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3-12-01蔡佳林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思政信息化课堂

蔡佳林

(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北京 100081)

高校课堂是学生思想品德塑造和价值观念确立的主要途径。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思政课堂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信息化时代,各种新兴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高校课堂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需求。高校积极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实现师生间的随时随地信息交流与分享,这不仅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质量,还能打破时空限制并显著提高交流互动频率。此外,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将思政理论性概念转化为更具动态性和具体性的视频动画,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一、学生层面

(一)增强重视程度,实现深化思政效果

一直以来,思政课在高校中都被视为强制学习课程,学生对此普遍缺乏重视。这种态度直接导致了思政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严重影响了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学习思政课的效果。因此,高校学生需要从根本上重视思政课,明确它对社会稳定和谐、国家安定繁荣、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彻底扭转对思政课传统“无用”的认知。只有这样,高校学生才能更加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方式来学习思政课。在信息化的视角下,新时代的学生不仅需要通过系统学习来掌握新思想,同时也需要使自己的思想观念、视野见解和认知水平与时俱进。而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将所学的知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社会实践,这样可以充分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批判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够通过系统实践训练,不断地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夯实品质。

(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提升主体学习能力

学生要逐步发挥主体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指出意识具备能动的反作用,对此提升学生主体能力的前提就在于学生须具备主体意识。主体意识主要来源于学生自律意识及参与意识。其中自律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自律能力,实现自我约束。信息化视域下,大数据信息的影响力较大,促使学生更加方便地获取思政课程相关知识和理论前沿信息资源,然而,网络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真伪难辨,学生必须在这个环境下实现高效的自我约束,保持清醒和理智,不受与学习无关的信息所迷惑,要让信息化平台真正地“为学所用”。

而参与意识,是指在信息化视域下,积极推广各种打破时空限制、互动交流、平等交流的平台,充分唤醒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利用满足自身需求的学习方式,在获取知识、充分探讨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深层次的知识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所面临的信息化环境是多元思想、多维价值观念交织相错而成的,复杂多变,难以判断,学生须积极利用思政课马克思主义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并善于运用科学价值观念进行价值的选择判断。

(三)优化学生网络使用素养,提高网络使用效率

信息化既是宝库也是魔盒,有利有弊,好坏并存。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堂在信息化视角下的实际效果,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促使学生在严格遵循法律准则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增强对信息化的认知和选择能力。

首先,学生应自主加强法治观念,强化道德教育。在信息化视野下,虚拟网络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行业发展的必要工具。在网络空间中,人们的行为活动和社会知识也需要法律予以规范。[1]因此,学生应该明确思政教学中依法治国理念的全面渗透,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网络世界中,都必须遵守法律标准、道德准则,自觉约束言行,才能促使学生在信息化视野下充分发挥主观主动性。

其次,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选择时,学生必须具备辩证思维模式,并以批判性眼光来筛选真伪信息,在海量资源中选择适合自我发展和满足自身需求的学习资源。此外,信息化平台为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成效的检验提供了平台。在面对国际诸多言论时,学生需要保持足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端正政治思想,积极发声维护正义,在评论和转发方面不轻易盲目跟风,而是积极地通过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解决问题,加强对思政课思想价值的正确理解和认同。[2]

二、教师层面

(一)树立平等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

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对此,思政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地位,构建起平等和谐、尊重友爱的师生关系,促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契合。在教学内容选择、过程设计和进程安排方面,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同时,教师必须摒弃固有的教育观念,深入探索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接受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借助自媒体实现有效的沟通互动,增进对学生的信任了解,动态跟踪学生的思想状态与知识掌握情况,并以此为依据适当改进教学,打造更优质的思政课堂。[3]

(二)增添趣味性教学内容,提高思政教学生动性

思政课堂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在于具备价值引领、政治引导、能力培养和道德教化等特殊功能。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思政课堂必须实现理性与政治性、知识性与价值性、原则性与情感性相统一。为了提高备课质量,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积极运用信息化平台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备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QQ 等软件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动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明确学生的兴趣偏好。同时,教师应积极借助多媒体信息化软件筛选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与教学目标相契合且更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素材,进行系统性的教学设计。[4]

