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强国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内涵与新要求
——2023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学术报告

2023-11-24张志勇李婉颖何赵颖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家 2023年43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师队伍高质量

张志勇 李婉颖 何赵颖 | 北京师范大学

2023年9月3日-4日,民进中央主办的“2023年中国教师发展论坛”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以高质量教师教育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论坛设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教师数字素养”等5个具体议题。21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和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透过专家学者的发言,笔者梳理了相关观点和思想,以期给学界带来启发。

深刻认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形势

高质量教育离不开高质量教师。今天,必须把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置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背景之下。就这个话题,两位专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一是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置于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当前我国人口变动趋势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队伍素养提出的新挑战之下进行综合考量。

二是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高质量教师供给不足是我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需要教师教育的全局性变革,既要重建教师教育新体系,又要创新教师培养新模式,还要探索教师治理新机制。

深刻认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内涵

新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位专家学者围绕这个话题分享了思想和观点。

一是当前教师队伍出现的部分问题表现为师德师风问题,而实质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则是教师能力问题。长期以来,教师在教授知识方面的素养和水平比较适应学生学习,但教师的整体育人能力、立德树人能力,却面临重大挑战。

二是阐述了“大先生”的由来,主张实施“新时代大先生行动”助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这为人们认识新时代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新视角。

三是将具有完人境界、人文情怀、胸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大先生”,作为新时代教师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其现代性提升的显著特征和重要标志。

四是要特别关注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对教师功能、角色的最新期待。特别是在人脑学习、课程教学、数字教育、学校实验的迭代、社会情感学习、学校功能的再认识、作为知识生产者这七个维度上对教师素养能力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唯有教师增进上述诸方面的新认知,担起新职责,使教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转变提升为多元的知识生产者和传播者,才能对每个学生的培养、对教育实践的改革、对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

五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必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强化科学教育、体育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特殊教育这五类教师队伍的建设。

六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呼唤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鼓励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的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是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实际需求。会上,八位专家的发言回应了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问题,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一是教师教育体系需要更加开放。特别是教育部出台“国优计划”,实际上是在实质性地推动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多年来,人们热切盼望高水平大学参与到教师教育体系中来,但这项工作的落地并不令人满意。大力推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大学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尤其是支撑高水平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任务。

二是师范院校布局需要优化升级。当前,全国215所师范院校、500多所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与会学者认识到,要提升教师教育院校的培养能力,升级教师的培养层次,就必须对师范院校布局进行优化升级,加强教师教育培养能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院校建设,支持一批高水平教师教育院校开展硕士、博士层次的教师培养。既要鼓励一批师范院校提档升级,也要推动办学层次低、培养质量不高的院校退出教师教育。

三是教师培养学历层次需要提高。有学者强调,置于建设教育强国这个战略背景来审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强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是未来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四是教师培养范式需要转型。有学者从教师教育范式转变的未来展望角度,提出要把握教师教育范式转变的形而上学的范式、社会学范式和人工范式三个向度,最终形成有效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培养紧密对接需求、用人单位高度满意的高质量教师教育。另有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中国特色、时代意义三大核心要义,为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分析维度。一方面,强调教师教育模式将从传统的“师—生”二元结构转向“师—生—机”三元结构,重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由此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承担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另一方面,“教师是一个关于实践的职业,教师教育是一个关于教师实践培养的活动,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关注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与获得,实现学科内容知识等到学科教学知识的转化,构建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

深刻认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是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保障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其专业发展过程应当是终身的、连续的,并贯穿于教师教育全过程。论坛中有五位专家学者关注这个重要课题,分享了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一是因时而变,发挥教研员队伍的功能与作用。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职业路径应建立“旋转门”。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因时变革,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教研体制这一独门法宝的作用,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助力高质量教育。同时,教研员作为“教师的教师”,可以在教研和教学岗位之间“双向流转”。

二是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认识教师在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教学研究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新样态。这是本次论坛学者分享的一个重要观点。教师的教育研究要抓住大数据带来的机遇,系统解决教师为何研究、谁来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的基本问题,最终实现教师教育理论的创新与教师教育实践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大幅度提升。

三是新时代好老师的素养升级需要教研升级支撑。有学者 呼吁,加快探索实践基于AI的一体化联合教研。这一教研模式正在成为基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背景下的教师研修方式新样态,更是人工智能助力中小学教师专业集群式发展的新样态。

四是加强教师研修体系建设,推进教师高质量学习研修。要建立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进阶目标体系,构建由“职初教师、经验型教师、骨干教师、示范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六阶段构成的教师研修体系。

五是打造地市教研新样态。构建以市级教师发展中心为龙头,以区级教师专业发展为骨干,以校本研修示范校和名师工作室为主阵地,以及以高校资源为支撑的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让广大教师在专业化共同体中加快成长。

深刻认识中小学教师队伍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如何释放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支撑和保障中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样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论坛中有两位学者围绕这一主题,分享以下观点。

一是高度重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供给主渠道、培养层级定位、教师流动路线的“三重焦虑”,必须坚持“民本立场、乡培为基、系统重建”,统力解决乡村教师“进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

二是高度关注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问题。随着“双减”政策走深走实,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投入状态、工作激励保障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工作强度仍面临挑战。要围绕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心教师、关注教师工作的合理性负担与人性化发展,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加快解决教师负担过重问题。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教师队伍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