知程度评分,分值越大患者认知程度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评价选用自护能力量表(ESCA),包含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及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自我护理能力与得分呈正比[5]。观察两组患儿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导管维护依从率;满意度调查: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评分(NSNS),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6],满意度=(优+良)/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PICC置管认知程度 延伸组患者对导管观察、导管维护、导管护理、带管活动、并发症预防知识的认知评分分别为(8.62±0.73)分、(9.23±0.52)分、(9.05±0.67)分、(8.72±1.07)分、(8.94±0.85)分,均高于普通组的(6.75±0.69)分、(6.89±0.86)分、(6.91±0.58)分、(6.12±1.01)分、(7.04±0.81)分(t=14.420、18.036、18.706、13.687、12.535,P<0.05)。

2.2自我护理能力 延伸组干预前后ESCA得分分别为(97.22±4.78)分、(139.10±8.52)分,普通组干预前后ESCA得分分别为(97.36±4.61)分、(108.35±7.94)分。延伸组干预后ESCA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组(t=20.452,P<0.05)。

2.3导管相关并发症 普通组患者出现导管堵塞2例、导管脱出1例、静脉炎1例、CRBSI 1例、穿刺点渗血2例,发生率为11.67%;延伸组患者出现导管堵塞1例,发生率为1.67%。延伸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组(χ2=4.821,P<0.05)。

2.4导管维护依从率及满意度 延伸组导管维护依从率95.00%,满意情况:优40例、良18例、差2例,满意度为96.67%;普通组导管维护依从率81.67%,满意情况:优32例、良19例、差9例,满意度为85.00%。延伸组导管维护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χ2=5.175、4.904,P<0.05)。

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延伸组患者对导管观察、导管维护、导管护理、带管活动、并发症预防知识的认知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0.05),提示延伸护理模式下护士积极创建微信交流群,能够确保患者及其家属第一时间掌握PICC护理的最新资讯,若遗忘知识也可通过查看聊天记录重新获得知识点,全面提升患者对PICC置管维护的认知水平。延续性护理模式中采取微信主导方式实施干预不仅能够加强患者的认知,还有助于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7]。本文结果还显示,延伸组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及健康知识水平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组(P<0.05),原因可能为延伸护理模式通过加强宣教工作,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定期维护、做好穿刺点清洁工作等行为所产生的良好收益,从而自觉纠正错误行为,以获得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本文结果中延伸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这表明护士借助微信平台开展宣教过程中,详细介绍PICC并发症发生的危害性,能够引起患者重视,自觉做好居家导管维护工作,以排除CRBSI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结果还显示,延伸组导管维护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普通组(P<0.05),充分说明延伸护理模式中护士利用微信一对多的信息推送功能,向PICC置管群体发送导管维护等方面知识,使患者及时且直观地获取信息,具有较强的参与感,从而对定期维护的接受程度较高;同时,护患在共同探讨居家护理方案的过程中逐渐建立信任关系,患者对护士的好感度提升,有助于满意度改善。

综上所述,延伸护理模式开展后,可有效纠正PICC出院患者对导管的认知,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及导管维护依从情况,有助于导管相关并发症减少,促使满意度提升,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但本研究选取的样本数量较少,统计结果可能存在偏倚;未考虑文化程度等客观因素对护理成效的影响。今后临床研究中,可扩大样本量,积极排除其他可能影响护理成效的客观因素,进一步探讨延伸护理模式对PICC出院患者的意义。

猜你喜欢

出院导管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