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方法研究

2023-11-09赵行行杨雅婷熊仁国

艺术科技 2023年21期
关键词:品牌设计包装设计乡村振兴

赵行行 杨雅婷 熊仁国

摘要:目的: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正深入实施,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帮助农村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各地乡村应抓住机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推动农特产品商业化、产业化,打造完整的农特产品开发销售产业链,使之成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重要推动力。包装设计是乡村品牌建设的重点,是宣传品牌理念、促进产品销售的重要环节。当前,农产品包装设计仍存在缺乏品牌内涵、审美单一、材质不环保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以江苏省常州市刘巷村为例,着重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的方法。方法:文章广泛搜集整理农产品包装设计相关理论和实践作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农产品包装设计展开研究。结果:文章聚焦刘巷村水芹、翠冠梨两大绿色产品,为其打造独特的农产品品牌,升级农产品包装设计,在农产品与消费者间搭建桥梁,以期达到宣传品牌理念、推广农特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目的。结论:包装作为农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在宣传乡村品牌、促进乡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产品包装应呈现出更具文化内涵、更具创新精神、更加绿色环保的新面貌。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产品;品牌设计;包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TS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21-0-03

0 前言

中国地大物博,乡村资源众多,大力推进乡村品牌建设,是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包装设计是乡村品牌建设的重点,打造乡村品牌,必须全面升级农产品包装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当前,农产品包装设计存在缺乏品牌内涵、审美单一、材质不环保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常州市刘巷村为例,着重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的方法。

1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品牌设计价值

近年来,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济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培育稳定增长的经济点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特色农产品开发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我国地大物博,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特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上乘,开发前景广阔。原产地属性是农产品竞争的最佳利器,农产品的原汁原味、绿色天然最能吸引消费者。第二,物产背后连接的往往是各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具有强大的商业开发潜力。第三,当今市面上的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质量得不到充分保障。在丰收季节,农产品滞销问题严重,想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就必须在农民和消费者间搭建桥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强化品牌文化赋能,提升品牌营销能力,使农民手中的优质农产品有销售渠道,帮助农民真正走上致富道路。

2 农产品包装现状

农产品土味包装一直有其市场,一方面是因为国民审美水平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是因为简陋粗糙的包装虽无法呈现品牌特色和产品特点,但仍有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优质产品买单。一些乡镇农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对农产品的包装设计缺乏重视,包装过于简单粗糙、俗套乏味,无法呈现出农产品品牌的文化内涵,使优质农产品丧失了原有的竞争力[1]。

3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方法

3.1 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应体现文化性

“讲好品牌故事”是農产品品牌设计的重点,将产品故事化,用创意的语言为产品命名,不是玩弄文字,而是用有情感的语言与消费者沟通和交流,表达对消费者的真诚[2]。在品牌视觉上,应深挖在地文化符号并进行归纳和提取,作为农产品品牌设计的基础,通过设计创意的转化,形成最具区域特色的品牌视觉形象。将农产品品牌设计与在地文化深度融合,强化品牌文化赋能,丰富农产品品牌的文化内涵。

3.2 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应体现创新性

农产品品牌设计应合理融合“农”与“新”这两大特点,科学规划,找到平衡方式,不能太过死板。想要从一众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创新设计方法的运用。一是新材料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材料被应用于包装设计中,特别是肉蛋果蔬等农产品,使用纳米保鲜包装材料,可以大大延长储存时间。二是新技术的运用。“科技+包装”是大发展趋势,将新技术融入农产品包装中,可以使其在具有一般包装性能的基础上,增添新的特殊性能。比如氮气保鲜技术,能保证产品的新鲜度;还有新媒体技术,将二维码印在包装上,用户通过扫码可以了解农产品的生长、采摘过程,甚至是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等信息,更加直观地向消费者展示品牌文化和品牌内涵。三是新工艺的运用。新的包装工艺可以使包装设计更加精美,设计手段更加多元。例如,一些农产品包装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用现代技术将刺绣、剪纸、雕刻等传统元素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3],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同时向人们传递包装背后的文化内涵,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农产品品牌设计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消费观发生了变化,因此设计要时刻关注消费者的审美偏好,使品牌设计更好地迎合大众需求。

3.3 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应体现天然性

农产品包装应尽量选择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材料,如草、竹、稻壳、纸浆等,既天然又易于获得,在保留材料天然属性的基础上,经过初步加工还能对农产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更好地体现农产品的在地性和绿色原生态品质。农产品包装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应具有易获取、污染小、生命周期长、易回收、可自然降解等特点[4]。

4 刘巷村特色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策略

刘巷村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邹区镇,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当前,刘巷村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底,聚焦水芹、翠冠梨两大绿色产品,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为更好地宣传刘巷村的农产品,本文从包装设计理念、材料、结构入手,涉及产品销售、运输、回收这几个阶段,展开刘巷村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实践。

