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

2023-11-20张蓉

兰台内外 2023年29期
关键词:开放共享博物馆档案管理

张蓉

摘 要:以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为对象,针对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在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共享等方面的创新开展研究。明确了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核心,是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博物馆数字化转型,而智慧博物馆建设和开放共享平台建设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关键词:博物馆;档案管理;数字化;智慧博物馆;开放共享

博物馆档案管理是指博物馆对其所拥有的所有档案材料,包括纸质、电子、数字化等形式的档案资料开展全面、系统的管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博物馆也逐渐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的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以期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

1.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博物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更好地保护档案材料的安全性和机密性,促进博物馆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帮助博物馆实现管理目标。(1)博物馆通常有大量的档案材料,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与系统中。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将这些档案材料有效整合,方便用户访问和利用,提高博物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2)为档案材料提供安全的存储环境,有效保护档案材料,避免损毁、丢失和被窃等风险。通过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保障档案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为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学者和公众提供档案共享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4)将纸质档案材料数字化,并将数字化文件保存在云端,使档案材料的访问更加快捷。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分析档案材料,挖掘出更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

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档案材料的特点和管理需求,重点关注用户体验和系统安全性,从而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第一,系统功能设计。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编目、分类、保管、利用和传承。在具体设计中,考虑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和规范,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能规范落实,有效实现工作目标;第二,数据结构设计。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需要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包括档案材料的元数据、文档、图片和音视频等多元化类型。利用这些数据提高管理、检索和共享的有效性;第三,系统架构设计。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架构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可维护性。在具体设计中,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使用云存储等技术,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第四,用户体验设计。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需要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和利用档案材料。在具体设计中,考虑采用直观的界面设计,提供多种检索方式和多语言支持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第五,安全性设计。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确保档案材料不会被恶意攻击和泄露。在具体设计中,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审计等措施,保护档案材料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3.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案

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现需要考虑档案的数字化、数据库建立、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安全和数据共享等方面的要求。通过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为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提供更加便利、可靠的数据支持。比如,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博物馆,其中保存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和文物。借助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这些文物和档案。第一,档案数字化。数字化处理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视频在内的所有珍贵的历史档案,通过扫描、摄影和录像等方式完成,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第二,建立数据库。将数字化档案上传到数据库中,并根据不同的类别和时间分类、存储,使用专业的数据库软件或自主开发数据库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三,建立管理系统。建立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设置管理界面、查询界面、数据备份以及数据恢复等功能。采用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或自主开发管理系统,方便管理员开展管理和维护;第四,数据备份和恢复。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字化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达到标准要求。设置多个备份,并且定期备份数据,防止数据丢失;第五,数据安全。对于数字化档案的管理权限和数据安全问题,应采用密码保护、数据加密等方式实施保护。同时,还要确保服务器的物理安全,避免遭受网络攻击和破坏;第六,数据共享。数字化档案可以将相关信息共享给有需要的机构和个人,方便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在数据共享时,需要考虑数据安全和管理权限等问题,确保数字化档案的合理使用。

二、智慧博物馆建设

1.智慧博物馆的概念和特点

智慧博物馆是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数字化、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博物馆展示、教育以及研究等方面相结合,构建数字化、智能化、互动化以及个性化的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具有以下特点:(1)智慧博物馆采用数字化手段,将实体展品转化为数字化展品,使展品更好地被保存、管理、展示和交流。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2)借助物联网技术,将展品、参观者以及设备展开联网,实现博物馆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比如,智能化的安防系统、智能导览以及智能化的展品保护等;(3)利用大数据分析了解参观者的行为、偏好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展示和服务,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文物;(4)倡导观众参与,通过各种互动手段,如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互动游戏等,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学习效果,并根据参观者的兴趣,提供数字化导览、智能化语音导览、自助服务等。

2.智慧博物馆的构建模式

不同的智慧博物馆构建模式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需要根据博物馆具体的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构建模式,具体分为以下几种:第一,云端模式。智慧博物馆的展品、服务和管理等工作都在云端开展,通过云端平台能够实现对博物馆的远程管理和服务。该模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能满足不同博物馆的需求;第二,边缘计算模式。智慧博物馆通过在博物馆内部部署计算设备,实现数据的本地处理和管理。该模式能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响应速度,但需要较高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第三,混合模式。智慧博物馆采用云端和边缘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实现云端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又能够实现本地数据的快速响应和安全管理,但需要对设备设施和网络展开较好的管理和配置;第四,分布式模式。智慧博物馆将数据和服务分散在不同的节点位置,通过分布式计算和数据同步技术,实现对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该模式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但需要较好地控制数据同步和一致性;第五,集中式模式。智慧博物馆将所有的数据和服務集中在一个位置展开管理,通过高性能的服务器,实现对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该模式需要有效管理和优化配置网络和服务器,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智慧博物馆的运营管理

