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助力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2023-11-08冯雪晴

中国农业会计 2023年20期
关键词:农产品数字化特色

冯雪晴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 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同时,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和绝对贫困的消除,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向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农村部作出了数字乡村战略重大部署,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乡村产业发展,尤其是与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相融合,使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朝着数字化、智慧化转变,对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一、研究背景

(一)数字经济相关研究

数字经济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在1996 年提出。截至21 世纪初,数字经济一直被认为与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强相关。随着数字技术迭代升级的加速,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经济的内涵得以扩展。丁志帆认为数据和数字化知识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支撑,通过“技术——经济范式”的变迁与扩散,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与社会经济活动相融合,以达到效率提升、结构优化目的的一种经济社会形态[1]。同时,除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外,由数字经济催生的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也开始被纳入数字经济范畴[2];传统产业中被数字化的经济活动也被认为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

(二)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李春梅就湖北省武汉市消费者对当地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多数消费者对当地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识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引导不足,宣传力度不够[4];陈苏婷等通过对常州市的消费者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对其特色农产品的认知水平不高,特别是对产品的概念和特征认识不够[5];崔剑峰认为,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起步较晚,无论是政府的农业部门还是企业的品牌建设方,对于特色农产品的创建和宣传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品牌缺少文化内涵[6];庞爱玲认为,要将优质农产品与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相结合,来提升农产品营销效率[7]。

(三)数字经济与特色农产品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魏湘辉认为,通过数字技术构建消费者画像来细分用户和确定目标用户,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营销方式中存在的许多问题[8];邓笑然认为,随着数字媒体的普及,接收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手机将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战场”[9];任书娟认为,数字经济与地方特色农产品推广融合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农产品品牌宣传、全渠道吸引顾客、体验营销,则是农产品数字化营销中的关键环节[10];康科认为,在数字化时代,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并以网络销售的方式对其进行大规模推广和宣传,以适应时代的发展[11]。

总体来看,自步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学界对数字经济的认识不断加深,加强数字经济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推广已成为社会共识。然而,现有研究对数字经济助力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的探讨有限。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数字经济助力乡村特色农产品发展的作用机理,探究二者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数字经济助力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而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作为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内容,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发展正在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转变,在助力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缓解信息不对称

乡村特色农产品具有双重不稳定性:一是产品产量和质量不稳定,这是由于农业的生产环节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二是产品价格不稳定,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而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乡村特色农产品的双重不稳定性: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能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进而提升农民信息获取能力,打破信息壁垒,弥补信息鸿沟,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另一方面,数字经济所带来的信息可获得性,能够精准匹配供需,帮助农民把握生产节奏、制订销售计划,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尤其是对偏远和贫困地区的乡村特色农产品推广,数字经济可以帮助其连接更大的市场,让发展机会惠及不同地区的经营主体。

(二)节约生产和交易成本

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是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两大成本。而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生产过程由依靠人工转向依靠信息技术,从而解放部分劳动力,节约劳动成本。首先,数字经济可以推动生产、流动、加工、交易等环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从而提升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损耗;其次,在数字经济时代诞生的电商平台可以拓展乡村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边界,扩大其销售范围,提高其销售规模,进而降低其单位成本。最后,随着数字经济朝着普惠化方向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逐渐普及,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种类与消费者需求的匹配,还可以降低农产品推广过程中的搜寻、签约、交通运输等环节的交易成本。

(三)提升乡村产业效率

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数字经济对其效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升乡村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精准指导和生产经营分析,从而改变以往凭经验、靠天收的局面,提高乡村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二是提升乡村特色农产品经营主体的经营效率。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进一步细分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内部专业化分工,在生产端减少原材料的损耗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需求端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刺激新的消费领域形成;在供需链条上,实现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四)推动乡村多业态融合发展

利用数字技术对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不仅可以实现各个环节数据的互联互通,还可以分析消费者的购买数据,进而为农户在种植、加工、销售及品牌推广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促使农户不断改进种植、加工等标准,从而延长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使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农业,不再是“乡村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加工—食品”的单一链条,而是将农业与商贸、旅游、文化、康养等融合发展,形成如“乡村特色农产品—医药原料—生物制药”“乡村特色农产品—休闲农业—农业观光”“乡村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科普教育”等更加复杂的产业链条,极大地丰富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实现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进而提高农户收入。

三、数字经济与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加大数字技术与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的融合力度

一方面,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化数字技术在土壤监控、温湿度监控、播种、灌溉、施肥和收割等各环节的应用,建立智慧农业系统,实现农业管理数字化和生产布局合理化,提升乡村特色农产品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其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深化数字技术在信息收集与整合方面的应用,提高信息收集的便捷性和信息处理的准确性,帮助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经营主体实现精准判别、快速响应,提升其生产技能与决策水平。

(二)利用数字平台拓展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的销售渠道

随着互联网、电子支付等技术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破了乡村特色农产品销售的信息壁垒和地理障碍,同时,乡村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服务站、农产品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助力了乡村特色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因此,要充分利用数字平台来拓展乡村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一是积极利用如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主流平台,实现乡村特色农产品的网络全渠道销售;二是通过在淘宝、抖音、微信等平台直播或发布短视频,探索网络营销推广模式,用内容吸引目标客户,用直播强化互动交流,扩大消费群体覆盖面。

(三)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乡村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是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服务等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有机整体。在数字经济时代,要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乡村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各环节数据资源的有效传递,以及数据处理智能化与服务营销精准化,加强经营主体与市场的联系,在提升各环节效率的同时,延伸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如“乡村特色农产品+科技研发”“乡村特色农产品+技术咨询”“乡村特色农产品+医药原料”“乡村特色农产品+休闲农业”“乡村特色农产品+文旅”等更加复杂的产业链条,推进乡村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四、数字经济助力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数字基础建设,优化数字环境

首先,政府层面要加大对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持和建设力度,加快乡村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促进乡村冷链物流、农产品生产加工等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尤其要加大对偏远落后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其次,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等数字化技术在乡村落地,促进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智能化装备的推广应用,强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乡村电子商务发展。最后,加快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数字服务体系,激发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经营主体使用数字服务的积极性,以充分发挥数字基础设施的效用。

(二)强化人才培养,打造数字农民

知识与技能可以在实践中转化为生产力,加大数字人才的培养力度是提升数字经济与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加强对农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新时代农民至关重要。其一,政府要加强与高校的衔接,聚焦对数字综合性人才的培育,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数字人才到乡村兼职、挂职,持续开展数字人才下乡活动,推广数字经济助力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其二,用好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等资源,充分发挥其知识储备、技能优势、资源优势等,推进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其三,广泛、持续地开展面向农民的数字技术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完善面向农民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

(三)推动产业数字化融合,探索全面发展

数字经济与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融合发展,能够促进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创新,刺激新的服务需求。推动产业数字化融合,探索数字技术与乡村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产品、服务和需求的创新。因此,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全过程数字化,积累数据,为满足潜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作准备;另一方面,推进数字技术与现有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农村的自然环境优势、传统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等,探索乡村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与商贸、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增加市场供给。

猜你喜欢

农产品数字化特色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特色种植促增收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中医的特色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完美的特色党建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