4.1 基于地域文化,赋予包装设计内涵

4.1.1 水芹、翠冠梨包装设计

我国是世界上水生蔬菜采集利用最早、驯化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诗经》中“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描写的都是水芹。除此之外,《本草纲目》《红楼梦》中也有对水芹的记载。因此,打造刘巷村水芹农产品品牌,应凸显一定的文化性,运用文化美学,打造有内涵、有“温度”的包装设计,使其拥有中国风的历史底蕴和打动人心的生命力。

刘巷村水芹包装设计(见图1)在字体选择上,采用了质拙的毛笔字体,向大众传递一种自然的形式,体现乡野田间的质朴和淳厚,仿佛挥毫于田间,自然之趣跃然纸上。在视觉设计上,采用汉代砖画风格的图案设计。刘巷村一大传统工艺是汉代砖画屏,其粗犷豪放、不拘一格的艺术形式与农产品品牌内涵相契合。包装的画面有对水芹的细致描绘,也有对农民采摘水芹的场景描绘。水芹造型简约而不失细节,让消费者能更直观地了解内部商品,造型生动有趣,充满故事感和画面感,能唤起大众对乡野的记忆。这样的视觉设计既向大众传递了水芹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又体现了刘巷村水芹天生天养、绿色自然的特点。在色彩选择上,黑色体现了水芹种植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给人以粗犷浑厚之感;背景的荔肉色取自中国传统色彩,旨在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农”的概念,让人仿佛置身水芹田间,嗅到泥土的芬芳,感受潺潺的水流;芽绿色取自水芹,体现绿色与天然;英文字体的胭脂色同样取自中国传统色彩,给包装增添了活泼跳脱之感。综上,水芹整体包装设计既有古朴田园之风趣,又融合了现代设计风格,是文化性和时代性兼具的包装设计。

刘巷村翠冠梨包装设计(见图2)风格延续了水芹包装设计的式样,但在图案和字体上根据翠冠梨的特征做了一些改变。植物图案改为翠冠梨的样式,人物故事描绘了收获翠冠梨的场景,整体风格与水芹包装组成一个系列,能更好地突出刘巷村农产品品牌调性,呈现群体美、规则美,有利于与其他同类产品竞争。

4.1.2 水芹农副产品(水芹粉)包装设计

因水芹有一定的生长周期,无法实现一年四季长期供应,且水芹作为新鲜蔬菜保质期较短,运输过程中也容易损坏,所以为使消费者能更方便地购买、食用刘巷村水芹,开发水芹农副产品有其必要性。水芹粉保留了刘巷村水芹绿色天然的特点,共推出板栗、核桃、大豆、燕麦四种口味,其方便快捷、代餐减脂的特点,能够开拓年轻化市场,为刘巷村水芹富农脱贫提供了新思路。在设计上,与水芹、翠冠梨包装统一风格,但在包装结构、色彩和开合方式上做了一定改变,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见图3)。

4.2 基于消费方式,优化包装设计结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购的便捷使农产品可以销往千家万户。刘巷村農产品采用“线上+线下”的销售策略,着重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经济。通过分析销售方式和水芹、翠冠梨的特点,包装在设计上应满足抗震抗压、便于运输的需求。整个包装采用一体式结构,既便于安装,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又能够避免使用胶带,最大限度地减少包装废弃后产生的污染物。近似长方体的结构能够满足增加单次运输量和保证产品安全的需求。水芹粉作为农副产品,保质期长、食用方式多样,更容易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因此水芹粉包装在结构上更注重营造新趣味和体现高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4.3 基于绿色理念,改良包装设计材料

在包装的材料使用方面,要考虑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达到便于运输、污染小、易回收、可自然降解等要求。刘巷村农产品包装共使用环保纸箱、麻绳、锯木屑、玉米淀粉这四种材质,既具有无毒、无害、环保、易回收、可降解的特性,达到“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效果[5],又能满足运输中保护产品的需求。

5 结语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特色农产品想要真正打开市场,就必须借助更具文化性、创新性、环保性的包装。农产品包装创新设计具有广阔的前景,设计师应立足产品特色,深挖文化背景,设计出更能打动消费者的农产品包装,使包装成为农产品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促进农产品销售,带动地方经济增长,推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李士青.乡村振兴战略下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以湖南特色农产品包装为例[J].绿色包装,2022(12):52-55.

[2] 刘卓.农业与文创融合背景下的农产品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20,41(20):265-270.

[3] 余佳.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产品包装创新设计与品牌塑造[J].湖南包装,2020,35(1):84-87.

[4] 刘维尚,史明熙,郭绮涵,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包装健康生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3,44(6):241-249,257.

[5] 胡梦婷.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J].绿色包装,2021(10):70-73.

猜你喜欢

品牌设计包装设计乡村振兴
李双设计作品选
高瑞品牌设计策划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包装设计研究
基于现代消费心理下的趣味性包装设计研究
立体趣味性计算机包装设计课程开发的研究与验证
韩国品牌设计的表现特征研究
长沙远行品牌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