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英文论文写作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教改实践

2023-11-06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1期
关键词:英文研究生论文

刘 先

(福建农林大学 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引言

当前,各个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入,英文作为国际学术交流的通用语言,掌握撰写和发表高质量的英文学术论文的技巧,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英文报告,成为科研工作者传播科学知识、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渠道[1]。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家高级专业人才的后备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自主研发实力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有鉴于此,笔者就本人承担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硕士课程“英文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开展了一些教学改革实践,下文具体论述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方式,以期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学术写作能力提供参考。

该课程开课之初,为了解硕士一年级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对该课程的需求以及未来就业目标,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回收问卷89份,发现57%的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6%的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还有17%的学生四、六级均未通过;53%的学生有科研经验(包括阅读文献、实验室工作经历等),47%的学生无任何科研经验;44%的学生计划硕士毕业后进一步深造学习;学生对课程的教学效果预期包括:提高英文文献阅读能力,掌握撰写英文科技论文的技巧和学习如何做学术报告。由于这门课程是学位必修课,上课人数众多,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很大,现有学术水平和英语水平参差,因此学校把课程定位于普适性的科研思维和一般科学研究方法的教授,而非仅限定于撰写科研论文的规范和技巧的讲解。笔者认为,正确的科研思维是决定科研产出的关键因素,掌握一般性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基础,而最终科技论文的形成不过是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上凝练研究结果之后水到渠成的。抛开“如何做研究”不谈,只讨论如何撰写科技论文无异于空中楼阁。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般路径“选题—开题—中期考核—硕士论文提交—硕士答辩”的几个时间节点,将所讲内容有机地融入研究生的不同阶段,让学生意识到授课内容和自己的关联性,从而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度。

虽然许多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并且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专业课知识,但是他们对于英文学术论文写作的格式和规范、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论文投稿和发表的流程,以及学术会议的交流和报告技巧等方面仍旧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课堂上仅仅依靠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参与进来。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充分尊重研究生的认知特点和自学能力,笔者采取了互动式教学法和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模式,第一次上课时就将学生打乱专业,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不同小组(每组4~5名学生),在课程进行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打乱专业进行分组是希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学促教,又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合作能力。这门课程开设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学生此时一般尚未确定自己的研究选题,学生仅有的研究经验来自本科阶段进入实验室的学习和研究经历,甚至有的学生完全没有科研经历,因此本门课程还肩负着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即进行“提出科学问题—确立科学假设—完成实验设计—高效检索和阅读文献—科技论文撰写与修改—科技论文投稿与发表”整个学术过程的模拟体验。这门课程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设置了几个阶段性任务,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并完成任务,包括提出本组的科学假设,根据科学假设选择一篇英文文献进行精读,对所选文献制作海报并模拟国际会议形式做口头报告。

一、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教学改革思路

(一)多样化教学方法,重视科学思维培养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核心区别就在于前者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和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对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尤其重要。研究生教育应该教会学生用科学思维去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首先提出自己的科学假设,然后通过科学的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科学假说的验证,最后通过总结凝练自己的科学发现,完成科技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在这门32学时的课程中,无法真正让每个学生完成一篇研究型论文的写作过程,因此旨在让学生了解科研的整个流程以及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是充分给予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依靠学生个人提炼出个性化的阅读文献和论文写作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取了案例教学、翻转课堂以及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课堂组织方式。比如,在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时,利用案例来剖析这一方法如何在生态学领域进行应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是首先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已有的实验结果或阅读文献后提出的新的科学问题,通过思考和总结给出假想的答案,称之为科学假设,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如果验证的结果符合之前的假设,则研究告一段落,如果不符合假设,则要重新搜集资料,提出新的假设,再次验证[1]。如果只是这样机械地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好的科学问题和严谨合理的科学假设是决定一项研究是否成功的关键。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则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为了让学生深入认识什么是科学假设以及如何提出好的科学假设,这里分享了一个生态学的经典研究案例:美国生态学家Robert MacArthur 对于鸣禽(Warbler)竞争策略的研究。当时盛行的生态学理论认为:有同样取食需求的物种由于竞争作用不能共存。而MacArthur 通过观察发现:有同样取食需求的鸣禽可以共存于一片森林,因此他提出科学假设“5种鸣禽可以通过取食树冠的不同部位避免竞争而得以共存”,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理论。通过对案例的剖析、讨论和进一步引申,比如“如果这五种鸣禽中的一种消失,会不会改变其他鸣禽的取食范围”,学生更深入理解了什么是科学假设和如何提出科学假设。

