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手工艺的当代转化与创新:以平遥薛氏漆艺为例

2023-12-04薛梦瑶晋中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0期
关键词:薛氏漆艺手工艺

薛梦瑶(晋中学院)

手工艺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绵延数千年一直延续至今,是一种人类手工制作,无法量产,具有一定艺术风格的技艺、技能。传统手工艺,顾名思义主要是指以人力生产、手工制作为主的生产方式。

因其建立在传统社会科学技术相对不发达的农耕年代,当时的器物制作由于受到生产工具以及生产技术的限制,大部分采用人工手制,所以传统手工艺呈现出时间成本较高、人力投入较多,人本痕迹浓郁的特征。

机械化大生产直接影响了社会生产方式,进而导致了手工业生产向批量化生产的变革。传统社会手工造物已被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取代,技术对于设计的影响也衍生了很多新的风格,使现代设计呈现着标准化、程式化、机械复制的“理性”特点,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传统手工艺的属性特征

(一)核心手工技艺不能被现代化生产方式所替代

随着工业的进步,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手工艺制作中需要手工操作的一些生产步骤越来越多地被机器取代,比如漆器制作过程中的打磨步骤,很多都由打磨机器取代人的手工打磨,但是仍然有一些制作步骤是机器无法替代的,例如平遥传统髹饰技艺中的描金工艺,一笔一画都需人工手绘完成。传统手工艺的核心是必须由手工来制作而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核心技艺。丢弃了其核心技艺,也就丧失了其核心价值。

(二)材料使用符合地域特点

任何传统手工艺制作都离不开对材料的选取和运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地理、气候、孕育出该当地民众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对手工艺品的制作提出了具有地域性的要求。传统手工艺都是为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就地取材,因时因地制宜是其重要的特征。传统手工艺的工艺特点、图案风格等都来源于当地独有的资源、风俗和环境,比如,平遥传统髹饰技艺,胎体大都选用坚固不易变形的椴木制作,这是因为平遥所处北方,气候干燥,胎体的稳定性是首先需要考虑的,而椴木的木质适合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中长久保存。

(三)积极的造物思想及优秀的文化基因

在中国工艺史中,工匠阶层出现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品质和卓越的智慧,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古代工匠对“造物自然”的追求,都蕴藏在手工艺的制作理念当中,是传承至今的文化基因,也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手工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技以载道”,“道”是生活之道,实现从“满足人的生活需求”到“提升生活质量”的转变,手工艺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为当代生活服务。

二、传统手工艺的创新思路

(一)材料使用的延展

材料是传统手工艺的物质依托,不同材料的选择决定了传统手工艺品的功能和展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中,材料的创新往往是最难的。很多传统手工艺在材料使用上往往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而得出的,因此难以替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材料的使用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这大大丰富了传统手工艺材料的选用。

(二)产品功能、造型、装饰的拓展

传统手工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功能、造型和装饰都在不断发展。其中,造型和装饰手法的创新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也是最先应该与时俱进的。比如,传统髹漆工艺,从木胎发展到脱胎再到3D 打印等,从最初的素髹,逐渐发展到镶嵌、彩绘、雕刻等多种装饰手法。

(三)保留优秀民族文化基因及传统内涵

传统手工艺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是同时进行的,但这种创新一定是以继承传统为本的创新,绝不能抛弃了传统手工艺中的制作技艺和材料精华,要保留民族文化基因。当代手工艺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应该在如何对待创新、如何创新、如何平衡传统和创新的关系问题上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传统手工艺创新的关键是不偏离、不违背核心技艺和传统内涵。应该在秉持传统底蕴基础上,在材料、工艺、产品形态等做出积极的探索,使之融入当代生活,与当代生活紧密结合是传统手工艺在当下保持生命力、焕发活力的必由之路。

三、平遥薛氏漆艺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平遥传统髹饰技艺传承有序,源远流长。从近代闫道康为代表的平遥漆艺“三杰”,到乔泉玉的“乔派”漆艺,再到现代薛生金为代表的“薛派”艺术,平遥漆艺传统髹饰技艺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薛生金完整地继承了“乔派”艺术的精髓,并触类旁通,汲取传统艺术精华为其所用,恢复和发展了平遥漆器传统堆鼓罩漆、擦色等工艺。薛生金2001 年创办薛氏漆艺研究院,无论是技艺还是理念,薛氏漆艺都深受其影响,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探索漆艺发展的新道路,确保这一珍贵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平遥漆艺的精髓需要被坚守,这是薛氏漆艺一直秉持的理念及存在的意义。薛氏漆艺在经历了三代人共同的努力,发展到今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特色、文化特色。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薛氏漆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艺复杂,制作成本高

