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铝工业的全球化之路
——世界铝工业百年兴衰史系列(七)

2023-11-03门翠双

轻金属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电解铝铝土矿氧化铝

门翠双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1)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这里曾经人迹罕至,只有少数土著居民。19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南部发现大型金矿,淘金热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欧洲移民,带来澳洲近代史上第一次矿业繁荣[1]。

二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矿业勘探水平的提高,这片荒芜广袤的国土先后勘探出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铝土矿、煤、铁矿等储量位居世界前列,荒地变成“聚宝盆”。自此,各西方大型跨国公司蜂拥而至,美国的美铝(Alcoa)和美国雷诺金属公司(Reynolds)、英国的比利顿(Bill ton)、加拿大的加铝(Alcan)、法国的法铝(Pechiney)、联邦德国的联合铝业(VAW)、日本的住友轻金属(Sumitomo Light Metal Industries)、英国的力拓(Rio Tinto)等等,可以这样讲,凡是有些名气的跨国公司都曾先后来澳投资,或获取矿权开矿山,或合资建铝厂。几十年的时间,澳大利亚被开发成全球最大的铝土矿和氧化铝出口基地,铝产品源源不断流向世界各地,为大股东带来丰厚收益,矿业繁荣成为塑造澳大利亚经济的强大动力。

1 铝土矿资源的开发与矿业政策

1.1 澳大利亚的矿业政策

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在矿业管理体制中实行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管理的体系,即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国家政策、外资投资指导、贸易与海关、公司法产业关系(如注册公司等)等,各州/领地政府负责法律和管理规章制定、矿业政策制定与执行监督、矿业投资管理、矿权许可证发放、矿山环境保护、各种税费和权利金收取、矿山健康与安全等[2]。也就是说,在日常矿业管理中,各州级政府承担主要管理之责。

20世纪50-60年代,澳大利亚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羊毛和谷物出口是国家主要经济来源,国内资金缺乏,无法进行资金量大、周期长、有技术含量的矿业开发。因此,政府积极采取吸引外资的政策,鼓励外国投资者来澳投资,对外资进入持放任态度[3]。这引发澳洲铝土矿开发的第一次热潮,包括美铝、美国雷诺、法铝、加铝等外国资本纷纷涌入,至1974-1975年度外国资本对澳洲矿业的控制达60%,这引起了澳大利亚人的担忧。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政府对矿业开发的外资控股比例做出规定,要求有一定的本国资本参与,其它方面仍是宽松政策。各州各领地出台的矿业政策大同小异。表1是西澳大利亚州(简称西澳)于1978年发布的《矿业法1978》主要内容。

表1 西澳大利亚州矿业权类型与矿权特征[4]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国内舆论认为,矿业开发最好的获利方法是通过税收,而不是所有权的规定。之后,政府调整矿业政策,逐渐放宽对外资控股比例的要求,澳大利亚迎来铝工业第二次开发热潮,更多的外国资本进入澳洲投资建厂。

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澳大利亚政府继续以吸引外资的姿态全面开放市场。2005年,中铝公司中标澳大利亚奥鲁昆铝土矿开发并建设氧化铝厂项目,因项目经济性不可行而宣告终止。2009年,中铝公司拟斥资195亿美元增资入股力拓,最终这项交易失败。

直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才明白,海外矿权交易是有国界的,背后隐含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

1.2 澳矿的开发历程

澳铝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规模巨大,储量丰富;二是集中分布在澳洲西南部、北部和东北部,西南部以三水铝石为主,以氧化铝含量低、活性硅含量低为主要特点;北部和东北部以三水和一水软铝石混合矿为主,以氧化铝含量高、活性硅含量较高为主要特点。

澳矿开发并不是一蹴而就,是随着时间推移、产业发展和矿产勘探水平的提高不断壮大的。1945年世界铝土矿储量只有10亿吨,随着20世纪50-60年代澳大利亚首次发现铝土矿,1965年世界铝土矿储量提高到60亿吨,其中澳矿约20亿吨。70-80年代继续勘探,1999年世界铝土矿储量提高到250亿吨,澳矿32亿吨[5]。2021年世界铝土矿储量326亿吨,澳矿53亿吨。

