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面临问题与对策

2023-11-03李凤玲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技巧语文方法

李凤玲

在学生必备素养中,阅读能力的意义和价值毋庸赘言,只有扎实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技能,才有可能更好感知多种阅读材料的立意和指向。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新课标的实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面临的一些固有问题更加突出,对此采取更有效的对策,是一线教师亟待直面的课题。

一、亟待加强重视的问题

(一)过度寄希望于自主学习。从理念到教学实践,教师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重视日益增强,顺应课改要求的同时,也会在度的把握上失之偏颇,一大表现就是,将大部分时间推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习,但对学习步骤及应达到的目标指导不足。这种情况下,面对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学生很可能无所适从,难以较系统理解文本要表达的意图,阅读基础打不牢,随着阅读课程学习难度逐步提升,明显丧失阅读兴趣。

(二)教学手段单一。实际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采取“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方式推进。传统中,这是一种比较容易见效果的方法,但与双减和课改精神的要求,存在如对学生自主性重视不足、思维能力提升不明显等差距,会给学生带去极其不好的学习体验,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下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需要,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陷入被动状态,思维也受到局限,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也无法到达一定深度。

二、可行性策略

(一)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影响学生阅读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浓厚的兴趣能促使学生以更主动的态度投入阅读,在不断推进深度阅读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阅读能力。为优化兴趣唤醒,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年龄对应的身心特点,创新各类教学模式并有效践行。如,可借助课前三分钟时间,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的短文,让他们感知阅读的魅力;可在结束主教材课程内容的教学后,设定对应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任务完成后产生成就感,让他们有“被期待”的感觉,激发学习热情。

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我不能失信》一课,教师可先设定一些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深刻地感知宋庆龄在跟自己父母对话的过程中,内心想法是怎样的。这样相对富有趣味性的任务发布,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推进阅读,培养个人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以及行为模式。

(二)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教师需要切实将学生的学习摆在首位,简言之,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突出,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对学习的需要和想法设计课堂,让学生更深入投入课文的阅读,进一步助力他们积累更丰富的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很多小学生之所以不爱主动阅读,主要在于没有信心,认为在课堂上有老师的引导阅读更好,而通过加强技巧培养就可以避免这类问题,让学生更主动地展开阅读。

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可以在课堂设定这样的任务:同学们,请你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地思考一下,小女孩为什么需要在街上卖火柴?为什么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看到不同的画面?通过这一故事作者想要传递的是怎样的情感?以上不同难度问题的设定,可以让不同基础状态的学生顺利地完成与自己高度匹配的那一项任务,提升学习信心。

(三)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双减等政策要求教师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少课后的作业总量。为满足要求,同时又确保学生可以切实快速地培养个人的阅读能力,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做课外阅读作业的过程中借助各类方法高效完成。

以蕴含大量文史知识的《三字经》为例,学生在阅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识字这一难关就需要花工夫突破。教师应立足实际,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让他们认识到工具书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实践“在学习中学习”的方法,以有技巧的方式推进阅读,快速理解三字经内不同句子想要传递的意思,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事实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更大空间在课外,教师应避免将教学局限在课内的狭隘,而要将自身作为推进学生阅读的重要环节和推动力,既教给方法,也以實际阅读行为鼓励学生阅读,一起探讨,发现新问题,不做“局外人”,才可能收到更大效果。

猜你喜欢

技巧语文方法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