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建强基层党组织的路径探析

2023-11-08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刘倩梅

办公室业务 2023年19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基层

文/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刘倩梅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推动基层党组织建强实践向纵深处发展,目前基层党组织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工作中仍存有不足,动摇了党的执政根基,因此仍需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2021 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提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1]中国共产党能顺利走过百年征程,关键在于持续建强党的基层组织。随后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2]加强党的建设,抓好党组织“最后一公里”,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打通党肌体的“神经末梢”,才能奠定安邦定国的基石。

一、新时代建强基层党组织的重大意义

基层党组织的强弱关系到党的战斗力的强弱,新时代建强基层党组织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坚实保障。

(一)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2021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党执政基础的政治问题。目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实现共同富裕新的时代大考,想交出优异的答卷,须戳力同心、勇毅前行,坚定不移推进基层党组织建强实践。推进基层党组织建强实践,需将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聚合多方合力,挖掘多种渠道,创新多种方式,在新征程上上下求索、接续奋斗,科学制定基层党组织建强实践的时间表、路线图,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实践,充分发挥作为缩小贫富差距中坚力量的优势,推动社会物质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同时提高社会精神文明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从物质与精神两个维度出发,满足人民群众物质与精神生活期盼,进而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

(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提出,至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本2050 年前后,把中国建设成为民主、美丽、文明、和谐、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推进基层党组织建强实践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应有之策,是进而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新征程中,需推进基层党组织建强实践。推进基层党组织建强实践,应引导基层党员,一方面,在思想上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弥补精神之“钙”;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做到真抓实干,开拓奋进,推动实践创新。从思想和实践两个维度出发确保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保证正确方向,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达成思想共识,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调动全社会的参与意识及创新意识,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凝聚广大人民群众,以此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坚实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维度正日渐增多,尤其是在民主、环境、法治、公平等方面的需求正逐年攀升。而基层党组织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基础支撑,是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核心力量,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关键保障。因此,为应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亟须推进基层党组织建强实践。推进基层党组织建强实践,须聚集各方财力、物力、人力,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及政治功能为关键出发点,在强基础、补短板上下苦功夫,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及执政能力,永葆党的纯洁性及先进性,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领导基层治理、贯彻党的决定、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创建美好家园,构建美好生活。

二、新时代建强基层党组织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原因分析

党的基层组织置于党的工作的最前端,新时代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但当前在建设实践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部分基层党组织思想懈怠,理论武装不充分;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实践落实不扎实;部分基层党组织管控不严,监管体系不健全。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思想懈怠,理论武装不充分。推进基层党组织建强实践,应加强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目前,部分基层党员思想懈怠且理论武装不充分。主要表现在:1.知识储备不够,理论武装不充分。在基层,部分党员缺乏将理论学习当需求、当责任的主动意识,缺少悟透学深的恒心毅力,缺乏严格深入钻研的精神追求。对理论知识大多是浅尝辄止地学、提纲挈领地记,学习内容、学习时间较零散化、碎片化,没有系统吃透思想精髓、思想体系、重要内涵。对时事政治、前沿知识关注度也不够,对业务知识掌握也不深入。2.实践经验没有上升为理论武装,知识储备不充足。在实践中,部分党员用心、用功程度不够,缺乏主动革新思想观念的精神。没有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经验内化为思维素养、情感认同、价值取向,不能站在更高的高度、运用全局头脑来思考分析难点热点问题。不能切实将实践经验外化为理念思路、工作方法、实践策略推动工作,习惯性运用老经验、老办法、老套路来解决问题,因此精品工作少,工作大多缺乏亮点。

(二)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实践落实不扎实。基层党组织处于党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地位极为重要,但目前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实践落实不扎实,主要表现在:其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示范带头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基层实践落实不足。部分基层在党员选拔任用、培养使用等工作存在不足,党组织负责人素养不高,在思想上易滋生懈怠情绪。在实践中缺乏带头意识,不能有效发挥党组织带头人引领示范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带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主动作为、踏实干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水平。其二,部分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现象仍然存在,基层工作落实不扎实。部分基层党员干事创业的拼劲闯劲正逐渐减弱,在工作中没能及时更新工作思路,提高业务能力。没有走好群众路线,没有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因此人民群众在参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时热情不高、参与度低,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存在。其三,部分基层党组织“四风”问题依然存在,基层工作落实有不足。部分基层在定政策、作决策层面存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问题,对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存在冷硬横推、推诿扯皮现象。在决策落实层面,不作为、不负责、不担当现象频频出现。在推动基层减负层面,存在轻实效而重痕迹现象,发文开会过多过杂,督查检查过繁过多,专搞大搞走秀式工作,阻碍了基层实践的有序推进。

