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3-11-15彭贝樱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测度产教指标体系

摘  要:文章选取九江地区两所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测度对象,构建由4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对产教融合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了对测度结果的横向对比,找出院校间的差距,文章针对性地选取了两所其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高职院校作为对比研究对象。通过熵权TOPSIS法,一方面客观科学地测度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另一方面找出高职院校内部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最后为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熵权TOPSIS方法;地方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8-0145-04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要紧扣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求,推动职普融通、深化产教融合、鼓励和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

如何检验产教融合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实现产教融合的现实价值,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监测体系。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及同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都提出要积极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要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一、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综述

朱凤荣首先分析了当前产教融合的三大典型形势,然后分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评价因素,最终建立了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5个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评价因素体系[1];徐国立从福建省内11所地方公办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实际出发,构建了包括由生师比、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企业投入支持和科研创新平台数等20个指标的产教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姜泽许以提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为目的,构建了涉及组织保障及协同发展、专业课程和教学、就业质量、人才培养、教师发展、基地建设等八个方面一级指标的三级结构评价指标体系[3];王莉认为要围绕学校与企业两个参与主体设计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将其列为两个一级指标,然后分别从学校和企业的角度出发设计二级指标并最终确定三级指标[4];陈云首先构建出5个准则23个指标组成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然后选取泉州市10所高等职业院校作为监测对象,通过组合赋权与TOPSIS方法相结合的模型算法对产教融合质量进行综合监测[5]。

综上可知,虽然国内关于产教融合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优化和完善等方面,关于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和监测方法的研究极度匮乏,需进一步加大相关研究。

二、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实证研究

(一)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通过调研,参考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建议,结合大量文献资料的翻阅工作,不断改进和优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确定构建由产教融合规划、产教融合投入、产教融合建设、产教融合产出4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评价指标组成的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产教融合规划包括校企合作协议数量、高职专业群建设标准、产业标准制定数量及校企、政企规划研讨次数4个评价指标;产教融合投入包括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年支付企业兼职教师课酬、年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及年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五个评价指标;产教融合建设包括产业学院数量、B类(理论+实践课)课时比例、C类(纯实践课)课时比例、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数量、教师参与产教融合人数比例、校企合作企业数量、校内实训基地数量、校外实训基地数量、顶岗实习人数、企业接待学生实践人次及学生与企业导师比等12个评价指标;产教融合产出包括就业率、学生收入均值、(理工农医类)学生工作专业相关度、毕业生本省就业比例、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学生实习满意度、雇主满意度及毕业三年职业晋升比例等11个评价指标。

(二)评价对象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九江地区两所高职院校为样本,研究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水平。为更好地分析九江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发展情况,针对性地选取了两所其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高职院校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因此,本研究最终选取四所地方高职院校作为评价对象。

本研究以2021年相关数据为依据进行测度,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九江统计年鉴(2022)》、相關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2)》及地方高职院校官方网站,大部分指标数据可直接获取,但有些基础数据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再计算或推算得到的。

(三)测度方法

本研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4所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指标体系进行测度。此方法通过横向对比排序及测度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既可以科学合理客观地评价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又可以找出高职院校内部产教融合的不足之处,能较好地反映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状况。

首先,对地方高职院校发展水平测度体系中的各个测度指标作标准化处理,计算地方高职院校发展水平测度体系中各测度指标的信息熵及权重Wj;其次,计算各测度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相对接近度Ci∈(0,1),根据准则层Ci的大小对四所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的进行横向排序对比。最后,通过综合测度Ci的大小分析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Ci值越大说明地方高职院校Ki的发展水平越优;反之,地方高职院校Ki的发展水平越差,具体结果详见表1、表2。

(四)实证分析

基于构建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地方高职院校4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水平的权重,从计算结果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

在产教融合规划方面“校企、政企规划研讨次数”和“校企合作协议数量”均以0.29的权重居于最高,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规划阶段,政府、企业、学校占据了主导地位。“行业标准制定数量”的权重最低为0.16,说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优劣与其关系不大,“行业标准制定数量”在产教融合质量提升中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

在产教融合投入方面,“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权重最高为0.32。其次是“企业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这两个指标说明在投入阶段,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力度最为关键。位于最后的是“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权重仅为0.10,说明对于政府和企业的投入,高职院校用在教学科研仪器等设备的比重偏低,需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