图1 世界和澳大利亚铝土矿储量/亿吨

最先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是美国。美国作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大氧化铝和电解铝生产国,本土铝土矿资源匮乏,在海外获取资源的意愿最为强烈和迫切。1956年,美铝在西澳的达令山脉勘探出巨量三水铝石(红土型)铝土矿,在0.5~1 m厚的表土层下为1 m厚的铁质硬壳层,然后是3 m厚的铝土矿,有的地方铝土矿层厚达5~6 m。硬壳层和矿层的Al2O3含量为30%~35%,矿石中含有机物[6]。1961年,美铝与西部矿业资源公司(WMC )联手成立美铝澳大利亚公司(AWAC),正式启动澳大利亚铝土矿开发计划[7]。

1963年,美铝在西澳的亨特利(Huntly) 矿山投产,这是澳大利亚第一家大型铝土矿矿山,为同期配套建设的奎纳纳(Kwinana)氧化铝厂供矿。1984年,美铝在澳投资的第二座矿山维洛达尔(Willowdale)投产,为配套建设的瓦杰如普(Wagerop)氧化铝厂供矿,皮带输送。同年,美国雷诺的博丁顿矿山(Bodington)投产,为配套氧化铝厂沃斯利(Worsly)供矿,皮带输送距离长达51 km[5]。

紧随美国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是加拿大、法国和欧洲发达国家。这些铝工业先发国家,都面临铝土矿资源短缺的问题。1956年,力拓(Rio Tinto)与美国凯撒(Kaiser)各自出资50%成立科马尔科公司(Comalco),共同开发澳矿。1965年,科马尔科在昆士兰州东北角勘探出韦帕矿(Weipa),三水铝石为主,混有一水软铝石,矿石组成Al2O352%~58%。1967年,加铝、科马尔科和法铝合资开发韦帕矿,矿石通过自建港口以海运(约2 000 km)送至同期建设位于格拉斯通(Gladstone)氧化铝厂。

1972年,瑞铝(AG)联合戈夫铝业公司共同开发北领地的戈夫矿(Gove),为配套氧化铝厂供矿,皮带运输约18.7 km[5]。戈夫矿以三水铝石为主,矿石平均含量Al2O349.6%。

进入21世纪,大型铝业公司兼并重组风潮迭起,力拓先后收购科马尔科、瑞铝、法铝和加铝,美国South32 兼并美国雷诺等,澳大利亚铝土矿资源进一步集中在力拓和美铝手里。2018年,力拓投资的安姆朗(Amrun)矿山投产,增加商品矿投放量。

截止到2022年,澳大利亚共7座矿山正在开采,其中美铝2座,力拓3座,跨国公司牢牢掌握资源。见表2。

表2 2002-2022年澳大利亚铝土矿矿山基本情况[8] 万吨

1.3 铝土矿市场的变化

澳矿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1970年,澳矿产量92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6%,仅次于牙买加的1 210万吨位列世界第二位。1976年,澳矿产量达到2 1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位居世界第一。绝大部分产量供股东所属氧化铝厂使用,商品矿不多。

近20年,随着欧洲和美国铝工业的衰落,越来越多的澳矿成为商品矿。2022年,世界铝土矿产量3.7亿吨,澳矿产量1.0亿吨,其中股东氧化铝厂只消耗约5 900万吨,其余4 100万吨都成为商品矿流向中国、欧洲和东南亚等,其中戈夫矿、韦帕矿和安姆朗矿都是中国的主要矿源。

不难看出,针对中国崛起引发的矿业需求增长,大型跨国公司改变了经营策略,跳过中间环节的氧化铝,直接控制上游资源,卡资源的脖子,现在看很奏效,卖矿的盈利远远超过卖氧化铝和电解铝,简单有效。

2 氧化铝工业的发展与强盛

2.1 发展历程与氧化铝工艺进化

澳大利亚氧化铝工业自诞生就定位清晰,即大型跨国公司的原料基地,一部分就地消化,一部分全球分配至内部电解铝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跨国公司把各种氧化铝工艺带到澳大利亚。一定程度上讲,一部澳大利亚氧化铝工业的发展史,算得上世界氧化铝生产工艺和设备大型化的进化史。

