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铸牢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12-01向瑶石瑛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共同体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向瑶 石瑛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2.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解决不好就没有团结稳定可言。民族高校不同于其他普通的综合类院校,它汇聚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这群少数民族学生是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的先锋队,他们肩负着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民族高校作为培育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场域,应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地位,为民族地区的稳定输送高素质人才。

一、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逻辑

(一)溯源: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该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理论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发展的过程,它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理论同我国关于“中华民族”的观点结合了起来,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创新。该理论的初始形态表现为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要牢牢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 年10 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郑重写入党章。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1]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升华,这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从点题到破题,最终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该理论的不断发展也为新时代民族高校的教育教学创造了亟待开掘的重大学术命题。

(二)聚焦: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分析

一方面是民族高校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探寻。在民族高校开展意识教育工作有其必然性与可能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看作是我国应对“两个大局”所做出的战略布局,民族高校作为我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先锋,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场域,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也使其更加关注民族问题,要正确把握各民族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现阶段少数民族人才培育的各个环节。同时,要顺应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构建互嵌式校园社会结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民族高校教育主客体的身份认同。民族高校本身就是“民族认同,民族融合发展”的沃土,其教育主体也多为少数民族中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对于民族教育工作有着切实的了解,也能及时对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做出反馈。教育客体多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就了民族高校大学生丰富多样的特征,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意味着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实感,具体表现为各民族高校教育主客体对“五个认同”“四个共同”和“三个离不开”的认可。

二、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民族地区教育的不断发展,也为全国各地的民族高校输送了优质生源,各民族高校也在此期间取得了瞩目的教学成果。但相对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而言,民族高校的生源多来自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其生源质量表现出不平衡的特征,因此民族高校的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体的特殊性

相对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而言,民族高校的学生总体比例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更多,学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民族组成也更为复杂。民族高校如同一个小型的大杂居社会,各民族学生往往都有本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风俗,受民族亚文化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青年的民族意识相对较强,产生对中华民族身份和对主流思想文化的抗拒,尽管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已初步了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他们往往无法自主地将其和自身的民族文化整合到一起,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的民族文化实际上也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面对民族高校复杂的民族文化背景,一些民族高校仅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理论进行研究,没有考虑到民族高校教育主体的特殊性,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理论和宗教理论等问题的研究,共同体意识教育面临着艰巨的挑战,许多少数民族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旨归。

(二)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的模糊化

民族高校开设的课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平台,然而其相关内容的选择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民族高校作为综合类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自成体系,学科知识的分化也十分突出,民族高校各类课程的开设没有形成稳定的联系,如何巧妙地将共同体意识融入其中困难重重,很多民族高校单纯地将其看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缺乏课程建设的统领。另一方面,官方对于该理论并没有一个统一且明确的界定,使其自提出以来就带有“依靠于公共权力系统——党和国家的推动而得以实现”[2]的意味,导致全国各地的民族高校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依旧停留于传统的“知育”起点,没有统整出合理、有效的“情育”内容,难以破解民族高校纷繁复杂而各有侧重的教育内容统整问题。

(三)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式的单一性

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逐渐深入,民族教育融入高校课堂形式的局限被不断放大,其教育方式的僵化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探讨。[3]民族高校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方式面临着滞后的危机,具体表现为“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在民族高校的课堂中仍广泛存在,部分的教育主体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有着强烈的路径依赖,忽视了民族高校具备民族多元性的校园环境这一特征,如主要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或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简单套用或搬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般理论体系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巩固仅依靠“死记硬背”的应试形式,相对忽视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是贯穿民族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其具有学术性、理论性的教育方式反而难以调动民族高校大学生明确其意识的兴趣与积极性,在传统的民族高校教育体系下,实践主体的主动性严重匮乏,泯灭了民族高校大学生教育发挥主体能动性的意识,使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往往有其名而无其实,饱受形式主义的诟病。

三、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微

民族高校肩负着培育高素质民族人才和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使命,尤其是在厚植各民族师生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共同体情感、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这就需要创新教育思路和模式、探索新路径,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作用,使其拥有甄别极端、分裂思想的能力。

(一)依托特色课程,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民族高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师生如同石榴籽一般在民族高校紧紧相拥,但各民族大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他们有着不同的民族风俗、生活方式等,因此民族高校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建设的特殊性,把握好多民族共同生长的环境优势,增设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课程。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上,应当注重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长远考虑到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要贴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将具有民族特色且符合民族政策方向的内容同各专业知识有机融合,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带动民族高校大学生自发地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并在实践过程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从抽象过渡到具体。在通识课及公选课的设置上,民族高校要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优秀文化资源,深度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能力的课程,全方位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编写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的基础教材,使其更好地理解顺应社会发展的基础课程,将“五个认同”教育充分融入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中,全面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使其成为推动民族进步事业的中坚力量。

(二)强化价值引领,明确多元一体认同旨归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只是少数民族的单边铸牢,还是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互相铸牢、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的互相铸牢,是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互相铸牢。[5]民族高校的建设应在倡导“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构建平等、团结与繁荣发展的多彩校园。一是强化认同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本质上是具有政治性的,其意识的铸牢是一种自发自觉的认知,因此民族高校要提供价值引领,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如通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或相应的必修课,渲染民族研究的学术氛围,以“知育”为起点,进一步升华到对祖国的认同教育上来。二是营造“以人为本”的教育基调。尊重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的,开展具有朴素爱国主义观的教育,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物质载体和精神涵养作用,坚持“多元”与“一体”之间互助互嵌,调动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积极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创新育人模式,构建民族网络学术平台

在新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民族高校大学生学习与娱乐的重要场域,而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仍停留在自上而下的模式,主导性过强,教育主体对其内容的教授往往停留于书本,在这样被动、强硬灌输的形式下,反而无法达到教育目标,因此需要设计新的教育模式、搭建新的学术平台。一是积极搭建“互联网+”的学习互动平台。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为主题,开设民族网络学术平台,依托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等新事物,开发契合学生认知习惯的微阅读、微视频。如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系列思政课程已通过人民号、央视频、学堂在线、B 站、抖音、微信视频号全网上线。[6]二是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在网络上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平台,其安全性是关键,在多元文化和互联网的相互催化下,民族高校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多重文化叠加的冲突,因此民族高校要牢牢把握住网络平台的舆论主导权,要坚持党的领导,在最短时间内识别出影响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错误信息,正确引导舆论舆情,构建安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网络平台。

四、结束语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实际上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民族高校是开展民族意识教育的重要场域,民族高校要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常态化教育引入民族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培养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共同体少数民族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