在产教融合建设方面“顶岗实习人数”权重最高为0.13,排在第二到第五的分别是“企业接待学生实践人次(0.11)”“校企合作企业数量(0.098)”“纯实践课课时比例(0.092)”及“校内实训基地数量(0.092)”。前五位指标说明在产教融合投入阶段,企业和学校是主要参与主体,这五个指标是深度校企合作的五个重要方面。位于最后两位的分别是“学生与企业导师比(0.056)”和“教师参与产教融合人数比例(0.046)“,由此可见在产教融合投入阶段,教师及企业导师的参与度不高。

在产教融合产出方面排在第一到第三的分别是“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0.19)”“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0.11)”和“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0.10)”,以上数据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产出过程中科技、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就业率(0.591)”“雇主满意度(0.593)”及“毕业三年职业晋升比例(0.57)”排在最后三位,说明在产教融合产出阶段,学生和企业未能获得足够的重视。

表1显示,在不同准则层下,可以利用相对接近度的大小对四所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的优劣势进行横向排序对比。

在产教融合规划方面,高职院校K1的相对接近度值最大,表明高职院校K1的规划最优,这一结果与本研究的基础数据信息相吻合。因为在基础数据中该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协议数量”明显优于另外三所院校;在产教融合投入方面,相对接近度值排在第一的是高职院校K4,表明其在产教融合投入方面处于最优;在产教融合建设方面,高职院校K2的相对接近度值居于首位;在产教融合产出方面,高职院校K1的相对接近度值再次位列第一,其“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基础数据远高于另外三所院校。

表2  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

TOPSIS评价法综合测度结果排序

[名称 综合得分指数 排序 高职院校K1 0.54158267 1 高职院校K2 0.45637709 3 高职院校K3 0.23039098 4 高职院校K4 0.52877853 2 ]

表2显示了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的TOPSIS分析结果及对综合测度结果的排序。显然,4所高职院校到最理想方案的相对接近度为C1>C4>C2>C3,所以高职院校K1产教融合质量综合测度结果最好,这与实际相吻合,2019年高职院校K1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并成为“双高”立项建设单位。

三、九江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相关建议

近年来,九江地区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各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研究结合熵权TOPSIS法的测度结果,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促进地方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准确定位,完善产教融合规划

近年来,九江地区高职院校全面对接九江市十大重点产业链,聚焦打造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平台、技术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在产教融合规划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地方高职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找准定位,瞄准方向,密切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强化自身特色,以服务学生发展为宗旨,形成和落实有效的协调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不断完善长远规划[6-8]。

(二)建立科学的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机制,提升产教融合投入与建设质量

在准测层测度结果排序中,九江地区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投入与建设方面略显不足,一方面高职院校各专业要时刻关注地方企业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制订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提升技术服务质量为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政府在推进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进程时,需要加大财政经费的投入,科学、合理地对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进行测度,将评价结果与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专项经费拨款、考核等相联系,形成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保障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高质量运行,加快推动九江地区高职教育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9]。

(三)加大学校與企业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高效率产出

九江地区高职院校在校企深度融合方面,积极发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研发、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服务,使产教融合获得了高效率产出。因此,九江地区其他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服务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加强与企业行业间的技术交易服务[10]。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九江地区高职院校要从地方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打造梯次有序的产教融合协作机制,即以政府为主导、教育部门牵头、地方行业企业及社会有关部门共同参与,从而实现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产教融合网络,最终达到促进九江地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凤荣.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评价因素分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4(06):26-28.

[2] 徐国立.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实证分析与策略研究[J]. 教育评论,2017(08):28-32.

[3] 姜泽许.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 职教论坛,2018(05):34-39.

[4] 王莉.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评价体系优化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9(22):98-101.

[5] 陈云.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法的高校产教融合质量监测及对策研究——以泉州市高等职业院校为例[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9(03):51-62.

[6] 马静,范良生,何毛毛,等. 基于PI制和TOPSIS法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1):154-159.

[7] 刘世龙,汪正磊. 我国经济政策调节对高等教育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熵权TOPSIS法构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模型[J]. 中国市场,2022(04):71-74.

[8] 王辉,杨艳. 基于TOPSIS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综合评价分析[J].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21,35(05):77-81.

[9] 赵苓妃,吴伟生. 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多元主体评价体系研究[J]. 经济师,2022(10):183-184.

[10] 杨剑,刘向杰.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内江科技,2021,42(08):129-131.

(荐稿人:蒋腾旭,九江职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度项目“新发展格局下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九江地区高职院校为例”(项目编号:JY21239)。

作者简介:彭贝樱(1981—),女,硕士,九江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统计。

猜你喜欢

测度产教指标体系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