1963年,美铝投资的第一家氧化铝厂奎纳纳(Kwinana)投产,美铝的低温双流法,溶出温度143度,一段连续分解,4级闪蒸[5]。

1967年,加铝、美国凯撒、法铝和科马尔科合资,位于格拉斯通(Gladstone)的昆士兰氧化铝厂(QAL)投产,采用高温拜耳法,溶出温度255℃。后期二、三期扩建工程中,还利用高温溶出矿浆的余热,进行后加矿增浓溶出,进一步提高了溶出矿浆的氧化铝浓度和溶出产出率,为提高分解率和拜耳法循环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5]。

1972年,加铝、瑞铝和戈夫铝业合资的戈夫(Gove)氧化铝厂投产,采用低温拜耳法,溶出温度145度。最初是粉状氧化铝,1979年经过工艺改造可生产砂状氧化铝[5]。

1984年,美国雷诺、英国比利顿合资的沃斯利(Worsly)氧化铝厂投产,采用雷诺公司的低温拜耳法,溶出温度175℃,列管间接加热,高温三段法分解,赤泥分离、洗涤先采用单层平底沉降槽,后大量应用高效深锥沉降槽[5]。

2004年,澳大利亚联邦铝业的CAR氧化铝厂(现改名雅文,Yarwun)一期投产,采用HOT JV的高温拜耳法,溶出温度280℃,2条线,单线产能70万吨,全管道化溶出。2012年二期投产,单线产能提高到100万吨,Yarwun成为世界氧化铝工业的标杆工厂。

截止到2022年,澳大利亚共建设7家氧化铝厂,只有戈夫氧化铝厂于2015年停产,其它6家在产。经过兼并重组,股权更替,美铝和力拓控制大部分产能。见下表3。

表3 2002-2022年澳大利亚氧化铝厂基本情况[9] 万吨

2.2 氧化铝工业的显著优势及前景

澳大利亚氧化铝工业一直是业界标杆。20世纪80年代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7年被中国超越成了世界第二,氧化铝平均成本长期处于世界最低区间。其长期强势的国家比较优势在以下几方面:①铝土矿优质,与自有矿山相邻,保证了稳定、低价的供矿,这是核心竞争力之一;②能源自足,不像其它国家受国际能源价格大起大落的影响,这是核心竞争力之二;③产能规模大,扩建项目节省投资,规模扩大不断摊薄折旧、修理费、人工费和管理费等,规模效益明显;④产品为砂状氧化铝,深受下游电解铝厂欢迎,畅销全球;⑤厂址多邻近海边,大宗货物进出运输便利,等等。

未来,因为拥有铝土矿资源这个杀手锏,澳大利亚氧化铝工业将一直是世界铝工业最不可忽视的力量。

图3 1988-2022年澳大利亚氧化铝产量走势图/万吨

3 电解铝工业的发展与停滞

3.1 电解铝工业的发展历程

图4 1968-2022年澳大利亚电解铝产量走势图

相对于铝土矿和氧化铝的长期强势,澳大利亚电解铝工业经历了起步-发展-停滞三个阶段,目前走入停滞状态。

第一阶段:20世纪60-70年代起步。这一时期,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一体化模式是外国投资者热衷的开发模式。1963年,美铝的一体化项目点亨利(Point Henry)电解铝厂投产,配套氧化铝厂提供原料,产品回流美国。1969年,加铝的一体化电解铝厂库里库里(Kurri Kurri)投产,产品同样回流美国。1963年澳大利亚电解铝产量8.2万吨,1979年产量26.0万吨

第二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的快速发展。随着全球石油危机引发的能源价格上涨,欧美和日本的大公司纷纷来澳投资,陆续建设了3家电解铝厂,包括:①科马尔科、日本住友轻金属、日本三菱合资的博因岛(Boyne Island,1982年)电解铝厂;②法铝和联邦德国的联合铝业合资的特莫哥(Tomago,1983年)电解铝厂;③美铝的波特兰 (Portland,1987年)电解铝厂。这一时期,澳大利亚电解铝产量快速增长,1982年产量46.1万吨,1999年产量170.2万吨。

