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刊载稿件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3-12-01袁向芬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师范学院发文学报

袁向芬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贵州 贵阳 550018)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理论性刊物,由贵州师范学院主办,创刊于1985年,1987年公开发行。《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原名为《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经贵州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期刊倾力传播最新教育信息、教育教学最新动态,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争鸣、讨论的平台。为掌握《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办刊现状,本文从发文量、基金资助稿件量、影响因子、发文作者地区分布及载文所属学科情况五个方面对《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022年刊载的稿件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今后《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

本文中发文量、基金资助稿件量、影响因子、发文作者地区分布及发文所属学科情况等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提供的统计数据,截至时间为2023年7月20日。

二、《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刊载稿件情况分析

(一)发文量分析

依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数据,统计《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022年的发文情况。2013—2022年10年间期刊总刊发稿件1915篇,年均191.5篇,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2013—2022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度总发文量统计图注:年度总发文量的统计不含资讯类文献,如稿约、致谢、启事、勘误等。

从图1可知,2013—2016年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度总发文量总体上较为稳定,每年刊载的稿件大概在240篇左右。2017年后,《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度总发文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是由于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在2017年对期刊的版面进行了改版,从文字的疏密度、图表布局的虚实度、编排的舒适度方面对版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对版面的行间距、字间距等进行了调整,使版面更加美观,更方便读者阅读。改版后,每个版面可容纳的字数减少,故每期可刊发的稿件数量减少,致使年度总发文量减少。2018—2019年,重新改版后的《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度发文量基本维持在170多篇。2020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度总发文量最低,只有106篇。2021年,学报编辑部对稿件篇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刊载文章的字数要求有所增加,故所刊稿件单篇文章的版面增加,使每期所能容纳的稿件数量减少。2021—2022年,年度总发文量趋于稳定,每年维持在140篇左右。期刊的信息输出量和编辑容量是通过期刊发文量直接反映出来的,载文量对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数值有一定的影响,但单纯的载文量并不能反应期刊是否具有高办刊水平,高水平期刊是依靠大量的高质量载文体现的。[1]

(二)基金资助稿件量分析

基金项目论文比是衡量一个刊物所刊论文是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科学实践意义的关键性指标。[2]基金项目论文往往代表了某研究领域的新趋势。基金项目在申报和评审的过程中,对于选题的立项背景和意义、选题的创新性、科学性以及项目组成员的构成等都有一定的要求,项目成员的学术水平则反映在其撰写论文的质量上。因而,基金项目论文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依据中国知网提供的统计数据,分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022年基金资助稿件量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这10年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学术质量。

图2 2013—2022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基金资助稿件量统计图注:比率=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当年发文量*100%,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含资讯类文献,如稿约、致谢、启事、勘误等。

根据统计数据可知,2013—2022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所刊载稿件中,有基金资助的论文总量为1105篇,约占总载文量的57.70%。从图2可以看出,2013—2022年间,虽然基金资助文献量出现一定的起伏,但是基金资助文献占当年年度文献量的比例大体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从2014年起,基金资助文献量占当年总文献量的比例均超过50%,在2021年和2022年甚至达到78.01%和75.54%,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期刊的稿件质量有所提高。

(三)影响因子分析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计算公式[3]:影响因子=(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统计源文献引用的总次数)/(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也就是期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期刊影响因子能够反映期刊的相对影响,其实质是在一定的统计时间范围内期刊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用率。[4]一般来说,期刊的影响因子越大代表其学术影响力越大。为了更好地了解《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影响因子情况,本文以中国知网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2013—2021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由于截至撰稿日期2023年7月20日,中国知网尚未统计出2022年的影响因子,故2022年期刊的影响因子未在分析之列),具体情况详见图3。

由图3分析发现,2013—2021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影响因子总体上呈现波浪式起伏变化的发展态势,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其中,2018年、2019年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相对较高,分别为0.327、0.302;2017年、2018年期刊的综合影响因子相对较高,分别为0.147、0.145;复合影响因子最低的年份为2015年,只有0.173;综合影响因子最低的年份为2020年,数值为0.076。总体而言,2013—2021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全部在0.4以下,说明刊载论文被引频次相对较少,与一流学术期刊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图3 2013—2021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图

(四)发文作者地区分布

统计《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022年发文作者所属的地区,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刊载稿件中超过半数的作者所属地区为贵州,其次为安徽、广东、福建、四川等地。由此可知,《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作者群主要集中在贵州省。

图4 2013—2022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发文作者地区分布图

(五)发文所属学科分析

统计《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022年刊载稿件的所属学科分布,情况见图5。由图5可知,2013—2022年刊载稿件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包含高等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中等教育、中国文学、外国语言文字、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中国语言文字、数学、旅游、学前教育、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民族学、中国古代史、心理学、文化、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哲学、农业经济和体育等多个学科领域,表明《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排名前5位的学科分别是高等教育(23.3%)、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14.3%)、中等教育(9.1%)、中国文学(8.8%)、外国语言文字(5.1%)。通过文章所属学科分析可知,2013—2022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刊载稿件主要集中在教育类稿件,与主办单位贵州师范学院属于师范类高校有一定关系。

三、《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提升期刊质量的策略研究

基于对《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022年刊载稿件情况的分析,提出以下提升学报办刊质量的策略。