平遥传统髹饰技艺流传至今,每一件成品都可以当作艺术品来考量。但相对烦琐的工艺流程、相对较长的制作周期以及比较高的制作成本制约了技艺的传承、发展和普及。在以市场需求效率为导向的时期,传统工艺效率低,制作周期长,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年轻人不多,影响漆艺的传承与发展。

(二)量产困难,难以规模化

薛氏漆艺制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凝结着设计者、制作者的心力,反映了他们在当下的精神状态与工艺水平。这些产品很难依靠手工的方式实现批量复制,即使严格按照图纸、工序进行复制,也很难做到最终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的一致。

另一方面,薛氏漆艺作品一直坚持使用纯天然大漆,用料考究,工序繁杂,工艺难度高,对技术人员制作技艺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三)市场化不易,目标受众窄

薛氏漆艺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无论工艺还是图案都极具当地特色,有很多人喜欢。但是,由于制作成本高,往往目标群体受限,难以普及。特别是对消费欲望较强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很难接触到传统漆艺,而且他们自身经济能力有限,漆器作品往往不符合他们的价值取向,因此他们的购买需求不强烈。

薛氏漆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跟时代的进步密不可分,对于薛氏漆艺而言,传承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整个平遥漆艺产业的发展,还是薛氏漆艺的发展,都是一代又一代艺人对材料的认识与运用,技艺的积累与叠加,及接力棒式的传承,发展到今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继承传统这是薛氏漆艺一直坚持的宗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漆艺除了物质属性之外,其他属性越来越凸显。创新有源,应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寻找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新路径(如图1)。

图1 《圣山行宫图》

四、薛氏漆艺发展路径的转化与创新

传统手工艺本身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具有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但传统手工艺又具有产业性质,需服务于生活,当传统手工艺遇到今天的市场化体系,由于其经验性的传承体系和效率不高,难以对抗大工业生产,如果不求新求变,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手艺的“传统”将无处可寻。

因此,传统手工艺迫切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这就对手工艺的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但这种创新应经过审慎的思考,要尊重合手工艺的内涵及特征。

平遥漆艺的发展就是发展传统文化,薛氏漆艺的发展,也是为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做出努力,是理解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深入探究平遥推光漆器在现如今的环境下,文化特征、市场等方面的现状,思考平遥漆艺的现状与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在传承平遥推光漆器的传统技艺的前提下,坚守规范,真正守望本土文化传统,但同时也应该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包容不同的思路方向,努力在文化与工艺方面都较好的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薛氏漆艺在薛生金的带领下,一直坚持做具有平遥地域性特征的纯手工漆艺作品。薛氏漆艺第二代传承人薛晓东和薛晓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各有创新,立足于传统手工艺的角度,在材料、技法以及图案设计上寻求创新。薛氏漆艺的发展方向在当代还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薛氏漆艺未来的发展除了坚持继承传统技艺及平遥漆艺本身的文化基因之外,需要更多的与当代审美理念及生活理念相结合。

(一)作品作为一种文化输出符号影响着大众的生活

漆艺作品发展到现在仍然保有物用功能,但已经指向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意涵。例如,薛生金、薛晓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亲手设计制作的艺术品,虽仍有部分被博物馆、美术馆或藏家收藏,大多是作为文化符号出现在博物馆、美术馆,无论是展馆中被观众欣赏还是用于家庭陈设与使用,都在持续向普通民众输出对美的概念,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薛氏漆艺接下来需要将划分区间,有一部分作品可以坚持走精品化路线,无论是作为漆艺的物用功能还是作为文化输出符号,都继续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另外一部分作品可以走亲民路线,做大众的、日常化的日用器皿,努力让漆器回归当下生活(如图2)。

图2 《翔》

(二)与媒介推广紧密结合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要实现文化自觉,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清楚自己的文化。”只有实现文化自觉,漆艺文化要想实现持续发展,漆艺文化的推广是必不可少的,不能仅仅依靠博物馆/美术馆等宣传,可以尝试创新文化交流方式,利用线上媒介推广的方式,以“人”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教育普及手段进行传播,渗透宣传。例如,借助微博、小红书、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平台,对漆艺文化进行直观推广。漆艺工作者可以优化技艺呈现形式,通过线上趣味讲解及动手操作,使人们快速了解漆艺技法特点,拓宽观者学习途径,了解漆艺发展现状。以此拓宽销售平台,增加扩大薛氏漆艺的品牌影响力,以多媒体的新手段来扩大漆艺在大众生活中的影响力。

