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体视野下的辩论教学

2023-11-03雷琳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追星事例辩论

雷琳

现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版块,是语言实践最密集部分之一,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载体。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主题是“辩论”,无疑又加大了语言实践的力度。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又不能狭隘地锁定在辩论上,应扩大视野,研析单元整体,合单元之力,为学生一方面打牢辩论的逻辑基础,一方面增大辩论的语言储备。

一、辩论初识,建立概念

本单元围绕着“科学精神”梯度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文言文二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表里的生物》和一篇略读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语文要素之一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口语交际“辩论”则是对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一方法的直接运用。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口语交际能力和经验,也有与人辩驳的经历,但对需要加以准备乃至训练才能展开的辩论,并不会有较全面认识。为此,教师可从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以课文作为例子,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在“发现——领悟——模仿——类推——创造”的过程中形成能力,让他们明确,辩论是指双方由于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不同而展开的争论,常常以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否定对方的看法,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统一的意见。

这几篇课文里,《文言文二则》中《两小儿辩日》按“观点——现象——依据”展开辩论,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小孩的观点,以及他们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是认识什么是辩论的很好例子。教学时,教师可从“辩”字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两小儿辩什么、是怎么辩的。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朗读情境,分角色朗读,在一声紧追一声的朗读中,体会“辩”的激烈。最后再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同时发现课文中两小儿各持不同的观点,他们根据日常现象去说明自己的观点,他们因为维护自己不同的观点而产生争论,这就是辩论。接着,就以《两小儿辩日》为例,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辩论有什么认识,学生经研究课文会发现,辩论时双方的观点不同,且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甚至反驳对方。以课文为例,学生对辩论有了直观全面的认识。

二、模仿类推,习得方法

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展示了作者是怎样有序组织事例证明观点的,同时在课后安排了“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的小练笔,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正好用来深化对辩论的认识。通过学习,学生不难发现全文举了三个相关事例论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样的观点,表格梳理如下:

按这样的指引,教师可训练学生运用具体的事例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笔者以手机能不能进校园、分数是不是教育的全部、追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热门事件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训练,要求用具体的事例来帮助说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乐此不疲,学着课文的样子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让提出的观点不再是空洞的一句口号。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学生会根据辩论的话题广泛地搜集各种资料,可是,这铺天盖地的资料该怎么筛选呢?再次研读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质疑:世界上有很多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为什么课文就选择了以上三个事例?还有其他事例可以选吗?学生经过仔细阅读,得出结论:三个事例有相同的表达规律,都是按照“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得到真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可以充分地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学以致用,学生就会根据这样的方法,在搜集的众多资料中选出最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并依据表格梳理。通过这样对课文的研读,再加上学生的实践,课文小练笔难度大幅降低。

三、走向生活,学以致用

(一)贴近生活,确定辩题

辩论的话题往往决定了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的积极性和兴趣,对来自生活的话题,学生更愿主动参与,全身心地体验。在话题确定过程中,手机能不能进校园、分数是不是教育的全部、压岁钱应不应上交、要不要玩网络游戏、小学生该不该追星都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各有不少学生支持。最终,小学生该不该追星以微弱优势胜出,笔者与学生约定,其他话题留待后用。

(二)角色分工,梳理材料

根据学生意愿,将全班分为正反两个阵营,每个阵营又根据需要设置4到6人的学习小组,正反双方若干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围绕辩题讨论搜集资料的方法,设想对方会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己方可以从哪些方面反驳,如何更好地说明自己的观点,针对己方观点和预设的反驳梳理本组的资料,筛选、整理、组合,删除不够突出的事例,保留最能支持己方观点并利于反驳对方的数据、事例或者名人名言,为辩论做好充足准备。可用的资料卡如下:

(三)营造氛围,点拨指引

利用板画、多媒体出示辩论会的主题,用纸牌标明辯论双方的一辩、二辩、三辩,并设置专门的辩手席、主持人席,创设足够真实的辩论现场,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从旁辅助,必要时点拨,提醒双方倾听对方发言,及时抓住对方的漏洞反驳,当双方语言过激时,及时平复情绪,提醒使用礼貌用语,最主要的是在辩论时注意话题方向的把握,及时指引学生回到辩论的正题上来。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辩论中的表现,及时做好总结和评价,促成辩论会的顺利进行。笔者组织的辩论会部分实录如下:

反方发言人:我们青少年正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关键时期,如果为歌星、影星等公众人物花掉大部分时间,还要为他们付出很多不必要的花费,比如买周边、买礼物、随着明星的行程去各个城市这些疯狂的行为,既耗费了时间和精力,还浪费金钱,这是得不偿失也是不值得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小学生就是不应该追星,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去追星!

(正方发言人沉默,因被对方的气势压倒,无一人反驳)

师:感谢反方代表精彩的发言,抓住了正方的弱点,列举了当前盲目追星的不当之处,做到了有理有据。正方有没有发现,关于追星,我们好像不能忽视各类星的榜样作用哟!请针对反方的发言反驳。

正方发言人:是的,感谢提醒,我们不能盲目追星,把追星停留在表面,而应该理智追星。我们不能忽视在我们的成长路上还需要榜样的力量。就像现在,我们六年级了,很多同学都有些逆反,不想听爸爸妈妈的话,可是当老师给我们讲周杰伦成长的故事,给我们听《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时,我们是不是就会平复自己的心情和情绪,试着好好听爸爸妈妈在说什么?况且,难道我们追的星一定是歌星、影星吗?在疫情肆虐的时候逆行的钟南山不可以是星吗?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毅然归国的钱学森不可以是星吗?以这些星为榜样,只会在我们的学习道路上增加无穷的力量,更能鞭策我们好好学习,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不是袖手旁观者,在辩论出现“卡壳”时,及时点拨指引,通过简短的评价把辩论往深层次推进,引导学生发现对方的漏洞,并及时反驳,这样的课堂无疑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不断争辩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四)评价反思,总结收获

教师对辩论活动的组织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这不是为辩论而辩论,重点应该是教给学生辩论的方法,因此在辩论的过程中,宜一步一步引导,给予及时的评价,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比如在学生学习用具体的事例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可出示这样的评价标准:

在完成辩论后,评选最佳辩手可出示这样的评价标准:

借助这些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辩论活动中的表现,回忆每位辩手的精彩瞬间。评价的标准更有助于学生深层次地了解辩论的过程和方法,表彰优秀辩手,从搜集材料、整理材料乃至平时的阅读和语文综合能力上,给全体学生以最好的示范。

猜你喜欢

追星事例辩论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我们班的追星风
编辑部追星日常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