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3D打印技术“复活”古代传统壁画

2023-12-04夏天山西博物院

艺术品鉴 2023年30期
关键词:永乐宫复活壁画

夏天(山西博物院)

3D 打印技术拥有手段灵活、形式多样等优势,能够将抽象化内容转变成具体内容,通过3D 打印技术重现古代传统壁画,可使相关文化艺术元素更为形象生动,促进人们跨越时空,体会传统文化之美。本文就此先分析数字化展示内容,随后介绍3D 打印技术“复活”古代传统壁画工艺流程和3D 打印技术“复活”古代传统壁画基础思路,最后介绍3D 打印技术“复活”古代传统壁画对展览的促进作用,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古代传统壁画向人类展现出传统艺术之美,拥有丰富文化内涵,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绚烂多彩的壁画集中展示了彩塑艺术以及建筑艺术等文化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宝物,而单一传承手段、推广技术,无法充分展现出古代传统壁画的魅力,不能进一步提高其文化影响力,为此需要合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创新推广方法,借助3D 打印技术复活古代传统壁画进行宣传展览,能够进一步提升文化感染力,使观览者能够深刻体会到古代文化魅力。山西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地方,复原古代传统壁画可以增加其旅游吸引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地方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一、数字化展示内容分析

为更好保护永乐宫壁画,合理开展数字化保护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促进永乐宫壁画全面复活,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细致、高清、完善的数字文化资源,确保广大群众能够身临其境感受文物面貌,扩展见闻,从中得到教育和知识。此次利用3D 打印技术,能够进一步优化展览创作质量,为人们真实再现古代遗迹。首先,围绕永乐宫通过近景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采集高精度三维数据,并针对永乐宫壁画实施等比例打印,促进壁画实现高色彩、高精度静态呈现和沉浸式动态还原,合理打造出一组能够进行积木式组装的数字化高精度展现模块,支持进行海外陈展。此次永乐宫壁画中,为更好打造沉浸式壁画体验展览,围绕永乐宫壁画中的《朝元图》具体内容,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将原本静态内容打造成动态展示内容,促进整个永乐宫壁画全面复活,能够使前来观览人员零距离感受、触摸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中华文明的魅力,使其重新复活。在数字化展览中,为使整个展览更具科技性和便利性,基于AR 导览系统,预先制作当地语言介绍版本,充分满足海外自主参观展览模式,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观览服务。

二、3D打印技术“复活”古代传统壁画工艺流程分析

(一)打印范围、流程

各种3D 打印技术普遍是以堆叠组装为主,但组装形式多样,部分是喷墨方式,在托盘中率先喷涂液态塑料物质,随后进行打薄处理,继续堆叠下一层。除此之外,还包括熔积成型技术,通过沉积各种塑料纤维素材,构成薄层,随后叠加施工。部分3D 打印系统则是利用微粒粉末进行打印,率先在托盘中喷射粉末层,并继续喷出液态粘合剂实施固定,最后烧结成型。这些也是3D 打印技术众多技术一部分,在具体实施3D 打印技术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选择适当3D 打印技术,提高打印制作效果。

此次利用3D 打印技术复活永乐宫壁画的主要技术流程如下:率先针对永乐宫壁画进行3D 高精度扫描,随后对所采集3D 数据进行集中处理,迎合古建筑形状进行3D 打印扫描数据分隔,将细节部位3D 网格模型全面保留,并进行3D 曲面模型转化,基于现有3D 曲面模型数据进行3D 打印编程,结束上述工作后,便可以正式开始对永乐宫壁画实施3D 打印,最后进行成品处理,加工制作铝合金框架,组装框架,并对3D 打印各个模块进行组装胶合,对3D 打印大模块组装胶合模型进行底漆喷涂,最后是进行全面上色,检测各个单元模块质量,总体拼装机械结构,做好整体拼装调试。

(二)技术要求

此次3D 打印复制永乐宫壁画中,关于形状精度的要求如下:第一是针对永乐宫壁画进行高精度三维扫描,重建原始信息,控制相关信息数据和问题整体测绘误差,不能超出10 毫米,部分区域拼合数据误差不能超出3 毫米,细部形状误差不能超出0.1 毫米。第二是在加工复制中,结束扫描得到形影数字结果后,进一步实施三维转化,并将其和原始数据误差控制在0.05 毫米以下。

色彩复制精度方面要求如下:第一是加工制作前,应该对纹理图像实施精细化采集,对应纹理采样精度不能超出300dpi。第二是复制颜色光谱重构平均色差应该大于4.0,将整个纹理图案分辨率控制在300dpi 以上,将形状和纹理图案相对分布位置关系误差控制在3 毫米以下。