了解了什么是科学假设后,教师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和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提出本小组的科学假设,即“在气候变化(如气温升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大气氮沉降增高)的大背景下,可能对植物和动物造成的影响”。在学生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会跟进每组的讨论进度,如果有疑问会及时解答,并给出一些建议来完善各组的科学假设。在次周的课堂,各组学生会上台分享本组的科学假设,并且接受其他小组学生的质询和疑问。通过这种方式,笔者发现学生的潜力很大,在“学习—讨论—质疑—查阅文献—改进”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提升,思路得到了拓宽。

(二)以学促教,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这门课有一部分内容是讲如何有效搜索和筛选相关的英文文献,以及筛选后如何选择精读和泛读。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只讲了常用的文献搜索数据库(如中国知网等)和关键词搜索法,课后让每组学生选择与自己的科学假设相关的一篇英文文献进行精读和精讲。精讲限时10分钟,讲解要点包括:科学假设、试验设计、主要结果与结论,并且模拟国际期刊的同行评议,作为听众要对讲解组进行打分和给出评审意见,评审标准包括讲解者的汇报内容(清晰、完整、逻辑性等)、汇报表现(是否脱稿、讲演状态)和PPT制作水平(字体格式、图文并茂、颜色搭配等)[2]。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评审别组表现的同时可以反思自己的优缺点。而学生自己制作的PPT又可以成为教师讲解如何制作学术报告PPT的模板,总结一些学生的通病,比如满屏都是字、字体不清晰、颜色搭配不合理、图文不匹配、动画运用过多等,这样有针对性的讲解更能让学生收获一些“干货”。

(三)考核方式多元化,不唯考试论成败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各种手段,因此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也比较多元,不唯期末笔试成绩来评价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包括对课堂问题讨论、小组学习项目的参与度、小组口头报告的综合成绩以及会议海报制作的成绩。这样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严格把控,切实保证每名同学都参与到小组任务中,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反思

该门课程结束之际,邀请所有参与课程的学生以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课程教学效果,本次测评共回收有效问卷90份。问卷设计包括两部分:一是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定量评估,通过将各部分赋予不同权重让学生进行打分[3];二是开放性问题,主要征求学生的主观感受和对课程改进的建议。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86.7%的学生认为课程总量适度,65.6%的学生认为课程结构较合理,67.8%的学生认为课程作用较显著;针对教学质量选项的评价,45.6%和53.3%的学生分别认为教学内容适度和较适度,28.1%、22.2%和44.4%的学生分别认为课程内容与本专业相关度高、较高和一般;47.8%和45.6%的学生分别评价师资水平为高和较高;72.2%的学生认为课程作业量适中。根据全部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打分,课程总体的平均分为86.80。各个分项平均分为:课程总量10.59,满分12分;课程结构10.25,满分12分;课程作用10.59,满分12分;教学内容12.94,满分15分;教学方法12.81,满分15分;内容与教学相关性11.61,满分14分;师资水平9.23,满分10分;作业量8.87,满分10分。可见,这门课的教改实践总体还是成功的,教学效果令大部分学生满意。

同时,笔者也总结了学生对于教学效果主观评价的结果(开放性问题),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上完这门课后对于如何做科研和写论文的过程认识更加深刻,会更有自信地进行论文撰写和学术报告,减轻了因为未知性而带来的恐惧心理,知道了从哪里开始入手。但是,大家也提出了对于课程改进的意见:(1)这门课目前还是大班教学,有98名学生,来自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不同专业(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保护、森林经理、自然地理等),这些专业虽互有交叉融合,但学科特点还是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反映在课上进行案例教学时无法将自己的学科背景代入,会降低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因此建议今后如有条件可按专业划分开展小班教学。(2)这门课的开课时间是在研究生入学第一学期,此时开这门课的好处是让刚刚入门的研究生能够知道做科研和写论文的基本规范,相当于在一开始就将大家引入了一条研究的正路。缺点就是一年级的研究生普遍对于科研的认识还比较懵懂,没有得到过第一手的试验数据,因此对于个人论文写作的指导意义不强,还无法深刻领会一些课程的精华内容。(3)学生希望运用一些正反案例来对比好论文和坏论文的区别,这样能够更深刻领会一些关于论文写作的概念性内容。这个建议很好,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所以在今后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写作过程中会有意地积累一些素材,这样放到课堂上可能会更有针对性,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结语

学习撰写英文科技论文是贯穿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理解科研的本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门课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整合,教学资源的优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考核方式的改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照顾了不同学术水平和专业背景学生的需求,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由于建设时间短,该课程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跟踪学生的需求,对学生个性化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解答和指导,相信教学成效会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英文研究生论文
英文摘要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