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的停滞。近20多年澳大利亚再没有新建项目出现,能源价格上涨、竞争力下降,美铝关停了2家铝厂。截止到2022年,澳大利亚共建设6家电解铝厂,其中2家停产,其它4家生产运行,2022年产量下降至161.0万吨。公司股东也发生变动。见表4。

表4 2002-2022年澳大利亚电解铝厂基本情况[9] 万吨

表5 1963-2022年澳大利亚电解铝产量和消费量[9] 万吨

3.2 没有制造业支撑的铝消费

澳大利亚位居发达国家之列,但是国民经济体系并不完备,制造业并不发达,无法提供有效的铝消费,只能成为资源出口型国家。1963年,澳大利亚电解铝消费量5.4万吨,1991年31.4万吨,2022年19.5万吨。

澳大利亚的电解铝出口,一部分回流投资者母国,一部分全球销售,主要集中在日本、欧洲和东南亚国家等。

3.3 电解铝工业停滞的原因及前景

国际竞争中的国家竞争力不是固化的,它随着时间推移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拥有资源和能源优势的澳大利亚电解铝工业,进入21世纪后处于停滞状态,变化在于:①煤炭资源丰富,但是以煤炭发电为主要供电方式的电价持续上涨,严重挤压电解铝工业的成本空间,这是决定性因素,资源优势都无法弥补成本缺口;②劳动力平均工资与美国、加拿大相当,远高于巴西、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占成本比例很小的人工成本都成为影响竞争力的因素之一;③社会平均物价水平高,国家工业体系的不完善导致绝大部分工业产品都依赖进口,日常运营维护成本高也雪上加霜。

展望未来,澳大利亚电解铝工业的国家比较劣势进入下行趋势,很难扭转。

4 总结与展望

澳大利亚作为世界铝工业后半程的重要参与国,其70余年的发展史,就像一部大型跨国公司兼并重组的沉浮史,让人眼花缭乱。一个个重量级的跨国公司,在时代的洪流中因利而来,因利而合,或烟消云散,或更大更强。但是有一点,美西方跨国公司始终牢牢控制澳大利亚铝工业的核心资源,掌握大部分产能。这固然有历史机遇问题,欧美政治体系、话语体系相对一致的社会价值观和政治经济体制等也是其长期扎根的深层原因。

总结澳大利亚铝工业的发展史,可以得出以下思考与经验:

(1)作为《世界铝工业百年兴衰史系列七》,澳大利亚篇是唯一重点叙述国家矿业政策演化和矿权渊源的文章。弄清资源型国家发展脉络和历史方向是一切事物的前提,尤其对当下的中国铝工业,资源战略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

(2)澳大利亚因矿业繁荣而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也因矿产资源患上“荷兰病”,即单一的矿业异常繁荣导致制造业的衰落,只能成为原材料供应基地。

(3)我们必须注意到,美西方跨国公司在调整发展战略,即放弃竞争力减弱的中游氧化铝产业,甚至下游电解铝工业,牢牢控制铝工业命脉-上游铝土矿资源,通过卖矿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

展望未来10-20年,澳大利亚凭借优质铝土矿资源这张王牌,氧化铝工业将继续保持强势地位,无可撼动;电解铝工业受能源因素影响衰退无法避免,只是延续时间长短的问题。

猜你喜欢

电解铝铝土矿氧化铝
云南对电解铝下手,未来将推动电解铝产能退出
氧化铝焙烧炉采用SNCR技术脱硝改造实践
电解铝消耗全国6.5%电能,未来铝价或涨破天际
膜分散微反应器制备γ-氧化铝千克级放大试验
更正声明
我国7月氧化铝产量为610万t
石灰石烧结法从CFB灰中提取氧化铝
电解铝降压整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运行
CSAMT法在隐伏铝土矿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省务正道铝土矿床矿物学特征