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见“看不见”的童年

2023-11-16吴微

留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情绪班级儿童

文_ 吴微

童年,是一片纯净无瑕的土壤,埋藏着丰富多彩的种子。看见儿童,就是用心去照亮这片土壤,给予每个孩子平等的机会和充分的尊重。看见儿童,不仅是眼睛的感知,更是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去倾听,去理解,去感受儿童独特的思维和梦想。六年的时光,我有幸与可爱的学生们相遇,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我看见了他们的成长与变化,更看见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看见儿童

“别的老师爱穿裙子,吴老师偏穿长裤;别的老师留长发,吴老师就留短发;别的老师和同学打招呼,脸上都挂着笑容,吴老师有些不冷不热。”这是小淡对我的最初印象,描写手法上可能有些夸张,又或许是某个场合我的表情管理显得不那么热络,但这样一个细节,让我意识到儿童是渴望被我们看见和回应的。教师要看见儿童的什么呢?

看见儿童的丰富与完整。每个儿童都在度过他完整且唯一的人生,我们要帮助儿童成为他自己,而不是让儿童成为我们设想的完美样子。在“今天的你快乐吗?”主题班会上,我问了大家这个问题,快乐的同学多是自我想法得到了满足,不快乐的同学控诉着被支配、被命令、被比较的遭遇。儿童在经历中成长,不断丰富和发展自我认知,我们要看到儿童的独立性。我们要尊重儿童,耐心去倾听他们的想法,须知异想天开也会有美梦成真的时候;我们要相信儿童,鼓励他们每一次大胆的尝试,拥有越多的第一次越意味着人生的丰富与多彩;我们要支持儿童,给予他们勇气和信心,让儿童成长的脚步迈得坚实而有力量。

看见儿童的具体与独特。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儿童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六年时间不短,但我们不可能塑造出一模一样的儿童。到了六年级,儿童的个体差异性会更大,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自己的秘密、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看见儿童的独特性,同时帮助儿童树立“我是唯一,我很重要”的观念,很有必要。国家生育政策放开之后,一些家庭迎来了新的成员,父母对哥哥姐姐的关注度或许有所下降,孩子的心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我积极组织开展“你很重要”主题班会,告诉学生:对于你自己,你很重要,因为你就是你的全部,你要好好爱惜自己;对于家人,你很重要,有了你,家才是温馨和完整的,你无可替代;对于班级,你很重要,因为你是不一样的烟火,班级会因为每一个你更加绚烂美好。

看见儿童的可能与可塑。儿童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我们要看到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这正是教师职业的意义。一次数学听课活动,课堂上学生涌现了很多奇思妙想,新老师有些招架不住,评课时就会有些懊恼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但我想,充满可能性的课堂才是生动的课堂,孩子的可能性也恰是他的可爱之处,我们在课堂上要看见真实的儿童,而不是看见所谓的“待办清单”。怎么看见儿童?我想,要尽可能多地给予儿童时间和空间(舞台)—时间代表看见的深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可以提前制定规则,做好预设,构建高效课堂;空间或者说更多的机会/舞台其实就是增加我们看见的广度,给儿童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可以让我们多维度观察儿童,发现儿童特点,因材施教。给予和等待其实就是看见孩子的无限可能,相信孩子的无限可能,而看见之后的热烈回应,一个眼神,某个动作,都代表着爱的发生。

回应儿童

“今天吴老师在早读表扬我进步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是皓皓在一次早读课后写下的一句话,当天他表现得格外好。爱就是看见和回应,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有很多回应儿童的方式:微笑、谅解、宽容、鼓励、表扬、帮助等。这些善意的表达就是期望,教师对一个学生有着什么样的期望,学生就会反馈给教师什么样的表现。

回应学生的真实需求。情绪是信号,背后是需求,行为是表现。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情绪和行为往往是看得见的,而需求是看不见的。但是需求会影响情绪,情绪和需求又会催生外在的行为表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表现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优秀的班集体首先要满足学生基本的生理需要,其次要构建有安全感的班级氛围及赖以信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归属和爱,感受到对自我的肯定及他人的肯定,从而才能满足最高阶的自我实现需要。教师可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而理解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的行为。

清单革命助力班级共治。班级是教师、学生、家长共同构建的。构建有序班级,可以使用班级日常工作清单、班干部管理清单、作业清单、量化清单等。清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我要干什么?我怎么干?我怎么才能干好?”等问题,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规划,确保学生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猜你喜欢

情绪班级儿童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不称心的新班级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情绪认同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