智慧博物馆的运营管理需要结合数字化技术和传统管理模式,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为博物馆管理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比如,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作为一座智慧博物馆,其运营管理需要结合数字化技术和传统博物馆管理模式,实现展品展示、参观服务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具体运营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字化展品管理。采用数字化技术管理陈列馆的展品,包括数字化登记、分类、标注和存储,实现展品信息的全面记录和管理。同时,通过数字展厅、VR技术等手段,提供全新的数字化展示方式,丰富展览形式,吸引更多观众;第二,智能导览服务。通过智能化导览系统,为观众提供更便捷、快速、精准的导览服务,实现观众的定位、路线规划、展品解说、互动问答等功能。导览系统还实现观众流量统计、行为分析等功能,为博物馆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第三,数字化票务管理。通过数字化票务系统,实现门票预订、在线支付和二维码扫描等功能,提高门票销售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同时,数字化票务系统还能够对观众行为展开数据统计和分析,为运营管理提供参考;第四,智慧化安全管理。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人脸识别技术等手段,实现博物馆的安全监控和管理。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博物馆内部,预防潜在的安全问题。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实现观众身份的自动识别和记录,提高观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第五,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博物馆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和数据化。管理系统包括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物资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博物馆提供更科学、高效、准确的管理决策。

三、开放共享平台建设

1.开放共享的概念和意义

开放共享是指一种开放式的信息共享方式,即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资源、知识、数据等信息的免费或有偿共享,使更多人访问和利用这些信息。同时,开放共享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方式,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创新发展、降低成本和减少浪费。其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放共享使更多人获取更多的信息,有效地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促进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2)促进创新发展,使更多的人利用和共享知识资源,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3)实现信息的多次利用,避免重复投入和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和成本开支,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使更多人平等地享有信息和知识,避免信息垄断和不公正现象的发生,促进社会公正和民主;(5)促进国际信息交流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积极的影响。

2.开放共享平台的构建思路

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档案管理中的开放共享平台构建思路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实现博物馆资源的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转变,使更多人更加方便地获取和利用这些资源,推动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和文化创新发展。同时,博物馆还需加强数据管理和保护,保障数字化资源的安全和可靠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设立数字化资源开放平台。博物馆建立数字化资源开放平台,通过互联网将其藏品、档案、图片和文献等数字化资源开放给社会,方便人们访问和利用这些资源。第二,建立协作交流平台。博物馆建立协作交流平台,与其他博物馆、文化机构和学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和开展研究,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第三,提供教育和培训平台。博物馆利用互联网建立教育和培训平台,为公众、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数字文化教育、职业培训等服务,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文化素养。第四,加强数据管理和保护。在建立开放共享平台的同时,博物馆还需加强数据管理和保护,建立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机制,保障数字化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开放共享平台的运营管理

博物馆开放共享平台的运营管理途径需要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通过网站建设与维护、数据管理与保护、共享协作与合作、社交媒体推广与宣传、教育培训与创新应用、评估和反馈机制等多种手段,建立完善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博物馆资源的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推动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和文化创新发展。以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为例,其开放共享平台的运营管理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站建设与维护。建立一个专门的博物馆开放共享平台网站,包含重要藏品的数字化影像、文字资料以及研究成果等内容,提供在线阅读、搜索、下载等服务,并定期更新和维护网站内容和技术;二是数据管理与保护。博物馆需要建立数据管理和保护机制,包括数字资源的鉴定、筛选、整理、存储和备份等环节,确保数字资源的安全、可靠、完整和真实性;三是共享协作与合作。博物馆通过联合其他博物馆、文化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共享数字化资源、研究成果和专业技术,建立数字化资源共享的联合体;四是社交媒体推广与宣传。博物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某博、某信等,推广数字化资源,宣传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参与;五是评估和反馈机制。博物馆需要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数字化资源的使用情况和用户需求,针对用户反馈和需求展开优化和改进,提高数字化资源共享的质量和效益。

四、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智慧博物馆建设和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等创新研究方向,为博物馆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开放共享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这些创新举措将有助于推动博物馆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发展,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公众参与度。

参考文献:

[1]蒋 静.“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J].时代人物,2022(20):220-222.

[2]杜淑霞.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人事檔案工作的创新思路[J].中国科技投资,2022(29):62-64.

[3]王晓丽.运用微信公众号创新博物馆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以晋博党建微信公众号为例[J].记者摇篮,2022(6):84-86.

[4]李贺青.博物馆党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现状及创新建议——以山西博物院“晋博党建”为例[J].新丝路:中旬,2022(3):37-39.

[5]艾雪松,王志强,孙 婧,徐建民.“互联网+文物”协同研究的探索与创新——关于伪满皇宫博物院“格物客部落”建设实践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22(1):107-112.

[6]张婷婷.基于“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档案管理创新研究.办公室业务,2019(24):152+154.

[7]韩 曼.“互联网+档案”新业态的服务方式创新——以博物馆数字档案管理为例.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2):216-217.

[8]王 宁.浅谈新时期博物馆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收藏界,2019(05):74-75.

[9]谭健荣.档案在博物馆的创新利用——以广州地铁档案管理为例.兰台世界,2019(S1):125-126.

(作者单位: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

猜你喜欢

开放共享博物馆档案管理
博物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高校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
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及绩效考核模式研究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公共实验室建设探析
露天博物馆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