复制品材料要求方面,应该以轻质材料为主,最终成果重量总和控制在5吨以下,复制品材料需要保持相应机械强度,把抗拉强度控制在10MPA 以上,尽量选择耐高温、耐低温材料,所选材料应具备良好耐磨性、防水性、防腐蚀性和阻燃性。装配方面要求复制品形成模块组装能力,不能出现明显拼缝,搭配相应安装说明文件。复制品需要形成整体金属框架,设置升降平台,简化整个安装过程(如图1)。其他要求方面,需要提供配套集成化音响,能够在建筑内清晰外放,不存在明显回声。整个音响系统需支持USB 存储器播放数字音频文件和3.5 毫米的接口输入模拟音频。

图1 壁画搭建

(三)打印过程

3D 打印扫描数据在实施预处理中,计划利用GEOMAGICSTUDIO 进行综合处理,也是业界唯一融合三维点云、CAD 造型设计、三维扫描、三角网格编辑、二维出图、装配建模相关功能的三维设计软件。利用这一软件系统转换激光扫描所得点云数据,自动形成三角网格数据,基于网格数据精准提取实体、曲面,在三角网格向实体模型转化中,做好数据分析和偏差控制,提高数据转换精度。3D 打印编程中,针对分割后结构扫描数据利用MAGICS 软件实施全面编程,并于软件系统内合理设置底层顶层、层高处理方法、打印速度、打印质量、运行速度和支撑结构类型等基础参数,生成3D 打印操作文件。3D 打印复制中,通过模型分块数据优化配置3D 打印设备基础参数,并针对整个模型实施分块打印输出,打印材料选择PLA,打印输出精度是0.5 毫米。

(四)支撑结构设计

结合3D 打印加工尺寸最高限值,针对各组单次打印材料合理设计基础支撑结构,通过定制模具对铝合金实施截面加工设计,提高结构轻便性和综合强度。为促进各个单体模块进行合理拼接,顺利构成整体模块,方便运输、上色和安装,搭配模块支撑结构设计模块组合拼接结构。相关拼接结构尺寸也是最终运输、包装尺寸。

(五)模块组装

利用胶粘剂以及机械紧固定位等措施,提升模块组装拼接机械强度,在紧固机械后,可以利用胶黏剂对其中细微缝隙进行填充,并提升整体强度,为扩大模块强度,需要在模块背面涂抹高强度分子聚合材料。模块主体调试涵盖3D 模块、侧壁支撑结构、框架支撑、地脚脚轮、四周加强结构的调试安装,确保装配满足设计尺寸要求,形成相对稳固结构,能够对拼装模块重量进行稳定支撑。

三、3D打印技术“复活”古代传统壁画基础思路

(一)雕塑技术革新

3D 打印技术涉及多种专业领域学科知识,涵盖数学、工程学、科学以及设计等领域,3D 打印同时也是添加剂制造过程,选择放置、形成材料添加层构建三维物体。3D 打印离不开基础打印材料、数字文件以及打印机,率先利用特定软件扫描目标对象实施三维建模,随后构建三维模型相关数字文件。并将文件传输至多个位置和单独打印机,成功打印3D 对象。3D 打印在应用于古代传统展览中,无须浪费其他原材料和时间成本,能够对古代传统壁画进行灵活打印,缩短设计、制造时间。技术革新能够推动产品的进步,此次利用3D 打印技术进行壁画重现,能够提高整体展示效果。

(二)转化创作思维

3D 打印这一先进技术的诞生,为古代传统壁画重现和展览规划设计提供全新思路,能够利用科技手段打造现代化艺术展品。比起传统展览模式,相关艺术家利用计算机软件相关命令,能够对古代传统壁画进行创作,通过数字雕刻提高工作灵活性,并基于数字化模型进行撤销更改,同时3D 打印能够对模型进行简单拉伸、挤压,提高了模型创作自由度。为成功打造出高质量展品,相关3D 打印技术人员需要加深对绘画技巧、构图和雕塑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计算机提供一种更加灵活、强大工具掌握相关艺术技巧,因其进一步模仿、扩展整个雕塑过程,辅助建模,能够提高作品艺术性。

(三)突破作品形式

借助先进技术融合互动媒体和数字技术传达出各种抽象复杂概念。3D 打印重现古代传统壁画中,通过数字化工具,探索传统艺术材料创新雕塑方法。在3D打印技术下,进一步加强科学家和艺术家协同合作,能够把古代传统壁画中较为抽象、复杂数据概念转化为可欣赏、理解的作品,扩大传播受众。从艺术领域分析,数据为主题能够促进相关艺术作品更加容易得到证明,除了设计美学价值,作品在信息呈现中,也拥有独特内在价值。围绕古代传统壁画可以选择代表相同数据和不同材料进行创作,借助3D 打印能够帮助生动呈现古代艺术作品,深刻解释作品信息,突破传统艺术作品形式,扩大艺术影响力。此次古代传统壁画展览设计中,为全面展现出壁画丰富细节和文化底蕴,应用数字屏幕搭配高保真复制等技术融合方式进行作品展示。