(三)部分基层党组织管控不严,监管体系不健全。基层党组织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作用较突出。但当前部分基层党组织仍面临管控不严且监管体系不健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其一,人才体系存有短板,管控工作存在不足。部分基层党组织引进人才存在“唯奖项、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的评判标准,存在重外才轻内才、重眼前轻未来、重数量轻质量、重文凭轻能力等问题。没有充分了解人才的技能专长,使之与岗位完美匹配。人才培养没有制定周密的培养规划,缺乏完善的培养渠道,没有开展多元的培训活动,存在人才培养同实际使用相脱节的现象。部分基层党组织人才管理制度不灵活,人才在使用、流通、发挥作用中体制机制存在障碍,基层党组织存在流动不合理、分配不公平、评价不科学,保护机制及知识产权运用等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挑战,弱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其二,监督体系存有弱项,监管工作不足。在基层“当老好人、怕得罪人”思想依然存在,对基层出现的“四风”与贪污腐败问题存在知而不报的现象。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党内监督等不同监督方式没有有效发挥作用,网上网下监督平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基层党组织作风问题的出现。其三,治理体系存在漏洞,管控工作存在不足。在部分基层,没有完善的党员管理制度,存在对“四风”问题视而不见、不做处理的现象。基层党员出现作风问题没有依据法律法规、党规党纪进行严抓,没有依据行动准则、治理规范进行狠打,从严管理治理基层党员作风问题的环境与氛围还有待优化,一定程度上给基层党组织建强实践带来了挑战。

三、新时代建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路径

党的基层组织是扎实落实党的工作的核心力量。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目前的建强路径主要有:抓实学习整改,抓实思想建设;建强人才队伍,抓硬本领建设;严把体系关口,抓牢过硬作风。

(一)强化学习整改,抓牢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抓的课题,新时代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员应加强学习整改。措施主要有:其一,在书本学习中理解感悟真理。基层党员应借助“人民日报”“干部在线”、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加强学习,全面深入掌握理论知识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重要内容。应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引导基层党员完善思想体系、提高思维层次。还应邀请“网红”领导、“学霸”专家开展线上线下专题讲座,宣传政策理论、传播时事政治、讲述先进事迹。同时应引导基层党员及时进行自省,查找自身思想差距,明确学习整改方向,攻克学习难题,提高业务能力。其二,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升化理论。基层党员应借助AR、VR 等高新技术体验感知党的红色事迹、奋斗史实,同时将感知的知识上升为理论武装,革新思想思路、实践方法、工作策略,提高业务能力。应广泛开展文娱活动,并寓党建、文学等思想于猜灯谜、糖画、书法、捏面人等活动中,让人民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强化情感认同,矫正价值取向。定期或不定期在基层播放红色电影、歌唱红色歌曲、欢跳爱国乐舞等,让人民群众在参与中传承红色精神、丰富知识储备、创新工作策略,从而更好地推进基层实践。

(二)加强本领建设,抓严实践落实。“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需加强基层党组织本领建设。措施主要有:其一,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员应牢固树立先锋模范意识,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不驰于空想,不图于虚名,做到严以修身、冲锋在前。同时应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及纯洁性,在工作中永作先锋、勇当榜样,扎实落实工作实践。其二,应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基层党员应刻苦钻研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新办法、新路径,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踏实走好群众路线,构筑全方位党群同心圆。引导带领人民群众在工作中积极作为,切实做到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防止基层党组织出现脱离群众的问题。其三,应开展自我革命。基层党员应强化自律意识,常修为政之德、常存律己之心、常怀为民之心、常警贪欲之害,净化“交友圈”“工作圈”“生活圈”。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慎友,做到“严以用权”“严以修身”“干事要实”。时常审视校准思想观念,反省纠正行为习惯偏差,主动抵制不良思想,自觉抵制“四风”,确保基层拥有政治过硬、本领较强、作风优良的党组织。

(三)严把监管关口,抓牢过硬作风。注重管控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惯有的政治本色。现阶段,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仍需严把监管关口。措施主要有:其一,健全人才队伍体系。建强基层党组织,应完善人才选拔任用体系。充分了解人才的优缺点,保证人岗适应,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成员。完善人才培养使用体系。应针对基层工作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党员培养规划,健全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基层党员干事创业能力。完善人才评价激励体系。应制定科学的流动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公平的分配机制,保障人才合法权益,提高基层党组织人才吸纳能力。其二,完善日常监管体系。应发挥基层纪检监督部门的作用,充分利用大数据、电子监控等设备进行日常监管,深挖潜藏于基层党组织暗处的作风问题。运用好舆论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等不同监督方式,加强基层党组织监督力度。全方位构建日常防控网,从而确保基层党组织拥有本领较强、作风优良的优质人才队伍。其三,构建长效治理体系。健全基层党组织作风问题治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党规党纪,同时依据法律条文及制度规范对照基层党员行为模式严格做到违规必查、违法必究。还应完善治理规范与行动准则,加大批评教育、惩治处理力度,规范约束基层党员行为习惯,避免基层党组织作风问题出现知而不报、相互包庇、错而不纠现象,从而确保基层党组织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