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2023-11-13陈俊峰

学苑教育 2023年28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一致性数学知识

陈俊峰

(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数学新课标要求小学教师积极革新教育理念,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切实提升“教学评一致性”,从而最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效。要想让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更理想,让学生的数学素养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引入并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新型教学理念,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具有统一的目标,让“评”成为联通“教”与“学”的桥梁,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教学缺乏针对性,促进课堂教学合理调整,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下面,本文就小学数学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意义及“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一、聚焦主题,分析小学数学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意义

“教学评一致性”是基于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提出的,符合新课改之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需求。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布设不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进而达成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意义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一)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评一致性”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核心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与教师评,让学生跟随着课堂教学目标展开学习,更具有逻辑性。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就要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保证教学目标的清晰具体,使得学生有效地了解课程内容,再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教学评价,从而确立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学评价为线索,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相结合,贯彻落实到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生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以及学习的进程,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课程教学目标贯彻落实到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当中,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目标转化成自身的学习成果。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进程进行了解,给予相应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状况,充分了解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索数学知识,促进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了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聚焦学科,践行“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作为一种新型学习理念,需要各教学要求的协调统一,避免出现教学评脱节。只有实现“教什么、学什么、评什么三者间的一致”及“如何教、如何学、如何评三者间的一致”,才能让数学课堂走向灵动深刻。

(一)教师的“教”

1.结合学生实际,精准规划教学目标

在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工作时,教师首先应强化对课本的钻研力度,深入理解、把握课程实施标准的总体要求。课本可以说融汇了很多教育和学术专家的智慧,能够对课程实施标准给予最为直观的反应。唯有先将课本“挖透”“吃透”,小学数学教师方能深刻理解课本中相关内容的设计意图,在课程引导中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围绕课程教学的主题来构建相应的教学场景,进一步拉近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激活、强化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的学习焕发出更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比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在认识、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之后,为使学生独立思考并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在开展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不妨创设出这样的场景:“阿丽打算帮父母设计一份购物小贴士,她走访了附近的一些超市,记录了一些常见商品在这些超市中的平均售价,并将这项工作保持了一个星期。现在,她打算用统计图表的形式来表现出这些商品本周内的价格走向,那么她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统计图?这份图表的绘制过程又是怎样的呢?”以此来引出本次教学的主题。同时,通过参与统计活动,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感受用连线表示增减变化的过程,在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生活认知的带动下表现出更多可供教师评价优化的客体资讯。

2.根据教学需求,动态调整教学计划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制定好的教学目标开展动态教育活动。即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课堂情况和学生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以适应各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面积》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大家展示一些不同的图形,使他们对图形形状有更深的了解。之后借助方格纸,引导学生通过数格子来判断图形的面积大小。但是由于学生在之前学习过程中的基础不同、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也不相同,导致有的学生能够很容易根据参照物来进行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而有的学生由于对知识理解不够,在数格子的过程中对重叠部分很容易出现误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及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展开针对性的引导和教学评价,使掌握情况较好的学生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比如说能够掌握“化整为零”的计算方法;掌握情况较差的学生主要以巩固基础为主,同时加以引导和不断地鼓励。

(二)学生的“学”

1.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提高合作交流意识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时,可以积极引入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之间的彼此互助,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模拟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运用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尝试去解决数学实践问题。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以及学生数学解题技巧的熟练掌握程度。同时教师通过设计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能力,并且通过学生之间的深入交流讨论,让学生学会面对复杂问题时进行深入思考,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勇敢尝试解决的办法,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探索精神。

例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是掌握和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探索的过程即是学生“学”的过程,操作、观察、讨论、归纳有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当教师在讲解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合作探索的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且安排小组内部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学习分工,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在数学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良好互动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还可以积极设计课外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协同能力,还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引导学生自主预复习,健全认知体系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预习和复习,让学生在自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和复习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如果课前预习是构建数学知识大纲,那么课后复习就是对数学知识大纲不断地进行完善与补充,对数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提前对教学内容有一个认知,在预习的过程中标注出学生认为的重难点,先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对于不清楚的地方进行独立思考,在之后的学习中才能分清主次,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才能够更好地深入了解数学知识。

课后复习,是学生对于所学习知识的总结。对于小学生来说,不知道如何进行复习,因此,教师可以携手家长做到家校联动,共同督促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思考题,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把今天所学的知识梳理一遍,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还可以在云平台上,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复习。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反复观看,巩固所学习到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总结数学知识。家长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复述,可以有效地引导孩子梳理数学知识,进而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的进程,及时检测孩子学习的效果。

(三)课堂的“评”

1.实时评价体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常态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及最后的评价往往都是独立的环节。通常在教师教之后,学生学习,但是最后的评价过程往往不是很及时,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办法及时解决,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并且,最后的评价过程往往都是纸质测验,是教师在众多知识点之间选择的,具有随机性,不利于检验学生对整体知识的学习程度。但是引入教学评一体化之后,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实时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这就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时提高。

比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很好地将教学评一体化引入到课堂中来。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辨认方向的意识,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对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既能享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也能够很好地学会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在班级地板上设置一个地图,地图上有距离,也有每个学生的家。现场提问谁要去谁家的路线怎么走,在实景中正确辨认东南西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学生都积极作答,并且当回答错误时,其他同学也会指出错误,说出自己的路线,这样很好地保证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

2.重视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教学评价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促进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数学学习实现提升。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差异,在保持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同时,依据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合理拆解教学目标,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实际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实现相应的发展,进而通过分层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实现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

例如,在《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情设置分层学习任务。在正式开展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三个面积单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出示1 公顷、1 平方千米的现实土地,进而引入公顷、平方千米的概念,使学生建立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再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换算即可;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学生能自主实现相关单位换算的基础上,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自主探索1 公顷、1 平方千米的实物;而针对数学基础良好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如何通过目视确定同数量单位的不同面积单位的方式。通过针对性引导与评价,推动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提升和进步,进而体现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一致性”。

3.开展总结评价,强化教学效果

总结评价环节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强化教学效果。小学生的总结意识不强,在学习之后,如果缺乏复习巩固,很快便会遗忘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总结每次课堂的学习收获,夯实他们学习的基础,也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另一方面,教师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用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信心。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他们努力学习之后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的点点滴滴的进步与成长。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不断得以提升。

例如,当教师每讲完一节课之后就可以针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若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完全理解知识点,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或者同学之间进行互评,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课堂学习中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比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有些学生容易出现小数点标错的情况,教师就可以通过优差结对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出错因。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其次,针对已经充分掌握了知识点的部分学生,教师也应及时对其进行表扬,并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练习,开展主动性理解思维,让学生进行扩展学习,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不断强化学习效果。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在挖掘教学潜在价值和潜在功能的同时,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动态调整教学计划,强化教学评联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融入,让这一教学策略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促进教学水平持续提升;对于学生来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获得全面提升。若教师能灵活、合理地将“教学评一致性”落到实处,就可以全面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致性一致性数学知识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地理课堂观察工具的开发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评一致性”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