四、3D打印技术“复活”古代传统壁画对展览促进作用分析

观妙入真属于一种美的体验,代表观众对展览艺术作品进行欣赏中,能够体会到其真实魅力(如图2)。永乐宫作为我国元代时期重要建筑,其中内部壁画也是十分宝贵的艺术遗产,借助3D 打印技术修复壁画,可进一步提升展览质量,优化观众体验。

图2 《观妙入真——永乐宫保护与传承》展壁画复原展厅实景

(一)提升展览真实度

基于3D 打印技术修复壁画能够将永乐宫壁画原貌重现出来,使其更加饱满、真实。经过全面修复处理,能够全面恢复壁画的细节、线条和色彩,提高真实度,凸显出壁画原始艺术效果。如此能够使广大观众更为直观接触、欣赏和体验壁画创作艺术家的独特表现技巧和创作意图,从而得到更为真实观览体验。此次永乐宫壁画展览利用3D 打印技术进行复活创造,能够展现出壁画中形式丰富、类型多样的建筑形象,并将其转化成三维建筑模型和数字化3D 打印建筑模型,同时展览中还能够呈现出数字化高清文物、壁画复制品,使广大观览群众能够更为直观、深刻体会到古代传统壁画内建筑之美。在3D 打印技术下,率先利用计算机系统刻画三维立体模型,随后向专业打印机内添加粉末或胶体等打印材料,促进计算机和打印机全面连接,并利用计算机控制打印层层叠加相关打印材料,构建三维立体模型,最终使电脑内设计蓝图转化成具体实物,此次古代传统壁画展览中,利用3D 打印技术对壁画进行重新扫描后,利用相关材料建模真实再现出来,能够提高展示效果。基于3D 打印技术能够对我国古代传统壁画进行全方位再现,展示出壁画的每一个细节,不留遗漏,使人们观赏到更加完美、生动、真实的艺术作品,加深印象。

(二)提升观览感受,深化了解

3D 打印技术应用于壁画修复、重现当中,能够加深观众对整个永乐宫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深化体验。永乐宫从元代定宗贵由二年开始动工兴建,一直到元代至正十八年才竣工,整个施工期长达110 多年。元中统三年时,将其扩为“大纯阳万寿宫”,整个壁画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宫廷故事。通过3D 打印技术修复壁画,能够帮助观众打造真实宫廷场景,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深刻体会宫廷文化之美,感受历史厚重,突出元代宫廷艺术特色魅力。通过3D 打印技术复活永乐宫壁画,不但能够使人们看清,还可以使人们看懂,长达13 米、高达4.2米的两幅3D 打印作品亮相于永乐宫壁画保护与传承展览中,将原本壁画细节、色彩进行高度还原,甚至所采集的昆虫翅膀纹路都细致打印出来。前来观赏群众围观拍照。此次展览中借助先进技术支持,将传统说明展览方式转化为互动游戏,观览人员开启手机小程序对壁画进行扫描,便可以对其中角色进行准确识别,深入学习了解人物故事。在展览中依托3D 打印和数字技术进行创作,能够对古代传统经典壁画进行原比例高保真复原,确保海外游客能够进行零距离触摸,直观体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三)打造更为自然、生动视觉效果

基于3D 打印技术重现古代传统壁画,进行壁画修复能够给观览人群提供更加自然、真实的视觉体验,从而激发观览群众对永乐宫壁画的情感共鸣,深化内心印象。人们通过3D 打印形成的壁画作品,能够深入赏析传统文化之美,展览电子屏中分三次展现出一幅数字壁画,首先是色彩减退现状,随后将青山绿水原貌进行重现,随后整个壁画甚至灵动起来,能够看到山间瀑布直流而下,有人在其中漫步,水下的鱼来回游动。青山绿水作为壁画中常见元素,此次永乐宫壁画中部分绘制细节和色彩,因为历史久远逐渐模糊,经过3D 打印和数字修复后,能够使观览者直观体会壁画神韵。由此能够看出,3D 打印技术在壁画修复中提升观众体验,优化展览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壁画经过重新修复后,能够使观众更为深刻、真实感受历史厚重感和宫廷艺术魅力,增强观众对永乐宫历史文化的感受和了解。为此将3D 打印技术应用于壁画展览修复中,不但能够对珍贵的艺术遗产进行合理保护,同时还可以帮助观众在观赏壁画中得到更加丰富、深刻艺术体验。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促进文化传承,需要合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传播力。3D 打印技术这种新兴技术手段,处于现代化社会中拥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融合3D 打印技术和古代传统壁画,能够促进文化艺术灵活再现,打造出更加美妙的艺术作品,为人们呈现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文化艺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顺利传承发展,提升文化传播力。

猜你喜欢

永乐宫复活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一部感天动地的新中国文物搬迁保护故事——评舞台剧《永乐宫纪事》
福兮?祸兮? 永乐宫九年搬“家”路
壁画上的数学
巨人复活转
北朝、隋唐壁画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色彩搭配关系探微
元代寺观壁画线的艺术特点
帮壁画“治病”
黑足雪貂复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