(三)寻求材料语言的突破与创新

扎根于地域性土壤的平遥漆艺是一代一代匠人的智慧结晶,地域性、材料性特点,使工艺成为某个区域或者地方固有的器物,天然材料与风土气候促进了特殊的乡土工艺的生长。平遥漆艺历史悠久,材料技艺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器型种类、图案设计等都与当地民俗密切相关。在当下,平遥漆艺独特的本土特征受到外来艺术理念的影响,薛氏漆艺第三代传承人试图将平遥漆艺中独特的材料语言与技法表达进行突破,将平遥传统漆艺与当代艺术结合,重新解构内容与形式,突破原先固有的形式,保留手工艺本身给人的亲切感,在一种新的形势下,探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例如,薛梦瑶的《不知·不觉》这件装置作品,带给观赏者熟悉的乡土气息和现代工艺相融合、碰撞带来的美感,将平遥传统描金工艺与高粱秸秆相结合进行创作。唤起人们回归生命本态,追求简约环保的生活理念,是对传统工艺与天然材料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将传统手工艺向当代艺术转化,赋予传统漆艺新的内涵与意义。

漆的可塑性极强,能与多种材料共存,如今还可以融入部分现代材料,尝试使用塑料胎、金属胎等复合新型材料创新发展。通过将平遥传统髹饰技艺与多种不同的材料相融合,通过装置等展览与公共艺术等结合,给观众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尝试着将传统手工艺以全新的视角回归大众生活(如图3)。

图3 漆艺作品《不知·不觉》

(四)深入挖掘文化基因与当代价值,继续推进漆艺体验活动

工业化和商业化繁荣不断刺激着整个社会,人们被裹挟着往前走,大众的思想意识、行为观点被大数据带动,无法审视自己,合理规划生活,生活变得枯燥无味,情感被困。如何让薛氏漆艺得到很好的传承,又能够在其创新发展的同时,将漆艺所具备的特质赋予新时代发展中,漆艺体验活动的开展与实践为此提供了一个方向。

漆艺的价值不仅仅是物本身的价值,漆艺体验与制作过程在人们的消费需求下成为新的消费对象。手工艺制作、体验消费者多为城市新中产人群,他们的精神需求和情感消费成为新热点。他们的审美品位与传统精英阶级有所不同,对奢华的概念品不再热衷,而偏好于真自然、简朴、感性的物件,这与柳宗悦的民艺思想不谋而合。在信息时代,人们缺乏安全感、信任感,需要情感上的沟通与慰藉来平衡冰冷的工业化产品带来的冷漠。人们从注重产品的使用价值开始转向注重产品情感价值。

体验活动是近两年薛氏漆艺一直在实践的项目。传统手工艺既具有传统的属性,又有着创新的基因,二者实难以剥离。在秉持传统手工艺内涵基础上做出积极的探索,使之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是传统手工艺在当下保持生命力、焕发活力的积极探索。漆艺体验活动将原来对艺术品的“观赏”“用”增加了“亲身参与”的过程,让艺术品离普通人更近。新中产人群希望摆脱机械化、程式化的生活与物品,手工艺恰好迎合了他们的这一诉求。薛氏漆艺工作室选址在农村,园林化设计的生态环境、古朴典雅的制作场所、天然的制作材料,带给消费者轻松闲适和美的享受。在整个漆艺体验过程中,消费者不仅仅是购买了一件工艺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与这一物品有了情感联结,与创作者共同体会了作为手工艺者的意义。这也正是手工艺深入国民生活、围绕生活展开的体现。

五、结语

手工艺的意义与价值在当代都发生了变化,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精神需要变得越来越重要,手工艺已成为品质生活与文化素养的代表,薛氏漆艺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承袭传统的材质、工艺等的基础上,经历了三代人的实践与努力,坚持小规模制作,走向多元化发展方向。薛氏漆艺不断挖掘平遥漆艺在当代新观念、新功能方面的意义与价值,使漆艺无论是作为文化符号的传播与教育功能,还是作为一种与当代艺术结合的手段,与国际社会对话的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是作为一种精神疗愈作用的体验活动,寻求更多的可能性,以实现平遥漆艺这一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与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薛氏漆艺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从薛氏医案浅析守方治法的发展
《薛氏医案》治肝经验研究
薛应旂生卒年考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奇妙的漆艺之旅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青年漆艺师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闲着坚持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