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效果分析

2023-12-09黄璇璇贺海艳

贵州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胃肠道器械手术室

黄璇璇 贺海艳

(神木市医院,陕西 榆林 719300)

胃肠道手术是临床的主要手术类型。由于其特殊的手术部位及生理特点,胃肠道手术是腹部外科手术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率最高的手术之一[1]。虽然随着医疗技术及器械设备、手术室环境的不断发展,切口感染防控已经有了长足进步[2],但病原菌无处不在,仅仅依靠硬件的进步仍然难以完全杜绝切口感染。围术期护理质量对切口感染影响较大[3]。本方案采用手术室专项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其预防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以期为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及护理质量及护理方案完善的提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2.54±7.31)岁;手术部位:肠梗阻11例,阑尾炎19例,胃肠道穿孔10例;体质量指数(24.02±3.42)kg/m2。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2.59±7.34)岁;手术部位:肠梗阻12例,阑尾炎19例,胃肠道穿孔9例;体质量指数(24.07±3.40)kg/m2。纳入标准[4]:符合胃肠道手术指征;年龄≥18岁,≤75岁;认知功能正常,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术前合并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合并严重影响术后康复相关疾病者;术前2周有抗生素使用使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随访资料收集不完整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实施手术及术后治疗,两组患者行常规术前访视、术中、术后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再予以手术室专项护理方案:(1)患者心理护理:结合健康宣教内容,使患者正确客观看待手术过程及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展示医院手术医生的技术能力及以往的成功案例,使患者充分信任医护人员的专业及技术能力,降低对手术的恐惧、焦虑,以轻松的心态积极配合各项手术工作。(2)手术设备、器械、物料等的准备:确保所使用的设备器械在清洁消毒灭菌有效期内,包装完好,标志清晰,严禁使用三无标志设备器械;同时还应确保所使用设备器械在校验、设备维护检修等有效期内,避免设备器械在手术途中出现异常,影响手术进程,增加患者切口暴露时间,增大感染风险。(3)手术室环境管理:做好术前手术室的各项监测指标核对,净化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核对,确保手术室环境洁净度符合手术类型。(4)手术室无菌操作:严格执行手术室人员着装、进出程序、手净化、手术室物品取用、手术室废弃物存放等操作程序,避免各环节操作引入病原菌,降低切口感染风险。(5)手术室感染预防措施:术前即完成相关抗生素药敏试验,合理选择围术期抗感染药物;术中对切口皮肤周围20 cm范围进行三次消毒,并采用医用胶贴在皮肤上保护切口;开腹后立即采用全层保护器对切口进行保护,避免切口附近沾染腹内液体;在切皮前对切口附近采用合适的保护垫保护切口周围;手术结束缝合切口时采用聚维酮碘对胃肠道断端行缝合前消毒;切口缝合时采用具有高强度吸附性敷料覆盖切口;腹膜缝合之后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肌层、皮下组织及切口皮肤,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和聚维酮碘溶液交替冲洗皮下组织和皮肤,再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耗时、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质量进行评估;随访至术后1个月,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67.13±4.25)min、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4.18±3.24)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67.52±6.03)h及术后住院时间(7.69±2.06)d,均短于对照组(85.08±5.82)min、(32.07±3.74)h、(78.41±6.72)h、(10.38±2.42)d(t=4.679、5.025、3.757、6.024,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60.00%(24/40)高于对照组患者50.00%(20/40)(P<0.05),丙级愈合率2.50%(1/40)低于对照组15.00%(6/40)(P<0.05),乙级愈合率37.50%(15/40)和对照组35.00%(1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2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5.0%,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胃肠道手术切口属于Ⅱ类或Ⅲ类切口,Ⅱ类胃肠道手术常见的有,阑尾、胃等的切除手术,Ⅲ类胃肠道手术常见的有胃穿孔、阑尾穿孔等[5]。此类手术部位较深,手术耗时普遍较长,加上胃肠道内是菌群最为丰富的部位,在实施手术过程中胃肠道内的各类液外溢,使得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远大于其他类型手术[6]。手术切口感染最为重要的途径是在手术过程中引入病原菌,其次为术后切口护理过程中引入。因此重视胃肠道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7]。手术室是手术切口直接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从切口前的清洁消毒、切口及切口开放过程中的操作及切口缝合前的清洁消毒等,均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整个过程中,人(着装、手、行走等)、机(设备、器械)、料(物料、敷料)、法(无菌操作)、环(手术室环境洁净度),其中环境、直接接触切口的器械设备物料和人是最为重要的污染源[8]。手术室护理主要从上述5个环节做好无菌管理,避免人为将病原菌引入到患者机体内、切口内,预防并发切口感染。同时加强各项针对胃肠道手术的切口感染预防措施无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术中切口防护、切口清洁消毒等措施也非常重要[9]。

本方案采用手术室专项护理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护理的患者,该方案在降低患者手术耗时、缩短术后各项康复时间,提升切口愈合质量等级、降低术后切口发生率方面优势明显,综合提升胃肠道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胃肠道器械手术室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