思政教学时,教师应将思政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以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借鉴网络环境中信息化视角下流行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足够严肃端正的政治引导和学术性表达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语言的生动趣味性。

(三)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对此,教师既需要给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灌输,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启发式教学。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网络的兴起使得思政课堂不再局限于线下授课,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方便了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促使他们将启发式教育和灌输式教育有机融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在线下系统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有限,教师须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辅以提问和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时跟踪学生的听课状态,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思考。课后,教师可以积极利用信息化平台,发挥微信群和QQ 群的作用,进行体验式教学、分组合作教学、案例教学等活动,完成课上未完成的教学实践活动。

在信息化软件平台上,教师也可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可以基于教学内容设定案例议题,供相关学生及时讨论;可以适当安排微电影、演讲、情景剧、朗诵等实践性体验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构建起系统性的知识架构,深化情感,提高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然而,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教师所利用的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一旦偏离教学内容,再创新的教学方式都是表面功夫。对此,教师应该始终注重本质而不追求形式创新,不要为了刻意迎合学生喜好而空洞地追求形式创新,忽略了思政课堂自身的思想性、深刻性和理论性。[5]

(四)提高信息化运用能力,科学指导学生发展

高校思政课堂归根结底在于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系统工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思维过于陈旧,且故步自封,难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就会导致立德树人的效果大打折扣。身为思政教师,应该重视新载体的应用,而不是一味排斥信息化。思政教师要善于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思政教学优势完美融合,全方位分析信息化对思政教学的影响,紧抓机遇,迎接挑战,推动思政教学活动更具吸引力、时代性和生命力。

思政教师应该抓住课外学习培训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重点加强信息化运用能力和数据解读能力,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思维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还应该以身作则,充分发挥示范榜样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通过展现出自己的良好行为举止,影响学生并指导他们如何运用自媒体。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化平台,提高这些平台的教育价值。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6]

三、信息化平台层面

(一)抓住信息化平台,鼓励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传播

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兴趣很高,能力也很强,同时他们也是信息化平台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信息化平台能够传播积极向上、绿色健康的网络文化,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因此,信息化平台需要全面管理,认真筛查平台用户和内容。信息化平台应当履行好监督人的职责。一方面,信息化平台应该全面推行实名制账号注册,并加强对申请人的审核力度。通过审核渠道,向用户告知信息发布的注意事项,并明确违规处理办法。另一方面,信息化平台也需要建立起系统性的舆情收集反馈机制,以此严格管控平台信息的发布。在该平台发布信息后,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清理并强制下架删除,以降低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平台用户的行为,应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通过信息化平台,使高校学生群体能够关注到更丰富的时政热点内容,并在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中追求向上。[7]

(二)加强信息化制度建设,清理信息环境

在信息化视野下,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程的实效性,需要健全制度保障。因此,相关部门应完善信息化平台的法律标准,并严格监管平台乱象,以促进高校课程的科学建设。首先,信息化平台是网络虚拟空间,也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系统,因此需要具备全面的法律规范来规范其中的秩序活动。例如,网络信息化平台在明确用户信息技术和保护使用规范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以此明确信息化平台的信息技术规范等都在法治管理框架内。一旦在信息化平台上出现言论有悖于社会主流、国家执政、政府管理或涉及社会热点影响较大的争议时,须科学落实舆论引导工作,并及时发布可靠消息,对其进行有效回应和解释,以维护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8]

总而言之,信息化视域下,高校需要研究提升思政课程实效性的策略。高校学生应该从根本上重视思政课程,并明确意识到思政课程对社会稳定和谐、国家安定繁荣和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彻底改变学生认为传统课程“无用”的观念。为了促使信息化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堂的实效性提升,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让学生在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增强对信息化的认知和选择。信息化平台应履行监督责任,全面推行实名制账号注册,加强申请人审核,并通过审核途径向用户说明信息发布的注意事项,明确违规处理办法。

猜你喜欢

思政信息化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美在课堂花开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