(一)扩大期刊收稿模式,提升稿源质量

充足的稿源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提高稿件质量是提升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影响的根本。目前《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稿源主要来自采编系统中的作者投稿,主动约稿较少,优质稿件较为不足。编辑部应利用多种渠道扩大期刊收稿模式,积极开辟优质稿源。一是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期刊编委会是把控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其对期刊的发展、学术影响力的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5]编委会成员的学术权威和影响力能够影响期刊在作者和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拥有具有学术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编委会能够有效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声誉,吸引作者投稿。[6]《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编委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人脉和影响力,学报编辑部应充分利用编委会资源,如可以向编委成员约稿,也可以通过编委的学术圈子向其他专家约稿等。编辑部要积极主动地与编委联系,认真听取编委会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办刊方式和方法,提升期刊办刊质量。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期刊的知名度。《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办刊的优势,利用学校举办年会和研讨会的机会积极宣传期刊的基本情况、办刊现状、投稿要求等,提升期刊的知名度,努力培养潜在作者,也是期刊扩大稿源的途径之一。除此之外,编辑部还可以通过组织征文评比、策划专栏等渠道扩大优质稿件来源。

图5 2013—2022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刊载稿件所属学科分布图(前20)

(二)提高基金项目论文比

基金项目论文比是衡量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提高基金项目论文所占比例是提升期刊质量的途径之一。一般来说,基金项目是经过多级评审筛选后确定的,由此产生的科研论文被引用的频次相对较高。通过对《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022年基金资助稿件量分析可知,这10年间基金资助文献占年度文献量的比例大体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今后可继续提高基金论文的占比,以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

(三)合理控制发文量,适度提高自引率

根据期刊影响因子计算公式可知,影响期刊影响因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统计年的被引频次和可被引文献量。提高期刊影响因子的途径一是努力提高期刊被引次数,二是控制合理的发文量。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可被引文献量一般与期刊发文量成正比。通过分析可知,《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年度发文量目前趋于稳定,因此努力提高被引频次成了提升期刊影响因子的关键因素。而提高被引频次除了努力提高期刊稿件质量吸引广大学者及相关研究人员引用外,还可以通过适度提高自引率来实现。自引率是指该刊自身所发文献所引用次数在该刊物全部被引用次数中所占的比重。目前,被引频次中自引率还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7]。编辑部可以鼓励本刊作者积极引用本刊文献,但是不宜作强制要求,以免引起作者对期刊的抵触情绪,切忌为了提高被引量而进行伪引。

(四)注重维护优质作者和核心作者

庞大的作者群是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应进一步分析刊载稿件的发文作者信息,将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列为期刊的核心作者,将高质量稿件作者列为优质作者。编辑部应掌握核心作者和优质作者的信息,加强与优质作者和核心作者的沟通交流,及时约稿,争取获得其最新研究成果的首发权。此外,编辑应主动了解作者对本刊的办刊意见和建议,针对作者提出的意见认真进行分析,思考改进和提升办刊质量的方法。通过分析《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022年稿件发文作者所属地区分布可知,《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核心作者聚集在贵州,学报编辑部可以前往重点稿源单位开展期刊宣讲会,吸引更多作者投稿。

(五)加强编辑业务培训,提升编辑业务水平

编辑负责稿件的组稿、初审、编辑校对以及出刊后的期刊邮寄等工作,贯穿期刊出版工作的全过程。因此,编辑业务能力的高低与期刊的办刊质量有直接关系。《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是综合性的学术期刊,其刊载稿件涉及到的学科领域比较广泛,而编辑人员对涉及自身专业之外的论文往往把握不准。因此,《贵州师范学院学报》要加强编辑业务培训,不断提升编辑的业务水平。同时,编辑人员自身也要注重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在稿件处理过程中才能更加全面地把握稿件质量,保证稿件的学术价值。在互联网时代,编辑人员还要加强网络投稿平台的操作及网络出版的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紧跟时代步伐。

四、结论

本文依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数据,对《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022年刊载稿件的发文量、基金资助文献量、影响因子、发文作者地区分布及发文所属学科情况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2013—2022年10年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总刊发稿件1915篇,年均191.5篇。《贵州师范学院学报》年度总发文量大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至2021—2022年年度总发文量趋于稳定,每年维持在140篇左右。

(2)2013—2022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所刊载稿件中,有基金资助的论文总量为1105篇,约占总发文量的57.70%。2013—2022年间虽然基金资助文献数量出现一定的起伏,但是基金资助文献量占当年总文献量的比例大体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期刊的稿件质量有所提高。

(3)2013—2021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影响因子总体上呈现波浪式起伏变化的发展态势,影响因子相对较低,说明刊载论文被引频次相对较少,与一流学术期刊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4)《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022年发文作者中超过半数的作者所属地区为贵州,说明《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作者群主要集中在贵州省。

(5)2013—2022年《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所载稿件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大体上主要集中分布在教育类稿件,这与主办单位贵州师范学院属于师范类高校有一定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本文从扩大期刊收稿模式、提升稿源质量,提高基金项目论文比,合理控制发文量、适度提高自引率,注重维护优质作者和核心作者,加强编辑业务培训、提升编辑业务水平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期刊质量的对策,以期为今后《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的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师范学院发文学报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报》 征稿启事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致敬学报40年
洛阳师范学院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大庆师范学院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