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品读策略的实践

2023-12-03盛玉婷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运用实践小学语文教学

盛玉婷

摘要:品读策略是指通过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语文教学中运用品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任务,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教师应引进多元阅读策略,采用多种方式如朗读、默读、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文章分析了品读策略,探讨了品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效果,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品读策略;运用实践

将品读策略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能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品读策略是以阅读为主线,通过品读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品读策略的价值及实施策略,旨在指导小学语文教学。

1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品读策略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材中逐渐增加了具有人文特色的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新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丰富精神世界,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品读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品读,一方面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文章内容,另一方面能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品读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由于学生具有形象思维能力,所以在语文学习中,部分学生会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缺乏情感体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应让学生通过品读经典作品感受文章的韵律之美和情感之美,使其发自内心喜欢语文,从而主动探索文学情感。例如,在学习《鹅鹅鹅》时,通过品读“曲项向天歌”和“白毛浮绿水”两句诗,能让学生想象鹅的动态和颜色,感受生活的美好。

1.3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进品读策略和语文教学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于小学生自制力相对薄弱,所以阅读课文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这会影响阅读效果。品读经典作品能让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通过品读“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能让学生感受小蝌蚪找妈妈时的迫切心情,体会故事的紧张感,让学生更有阅读兴趣。

2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品读策略的切入点

2.1从关键点切入

一要从文章主题入手。品读文章时,首先应明确文章主题,从主题入手,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品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逐渐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二要从关键词句入手。教师应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让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用法掌握语言知识,可以让学生标记生字、新词,或者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品读。

三要从文章结构入手。教师可以围绕文章结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组织形式和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如分段阅读、分析段落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四要从作者背景入手。可以适当介绍作者的背景,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2从模糊点切入

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品读策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模糊点。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小蝌蚪一直认为自己的妈妈是一只大青蛙,而未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变化情况。该模糊点是很多学生容易忽略的,教师可以利用该模糊点,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对比小蝌蚪身体的变化,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模糊点的意义。例如,在《鹅鹅鹅》一课中,作者用“鹅鹅鹅”表示自己对美景的赞叹。该模糊点的意义并不明确,教师可以利用该模糊点,引导学生探究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从而理解该模糊点的价值。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模糊点拓展阅读。仍然以《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为例,小蝌蚪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但该故事的结局并不完整。教师可以利用该模糊点,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相关文章或者书籍,进一步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和生态习性。

2.3从动情点切入

首先,教师需要找到文本中的动情点。动情点可以是文本中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它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中的动情点,可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如朗读、默读、讲解和讨论。在品味过程中,学生能逐渐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和意义。

最后,教师需要运用品读策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让学生通过写作、表演和绘画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和意义,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或者表演的方式,表达理解和感受。

3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品读策略的实践分析

3.1引导学生自主品读

品读策略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在引导学生自主品读时,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3.1.1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品读前,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兴趣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文本描述的场景中,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3.1.2初读感知,把握文本大意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初步了解文本的大意和结构。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和指导。初读阶段,不必过于强调细节和语言特点,重点是让学生对文本形成初步的认识。

3.1.3再读细品,注重语言感受

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本,注重对文本中的语言细品和感受。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修辞手法和语言节奏,通过分析语言特征理解文本的情感和内涵。

3.1.4引导提问,深化阅读理解

品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和难点提出引导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设置问题应围绕文本的主旨、情感和人物形象,同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从而深化其对文本的理解。

3.2通过多元品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该策略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文本和学生的情况,灵活运用多元品读策略。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获得启示。

一要创设情境。为了让学生理解文本,教师可以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例如,播放音乐、展示图片或者播放视频,让学生在情境中品读文本,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要实施多元解读策略。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品读文本。例如,可以解读文本中的细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亮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要促进互动交流。品读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分享阅读感受和解读成果。通过交流,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启发,理解文本内涵。

3.3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

为了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呈现文本,如优美的语言、生动的图像和音乐,这些辅助材料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呈现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材料,并在阅读前适当铺垫和引导,帮助学生进入阅读状态。

第二,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这些活动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同时能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理解文本,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看法和感受。

第三,教师可以采用激励和表扬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品读策略实施中,学生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3.4在课堂中融入赏识品读

赏识品读策略是更细致的品读方式,能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到课文的美妙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了在课堂中融入赏识品读策略,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课文。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如寓言故事、儿歌;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有深度和思想的课文,如名著节选、诗歌。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调整,确保课文的难度适中,以使学生顺利完成品读任务。

第二,品读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使用图像、音频和视频,或者以讲解作者背景、分析文章结构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品读中感知课文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如友爱、尊重和勇敢。

第三,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使用赞扬和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可以表扬学生品读准确、深入,或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综上所述,品读策略强调对文本的深度阅读和精细理解,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文本的表面含义,而且要探究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推动作用。通过对优秀文本的品读,学生能学习到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这将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模仿和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优化品读策略,为学生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指导学生自主品读,并通过品读文本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从而为学生学习语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曾会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品读能力的策略探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3(Z1):116-118.

[2]林金铁.文本细读助力学生有效品读课文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2022(32):60-61.

[3]张多加.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22(7):64-66.

[4]王英.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1):113-114.

猜你喜欢

运用实践小学语文教学
交流电源过零点检测新方法及运用实践微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现代学徒制理念的运用分析
红色歌谣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军事卫星通信的发展及运用实践微探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